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列侯-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皇帝心里很明白,无论多么愤怒,但那毕竟是他的皇祖母。
    当初,高宗景皇帝也被老太太用绝食**逼的低头服软,任你皇帝有移山填海手眼通天的本事,也休想逃得出老太太的五指山。
    “少府!你到是说话啊!朕到底该怎么办?”
    曹时从石化状态回过神来,气定神闲地说道:“殿下担心1180亿钱打水漂吗?那就太小看臣的本领了。既然臣敢答应就有把握把钱赚回来。”
    “少府怎么说?”
    曹时说道:“五铢钱只是钱法改革的第一步,现在市面上仍然有大量旧钱等待回收,臣估计这个过程要持续十到二十年的漫长周期。为了提高效率臣打算在各郡的郡治设立兑钱坊,需要天下各郡县的太守县令积极配合,才能提前超额完成回收货币的过程。”
    刘彻急切地问道:“到底能快多少?”
    “快则一年,慢则三年内必然可以完成。余下的私铸铜钱数量会越来越少。即使诸侯王和列侯依然非法铸钱也没关系,让他们铸钱为咱们收集难以寻找的铜料也是很划算的!况且长安城外那么多铜坊熔炼铜钱数之不尽,整个过程中从熔炼渣中提取黄金1万斤,白金(白银)50万斤,另有铅锡铁等金属可以继续使用,以上种种虽然称不上暴利,但长此以往也是非常划算的。”
    “什么时候能补回1180亿钱的窟窿?”
    “这笔资产的实际总价值为1300亿钱,臣压价120亿表面上看是少府的利润。其实利润比这更大的多,臣可以在一个月内可以出手大部分地产。回笼资金在200亿钱左右,三个月内地产、商铺和货物大部分能卖出去,还可以得到500亿钱,剩下价值600亿钱的田产大约有25万顷地,主要分部在关中、三河以及关东广袤地区,其中大部分是利于灌溉的良田。
    只有大约2万顷是不利于水车灌溉的中田,臣觉得可以把这些中田陆续出手,半年内可以回笼资金50亿钱左右,剩下的上田可以作为皇庄继续持有下去,只需各地太守县令配合着制造水车,在春播前搞好灌溉系统,臣有把握让皇庄每年增加粟米田租4600万石以上。”
    粟米一石百钱左右,若是仿照郡县里的粮仓设立一个常平仓,在春暖花开青黄不接的时候,把粮食拿出来以每石一百钱的平价售卖出去,意味着只卖粮一年可得46亿钱,不用十几年投资成本全部回笼,往后每年的收入都是白赚来的,这买卖可比手里拿着600亿钱来的划算,许多时候即便你有钱也买不到成片相连的上田。
    半年内回笼资金750亿钱,算上铸钱盈利的520亿钱,以及黄金1万斤,白金50万斤,实际还要多赚100多亿钱,真正大赚的不是那些存在府库里的铜钱,而是那23万顷良田,每年会有稳定的46亿钱收入,让少府的年盈利能力从40多亿钱翻一番。
    刘彻满足了。
    只需再等半年,内库的储钱就会再次恢复2000亿以上的高值,曹时就像变魔术似的完成复杂的兑换,凭空创造出巨额财富。
    曹时心里满不是滋味的,太皇太后大手一挥差点把曹时精心准备的钱法改革给毁掉,别看小皇帝一副我很满足的样子,其实心里说不定还在记恨老祖母的手段,窦家人嚣张跋扈还不是靠老太太镇着场子,要是双方摆明车马硬碰硬,得到的结果一定是天子刘彻头破血流。
    自古以来政治斗争就没有亲情可言,权力面前人人平等,即使窦漪房没有高后吕雉的雌心壮志,可她只需要模仿薄太后那样一声不吭的坐在长信宫,就能让小孙儿刘彻浑身难受,偶尔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能把小皇帝气的个半死,毕竟长幼尊卑摆在那,再牛叉的皇帝也得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说话。
    太皇太后不动则以,一动当场就把小皇帝按住。
    幸好没有闹到撕破脸的地步。刘彻只得退让一步把宰大户的钱分出利润给京师里的放贷人,以换取双方妥协的基础。
    魏其侯府,短短的一个月之间。这儿成为儒生们聚会的场所。
    在长安城内的儒生,或者儒家的支持者们都会在此地讨论儒家经典,辩论国政大事,偶尔还会舞文弄墨,剑术射覆等君子六艺耍耍玩。
    “曹时欺人太甚!多少人因为他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难道他就没有一丁点作为人的同情心吗?”
    面对孔安国的质问,窦婴叹了口气:“这是个双赢的局。输家只有行走天下的豪商,以及盘踞在关中的豪强。”
    孔安国义愤填膺地说道:“商贾豪强也是和你我一样的人,他们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他们辛辛苦苦从地里挣得钱,越积越多变成有产之士,雇佣佃农租种田地渐渐起家,从未坑蒙拐骗过任何人。为什么他们就该死?”
    “真的从未坑蒙拐骗过吗?”窦婴狐疑道。
    孔安国讪笑着没答话。心里对魏其侯的古板不以为然,即便坑蒙拐骗也无伤大雅,在他看来豪强地主是非常有必要存在的阶层,士农工商四民体系,豪强地主应当为士这个阶层,而不是军功爵里的那个士的阶层。
    “你真的打算回鲁国搬救兵去?”
    “是的,这次情况非同以往,那么多豪强商贾受到重创。我觉得这是儒家翻身的好机会,绝不能轻易错过。”
    窦婴摇头叹息道:“我劝你不要回去了。即使回去请来大儒坐镇,绝不会比公羊寿与胡毋生二位大贤更有效果,我们儒家有的是清廉方正之士,但论及口舌之快治国之才却远远比不上曹时,虽然曹时说的言辞非常过分,但是他点出来的问题的确存在着。”
    “魏其侯,这是什么意思?曹时是正确的,我是错的?那咱们儒家怎么办?就这样居于乡野之间籍籍无名下去吗?不可以!这绝不可以!即使我阐述的道理不对,言行举止比不上公羊生、胡毋生两位大贤,可身为儒生绝不可以做事儒家颓然不起!”孔安国义正词严地反驳,话语掷地有声。
    窦婴劝不住他,只好改口说道:“《易经》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你是久读诗书的博学之士,应当知道咱们儒生从不墨守成规,董仲舒钻研阴阳家,韩婴钻研荀子法家,申培公也读过《管子》,北平侯张苍是荀子门徒,从儒家转为黄老学派的高人,在往上数韩非子与李斯也是儒生变法家,不管治国如何大家都在变,你若被动等待时代去适应你就大错特错了,现今的时局最适合咱们儒家发展的道路不是纯儒。”
    孔安国略带嘲讽的语气说道:“莫非是荀子那一套学说?我对那个儒家的叛徒没多少兴趣,要是治国之术都是他那样的学说,我看还是不学也罢!”
    窦婴闷哼一声很不喜欢他的语气,荀子是他十分敬仰的一位儒家大才,在战国中后期纵横家掌握大势的情况下,全靠荀子一个人撑住场面,没有荀子中兴儒家就没有他孔安国在此高谈阔论的机会,荀子的学说被他看作是儒家经典的一次升华,他的学生韩非子、李斯、张苍都成为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几乎影响了秦昭王时代至今150年的天下大势。
    年轻的孔家子弟太不识相,难怪孔家不把嫡长子孔武放出来历练,这样跳脱狂妄的年轻人在孔家留着也不见得是好事,他听说孔家未来继承人孔武是个聪明好学谦虚谨慎的好学生,本人对儒家各学派的争执并不太看重,孟子、荀子甚至韩非子的书都会看,以儒家为主干并采百家之学为儒家所用,这样的思想很受窦婴的喜欢。
    眼前这个孔安国是很不受窦婴待见,估摸着孔安国在孔家也不太受待见,人聪明学东西快是好事,太聪明到自以为是就不见得是好事,孔安国才十八岁的年纪就如此好强争胜,是非观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窦婴觉得这不是所谓的纯儒。
    如果窦婴知道“愤青”这个词,肯定会高兴的扣在孔安国的脑袋上。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友即敌的逻辑先天就有残疾。世间万事万物是混同如一难分彼此的,今日的敌人明日可以成为朋友,今日被黑成鬼的明天可以洗白如雪,今天认为是错的观念明天或许会成为真理。
    世间不存在那么多绝对化的事物,把东西堪称简单的二维世界,没有那么简单的真假、黑白、是非、对错、善恶、美丑就能概括的,这样的思想作为常人没有太大问题。但若放在一个志在振兴学派的学术高人脑袋里,放在志在从政为官,出将入相的儒生脑袋里就会变成巨大的麻烦。因为他会把这种错误的二维观表达为自己的行动,积少成多会给国家带来不可测的麻烦和危机。
    窦婴不想让孔安国误入歧途,苦劝道:“汉兴以来,有名的几个儒生皆不是纯儒。他们位列九卿或封侯拜相。用的经世济用的真本领,绝不是学问理念之间的口舌争斗,想让儒家成为显学就必须汲取了前人教训,以儒为形,以法为质,用外儒内法的治国思想,王霸并用符合帝王思想,又可以贯彻儒家仁礼的理念。国朝长治久安方为正道!你不要以为老夫只是随口说说,当年我亲眼见识过张苍的治国术。那就是极其类似黄老思想的儒家治国方略。”
    京师的群儒们听的入神,长安城里从没有所谓的纯儒,如同窦婴以及更早时代的张苍,陆贾,叔孙通的情况类似。
    那帮儒生多是以儒家为载体,兼学并用黄老、法家、名家,甚至纵横家、墨家等小支流派,纯正的儒家基本盘踞在齐鲁一带。
    窦婴在关中儒家内的地位特殊,虽然他没有做过儒家的首领,也没有拿出过让人信服的著作,但是他对儒家治学支持态度,以及提供平台的作用却毋庸置疑。
    没有魏其侯府的平台,没有外戚窦家的金字招牌,没有大将军窦婴平吴楚齐国之乱的威望镇压,以蓼侯孔臧一人想撑起关中儒家的大盘无异于做梦。
    杂用百家之术,儒皮法骨外儒内法,此为窦婴非常推崇的思想,因为此法很契合汉家重刑律的思想,适当结合黄老无为之说完全可以作为新学大放异彩。
    但是纯儒们不配合,百家诸子也嗤之以鼻,各大学派如鸿沟般的学术分歧,绝不是简单的糅合即可成为新学。
    一百多年前,荀子曾试图另辟蹊径走出外儒内法的新路,结果落得一百多年里儒家集团上下批判,几乎被打为异类永世不得超生。
    窦婴知道这一路不好走,他也没想过一蹴而就。
    可眼下的局势对儒家不利,对纯儒更是大大的不利,他觉得有必要兵行险招,把用新学把儒家从深渊里拉出来。
    挡在面前唯一的麻烦,就是滔滔不绝维护纯儒道统利益的孔安国。
    窦婴很期待,只要孔安国舍得放下面子退让一步,他就有信心说服曹时,双方商谈出弭兵罢战的议程。
    “外儒内法?魏其侯干脆说外法内法更好,我们儒家的东西进不了你高贵的眼睛里,你喜欢外儒内法也好外法内儒也罢,我没兴趣听下去,恕我无礼,告辞了!”孔安国二话不说起来就走,搞的一旁坐着的儒生不知所措。
    好端端的两人还说着话,怎地就突然争执起来,没说两句孔安国就非常无礼的起身离开,往日里强调礼仪大如天的孔家嫡传子弟,突然做出匪夷所思的举动,许多儒生表示不能理解。
    啪!
    漆碗被丢在地上摔的四分五裂,窦婴铁青着脸罕见的破口大骂:“孔家竖子,难怪你家里人对你不管不顾,若老夫是你爹,一定把你腿打折了,省得祸害众生!少府曹时错话连篇,但有一句说对了,你就是坏我儒家兴旺鼎盛机会的儒贼!”
    魏其侯的表现让众多儒生非常惊讶,虽然他并非正统的儒生出身,可他的才能和影响力却要比所有儒生都要大,当年吴楚七国之乱里,被先帝任命为大将军统领大军平叛,即使军事才能无法和周亚夫相提并论,但人家起码没有瞎指挥乱闹事。
    窦婴好歹也是饱读兵书战策的有识之士,曾经率领过一千人队护卫皇帝的车仗,懂得行军打仗暗影扎寨的常识和忌讳,平乱时对周亚夫用兵策略持百分百的支持,看似是躺着胜利取功的样子,其实起到的作用却是安定前方的将帅军心,在背后为周亚夫屡次抗命向皇帝做解释。
    领过兵左过大将,当过废太子刘荣的太子太傅,经历官场倾轧的起起伏伏,饱尝人情冷暖兴衰之变,眼睁睁看着好友张释之被贬出长安,至交袁盎死于刺杀,战友丞相周亚夫冤死牢狱,对人情世故官场手段早已看的通透,以前对儒家经典有那么点理想主义的追求,到如今也早已烟消云散不见踪影。
    儒家争的是治国的地位,现在争不过三公九卿的黄老学派,将来也争不过曹时的黄老新学,放任自流下去不出三十年时间,儒家在朝中的影响力会下降到几近于无,到那时不用秦始皇焚百家之言藏于咸阳宫中,儒家自然而然的会解体为一个个小流派,地位如同曾瞧不起的墨家、名家、阴阳家一般聊胜于无。
    窦婴沉思许久,作出决定:“不能让他瞎搞!我要写一封长信给孔家和天下知名的大儒,坚决不能任由孔安国那个混小子胡闹下去了,再放任他瞎折腾儒家的千古基业,用不了多久儒家就真的完了!”(未完待续。。)

第142章 此恨绵绵无绝期(三更6000字求订阅!)
    建元元年一月,关中大地上被积雪覆盖,即使行走在街道上也可以看到四处的白霜。
    关中内史郡的驰道上一辆辆四轮马车蜿蜒延伸到远方,那是来自关东六国的豪强地主们的车队,整整两万户人分四批次进入关中,这只车队是最后一批到达关中的徙民。
    他们的目的地是渭河北岸的阳陵,那是已故高宗景皇帝的陵寝,从今以后他们的子孙将世世代代生活在包围阳陵四周的城市内,诞生出一代又一代五陵侠少。
    “还有三十里就要到阳陵了,大家步子再快一点,不要耽搁时间。”
    护卫押送队伍的郡国番上兵卒跟在队伍的尾巴,他们不时回头瞥向到队伍身后那群尾随而来的商旅。
    每次押送粮草,护卫人口进京,都会有一群类似的商旅吊在队伍的身后,郡国兵走的多快他们就走多快,有这群大兵保护跟随大队人马露宿荒野也不用太过担心,无形中可以省掉住在驿站的差旅费。
    郡国兵们当然很不爽,可他们也只能在心里不爽罢了,身后长长的队伍不减反增,还模仿着前面迁徙陵邑的车队,自己也拉起了长长的车队。
    自从少府大规模量产四**马车,本来十分昂贵只有少数人拥有的奢侈品,逐渐贬值普及为稍微有点钱财的地主也能买起的实用交通工具,贬值的速度之快让平阳侯府的始作俑者也大呼不可理解,各郡县大小木匠和商户们在普及四**马车的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
    四**马车的技术含量不高。唯二可称得上精妙的设计是减震系统和转向的牵引头,这两样东西不见实物是无法想象出来的,但只要让经验丰富的木匠们看到真实物品。不出一个月就能完整琢磨出同样的制造工艺,于是各种仿制的四**马车大行其道,价格也是一减再减掉到不值钱的地步。
    仿制品不如少府的做工考究造型美观,但是傻大黑粗的造型反而更加结实耐用,价格只有少府出售四**马车的不到一半,让百姓能够承受的价格是普及的主要原因,只要略有积蓄的五口之家咬咬牙也买的起四**马车。有钱的买几匹马作为牵引畜力,没钱的用几头牛亦或是几头毛驴也凑合作为牵引畜力。
    郡国兵身后的队伍中有一辆不起眼的黑色四轮马车。
    马车的布帘被挑开,露出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脑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