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狙击南宋-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到半个时辰,夏军的许多步卒已是脸色赤红,嘴唇干裂,手脚乱挠,摇摇欲坠。很快,出现了第一个中暑倒下的士兵,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当倒下士兵达到三十人时,夏军阵脚已经开始动摇。随即出现的督战队,如狼似虎,棒击鞭笞,好一番折腾,硬生生将阵形稳住。
    中军帅旗下,野利荣一脸忧色:“大帅,这样下去,怕顶不了半个时辰……届时就算阵形不乱。士兵也没体力战斗了。”
    李良辅咬牙道:“本帅知道,再等一等,敌军比我们更难过,看谁顶得到最后一刻……派人再去看看,辎重队什么时候到?本帅的士兵在进攻前,要饱食一顿,还要有攻城器具。另外,派两百骑到无定河取水,给将士消消喝……”
    天诛军比夏军更难过吗?狄烈会说,李良辅。你可真会脑补!
    这么闷热的天气干仗。天诛军也是一样热,但比起夏军,可就好太多了。
    主力战兵中的步兵,共计三个营。一千三百余人(火炮营只有三百)。全塞进二百辆战车里。每辆车挤六、七人。闷是有点闷,好在战车四面透风,而且没有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士兵们蹲坐在战车里聊天打屁。这景象若是被夏军士卒看到,只怕要视之为天堂了。
    工兵与辎重兵,还有车夫马夫什么的,则全躲藏在战车或运输车的阴影下,有的甚至钻到车轮底下,反正只要不被太阳直接曝晒,这人还是有精神头的。
    铁壁车城里最舒适的大概只有两处:一是子城内两个用竹板架起的,四面透风的凉棚,这是临时野战救护所。为了保障伤员的救治,这里的条件是最好的,目下只有医护都的百名军医及卫生员在内休闲纳凉;还有一处地方,自然就是登高望远的指挥巢车了。
    巢车高三丈,下有四轮,有六面绳索楔地固定,望楼顶上有圆形伞盖,笼罩范围达两丈,挡阴纳凉效果,完爆李良辅的紫罗伞。
    此时望楼之上,狄烈、张立、释智和,一正二副,三名最高指挥官,正一边用望远镜观察,一边指点夏军阵形,低声商讨。
    释智和的头盔扔到一边,露着个光脑门,凉嗖嗖的十分痛快。这个僧将是个很特别的家伙,说他是僧人吧,他杀起金兵来比谁都凶狠;说他还俗了吧,他的头发刚长出就刮掉,依然一副沙门本色。这会他正摩挲着光头,嚷道:“这样对峙下去也不是个事,趁着夏军步卒懈怠,是不是让骑兵团活动一下,看看有无机会冲击敌阵侧翼。”
    张立想了想,摇头道:“不妥,如果夏军只有步军,我军以骑兵冲击,正其时也,但夏军的骑兵数量与我军相当,而且还有重骑。我军步强骑弱,在兵力相等的情况下,我们的骑兵明显干不过敌军的骑兵。即使有猎兵营的火铳、火雷从旁襄助,在中、远距离上,我骑兵还是吃亏。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不能干!”
    狄烈用瞄准镜的目镜轻轻摩着下巴,目光闪动:“想不到李良辅与野利荣倒挺能沉得住气的,我看……”
    这时,但见车城东门打开,一骑飞奔而入,从子墙的开口处奔至巢车下,大声禀报:“军主,夏军辎重队即将到达。”
    释智和精神一振:“辎重队到了啊,看来夏军要发动进攻了。”
    狄烈重重一拍护栏:“夏军饱食休整后,必将发动攻击……咱们可不能让李良辅想站就站,想打就打,先逼他出手!嘿嘿,还想吃饱喝足再上阵,哪有这等美事,当我天诛军是摆设吗?”
    张立吃惊地看着狄烈:“军主,当真要派骑兵……”
    “谁说要派骑兵?”
    “不派骑兵,那……”
    “我们带来那么多的俘虏,难道是白看热闹的吗?”
    释智和一转念,也明白过来,大笑道:“军主好算计!非如此不足以激怒夏军,致其无法休整,进而发动猛攻。”
    张立也松了口气,道:“末将一直担心,等会当真开战,待战到激烈处,这子城内上千俘虏,只怕难以看牢……如此最好。”
    “既是炮灰,岂有留到压轴之理?”狄烈头也不回对身后旗号手下令,“传令,俘虏营,出击!”
    ~~~~~~~~~~~~~~~~~~~~~~~~~~~~~~~~~
    (本书又迎来一位舵主“头疼也不行”,很欣慰。)(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三章 杀得好!
    未时许,曹吉的辎重队终于赶到,但夏军的高兴劲还没过去,远远的铁壁车城便响起了令人心跳加速的擂鼓声,随后就见左右两寨门大开,一群群步卒鱼贯而出。
    这些步卒衣甲破旧,更多的有衣无甲,手中的武器多为扎枪,刀牌极少,弓箭更是没有。人数虽众,但几乎不成阵形,在百余名骑兵的驱赶下,呼啦啦向夏军阵地冲过来。
    战鼓声一响,夏军各队军官就急吼吼大叫:“快快放下水囊!还喝……喝个屁!喝死你!”
    “你、你、你,将干粮收起来,等会击败敌人再吃。”
    “站好!站好!每个人回到自个所在的位置,拿好兵器。”
    “刀牌手在前做好防护,弓弩手准备,枪棒刀斧手向后退,腾出射击距离……”
    随着一连串火急火燎的号令声,乱哄哄的夏军阵形慢慢有了点样子,并逐渐恢复了鱼鳞阵的初始状态,这时在阵外环护的擒生军骑兵,才在中军旗号手的旗帜指令下,向两则散开。
    由于先前只见到天诛军骑兵与猎兵的装束,李良辅与野利荣对这支装备如此精良的“宋军”,都是深怀戒心,所以迟迟不敢动手。想让对方先出手,待窥清虚实之后,再后发制人。
    万没料到,这天诛军的骑军与步军的装备相差如此巨大……唔,想来也不奇怪,宋军马匹严重不足,骑军发展受到极大制约。一支数千人的宋军。未必能有数百骑兵,步卒却是要多少有多少。如此一来,骑步军的装备待遇自然有天壤之别。
    李良辅与野利荣长期与宋军打交道,有这种先入为主的概念,尽管这天诛军看上去有些极端:骑兵装备比一般宋军骑兵更精良,而步军装备武器,却比一般宋军更差劲。不过想到这支军队竟有如此之多的骑兵,丝毫不比西军中骑兵最多的折家军差,估计对骑军过于重视而轻慢步卒吧。
    “大帅,此乃首战。是否要给这支宋军一个下马威。令其领教我大夏天兵的神威呢?”野利荣从鞍边取出一张大弓,握在青筋密布的手上,用力一抖。
    李良辅立知其意,捻须肯首道:“善。强弩队。出战。”
    强弩军。是夏国近十年来。新组建的一支兵种,源自于夏国当代名将察哥的建议:“国家用铁鹞子以驰骋平原,用步跋子以逐险山谷。然一遇陌刀法,铁骑难施;若遇神臂弓,步奚自溃。盖可以守常,不可以御变也。夫兵在审机,法贵善变,羌部弓弱矢短,技射不精,今宜选蕃汉壮勇,教以强弩,兼以标牌,平居则带弓而锄,临戎则分番而进,以我国之短,易中国之长,如此,无敌于天下矣。”
    察哥是夏国主李乾顺的庶弟,有勇略,知兵法,受封晋王,极得信重。曾因一举击败并追杀屡败夏军的宋熙河经略使刘法,而威震西北。他这一番建议,得到李乾顺的赞许及大力支持。于是,遂有强弩成军。
    在李良辅调来的侍卫军一千步跋子中,就有三百强弩手,所用弩弓,近于宋之马黄弩,可于一百二十步外破甲穿心。
    李良辅与野利荣,存心以强大而猛烈的箭矢暴雨,摧垮对面天诛军的战斗意志。从龟壳里出来的这近千敌军步卒,就是最好的开刀立威对象。
    中军令下,背旗传令兵飞快入阵举旗传令,鱼鳞阵开始运转起来。
    倒“品”字形底部的步跋子军,大踏步向前推进,两翼步卒兵团不动。步跋子军超过两翼兵团,向前突出,形成正“品”字形,然后在各队官命令下停止、整队。接着前三排刀牌手,向阵后退却,让出阵中的三百强弩手。
    这三百强弩手多为横山羌,在忍耐力与吃苦耐劳方面,在夏军中首屈一指。在被曝晒将近一个时辰、饥渴难耐、体力剧降的情况下,依然坚定地拉开弓力达一石的强弩弓弦,装上木羽矢,身体半蹲,将望山对准呼喝冲来的散乱“宋军”……
    铁壁车城与夏军步跋子军最近距离约三百步,那支宋军却磨磨蹭蹭,一步三回首,半天走不了几步。队伍后面的百骑督战队,不断用鞭子、木棒、刀背重重击下,许多落到后面的宋军都被打得满头是血,在黄尘中翻滚。其中有一队约二十余人,突然脱离大队,向一侧狂逃……这队临阵脱逃的军兵,很快被十余名骑兵追上,一一射杀。
    这血腥狠辣的一幕,不光令那支宋军步卒心惊胆战,也使得对面的夏军士卒头皮发麻:对自己人下手都这般狠,对敌人就更不用说了,这天诛军,果然是来者不善啊!
    近千宋军冲到一百五十步时,最前面的百余人,突然作出奇怪的动作:他们挥动着手中的枪棒,手舞足蹈,呜呜叫着,疯一般向夏军冲来。
    指挥强弩队的那名夏军教练使,早已被这支古怪的军队弄得心里发毛,一看这架势,当即劈下令旗。心慌之下,本该挥动试射测距的青色三角小旗,结果错打成橙色全队发射的号令旗。
    在鱼鳞阵后,一字排开着二十辆鼓车,每车有鼓两面,大如磨盘。高高的鼓架下,立着四十名赤膊虬髯的雄壮大汉,在烈日下浑身泛着油光。他们双手执定鼓槌,一双双牛眼死盯着侧方高台上的旗号手。一见旗号手橙旗劈下,立即齐齐暴喝一声,长吸一口气,胸脯陡然鼓出,肌肉虬结的胳膊高高举起,两根粗大的鼓槌重重砸向牛皮鼓面……
    咚咚咚咚!嗤嗤嗤嗤!
    鼓声如旱天惊雷,箭矢如夏季暴雨。
    队伍前正疯狂奔跑的百余名“宋军”,陡然感觉眼前一暗。阳光忽隐。抬头,但见一蓬密密的箭雨,遮天蔽日,兜头淋下……
    噗嗤噗嗤!木羽箭带着强劲的自重,穿透了跑在最前面十余人的头面、胸腹、四肢……鲜血喷溅,惨叫连连。一头栽倒在黄土地的扭曲面孔,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名士卒的嘴里,都衔着一枚刺枚,同时嘴巴被一根动物筋索。从嘴里绕到脑后。死死勒住……
    由于射击过早的缘故,大部分箭矢都落空了,全插在宋军步卒前方,光秃秃的黄土地上。仿佛一下长出密密麻麻的草桔。
    李良辅脸有些黑。这个强弩队教练使……
    野利荣低声道:“这支天诛军果然是来者不善啊。步卒竟如此悍不畏死,幸有强弩军拒之。”
    “悍不畏死!”李良辅冷笑,“本帅倒要看看。究竟是敌卒骨头硬,还是我军箭矢利。”
    面前一片森森的箭矢“草丛”,十多具插满箭矢、浸泡在鲜血里的尸体,已将那群跑疯了的军卒震住。前队军卒的脚步已放慢,但后队的军卒却被督战骑兵驱赶着向前猛冲。两下里一撞,整个军队更为混乱,有的被挤伤,有的被撞倒……就这么一阵混乱,被践踏而毙者,超过先前被射杀者一倍还多。
    就在这熙熙攘攘的嘶吼哭喊叫骂声中,整支大军不由自主,随着惯性向前涌动。当先头部队踏入那片箭矢“草丛”时,就预示着灾难临头,生命殒落……
    嗡——
    第二轮箭雨比起第一轮整齐多了,弓弦绷驰声、箭矢离弦声、尖锐的箭镞刺破空气声,汇聚在一起,形成一波巨大的嗡嗡轰鸣音。
    飞矢如蝗,箭雨如注。所有踏足那片“草丛”的步卒,无一幸免,全被射成刺猬。中箭者有的当场身亡,有的翻滚呼号,大股大股喷涌出的血液,迅速被干涸的土地贪婪地吸吮干净……但是,随着第三、第四轮、第五轮箭雨袭来,血泉一般的喷灌量,已大大超出这片暗红色区域的吸收速度。于是渐渐形成一窝窝血色洼地,那些掉落其上的枪棒旁牌,竟慢慢漂浮起来……
    所谓“血流漂橹”,竟是真的……
    第六轮……没有第六轮箭矢了。夏军强弩队士卒的体力本就损耗甚巨,强撑着连发五轮,自己也是油尽灯枯,变成了强弩之末,再无气力板动弩弦。而且也没必要了,经过五轮狂风暴雨般的箭矢打击,近千宋军被射杀了近一半。战场之上,尸首枕籍,腥膻冲天,招来无数蝇蚊,铺满了血洼与尸体,那密密麻麻的蠕动与嗡嗡声,中人欲呕……
    这修罗场般的一幕,已彻底击溃宋军步卒的意志,剩余三、四百步卒,一哄而散,向四面八方溃逃。
    向后退的,被天诛军督战骑兵击杀;左右逃的,则被夏军擒生军轻骑追及,或射杀,或套索生俘;更有数十步卒,被眼前血腥一幕刺激得精神崩溃,竟向前方的夏军步跋子军阵冲去。
    已经失去战斗力的强弩队步卒,在教练使的号令下,筋疲力尽地退出鱼鳞阵。阵后的长枪棒斧兵立即补位,与阵前的刀牌手,组成一个七百人的鱼鳞近战阵。而那群半疯的“宋军”步卒,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一头撞过来。
    号称夏军最强的步跋子军,纵然在体力大损的情况下,依然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阵前的刀牌手以旁牌结成盾阵,将疯狂冲来的敌兵顶住,阵后的长枪大棒刀斧手,则利用手中的长兵,从旁牌的间隙或上方击刺。
    刀枪破腹,棒斧碎脑,摧枯拉朽一般,将数十名找死、送死的敌兵,尽数击杀于阵前。
    血腥,更浓烈了……
    “嗬!嗬!嗬!”
    一战击溃上千敌军,毙杀生俘,几乎没有放过一个。这是近十年来,夏军与宋军的交战史上罕见的一幕。如此大胜,刺激得横山羌步跋子军兴奋得嗷嗷直叫唤,夏军数千骑步军也齐声高呼,声震四野。最大的功臣,强弩队士卒,更是被众多的辅兵抬起、高举,欢呼雀跃。
    李良辅与野利荣相顾而笑:“强弩军,果然是军中劲卒,杀敌利器。晋王,神将也。”
    这时,在欢呼的阵营中,远远飞驰来数骑,前面几骑乃擒生军,后面几骑,却是衣衫破烂的宋兵……
    这透着古怪的一幕,令银州征讨军的两位主、副将心头升起一丝不详之感……那几骑擒生军向环护帅旗下的护卫禀报后,那护卫队长也是一脸震惊地纵马奔来,还没来得及张嘴,就听得对面天诛军远远传来一阵高声:
    “我家军主向李大帅传个话——狗咬狗,杀得好!”
    李良辅的脸色刷地一下变白了,目光如炬,盯住那护卫队长。后者一脸便秘状,嗓子像塞了把沙子:“属下正要向大帅禀报,擒生军抓获的俘虏,全是……全是……”
    “全是什么?说!”李良辅没由来想到一个可怕的答案,大热的天,手足竟冰凉。
    “全是我左相神勇军司及银州城的军兵俘虏……”
    “啊——”
    李良辅好似一只暴怒的狮子,须发猬张。
    铮!一柄寒光四射的夏国剑斜指向日,声音仿佛从肺管发出:“鱼鳞阵,杀!”(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四章 步奚自溃
    李良辅怒了,野利荣飙了。
    最得意、最强劲的强弩阻击阵,干掉的竟然全是自己人!这还不算,更间接使步跋子中最具远程杀伤力的强弩队,彻底废掉。至少在今日之战中,再派不上用场。
    更可恨的是,这还是一个十足的哑巴亏,碎牙污血也得往肚子里咽。非但不能说出来,还得尽可能隐瞒全军,并发布犒赏,否则适才高涨的士气,会直接掉底。两军对垒,打的是什么?两个字:士气!
    有士气的军队,才有胜利的希望;没士气的军队,装备再好,战术再精,也是白搭。
    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