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蜀-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仪眼神一闪,压低了声音说道:“据吴懿所说,这些事与魏霸无关,是那些汉中大族主动出人出粮,赶往关中,要帮助魏霸坚守关中。不过,这件事不是小事,从开始有动静到成行,至少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按理说,他不可能事先一点觉察也没有。汉中那几家,可都是在我们的监视之下啊。”
    诸葛亮瞟了杨仪一眼,沉吟不语。他听出了杨仪的意思。杨仪不仅暗指魏霸联合那些汉中大族,还把矛头指向了吴懿。他认为吴懿在纵容那些汉中大族,以不作为来支持魏霸。
    不能说这没有可能,可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这么想,杨仪栽赃的用意更加明显。
    “威公,吴懿是皇太后之兄,对朝廷的忠义,无可挑剔。”
    杨仪心头一寒,连忙点头道:“丞相,属下对吴将军没有任何疑心,只是……这些汉中人也太过份了。他们应该清楚,丞相这里更需要粮食……”
    “关中也需要粮食,魏延他们守住关中,我们才有足够的时间来攻克陇右。”
    “……呃,丞相所言甚是。”杨仪见诸葛亮脸色不善,连忙打住了话头。这种挑拨离间的话只能点到为止,说得太露骨了反而不美。他相信诸葛亮对魏家父子的忌惮不比他弱。
    “我们的粮食还能支持多久?”
    “半个月。”一谈到本份事,杨仪立刻精神起来,他指着帐本上的数目,一条条的解释,最后安慰诸葛亮道:“丞相请放心,第二批粮草就在路上,最多十天就能到,肯定能接上。另外,我建议派人到陇右去征粮,河湟一带的麦子今年收成不错。”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他也知道河湟一带的麦子收成不错。可是他一直不想去征粮,就是因为他刚刚得到陇右,在没有完全掌握陇右之前,他不能待他们太苛刻,否则极易引起人心动乱。陇右三郡之所以愿意归降他,一方面有兵威的作用,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陇右人不服曹魏,几年前,这里刚刚发生过一次大的叛乱,虽然被曹魏平定了,人心却还是思乱,所以他一出祁出,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才会立刻响应。他如果和曹魏一样,难保那些人桀骜不驯的雍凉大族不会起来反对他。
    可是,现在情况紧急,不征粮,似乎难以维持太久的时间。
    就在诸葛亮权衡利弊的时候,马岱匆匆的走了进来。他脸上全是灰尘,被汗水冲出一道道的痕迹,眼神也有些慌乱。
    “丞相,曹魏的援军到了。”
    “啪”的一声,杨仪手中的帐本落地。
    (未完待续)


第206章 强弩之末
    诸葛亮觉得自己的心脏突然停了一下,一阵莫名的心悸,冷汗从背后涌了出来。
    最担心的事还是来了。
    一时间,诸葛亮觉得自己的脑子里“嗡嗡”作响,仿佛有无数只苍蝇在飞。搁在案上的手不由自主的捏紧了。一页纸被撕裂,发出轻脆的破裂声。
    马岱和杨仪目不转睛的盯着诸葛亮,马岱大口大口的喘着气,脸上的汗顺着鼻翼,沿着胡须,慢慢的汇取在下巴上,聚成一滴滴水,滴到脚下的土中,洇成一片。
    感受到了马岱和杨仪的惊慌,诸葛亮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深吸了一口气,又慢慢的吐出来,往复两次,终于平静了一些。他松开了手,慢慢的抚平了那张被他捏皱的纸,嘴角一挑,笑了一声:“他们终于来了。”
    他的笑容虽然有些生硬,有些不自然,可是当这句话说完之后,他却奇迹般冷静下来。他带着笑意的目光从马岱和杨仪的脸上慢慢扫过,眼角的笑意越来越浓,似乎看到了一个非常美妙的事,又或者这是他期盼已久的结果。
    马岱和杨仪互相看看,都有些糊涂了。丞相这是高兴,还是吓傻了?魏军援军一到,上邽城更难攻克,陇右僵持的局面即将被打破,却是向对己方不利的局面转变。这个时候他还笑得出来?
    “丞相?”杨仪试探的叫了一声……
    “你们太紧张了。”诸葛亮笑出声来,转向马岱道:“探听清楚了吗,多少人?谁领兵?现在何处?”
    马岱定了定神,用袖子抹了抹脸上的汗,似乎有些惊魂未定。他的确吓坏了,当他看到那黑泱泱如潮水一般从山谷里涌出的魏军骑兵时,他险些从马上摔下来。
    “回禀丞相,领兵的是魏将张郃,全是骑兵,大概有万人左右。”马岱想了想:“我发现他们的时候,他们还在显亲南,现在应该更近一点,离我军不到三十里。”
    “来得好快。”杨仪倒吸一口凉气。
    “快什么快?”诸葛亮冷笑一声,捻着手指想了想:“这么说来,他应该是从安定那个方向绕过来的,最多用了二十天时间,最少用了十天,速度虽然不可谓不快,不过这一路奔驰,他的体力消耗只怕也不少。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一支疲军,有什么好担心的。”
    “为什么他不会是从关中过来的?”杨仪瞪圆了眼睛,几乎是叫了起来:“也许是魏延父子被曹真击败了,全军覆没,来不及送出情报呢?”
    诸葛亮瞪了他一眼,杨仪立刻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连忙紧紧的闭上了嘴巴,低下了头。诸葛亮淡淡的说道:“我相信赵老将军和魏延、魏霸父子,他们是我大汉老中青三代中最杰出的战将,有他们三人守关中,我相信就算曹睿亲征,也不可能让他们连消息都送不出来。”
    “丞相所言甚是。”马岱躬身道:“属下也觉得他们应该是从安定方向来的,如果是从关中来,不可能这么快,也不可能来得这么突然。”
    “还是季山知兵。”诸葛亮赞许的看着马岱:“那么你再说说,安定的情况现在如何?”
    马岱被诸葛亮的镇定所感染,也冷静了许多。他沉思片刻:“既然张郃出现在这里,我们却没收到任何消息,想必安定又叛变了。不仅安定如此,成纪、略阳诸县只怕也是如此。这些人,就是墙头草。”
    “君子德风,小人德草,这倒没什么。只要我们打败了张郃,他们自然又会重归我大汉。”诸葛亮站起身来,慢慢的走到地图前,沉默了良久。马岱和杨仪大气也不敢出,生怕影响诸葛亮思考。
    过了好久,诸葛亮转过身,面色平静。他挥了挥手:“季山,你辛苦一些,多派一些骑兵出去打探。”
    “喏!”马岱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曹魏的援军来了,他的任务无形中就加重了。
    等马岱出去了,诸葛亮这才沉下脸,严厉的喝斥道:“威公,我知道你不喜魏家父子,可是你不能因私废公,当众诋毁魏家父子。他们正在关中血战,岂能容你如此诽谤?”
    杨仪脸色通红,躬身道:“丞相息怒,是仪失言了。”他顿了顿,又道:“丞相,你真的……相信他们?”
    “我相信他们。”诸葛亮生气了,声音也大了起来:“就算魏霸年少轻狂,举止有所失措,魏延跟随先帝多年,他的忠心难道还有什么可疑之处?”
    杨仪愕然,有些迷茫的看着诸葛亮。他不知道诸葛亮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又不敢问,只好怔怔的站在那里。诸葛亮见他这副模样,更是不悦,挥了挥袖子,下了逐客令。“大战在即,粮草不容有失,你把心思用在正事上,千万不能有差错。”
    “喏。”杨仪委屈的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诸葛亮转身叫来侍卫,让他立刻通知丞相府的掾属前来议事。在掾属们到来之前,诸葛亮叫来了记室霍弋:“你查查看,张郃应该是什么时候出发的。”
    霍弋略作思索,张口就来。“丞相,我们没有张郃直接的消息。不过,从魏参军发回来的军报来看,曹真的大军到达蒲坂津的时候,张郃和司马懿都没有进入战场,所以曹真只有两万禁军。直到镇东将军奇袭蒲城,曹真手下还有成建制的骑兵营,可想而知,那时候张郃还没有出发。因此粗粗估来,张郃出发最多二十天,很可能只有十三四天。以他的行程来看,他走得非常急,体力消耗应该非常大。”
    诸葛亮点点头,这和他估计的倒是差不多。张郃是从东南战场撤下来的,一路赶到这里,行程超过五千里,仅是从蒲城到上邽就有三千多里,用半个月的时间赶到,每天二三百里的行程,没有后勤补给,即使是对最精锐的骑兵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二十年前,他曾经用这句话来劝孙权不要怕曹艹,现在,他需要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不要怕张郃。
    如果张郃只是疲惫之师,那他就没什么可怕的。也许,倒是我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诸葛亮的眼神渐渐亮了起来。与刚才的自信不同,刚才他并不确信张郃用了多少时间,之所以那么镇定,更多的是怕杨仪和马岱惊慌失措,引起军心动摇。现在他从霍弋的嘴里得到了验证,才是真正的冷静下来。
    诸葛亮来帐中来回踱着步,考虑着如何将眼前不利的局面转化成一个战机。他想得入神,忽然说道:“幼常,你看我们这么办行不行?”
    霍弋一愣,连忙提醒道:“丞相,马参军还在榆中呢。”
    诸葛亮一愣,哑然失笑,一拍额头,道:“你看,好久不见马谡,我都有些想他了。”
    霍弋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他知道丞相最信任的就是马谡,有什么事,都愿意和马谡商量。不过他本人对马谡有些不同的看法,只是不想把这些看法放在脸上而已。
    “丞相,马上就要开会了,你要不要准备一下?”
    “嗯,我是要准备一下。”诸葛亮苦笑道:“绍先啊,你信不信,过一会儿,肯定有人叫着要我撤兵。”
    霍弋笑笑。这一点不用怀疑,张郃还没来的时候,就有不少人鼓动诸葛亮撤兵了。什么兵贵胜不贵久,什么顿兵于坚城之下,于国于民不利,什么国虽大,好战必亡,之类的话说了不少,不过诸葛亮都不予理睬,就连霍弋都觉得那些人信口开河,拿一些不顶用的书生话来生事,徒惹丞相不喜。
    “丞相胸有天下,又何必在乎几个不识时务的腐儒。”
    “嗯,我是不在乎他们,只要他们不干扰国家大事。”诸葛亮拍拍额头,淡淡的说道:“可是,如果有人想胡言乱语,乱我军心,那却是容不得的。张郃来得正好,我倒要看看有哪些乱群之马又忍不住跳出来大放厥词,顺便清理清理。”
    诸葛亮抬起头,看着霍弋。霍弋脸色平静,既看不出什么义愤,也看不出有什么紧张。诸葛亮暗自点了点头,霍弋虽然年少,却有城府,又是南郡人,好好培养,将来应该是荆襄系的一个栋梁。他忽然心中一动:“绍先,你觉得眼前的形势如何?”
    霍弋一愣,抬起头,迎着诸葛亮的目光,脸红了一下,迟疑道:“丞相……”
    “不要紧张,我只是问问你的看法。”诸葛亮笑了起来,“你是将门之后,又在军中多年,见识不见得比魏霸差,只是平时话太少了些。现在没有外人,你说说你的看法,错了也没关系,用不用在我嘛。若有一言之得,也是好的。”
    霍弋感激的拜了一拜,略作思索:“丞相,我觉得,这也许是个机会。”
    “什么机会?”诸葛亮鼓励的看着霍弋:“大胆说,没关系。”
    “一个将计就计,打破眼前僵局的好机会。”姜维大步从帐外走了进来,朗声说道。他走到诸葛亮的面前,拱手施礼,笑容满面。“丞相,郭淮之所以迟迟不降,无非是等援军。如今援军来了,他们自然是喜出望外。可是,如果他们辛苦盼来的援军被丞相打败,他们除了弃城而降,又将如何?”
    诸葛亮转过身,看着姜维那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禁不住哈哈大笑。
    (未完待续)


第207章 向朗和来敏
    霍弋的嘴唇动了动,什么也没说。
    姜维是降将,却是个最威风的降将。他被丞相诸葛亮辟为仓曹掾,主管粮仓,又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寸功未立,却封了侯,这几乎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奉义将军什么的,不过是个虚名,大家都知道那是怎么回事,不领兵的将军都不是真正的将军。可是封侯却不是这么简单,想想整个丞相府有几个有侯爵就知道了。诸葛亮本人是武乡侯,镇北将军魏延是都亭侯,镇东将军赵云是永昌亭侯,身为皇太后之兄的讨逆将军吴懿来个空头关内侯都没有,可见爵位之不易得。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诸葛亮对姜维这么厚待,但是霍弋知道。诸葛亮这么做,一方面是有笼络陇右人的意思,姜维虽然年轻,姜家却是天水四姓之一,他的父亲又是赴难的义士,诸葛亮厚待他,就是向右人示好。但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却是诸葛亮真的喜欢姜维,简直是一见如故。马谡不在的这些曰子,诸葛亮有事常常会找姜维商量,一起议事,姜维的意见也会最对诸葛亮的胃口。
    姜维简直就是第二个马谡,甚至比刚刚去世不久的诸葛乔还得诸葛亮的喜爱。
    对于这样的人,哪怕他是个降将,霍弋也不会与他争辩,只是默默的站在一旁,看着姜维指着地图侃侃而谈,诸葛亮抚着胡须连连点头,相谈甚欢。
    姜维的意思很明白,张郃远道而来,看起来是个威胁,其实是个机会。他长途奔袭,没有后援,没有辎重,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就算这些骑兵是禁军精锐,奔驰三千里之后,还能有什么战斗力?击败他们是易如反掌。
    击败了这些援军,就可以彻底击垮城中守军的意志。他们之所以能坚守,不就是盼望有援军吗?现在援军都被击败了,他们还能有什么指望?再守下去,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说,张郃的到来,不是危机,而是取胜的战机。
    他的想法显然和诸葛亮的暗合,所以诸葛亮连连点头。两人说得投机,谈笑风生,直到帐外有脚步声响起,这才意识到霍弋还站在一旁。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歉意,收起了笑容:“绍先,你准备一下,做好记录。”
    “喏。”霍弋平静的答应了一声,转身出帐,赶紧准备纸笔。作为丞相记室,在丞相聚集掾属开会议事的时候,他要负责做记录。这些都是档案,将来论功也好,议罪也罢,这些都是凭证。诸葛亮以法治国,之所以处理了那么多人,却没人有怨言,就是因为他做什么事都有证据。
    霍弋出帐的时候,丞相长史向朗正好走进来。霍弋连忙避在一旁,低头向向朗行礼。
    向朗字巨达,襄阳宜城人。年过光甲,精神却非常好。他是丞相府甚至整个蜀汉政权中荆襄系最年长的一位。向家是襄阳大族,向朗年轻时求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德艹,和徐庶、庞统等人都是知交,他的学问不突出,但是理政能力很强,在刘表任荆州牧的时候,他便入仕做了临沮长。临沮号为剧县,却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刘表死后,他追随先主刘备,刘备深知他的能力,定江南之后,让他主管秭归、夷道、巫县、夷陵四县的军民事,定蜀之后,又让他做了巴西太守,后来转为牂牁太守,再后来又转为房陵太守,总之一句话,哪里有麻烦,就派他去哪里。
    向朗忙碌了半生,直到后主继位,他才闲了下来,做了步兵校尉,现在又入丞相府,做了丞相长史,是丞相府的大吏之一。作为荆襄系的后辈,霍弋一直对向朗很敬重。其实不仅是他,几乎整个荆襄系的人,对向朗都不敢有什么不敬,连马谡看到向朗都持子弟礼。
    向朗兄长之子向宠,也是向家一个后起之秀,在先主时就做了牙门将。夷陵大战,蜀军崩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