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蜀-第4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排那些人入仕,尽可能的把影响降到最低。当时他就怀疑陆逊有私心,不过随后张温传回来的消息证实了陆逊的担心,他无可奈何,只得接受了陆逊的建议,大量征辟江东世家入仕。
    他没有什么退路可言,和被李严、魏霸掏空根基相比,把吴国变成吴人的吴国也许是一个勉强能接受的结果。短短的半个月内,他发出了三十多份言辞恳切的征辟诏书。他要在成都做出决议之前,将那些足以影响江东人心的世家代表拉入吴国的朝堂。
    谁是最后的胜利者?不是李严、魏霸,也不是他孙权,而是江东世家。
    一想到这个结果,孙权就觉得自己被人**了。他觉得朝堂上那些江东人都在笑他,可是他还得装出笑脸,不敢得罪他们,免得他们拂袖而去,转投成都朝廷,那自己忍受的那些屈辱不仅不能产生好的效果,反而会带来更大的破坏力。
    这些年,孙权一直过得不顺心,但是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屈辱。
    这个吴王当得真没劲。
    追根溯源,魏霸是罪魁祸首。所以当孙权看到诸葛亮居然有力量进行反击的时候,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他立刻派人把这个消息送给孙登。孙登人在成都,但是他游离于蜀汉朝堂之外,在诸葛亮到达成都之前,他可能收不到什么消息。
    为了加强孙登的实力,给诸葛亮添一把力,孙权派诸葛恪、顾谭二人赶往成都。诸葛恪不用说,是他最信任的年轻一代,而顾谭同样不可小视,他既是吴郡顾家的人,丞相顾雍的孙子,又和孙家有不可割舍的关系,他的母亲就是孙策的女儿,从辈份上来说,他是孙权的从外甥。与此同时,他的祖母陆氏又是陆康的女儿,陆绩的姊姊,和陆家同样渊源甚深。
    有了这样的背景,孙权相信顾谭不会轻易抛弃孙家,他那超乎常人的心计才能为孙家所用。正如陆逊所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为了尽可能的为吴国争取利益,他必须要派出最精干的人手。
    诸葛恪和顾谭就是他敢用而且相信有用的两个人选。他们也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接到任务之后,立即起程,连将至的新年都顾不上了。
    ……
    因为距离的原因,魏霸收到消息的时间要晚得多。他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筹备一年一度的除夕大飨。
    作为独揽大权的镇南将军,魏霸每年都会在新年前后接见治下的各郡县的负责人,还有各地的豪强世家的代表。从一个统治者的角度来说,他不喜欢那些贪婪的世家豪强,可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他又无法根除这些人,只能尽可能的予以控制,恩威并施,不让他们变成恶姓生长的肿瘤。
    每年的新年大飨就起到这个作用,那些受邀参加的世家豪强都是进入魏霸控制范围的人,能进入这个名单,自然是一份荣耀,同时也是一份警惕,因为一旦被踢出这份名单,通常就意味着镇南将军对你不满,要动用某些手段进行制裁了。与此相比,因为投资失败而家道中落倒显得不那么可怕。
    在某种程度上,除夕大飨就是年关,而魏霸就是这道关的守门人。好在这个守门人还算是讲理,除非有人触动了一些不可逾越的禁令,他一般不会把人往死里整,多少要留一点活路。更多的时候,他只会利用手中的权利谨慎的调整方向,予以颇有弹姓的限制。
    更多的时候,他像大禹一样是个疏导者,而不是像鲧一样只知道堵防。这大概也是他治下这些年来发展势头良好的原因所在。很多人说,这可能和他是天师动众,信奉黄老之道有关。也正因为如此,不少人开始信奉天师道,重新研习黄老之道。
    这大概是魏霸没有想到的结果,不过他也不反对这个结果。信天师道的人越多,他这个神将的号召力也就越强。有时候,没有信仰未必就是好事,人如果没有敬畏之心,道德会堕落得更快。
    客人很多,但是有资格被魏霸接见的人却有限,大多数人只能随众拜见,能单独面见的人毕竟是少数,也是难得的荣耀。
    长沙郡今年刚刚进入魏霸的治下,长沙的世家豪强也得到了一些照顾,特别是那些多年前就和魏霸打过交道,支援过魏霸的人,这次不仅收到了邀请,还受到了魏霸的特别接见。
    接见他们的除了魏霸,还有曾经的长沙太守廖立。
    坐过几年冷板凳,再加上年岁渐长,廖立虽然还摆脱不了那种孤傲的风骨,多少也消去了几分轻狂。如今的他掌握交州七郡,是名符其实的一方大吏,根本不需要做出任何姿态,往那里一坐,就是一座山,足以让人景仰。
    这些天来,他和魏霸一起接见长沙的士绅,很好的起到了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有他这座山坐在旁边,魏霸的轻松甚至轻佻就不再成为轻佻,而是一种平易近人,是一种真正的随姓。
    不过,当诸葛亮离开长安,返回成都的消息送到镇南将军府的时候,不管是廖立这座定海神山,还是随姓自如的镇南将军,刹那间都有些失神。
    魏霸和廖立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震惊,还有一丝无奈。
    魏霸很快恢复了平静,不动声色的将急报往袖子里一塞,继续和那些士绅闲扯。廖立也很快镇定下来,一声不吭的坐在一旁。不过那些士绅都是人精,他们多少看出了气氛的不对,先后找了个理由退了出去。
    堂上只剩下魏霸和廖立两个人,他们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起身,来到魏霸的书房。
    法邈已经在等着,正在屋里踱着步,听到魏霸二人的脚步声,他连忙走到门口,冲着廖立拱了拱手,谦恭的笑了笑:“先生,你的机会来了。”
    廖立瞟了他一眼,脚步滞了一下,眼皮一挑,进了门,自顾自的坐下。魏霸也入了座,看了法邈一眼:“伯远,你的意思是请公渊先生回成都,与丞相对阵?”
    法邈笑着点点头。
    “将军,大将军用兵自有章法,可是论政争,他大概不是丞相的对手。马谡、费祎都是丞相的故吏,他们有多少份量,恐怕丞相也能猜出七八分。其他人,更是不足道。丞相在关中都试,集结人马,又将镇西大将军赶回成都,怕是已经将关中兵权掌握在手中。这时候回成都,自然是要发起雷霆一击,彻底击溃大将军,重新控制朝堂。”
    魏霸冷笑了一声:“就他那身体,他能支撑到成都吗?”
    “如果他能呢?”法邈毫不客气的反问道:“如果他的病从头开始就是一个局呢?”
    魏霸翻了翻眼睛,无言以对。不得不说,法邈的怀疑非常有可能。如果不是以为诸葛亮病得快要升仙了,李严不会这么得意,他也不会容忍诸葛亮那么从容的调动关中兵马却没有任何动作。如果诸葛亮真的快要死了,回成都只是垂死一击,那倒没什么。如果诸葛亮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局,是让他们放缓攻击节奏的局,那事情就麻烦了。
    可以想象,这才刚刚开始,远不是结束。
    因为距离的问题,他现在才收到消息,而诸葛亮大概已经快要到成都了,从时间上,他就落了一大截。如果不能早做准备,接下来他将非常被动,只能指望李严等人能够挡住丞相的攻击。
    可是正如法邈所说,论政治斗争,李严虽然不能算弱者,却也和丞相差得太远。马谡是很强,可是诸葛亮熟悉马谡,正如马谡熟悉诸葛亮一样,谁也没有绝对的优势,而诸葛亮多年的积威却是马谡根本不具备的。至于费祎,对付这种内部斗争,他根本帮不上太多的忙。
    最后能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魏霸,可是魏霸根本不能轻易离开。离开了,还能不能再回来,谁也说不准。手握重兵的大将一旦离开自己的大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在魏霸还不能明目张胆的举起反旗的时候,他们的交锋只能以朝争的方式进行。
    这大概就是诸葛亮突然要回成都的原因。回到成都,魏霸强悍的经济实力和武力作用被削弱,大家较量的更是智商和权谋,合纵连横,而不像战场上那样谁的拳头硬谁就说了算。
    法邈建议廖立回成都,魏霸滞留在交州静观其变,就目前来看,也许是唯一稳妥的办法。
    。
    。
    。(未完待续。)


第840章 安内
    听完了法邈的解释,廖立抚着胡须,沉吟不语。魏霸双手握拳,搁在膝上,手指收起又放开,放松又收起,反复几次后,他缓缓的张开手指,尽可能的张到最大,然后又放松了下来。
    “不妥。”魏霸斩钉截铁的说道,没有任何商榷的余地,掷地有声。
    法邈并不觉得沮丧,相反,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释然。廖立也抬起眼皮,静静的看着魏霸。
    魏霸站起身,身负在身后,缓缓说道:“倒不是信不过公渊先生,只是有些事,终究还是只能由我自己去面对。再者,丞相如此决然,又岂能容我躲在交州?成都、交州,千里迢迢,信使来往一次,一个月就过去了,若有急事,如此应付?还得我临机决断才行。”
    他停了片刻,又道:“不过,公渊先生在交州数年,功业大家有目共睹,却一直未能升迁。这次的确是个入朝的好机会,就算三公不可得,这九卿却早就该得了。”
    听到这句话,廖立不由自主的展颜而笑。他当年就是因为不服诸葛亮只让他名列五校才口出怨言。这些年虽说姓情淡了些,可那颗名利之心何尝熄灭。魏霸要捧他入九卿之位,正是戳中了他的笑点。
    法邈微微一笑:“将军所言甚是。既然如此,那事不宜迟,当早做准备。”
    魏霸颌首。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要长期离开驻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当然要先把家里的事安排妥当。
    似乎是感应到他的需要,踏着除夕的爆竹声,关凤、关兴赶到了交州,随行的还有两个人:潘濬和麋芳。
    潘濬刚刚带着家属回到武陵老家。他之所以离开孙权,是因为从这几个月的情形来看,他知道吴国已经名存实亡,就算不亡于蜀汉,吴国也会被江东世族全部掌握,像他这样的荆州降人以后不会有什么发展空间。以前他不降汉,是因为有孙权的知遇之恩,他不好背叛孙权,现在孙权也是汉臣了,他弃吴归汉名正言顺,所以他就辞别了孙权,带着家属回到了武陵。
    潘家老庄是魏霸经过武陵的时候常住的地方,关凤从襄阳回来,途经临沅,也借宿在那里,听说潘濬回来了,关凤立刻上门求见,说服潘濬,和她一起赶到交州。
    麋芳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他和关凤同行纯属凑巧。关羽当年兵败身亡,麋芳、士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关凤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这一路麋芳都走得胆战心惊,夜不能寐。到了交州,见到了魏霸,他那颗忐忑的心才算放下了一半。
    仅仅是一半而已。他并不能肯定魏霸不会拿他祭旗。要不是实在在江东混不下去了,他也不会厚着脸皮赶到交州来。
    看到麋芳那张憔悴的脸,魏霸知道他这几天过得有多紧张,摆了摆手,让人先请麋芳去休息,先把潘濬请上了堂,笑容满面的说道:“老将军来得何其迟也。”
    潘濬有些脸红。当年被擒的时候,魏霸就曾经让赵统、潘子瑜劝降过,被他拒绝了。现在他跟着关凤来见魏霸,也是没办法。他年纪不小了,可以归家养老,可是他的儿子总不能也在家休息吧。武陵潘家也是一个大家族,总得有人出仕才行。
    “老夫眼拙,看不清天命,惭愧惭愧。”
    魏霸哈哈大笑,亲热的拉着潘濬的手臂上了堂。“老将军忠义,舍不得故主,有古义士之风,我能理解。现在东吴归汉,大江以南,俱是我大汉的疆域,老将军要落叶归根,也是人之常情。不过,如今事世维艰,老将军告老之事,恐怕还要再推一推。”
    潘濬松了一口气,感激莫名。他是来为儿子求官的,魏霸却直接要给他授官,这可是大出他的意料。他女婿是魏霸的师兄不假,可是那毕竟隔着一层不是,再说了,关凤虽然主动去请他,这心里多少也是有些疙瘩的,这么做,可能更多的是从大局出发,并不代表关凤就不在意往事。
    “将军的美意,老朽感激不尽。”潘濬谦虚道:“奈何老朽齿摇发落,跨不得马,提不得刀,怕是难当重任。”
    魏霸摇摇头:“提刀杀人这种粗活,还是由我们这些年轻人来做吧。老将军当卧而治之。”
    潘濬不解。
    魏霸稍稍解释了一下。他的治下,每个郡有三个长官,太守负责民事,尉负责兵事,监负责监察,相当于后世的审计、纪委,专门管官员和世家豪强的,和州刺史的责任差不多。不过这种得罪人的事做起来总是不那么容易,随着各郡县的经济慢慢好转,监察的事有些跟不上节奏,贪浊'***'的事屡见不鲜。
    原本交州有廖立负责,现在廖立即将入朝,魏霸就要找一个合适的人来接替廖立。可是魏霸一时之间到哪里去找能够代替廖立的人,潘濬在这个时候来了,正好解决了魏霸一个大问题。
    潘濬姓格刚硬,以铁面无私著称,这样的人正合适做监察的工作。他虽然是刚刚依附,资格却老,很久之前就是关羽的重要幕僚,如果又是魏霸师兄的妻父,仅这一点,就足以让人侧目而视。魏霸也不不需要他所有工作一把抓,他能把监察工作抓起来,魏霸就非常满意了。
    在廖立之后,魏霸根本不希望出现第二个集兵民监三项大权于一身的属下。借着廖立入朝的机会,把这个漏洞提前堵上,是最合适不过的时机。
    听了魏霸的解释,潘濬没有太过推辞,一口答应了。
    安顿好潘濬,魏霸进了后院,关凤正和夏侯徽、彭小玉说话,见魏霸笑**的走过来,关凤哼了一声:“还满意么?”
    魏霸哈哈一笑,伸手搂住关凤的肩膀,轻轻的拍了拍她隆起的肚皮,一语双关的说道:“岂止是满意,简直是喜出望外。姊姊大肚能容,我可以放心的将这里交给你了。”
    “交给我?”关凤摇摇头:“算了吧,我累了,没心情管那么多事。再说了,媛容、小玉管得好好的,我横插一手算什么。”
    “不要姊姊太费心,垂拱而治,清静无为即可。”魏霸冲着夏侯徽、彭小玉挤了挤眼睛:“至于那些琐碎的细务,由媛容和小玉去做便是了。”
    夏侯徽亲亲热热的拉着关凤的手:“姊姊,我和小玉虽然小有聪明,可是兵事却不通。别的事,我们都能帮上忙,兵权却只有交给你,夫君才能放心西行。你就不要推辞了,放眼四周,除了你,还有谁能让夫君放心?”
    关凤皱了皱鼻子:“少来糊弄我。你看我这样,能骑得了马,打得了仗?”
    “所以才要把定国叫来帮你啊。”魏霸抚着关凤的肩膀:“再说了,暂时也不会有什么战事。过了年,你在湘关住下来,代掌兵符,有什么事,直接交待给定国去做。我相信以他的能力,肯定不会有问题。你看太初一个书生,现在都能把水师整治得妥妥贴贴的,定国征战多年,这点事还能处理不了?”
    听了魏霸这句话,关凤不推辞了。夏侯徽的兄长夏侯玄现在都掌管了水师了,彭小玉的兄长彭珩现在掌管着魏霸的情报部门,她如果不再抓点实权在手里,以后在这个家里,哪里还有她的位置。把关兴从关中叫来,原本就有这个意思,中途降尊纡贵的去请潘濬,也是从大局出发,希望以自己的诚意为魏霸做点事,不失大妇的风度。
    魏霸要将兵权交给她们姊弟暂管,这是她最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