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当方士那些年-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点点头给他边倒茶边继续说。

“言先生这个一字说的是一代天子,可沉浮不定,上不在其位,下不在其陵,看来是一个落魄天子!”

言西月端起我倒的茶,又重新多看了我一眼,也不说话,用指头沾点茶水,在一字上加了一竖,又变成了一个十字,然后手一伸,温文儒雅的说。

“请!”

我一边给自己倒茶一边看了一样桌上的十字,想都没想回答。

“一字既然是天子,天子以九为尊,天为九,如今变成十,所谓物极必反,天下欲反;十室九空,浩劫战乱之相,看来这天子有难。”

言西月此刻看上去有些认真,手指在他的玉把件上慢慢搓动两下后,又沾上茶水在桌上的十字上下各加一横变成王字,之前我是一笔一笔的减,如今言西月按部就班反其道而行,一笔一笔的加,但是这些字都是之前算过,再测难度要比刚才大的多。

我并没犹豫指着王字胸有成竹的说。

“雁阵点点着秋色,雁阵象形从人字,秋色在五行中属金,金字去掉人和点点就是一个王,言先生你在十字上下加笔,看来这个落败天子注定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走投无路的之兆,而秋雁别离也证实了是败亡之相,秋雁南飞……看来着天子最终是逃亡南方。”

言西月现在目不转睛的看着我忽然哑然一笑。

“原来你才是真正的相术高手,是我看走眼了才对。”

说完言西月再沾茶水,在桌上的王字上再加一点,王字变成了玉字,伸出手冷静的说。

“秦兄弟再请测。”

我心平气和的一笑,指着玉字回答。

“玉,君无故玉不去身,王者加玉,是君,说明这逃难天子命不该绝,虽然四面楚歌还是安然无恙的逃了出来。”

言西月意味深长的看着我,笑而不语的点着头,沉思了半天后,再用茶水在玉字周围加了一个口,桌上的字又变成我最开始写的国字。

“秦兄弟写国字开始测字,我也投桃报李,用国字回敬给你,请!”

看到桌上的国字,我停顿了片刻,端起茶杯看了言西月一眼后,目光最后落在他手里拿着的飞龙在天玉石把件上,淡淡一笑回答。

“这国字……玉者为君王,既然如今玉在你手,国之不国,可见国破但山河依旧在!”

言西月没有说话静静的端着茶,似乎在等我把话说完。

“言先生写的这五个字,连在一起说的是一个沉浮不定君王,天下欲反;十室九空后,四面楚歌重重围困,但还是安然无恙逃到南方……如果我没测错,建文帝在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渡江攻破南京,建文帝不见踪影,成为明十三件悬案之一,据野史上有记载,建文帝出走最后到了暹罗,就是现在的这里……言先生所等之人难道是建文帝朱允炆?!”我有些诧异的说。

言西月听我说完仰头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随手把相摊上的招牌取了下来翻放在桌上。

“君无戏言,呵呵,这四个字恐怕也就你能当之无愧了。”

我大吃一惊,看言西月的反应我应该是说对了,连忙问。

“言先生……你……你等的真是朱允炆?!”

“不是!我等的是说出这个名字的人。”言西月站起身一手盘玩着玉把件,一手提着画眉鸟笼很安静儒雅的说。“请。有人想见你!”

第十四章千里孤魂

言西月带我们去的地方是怀素山,是清线以西的一座山,是清线天然的了望台,海拔并不高,但却是清线的标志,在汉语中称此山为会仙山;因山上有著名的怀素寺而闻名,我们登上山顶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山坡上开满五色玫瑰;山顶白云缭绕。

言西月说有人想见我,一路上我也没问是谁,言西月有这等非凡相术,想必见我的人也非比寻常,在山顶我以为他会带我进怀素寺,在我想象中既然是高人,在这会仙山上怎么也应该在寺庙里才对。

可言西月带着我们绕过了怀素寺,再往前穿过一片林荫小径到了山巅的一处不知名的地方,这里视野很好,虽然山不高,但站在此地远眺心旷神怡。

“谁要见我?”我看看四周无人,诧异的问。

言西月把鸟笼挂在树枝上,动手娴熟看样子这里他经常来才对,手里还搓揉着玉把件,看着一处土丘淡淡的说。

“他想见你。”

山顶的土丘很寻常,这怀素山上到处可见,我迟疑了一下慢慢走过去,并没发现有什么特别,刚想问转身的时候在土丘旁边的树上看见一行竖刻的小字,字的轮廓随着树的生长有些变形模糊,但我还是能依稀辨认出。

雨打羊毛一片膻。

我一愣,回头再看看那土丘,连忙转头和言西月对视,他安静的站在原地默默对我点了点头。

我淡淡叹了口气,萧连山实诚所以手里还拿着昨天在文武财神庙没烧完的香烛,我要了过来点燃后插在土丘上,默不作声的看着。

“哥,你好好的给一堆土丘上什么香?”萧连山大为不解的问。

“你们也点柱香吧,他乡埋龙骨有梦难圆,既然今天遇到就清香一柱算是慰藉。”我声音很低沉的回答。

越千玲走上来,看看我插香的土丘好奇的问。

“这里……埋的有人?是谁?”

或许埋在这里的人并不想别人知道,所以连一块墓碑都未曾留下,但是那树上刻着的字也不难知道这土丘的主人。

当年,朱元璋曾出联,风吹马尾千条线,当时还是皇太孙的朱允炆对下联的便是这句雨打羊毛一片膻,而燕王朱棣却对答出日照龙鳞万点金。

虽是寻常吟诗作对,可也不难从中也看出了朱允炆的儒雅和中庸,也反应了朱棣的雄心,最终这两句对联却成为二人命运的谶语。

“这土丘下面……埋的……埋的是建文帝朱允炆?!”越千玲听我说完惊讶的问。

我黯然的点点头,落难帝王埋骨他乡,巧合的是我居然也有帝王命格,就连遭遇也和长眠于此的人一样,只是不知道结局会不会也相同,土丘并不是随意修建在这里,土丘向东北方直望中原,到最后这位落难天子也未曾停止过对故土的怀恋,空有凌云志,难成千古事。

真是应了那句话。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我慢慢转过身看着言西月声音有些惆怅。

“你说要见我的就是他?”

言西月点点头,缓缓走到我身边,侧头看了看土丘后回答。

“太祖朱元璋驾崩,密诏皇太孙朱允炆继承帝位,改国号建文,建文三年,已经蛰居隐退的刘伯温密见朱允炆,直言燕王朱棣是真龙之主,定会推翻建文帝取而代之,朱允炆当时并不相信,拥全国兵力和人力是朱棣三倍之多,可仅仅一年时间,建文四年,朱棣便攻入南京。”

“这段明史我知道,朱棣攻入皇宫后并未找到建文帝的尸骸,因此朱允炆的下落成为明史十三大悬案之一,怎么会……会埋在这里?”越千玲惊讶的问。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朱允炆虽然没听他当初忠告,可他早已未雨绸缪,朱棣既然是真龙之主早晚要一统天下,就连时间刘伯温提前算好的。”言西月不慌不忙的说。“他提前安排好建文帝出逃路线,让朱允炆逃过一劫,一路向西南最终在暹罗安定下来。”

我眉头一皱,很是不解的问言西月。

“建文帝出逃到暹罗……和我有什么关系?”

“你为什么不想想刘伯温一个已经蛰居隐退的人,大明江山易主关他何时,为什么他给朱允炆示警,并帮他潜逃呢?”言西月意味深长的反问。

我想了半天还是想不通,只有诧异的摇头。

“刘伯温当日救朱允炆是有条件的!”

“条件?!”陈婕本来是一直插不上话的,好不容易抓到机会。“朱允炆都被推翻了,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和他有什么好条件谈的?”

“刘伯温告诉朱允炆,他日如果有帝星入世会途经暹罗,只要在昨天的日子在文武财神庙前,设相摊一处,能说出朱允炆三字的便是入世帝星。”

我的眉头紧锁,刘伯温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想不到他竟然在那时就能算到我会来这里……我突然一愣,这才意识到刘伯温仅仅只是一个人的名字而已,就如同秦一手当初所说的那样,活了两千多年的人,又岂会只有一个名字,和朱允炆谈条件的人是刘伯温,或者说也叫秦一手。

就算我能想到这一点,可我还是不明白,让我到这里来见一个死了几百年的人有何意义?

比我刚着急的是萧连山,心急火燎的问。

“你还没说完呢,等我哥以后呢,就到这里来看看?”

“朱允炆得到刘伯温提点,在暹罗有人相助世代富贵。”言西月说到这里,看看手里一直把玩的飞龙在天玉把件,有些依依不舍的样子,最终伸手递到我面前。“这东西如今是你的了。”

我茫然的接到手里看了半天才问。

“给……给我这个有什么用?”

言西月由重新拿出一条娟帕,打开里面有一张残缺仅剩一半泛黄的纸,一共递到我面前。

“这就是条件,如若遇到入世帝星,朱家后人以一成家产相赠,以这飞龙在天玉把件为凭,这张纸是当年朱允炆和刘伯温的契约,朱允炆滴血其上,如果后世有人反悔,世代断绝家破人亡!”

越千玲把头凑过来,替我接过言西月手中的契约,不解的问。

“这契约就只有一半啊,另一半呢?”

“在朱家后人手中,两份契约合二为一,再以飞龙在天玉把件为凭证,朱家后人有祖训,一定会遵守当年约定兑现承诺。”

秦一手算到如果帝星入世会来暹罗,可不多不少给我留下朱家一成财富,我不明白他留给我这个有什么用,事实上到现在,我也不清楚一成财富到底是多少。

“既然留下这半张契约,另半张契约在朱家后人的手里,那我上什么地方去找朱家后人?”我心不在焉的问。

“这个我也不知道。”言西月回答。

“你不知道?”我和旁边的越千玲、陈婕和萧连山对视一眼,迟疑的问。“你既然能把这个交给我,你怎么能不知道呢?”

言西月心平气和的笑了笑回答。

“我只是负责带话给你的人,后面的事就要考你自己了。”

其实我真对什么一成财富并不敢兴趣,就算我找到朱家后人,拿到这笔财富又有何用,我现在更想知道是黄金卧虎兵符的下落,看言西月举止从容谈吐不凡,再加上他相术也高深莫测,看他的样子在泰国的时间不应该短。

既然岩未和陈婕都能看过虎形的图案,我心怀侥幸的拿出我临摹的图案递到言西月的面前。

“言先生,这个图案你在泰国可有影响?”我没报多少希望的问。

“我没见过。”

言西月仅仅只看了一眼就否定的回答,我旁边的越千玲她们都有些失望,可那一刻我心里很清楚,言西月是知道这个图形的,而且他还很清楚,从他的表情和目光中我能读出了一丝心痛和哀伤,这个表情我曾经也在他脸上见到过。

昨晚他一连给我测了六个字,唯独十字他说自己不会测,言西月当时的反应和神情和现在如出一辙,他是在有意的回避什么,好像这个卧虎图形以及那个他未说出来的十字,是他挥之不去的痛楚。

我知趣的收起卧虎图案,相信言西月没有打算告诉我的事,我再怎么问也无济于事,至于那个言西月昨晚没有测给我听的十字,在来这里的路上我就有想过,言西月能直言不讳的测出我们会偷玉佛,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事会比盗泰国国宝更大的事。

插在土丘上的香燃烧了一大半,其实之前在寻找明十四陵的时候,我心里一直有一件想不通的事,既然明十四陵的秘密是历代帝王口口相处,至于魏雍和秦一手是怎么知道的我已经不去考虑,毕竟以他二人的道法修为,又有多少事是算不到的。

第十五章金漆五龙龙椅

想到这里我回头看着言西月若有所思的问。

“既然你能代替建文帝等我,想必你和他有颇深的渊源,我心里有一事不明,不知道言先生可否知道?”

“你请说。”言西月风度翩翩的点头。

“言先生可否听过明十四陵的事?”我有些侥幸的问。

“知道,我还知道你想问什么。”言西月很沉稳的直视我说。“你是想问,朱棣篡位攻入南京的时候,建文帝已经在刘伯温的安排下逃逸,那朱棣又是如何知道明十四陵的相关种种对吗?”

我点头浅笑,越类越感觉面前这个言西月有意思,竟然连明十四陵的事都知道的清楚,我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朱棣篡位也罢,天命所归也好,说到底他终究也是朱家血脉,江山是太祖打下来的,与其让外人拿去还不如让太祖后人所有,刘伯温告诉朱允炆,他非帝命坐不稳江山,就算是输也没输给他人之手。”言西月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片刻。“至于朱棣是怎么知道明十四陵的事,除了代代相传的大明帝王外,还有一个人知道。”

“还有一个人知道?”越千玲很疑惑的摇头。“这关系大明江山社稷,这秘密要是泄露出去,如此庞大的宝藏足以威胁到天下安危,除了帝王还会有谁能知道。”

我揉了揉额头没等言西月回答忽然笑了起来。

“还有设计明十四陵的人知道!”

言西月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冷静的说。

“明十四陵是刘伯温建议太祖所建,也是由他所设计并监督完工,当时除了太祖和朱允炆之外还有刘伯温知道明十四陵所有的一切细节。”

“这么说明十四陵的事是刘伯温告诉朱棣的。”萧连山有些明白的点点头。

“那四座明十四陵本……”

“等会!”我猛然抬起头很惊讶的打断言西月的话,如果不是秦一手告诉我,或许我会一直认为明十四陵仅仅是一座,在我的面前秦一手对明十四陵的事忌讳莫深,似乎有什么在刻意隐瞒我,好几次我试图从他口里问出结果,秦一手也是绝决的回绝,可言西月竟然一张口就能说出四座明十四陵的事,让我大吃一惊。“你怎么会知道明十四陵有四座?”

言西月的表情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淡淡的说。

“明十四陵是刘伯温建议太祖所建,大明初定九州龙脉不稳,刘伯温神机妙算找到九州龙脉所在,太祖命人秘密在这四处镇龙之地修建四座宝藏,一是为了储备实力,二是为了镇住龙脉!”

听到这里我忽然想到我在地洞石壁上看见的壁画,到现在我很明白,刘伯温就是现在的秦一手,他让朱元璋修建明十四陵或许根本不是向他所说的那样,那四处地方早在千年前就是被选好的,很明显是有其他用途,为什么要等到明代才开始修建?

我连忙很认真的看着言西月问。

“你既然知道有四座明十四陵,具体的位置你可知道?”

“我只知道其中一处。”言西月很冷静的回答。

“……”我一怔想了想迟疑的问。“你所知道的那一处可是在秦岭太白山上的那处?”

言西月很明显表情僵直了一下很快淡淡一笑轻松的说。

“富贵如浮云……看来你已经去过那里了,的确,那里就是四座明十四陵其中之一。”

“那另外三座在什么地方?”我紧张的追问。

言西月摇摇头很惋惜的回答。

“我不知道。”

“不知道?”我有些疑惑,既然他对明十四陵了如指掌,为什么单单只知道其中一座,其他三座却不知道呢。

“太祖传位给朱允炆时,曾告诉过他,那四处九州龙脉关于大明天下,特别是其他三处关系重大,如有人擅自改动和破坏,社稷不保,所以在确切的位置只有太祖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