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之虎-第4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和杨虎城不可能不知道,无论此事成或败他们的名声算是全毁了。戴上了扣押领袖的帽子,这让谁也容不下他们。”



    众人点了点头,在他们看来这事儿确实鲁莽了!办下来,实际上执行者损失会很大!



    至少,你办了这种事儿还有人愿意收留你们吗?!可没人收留,就凭着十七路军和东北军那二十余万人,哪里顶的住中央军的征伐?!



    “直接干预,恐怕是不好的。”顿了顿,颜正清对着众人沉声道:“如果引起了战事,这无疑是极大的损害了我们自己的国防力量。现在日本人的野心已经毕露无遗,如果这么干无疑是间接的资敌!”



    众人点了点头。颜正清说的完全在理。无论战况如何,损害的终究是中国自己的国防力量。这却是作为敌人的日本人乐于看到的,如此做极为不智!



    “总督办,我个人觉得我们还是不要先表态的好。”东三省警务部部长沈钧儒环顾了一圈。沉声道。



    “无论我们是表态支持十七路军,还是表态反对。这是事情的进展无疑都毫无帮助。或许沉默,是我们最好的选择。这样也便于迷惑日本人,让他们搞不清楚我们的态度。”



    沈钧儒的话引起了一阵共鸣,众人不由得点了点头。只有屠千军在心里哑然失笑,历史上沈钧儒可是被捕的七君子之一。



    可现在这位七君子却在自己的东三省忙活着准备抗日,在沈钧儒的强烈要求下屠千军派出了一部分守山犬和乌鸦的精锐。来帮助沈钧儒的警务部培训特别事物处理警察部队。



    同时,一部分部队、一部分训练较好的民兵组织转职成了东三省警务部武装警察部队。当然,这些武装警察部队直接隶属军务部管理,只有军务部同意他们才能协助警务部处理事物。



    而从武装警察到特别事物警察,事实上他们挂的全部是军衔而非警衔。



    “我同意沈部长的意见。”却见杨宇霆点了点头,接口道:“这件事情我们的确不宜表态,咱们的实力太强了。不管是支持十七路军,还是支持南京这对于这事情的解决都没有好处。”



    杨宇霆和沈钧儒的这一番话不由得让屠千军想起了后世国家的外交表态。除非是涉及自身的安全否则一般的表态也不过就是“关切”。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自身太过强大了!任何的表态被解读出来未必能够还原本身的意思。而一个大国的态度,很多时候影响到的将是事物的进程。态度。是不能轻易表的。



    “当然,我们不能表态。”颜正清接口道:“但这不妨碍我们的动作,十七路军不能动蒋中证。至少现在蒋中证还不能死,整个南京国府控制着和日本交界的东南、江浙到贵州等地域。”



    “如果蒋中证出了什么事儿,毫无疑问这些地区会陷入分裂甚至战乱!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内耗和损失!”



    其余人听了颜正清的话,皆不由得点头。事实如此,现在国防军的触角没有办法延伸到那些地域,而新晋的西南也就是西康、云南两地还没有形成完全的战斗力。



    就算是南京国府再渣,毕竟他还有着百余万的士兵!控制着两湖到河南、河北等地区,这将是一股极大的力量。这股力量损失不得啊!



    “当然,十七路军也不能出事儿。”顿了顿,颜正清继续道:“无论怎么说,杨虎城他们我还是很佩服的!冒着如此大的风险行这等事件,至少是个有血性之人。这样的人,在即将发生的抗日战场上无疑会拼死相抗!”



    颜正清的话引起了认同。但同时也让众人开始思考。不能表态,却又不能不管这该怎么办?!而这种思考,也让会场陷入了沉寂。



    良久后,却见屠千军对着众人沉声道:“老师,让人联系辅忱叔。我希望他走一趟,跟六哥说明情况,告诉他蒋中证现在不能死!”



    屠千军的话让众人不由得点了点头,张作相来做这件事情无疑是最合适的。在九一八之后,张作相对于张学良彻底的失望了。



    同时,他也不想再回到东三省。于是他选择了前往天津隐居,不再过问世事。屠三炮倒是去找了他几次,把酒言欢没问题。但老人再也不想介入军政事务。



    这次,既然是牵扯到了张学良那么想必张作相也不会置身世外。



    “通知第三军团,随时准备接应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屠千军毫不停留,继续吩咐道:“做好最坏的打算,要是蒋中证打算来点坏事儿!我不介意告诉他我的态度!”



    这话说的硬气,但谁都不认为这是狂妄。国防军现在完全无惧国内的任何一支部队,哪怕是各地军阀和南京国府联合起来再来一次北伐,在座者也相信他们能威胁不到国防军。



    从各方面装备来说,国防军的装备完全高出了其余军阀甚至南京国府不止一个档次!以战斗力来说,国防军更是强出了南京国府等军队几条街去!



    双方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要是南京国府脑抽了才会选择进攻国防军。也就是说,屠千军的这番表态很简单,蒋中证不能死。这点可以保证。



    其次,要是蒋中证想着打散、灭掉十七路军和东北军,那也是不可能的。只要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进入国防军的地盘,就算是中央军倾巢而出也只能止步。



    “知会个军团,严密监视防区的日军动作!全军进入二级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应战!”深深的吸了口气。屠千军沉声道。



    众人这才发觉,自己还是比自家总司令少算了一步:日本人!谁干保证,这个大好机会,日本会没有任何的动作?!



    蒋中证被抓,毫无疑问的南京国府会乱成一团!现在南京国府最为精锐的三十万大军都聚集在了陕西,也就是说:江浙等地防御空虚!



    如果此时,日军从东南地区发动进攻!海军配合占领江浙临海地段,随后展开登陆作战那么整个南京国府的战线会不会直接崩溃?!这谁也说不准!



    “总司令,要不要警告一下南京方面?!”犹豫了一会儿,沈钧儒对着屠千军便道。而屠千军却摇了摇头,沉声道:“这件事情,告诉我六哥就好。让辅忱叔跟他说!我相信他知道什么轻重!”



    沈钧儒闻言不由得点了点头,跟南京国府说这些就算说了估计作用也不大。没了蒋中证弹压,谁会在乎这些事情?!就算在乎,那些骄兵悍将谁能指挥的动?!



    把蒋中证放出来,这才是最直接的做法。而这件事情的决定权,无疑在于张学良。告诫张学良蒋中证不被释放的后果,相信他会自己权衡利弊的。



    “明俊叔,现在我们的各种军械年产量如何?!”吩咐完毕后,屠千军对着东三省工业部部长范旭东沉声道:“战事随时可能打响,我们的产量能不能支持我们打完战争?!”



    范旭东是去年才开始担任东三省新成立的工业部部长的,听到了自家总司令的发问范旭东自信满满的对着屠千军道:“总司令放心!新建的两个飞机厂、四个拖拉机厂已经建成投产!”



    “虽然现在产量还跟不上老厂,但随着熟悉产量肯定会增加!就现在而言,加上老厂的产量我们已经可以达到月产六百架次的战斗机了!”



    “拖拉机厂方面,我们简化了生产流程。目前而言,我们能过做到月产二十辆!”范旭东打开了手上的文件夹,看着报表汇报道。



    “虎咆、火鸦现在带弹药我们储存了超过三万具。弹药方面,虎咆我们储存了二十万发火箭弹,火鸦的少些只有十五万发……”



    屠千军闻言点了点头,不得不说!这已经是破纪录的产量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六百二十八章 南京的暗潮
    '。guan m。'要知道现在东三省各方面对于钢铁的需求实在太大,光是铁路建设、住宅建设等需要的钢铁那就是极为恐怖的



    总这些之中节省出钢材,还发展了这么多的军工储备这已经是很不错了!新厂区需要形成稳定的生产力也是个问题,总的来说东三省需要追上日本的生产力依然需要时间



    随后的会议议题,便是在东三省不明面介入下应该持有的态度比如,喝止南京方面某些异动人士的动作



    “我知道,南京国府里不少人想着取代蒋中证”屠千军眯着眼睛,对着众人沉声道:“这群家伙,未必不会有所动作也就是说,他们未必不会想着趁这个机会把蒋中证干掉!”



    “这样的事情,我们是需要避免的……”屠千军对着众人沉声道:“至少现在,蒋中证还不能死!”



    不出屠千军所料,南京方面的确有人试图要致蒋中证于死地!



    南京中央在事件发生的当晚十一点半,便召开了召开中常会及中央政治会议联席会议,决议夺张学良本兼各职,交军事委员会严办



    会议最后决定剿抚并用,一面以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一面以于右任为陕甘宣抚大使



    宋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姐姐宋美龄,得到了这个消息的宋美龄脸色颇为难看!怒骂道:“他们想干什么?!他们想干什么?!这不是陷中证于死地吗?!”



    “谁说不是呢……”宋叹了口气,对着自己的姐姐沉声道:“现在姐夫还在张汉卿的里,他们这么搞万一张汉卿狗急跳墙了怎么办?!还有,他们竟然派飞机去轰炸!这是起的什么心思,路人皆知啊……”



    宋美龄咬了咬牙,对着自己的弟弟沉声道:“不行!不能让他们这么乱来!我去写封信,你找一下端瑞,让他帮忙斡旋……”



    听得自家姐姐到了端瑞,宋的眼睛不由得一亮!现在也只有这位德高望重的人士最适合做双方之间的周旋了!



    威廉亨瑞端纳出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里斯峪,曾作为印刷厂的排工,23岁成为新闻记者,1903年赴远东采访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过澳大利亚



    论经历,他曾经首先获得袁世凯秘密的“二十一条”卖国协定,并到《泰晤士报》发表,引起世界轰动,促使“倒袁”成功而论人际关系,他曾帮助张学良戒除吸鸦片,促使其东北易帜!



    论资历他先后出任清朝两广总督岑春火宣、以及国父、张学良及蒋中证的顾问,经历了从清朝覆灭到民国建立的一系列事件!



    是以,再没有比他更为合适的人选了!宋对着自家姐姐点了点头,沉声应道:“我这就去找他!”



    “稍后!”这时候,大姐夫孔祥熙开口了便间的孔祥熙对着宋便道:“我们先要表明我们的态度,告诉张汉卿我们希望和谈!但必须要保中证的安全!”



    说着,孔祥熙抽出自己的笔来在桌面的信纸上写写画画一下便交给了宋宋接过来一看,不由得赞叹自家的大姐夫果然是心思比自己缜密的多了!



    这份拟定的电报上以比较宽容的口气劝张学良“总宜委婉相商”,不要“反为仇者所快”,并表示对张学良的“爱国之切必有不得已之苦衷”而予以理解,以图稳住张学良和杨虎城



    接过信纸宋点了点头,随后他便匆匆的拿上了衣服便离开了宋家宋美龄则是阴沉着脸,回到了房里开始给自己的丈夫写信这封信,将由端瑞带去给蒋中证



    屠千军的判断的确没有出错,事实上何应钦在事变发生的一大早便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但同时他诡异的没有通知任何人反而是召集了自己的心腹暗地里商量!



    随后,他派人请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南京国府政治会议委员吴稚晖和军政部次长熊斌等人到他家,分析形势,商讨对策



    熊斌原是冯玉祥部下他认为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蒋中证被扣,主持军事者自然应是副委员长冯玉祥,便出可否先告知冯玉祥



    但何应钦却以“暂可不必”回绝了就在这次非正式的碰头会上,何应钦已将武力解决西安事变的基调定下,同时分派人进行游说和采取应急措施



    冯玉祥直到中午12时,才接到中政会委员兼军事委员会委员李烈钧的电话得知西安事变稍后,鹿钟麟又到冯玉祥家相告但冯玉祥仍不知详情



    下午2时,冯玉祥想找李烈钧问究竟,扑了个空,便径直闯到立法院院长孙科的住处孙科这才从冯玉祥的口中得知蒋介石被扣的消息,惊得半晌闭不拢嘴



    总参谋长程潜、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朱培德虽已知西安之变,但派人四处找不到何应钦,只听说何应钦已与人开会研究了情况



    直到当晚八点冯玉祥大发脾气了,何应钦才给他送来了闭锁下来的通电展通电,知张、杨之举,意在逼蒋抗日,心中的重负才稍减



    但对何应钦迟迟不通报详情,仍大为光火,决定亲自找何应钦他一边迈步出门,一边吼道:“如此重大事件,欲一遮尽天下人之耳目,岂可得?!”



    当冯玉祥闯进何应钦家中时,李烈钧、戴季陶、朱培德、叶楚伧(国民党中执委常委、秘长)、陈璧君、陈公博(国民党中政会委员)等许多要人已在座一些人是奉何应钦之请而来,一些人是不请自来,都想知道西安的详情



    而何应钦则是不知道怀着什么心思,直接封锁了包括通电、消息等在内的任何联络段甚至这些大员们都不太知道究竟西安发生了什么状况!



    冯玉祥等人并不知道,何应钦所采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以真相不明为理由,对冯玉祥等可能同情张、杨的人和尚不知情的国民党要员们,将事变真相暂时秘而不宣



    同时,又以军事需要,严格新闻检查为由,切断南京与西北的一切通讯和交通,封锁消息,使西北的报纸和张、杨的宣言到不了南京



    西安电台日夜广播,说明扣蒋真相及抗日要求,统统被南京强有力的电波震耳欲聋的干扰所淹没



    随后何应钦操纵会议,初步决定:“张学良撤职查办,军队归何应钦调遣”会后,在何应钦的催促下,以国民政府名义发出了将张学良褫职严办令:



    张学良“劫持统帅”,“以身负剿匪重职之人,行同匪寇”;“以身为军人,竟冒犯长官,实属违纪荡法”



    “应先褫夺本兼各职,交军事委员会严办;所部军队交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这一突发**件,使代蒋中证执掌兵柄的何应钦成了南京城里的轴心



    13日清晨7时,宋美龄在孔祥熙陪同下,带着蒋中证的顾问澳大利亚人端纳从上海赶到南京她不顾前来迎接的人向她问候,径直命司机驱车进了中央军校!



    13日下午3时,由国民党中执委常委、司法院院长居正任主席,在中央党部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