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之虎-第4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叫人准备,我们今晚就回武汉。”生死之事蒋中证倒是雷厉风行,对着杨永泰便沉声道。而后者点了点头,下去传递命令去了。



    江西省主席、南昌行营办公厅主任熊式辉正心急火燎的召集了部下商量如何抵御日军,忙的是焦头烂额。他没有想到常凯申公竟然会在这个时候走脱,不过就算知道了又能如何?!



    除去眼睁睁的看着人家一飞机走人之外,他又能做什么?!就如历史上1942年他主张中国要自行废除不平等条约,却没想到宋子文大人反对,被文人吹的满天飞的胡适大人也不甚热心。白瞎熊式辉的一腔热血。



    虽然不受支持,但熊式辉倒是很坚持。直接找到了白宫行政助理居里说是“美国对华援助物资有限,正应取消不平等条约。给以精神鼓励。”



    没想到宋子文畏惧如虎,胡适看来绝无可能的事情还真叫熊式辉办成了。随后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赫尔通知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准备与中国谈判放弃在华特权及有关问题的条约,另订新约。



    同日,英国亦有此表示,继之为加拿大、荷兰……等国。



    这可谓是狠狠的抽了某些人的脸皮,不过他们脸皮很厚那是打死不会承认的。好在中国口述史学的开拓者、曾任教于清华大学、河南大学、政治大学的郭廷以老先生在美国遗作《近代中国史纲》中有提及此事。



    否则。国人恐怕根本不会知道曾有一位为了国家民族哪怕遭受压制却依然愿意奋起的汉子。老熊搞政治很有一手,无论是蒋中证还是其子皆和老熊关系不错。



    蒋中证之子回来之后,老熊便敏感的觉察到老头儿这是要培养自己儿子。于是极为醒目的将其子要过来。在江西担任保安处长。



    屹立赣州十年不倒,老熊自然是有着极为圆滑的手腕。而同时,他也是新政学系重要魁首之一。



    同时老熊还对经济很有一手。不说他领会了“要致富先修路”的规条大肆在整个江西修路。而且很注意培养江西本土品牌,现在陈列在英国温莎博物馆的南京国府送给英国伊丽莎白女皇结婚的瓷器。



    便是当时老熊争取到并送去的景德镇陶瓷,抗战胜利的时候老熊还让景德镇做一整套名为“胜利”的瓷器餐具。



    这些都极大的提高了景德镇的名气,为江西创收。



    但说实话,老熊打仗真心不成。虽然他是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的,也曾在北伐和后来的时候混过几年军职。



    但老熊实在是不善于打仗,比如现在他就焦头烂额。



    “这群日本人疯了?!怎么忽然打起来了,还打的这么凶?!”熊式辉实在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现在日军连南京都没有拿下来怎么会想起进攻江西来了。



    “谁知道,现在他们都已经杀到了南昌了。咱们要是顶不住。江西的半壁江山可就都沦落到日本人手里了……”副参谋长董彦平摇了摇头沉声道:“照我看,这顶是顶不住了。陷落不过是时间问题,咱们下一步该怎么走这才是要研究的。”



    熊式辉无奈的点了点头,自家知道自家事儿。蒋中证基本上把能打的部队都抽走了,现在守备的民团多数是歪瓜劣枣。



    别说顶住日本人了。恐怕就是赤色杀个回马枪都能把他们灭了。



    “联系一下赤色的人,就说既然已经是联合抗战了他们总该是出点儿力吧?!”老熊沉默了一阵,咬着牙对着董彦平道。



    而董彦平先是一愣,随即喃喃的道:“主席,委员长哪儿可不好交代啊……”



    “这江西都要丢了,我这主席跟谁交代去?!”熊式辉跳了起来。大声的道:“保住江西要紧!说到底,赤色还不是中国人?!再怎么样,也不会比现在的情况差吧?!”



    董彦平点了点头,的确也没有可能比现在更差了。省会都要丢了,自己死撑又能有什么好结果?!武汉方面自身都难保,哪儿还能给你派兵出来帮忙?!



    而此时,天津的战斗已经进行到白热化了!日军数次攻破了城墙,但数次被二十九军的大刀队赶出去。



    重炮将城墙轰的伤痕累累,城里的医院躺满了不断哀嚎的将士。



    天空中的厮杀到现在也未曾停止,这一日双方到底出动了多少架次的飞机无人计算。地面上跌落了无数飞机的残骸,但多数是日军的战斗机。



    佟麟阁现在一声硝烟的站在了战场上,战事的激烈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日本人的进攻是疯狂的,甚至数次连续不停歇的发动强攻。



    要不是二十九军的主力来自于西北军,并曾有演习破阵八峰装备驳壳枪的大刀队或许还真顶不住了。



    但即使是现在,战斗导致的伤亡也极为恐怖。



    几个师,基本伤亡过半。第37师、第38师和第132师基本伤亡过半。第109旅旅长何基沣、第112旅旅长黄维纲重伤,超过五个团长阵亡。



    “嗡嗡嗡……突突突……轰!!”天空中,国防军的战鹰们一直未曾退去。从山海关他们一直飞到津门,和日军的战机杀做一团。



    双方损失都极为惨重,国防军这边有超过一百架战斗机被击落。而日军那边虽然无法完全统计,但佟麟阁的目测至少超过了五百架。



    “杀敌啊!!”佟麟阁沙哑着嗓子,对着阵地上的二十九军将士们怒吼!回应他的是二十九军排山倒海的冲锋!



    “喀拉拉……”日军的坦克向着阵地杀来,而随即便有二十九军的汉子们怒吼着抱着手榴弹向着坦克扑去。



    爆炸声中,一辆坦克被炸断了履带。但炮塔上的机枪和火炮却依然疯狂的对着二十九军阵地轰击着。



    “轰!轰!!轰……”随后更多的战士赤红着眼珠子向着坦克扑去,在一阵阵的爆炸声之后坦克终于被炸毁了。但二十九军付出的,却是数十条将士的性命!



    佟麟阁捂着脸转过身去,他不愿意别人看到他掉泪。他已经忘记了自己是第几次看着自己的弟兄这么拿着命去扑坦克了。



    可有什么法子?!二十九军本来就是杂牌军,没人疼没人爱。就是丢弃在一边的破布娃娃。整个二十九军全军上下只有野炮、山炮10余门,重机枪不过百挺,轻机枪每连只有两挺,步枪多为汉阳造和山西仿制的三八式。



    虽然东三省支援过来的一批火炮,但和日军打起来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且,宋哲元当时害怕国防军对于二十九军的渗透并没有要那些送来指导他们的炮兵。



    但没有了和日军作战经验丰富的炮兵的指导,二十九军在这方面吃了大亏!不过是做了一个火炮还击,便遭到了日军毁灭性的报复性炮火导致火炮损失大半。



    而此时,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则是备受煎熬。他想要抗日,他也有着民族气节。但由于他的经历、他的教育让他的思维依然停留在了北洋时期。



    抗日是要的,民族气节是要的。但自己的实力怎么办?!二十九军是自己的根底,要是打光了蒋中证能给自己补充?!不求武器了,估计兵员都不给补充。



    别说自己了,就是蒋中证拜把子的张学良却又如何?!东北军打的头破血流,蒋中证可曾补充过一兵一卒否?!番号倒是给你撤销了几个。



    宋哲元原本信心满满,要在对日战事中打出二十九军的威风来!但现在一看情况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这还是有着国防军战斗机支援却不过一日便打出了自己近万人的伤亡!



    此时的宋哲元终于知道,为什么淞沪的时候南京和各地部队竟然会打的那么苦。



    究竟是战,还是和?!宋哲元面临的是内心的挣扎,若是战那么很可能是整个二十九军全都赔进去。宋哲元见惯了民国尤其是西北军失意军人的落魄,他自己也曾拆掉老长官冯玉祥试图起复的台子。



    他知道,若是没了二十九军自己将会落魄到什么程度。



    “来人!致电武汉,我部遭日军进攻血战一日未曾失地。然日军炮火凶猛,进攻猛烈。血战之下我部伤亡惨重。多处阵地受损,第109旅旅长何基沣、第112旅旅长黄维纲重伤,五个团长阵亡……伤亡逾一万余人……”



    “此时,正是战事酣时。然我部之弹药军械已然告竭,烦请国府予以补充。否则……否则二十九军难以维系……”



    最快更新,请。



    ♂♂
正文 第七百三十九章 国府困局
    蒋中证收到宋哲元的电报的时候,他的办公桌上摆着来自于韩复榘的电报。韩复榘的电报很简单,自己五个师先已经损失了近三个师的兵力日军已经打到了章丘。



    现在韩复榘的来电就是询问蒋中证自己应该怎么办,打下去没有把握撤退又不敢。蒋中证也知道,自己要是不给回应这些人毫无疑问的会选择自己撤走。



    但蒋中证能给什么回应?!江西熊式辉把南昌都要丢了,自己都从庐山跑回了武汉还能怎么样?!



    广东的余汉谋也发来电报,粤府的日军也加大了攻势试图要打通南粤到江西的道路。可以说,现在情势极为危急。



    若不是南京现在未曾失城,蒋中证或许就选择撤到重庆去了。



    “大家都看看,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仗打成这样,总该有个章程吧……”蒋中证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对着众人便道。



    杨永泰、陈布雷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吱声。战局分明是已经糜烂,武器装备不如人、训练不如人甚至士气更是低落。



    这种情况下,怎么和人家去打?!打那就是找死,根本没办法抵御住日军的轰炸和重炮。至少现在没有任何办法是能够抵御住日军的重炮和轰炸的。



    打不过,但要说撤谁敢提这个话题?!南京的撤离导致的是一大堆的学生和技术人才纷纷放弃了武汉、重庆等国府控制区域,转而向着东三省奔去。



    原本淞沪累积的声望,在南京一役全部损失殆尽。现在基本各界想要抗日的人都用着各种方式向着东三省奔去。没办法,谁叫人家真打的好呢?!



    不要是旁人了,其实就连杨永泰自己心里对于蒋中证也有些日薄西山之感。若说之前东三省和南京两方相对而言南京占据了正统,而且人才优势极高的话。



    那么现在双方之间已经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了,东三省是数次和日军激战并取得最终胜利的地区。而相较起来,南京国府先是在上海想要出头结果却败退。



    其次首都丢失,广东、江浙皆被日军占去大部。甚至现在南京的守城部队虽然没有明着打出国防军的旗号,但明显就是国防军的力量。



    天津方面空中优势几乎都是国防军的战机在维持。南京莫说鞭长莫及就是有战斗机能派过去也舍不得派啊!



    上海的空战,南京方面损失极大。而历史上原本苏联给予的援助因为苏联本身的内战也不可能到来,仅仅靠着南京那虚弱的空军和日军的精锐战斗机相斗结果可想而知。



    现在国府的主要防御力量还是集中在武汉,为的是保住武汉不失重庆无虞。



    “委员长,要不……我们让宋哲元相机处理。若有不济可撤至保定……”杨永泰沉默了良久对着蒋中证便道:“韩复榘也是如此,若是不济可以撤至河北再行整顿。”



    说着,杨永泰叹气道:“两位再不济,那也是党国栋梁。若是如此战损。恐人心生变哪……”



    蒋中证沉默了,他知道杨永泰这是在告诉他:这宋哲元和韩复榘再不济,那也是承认南京国府的人。若是让他们去死,对于局势无异还有可能逼得他们投向东三省。



    国府的损失已经太大了,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损耗。如果继续下去,最终导致的将是政权的偏移。最终,东三省会取代南京成为真正的中央权力机构。



    事实上,东三省在某些方面已经取代的南京的职权。比如对日宣战,比如各地的抗战事宜等。好在是东三省至今为止没有直接和南京撕破脸皮。终究是还在承认国府的账。



    若是他们强行要自作主张,未必就不能取代国府。这点其实也是蒋中证心中极为疑惑的,但既然对自己有好处他便不会多想。



    这却也正常。蒋中证所思所想不过是仅仅限于自己的权利。或许,再多一点儿便是自己的利益。



    一个政客,你能如何指望?!若是将蒋中证放在后世,他将会是个不错的政客。可惜的是生逢乱世,仅仅是一个不错的政客是完全不够的。



    没有政治家的思考和眼光,没有纳百川望世界的胸襟,你想要成大事不过是痴人说梦。



    杨子任与他最大的不同便在此处,蒋中证的着眼多数时候仅仅是国内和自己的利益。但杨子任哪怕是居住在延安窑洞的时候思考的依然是环球之大势。



    如果有稍稍看杨子任的选集,特别是早期他的书信、电报及文章就会发现他的着眼点完完全全的高于蒋中证。



    无论是在与南京战争的决策上。还是在抗美援朝的选择上杨子任的思维和行事是蒋中证绝对不会做的。



    一定程度上,杨子任吸收了斯大林关于重工业发展的想法。由此也让整个国家在早期便拥有了完备的工业化基础。



    这点甚至到后世皆受益匪浅,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能够自主成小到螺丝钉、大到航空航天皆可自行制造的国家能有几个?!



    刚刚起步的时候,印度的基础比之我们要好。甚至一度的发展强于我们,但他们可曾有完备成我们这样的工业基础?!



    印度号称完全自主的火箭。在2010年发射。而我们呢?!那是1964年!



    他们在发射第一颗“自主”研发的火箭的时候,我们已经在研究并发射载人航天了。而这一切的基础,便是源于那些有着长远目光、有着坚定信仰的人们。



    “也只能是这样了……”蒋中证沉默了良久,最终还是叹了口气。他没有得选择,现在说是穷途末路有些夸张。但日薄西山却非妄言。



    东三省渐渐的从一个主导关外的自治军政体系,转变成了可以替代国府的军政体系。蒋中证知道东三省的做法,也知道东三省的官员选拔条例。



    这这一切,是他完全不可能模仿的。要是去模仿,那么唯一的后果就是在日本把他歼灭之前整个国府就自行崩溃。



    积重难返,阳谋难抵!这便是蒋中证现在心情的最佳写照。



    蒋中证的起复甚至掌控,靠得就是内部利益的不断交换。若是真的用选拔考核机制,最终只会造成新的利益交换结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