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之虎-第9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噗!”当时杉山元的协差插入腹部划下第一刀的时候,清水规矩猛然挥动了手上的武士刀狠狠的一刀砍下了杉山元的脑袋!



    “哧~~”顿时,杉山元那人头飞到了一边。而他腔中的腥血如喷泉般涌出,一下子洒遍了整个指挥部的墙面……



    1940年9月18日,日本对苏联远征军司令杉山元元帅于苏联兵败自杀。时年,60岁。



    同日,日本对苏联远征军败于国防军苏联远征军之手。全军十三万八千余人,全军覆没。国防军苏联远征军共击毙日军两万三千人,俘虏八万人。余下溃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ps: ; ;这章写的有些艰难……犹豫了好久,改了好几次才写成。所以更的有点儿晚了大伙儿见谅!
正文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莫斯科之战(上)
    ps: ; ;这章写的有点儿艰难,要收尾了……



    “大捷!大捷!我国防军远征军齐木登将军部于苏联全歼倭寇对苏远征军,倭奴将军杉山元自杀身亡!歼敌两万余、俘敌八万!大捷!大捷……”



    中国的报童们再次在街上兴奋的叫了起来,每次只要有大捷那么报纸便脱销的极快。他们相信这次也会一样。



    果不其然,在“大捷”的声音喊出的一瞬间无数的人们涌向了报童。他们迫不及待的掏出钱来从报童的手里拿过一份份的报纸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



    此时的街上,无论是老人、妇女、上班的中年男人还是那些店铺的老板们,都做了同样的动作——购买报纸。



    “哈哈哈……咱们又赢了!咱们又赢了!!哈哈哈……”一声声的大笑在人群中响起,随即这些大笑变成了欢呼!



    人们似乎在一瞬间忘记了自己要上班、要上学,或是照顾生意的事情。所有人都一起站在了大街上就这么欢呼了起来。



    “中国万岁!国防军万岁!!”一声声的欢呼响起,引发的是阵阵的应和。好一会儿了,大家似乎才想起自己应该做什么,拿着报纸的他们一边重复着阅读着上面的字迹一边向着自己的学校、商行或铺子赶去。



    “老婆子!今天加两个菜!咱们又赢了,小日本算是彻底给咱们干翻了!”胖胖的杂货铺老板哈哈大笑,一把将报纸甩在了桌子上大叫。



    “加菜!今晚加菜!让老周也过来,我们老哥俩好好喝两盅!哈哈哈……”



    京城的欢呼声自然传到了联合政府的会议室里,林森等人听见了不由得苦笑。大伙儿倒是欢庆胜利了,可联合政府的老狐狸们却有些头疼了。



    “没想到这日本人倒也够狠的,十多万人说丢就丢了……”林森唉声叹气的,他知道齐木登的做法没有错。



    日本人这是要死拼了,如果还不下狠手那么国防军自己的损失就会加剧。不如一把抽死这帮矬子了帐。



    当然,这样就造成了现在远征军失去了不去莫斯科支援的理由。而且日军的俘虏也减少了。按照最早联合政府和国防军总参谋部的推演至少可以俘虏十万的日军。



    但现在,远征军仅仅是俘虏了八万余的日军。距离这些联合政府的老狐狸们的估算实在是差了太远。



    这可是整整两万人呢!都能修好多公里的铁路了,顺带还能挖好几个市县的水库了。就这么少了,这些大佬们自然心里不是滋味。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咱们远征军这一把日本人收拾了拿什么做借口不去莫斯科啊……”商务部长杨宇霆也在唉声叹气,好容易炮爷给找了日本人这个借口。



    结果这一转眼,就没了。这日本人哪,叫杨宇霆看来也是穷狠穷狠的。十多万人呢。说丢他就丢了一点儿也不心疼。



    “莫斯科方面我们倒是不担心,德国的列车炮已经运抵了。根据雷大响传回来的消息,现在战况对盟军极为不利。等我们赶过去了,估计莫斯科都打的差不多了……”



    林森等人托着下巴琢磨了一下倒也是。前段时间盟军一直在强攻德国人的阵地损失不小。这下德国人把列车炮运来了,还顺带运了大量的锏式重型炸弹估计盟军挡不住。



    “打扫战场,清理整顿至少得一周。齐木登现在的位置要赶往莫斯科,至少要半个月的时间。而算上后勤补给、沿途发生的状况……”



    国防军总参谋长苏宗辙扳着手指头这么一算,就算是赶到了莫斯科肯定也已经是十月份之后了。



    而十月份开始,整个苏联就逐步的进入了漫长的冬季。白天的温度还好些,大约会在十度以下零度以上。



    一旦进入了夜里,气温就会下降到零下十余度。而如果此时一旦开始下雪,那么温度只会不断的下降。而大雪也很难停下来。



    而一旦进入了11月,那么直到第二年三月整个莫斯科都会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如果在平时,这至多会造成出行的不便,而在战争时这对后勤和前方作战部队都将是致命的。



    “我们必须要把时间拖到11月,到时候如果莫斯科还没有被占领。那么咱们就帮上一把……”林森笑了笑,道:“如果到时候他们已经被占领了,那么咱们也就无谓做不必要的牺牲了……”



    日本对中国的威胁已经彻底的解除了。除非他们能够再获得庞大的资源支持。否则他们只能够龟缩在本土动弹不得。



    没有了日本的肘制,联合政府的灵活性大增。曾经担心日本和取得优势的德国会从苏联和朝鲜、东南沿岸一起进攻中国。



    但现在这种担心已经变得不必要。日本已经失去了自己最大的依仗,如果他们拼死发动这种进攻,那么只能是把自己守住本土的最后一丝元气耗掉。



    而到了那样的境况,日本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任中国宰割。



    尽管现在朝鲜半岛上的日军储备了一定数量的武器弹药,但这些武器弹药并不足以支撑日本进行一场大面积的战争。



    事实上,这也是他们龟缩在朝鲜阵线之后不敢妄动的原因。他们比谁都清楚,自己现在根本就不适宜进行战争。因为一旦失败。等待他们的将是彻底覆灭的命运。



    而联合政府和国防军,如果不是顾及到强攻会造成己方不必要产生的重大伤亡的话他们也早就发动了对朝鲜半岛的战争了。



    “在本月底之前,我们必须要拿下这些阵地!在十月底之前,我们必须要拿下莫斯科!!”在作战会议上,费多尔。冯。博克将军对着下面的将校们肃然的道。



    “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留给德意志的时间也不多了!我们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一旦进入冬季,我们所有的优势都会消失!”



    “现在,我们最为需要的列车炮元首已经给了我们四门。而‘锏式’重型火箭助推炸弹,元首也给了我们。如果我们还没有拿下阵地。那么便是对德意志、对整个德国国防军的犯罪!”



    “明天凌晨五点,我们将发动对盟军的全面进攻!”博克看了眼身边的伦德施泰,见后者点了点头后沉声道:“具体的作战计划如下……”



    盟军并不知道,自己阵地对面的德军已经得到了自己最为需要的武器。而他们的进攻计划将在第二天开始。



    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和巴顿等盟军将领,此时正彻夜的在指挥部内研究对策,德军的列车炮对于盟军来说是最大的威胁。数十公里的射程,巨大的威力让所有的阵地在它的面前都变成了纸糊的。



    “实在不行,我们只能是退入莫斯科城内。借助城内复杂的地形。对德军实施巷战!”图哈切夫斯基将烟头掐灭在了罐头盒子里,这是个简易的烟灰缸。



    “托洛茨基同志经过这几个月的准备,已经将莫斯科打造成为了一座坚固的堡垒。我们都曾去看过,我相信大家都对现在的莫斯科有一定的了解……”



    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等人点了点头。经过几个月的准备托洛茨基的确将整个莫斯科打造成了一座坚固无比的堡垒。



    最为重要的是,整个莫斯科城内各种小巷、接到错综复杂。如果德军进入了莫斯科,那么他们的强大火力便难以发挥作用。



    因为双方实在太近了,一个不小心那么己方部队很可能就会葬身在自己的炮火之下。



    而错综复杂的地形,也会让盟军有着更多反击的机会。甚至可以借此大面积的杀伤德军的有生力量。



    如果德军继续在莫斯科城内呆下去,那么他们面对的只有是不断增加的伤亡。而如果他们退出莫斯科,在很快进入漫长冬季的现在他们会失去至少明年三月前最后一次攻陷莫斯科的机会。



    即使在明年回暖的时候,他们想要卷土重来那么春天泥泞的道路也将极大的延缓他们的行动。只要不断的造成德军的伤亡损失,那么最终德军就不得不选择退出苏联。



    “我不赞同我们现在就撤入莫斯科。毕竟现在还不到那个时候。我觉得我们应该继续在阵地上坚持一段时间。”蒙哥马利对着众人道:“时间拖的越长,对于德军来说就越不利。”



    “如果我们能够坚持到十月底,德军甚至很可能就会从莫斯科退却。即使不能,我们也应该尽量在十月下旬撤出现在的阵地,冬季的莫斯科将是他们的噩梦。除非他们脑子进水了,否则不会选择在那个时候进攻莫斯科……”



    蒙哥马利的说法也很有道理,毕竟在现在的阵地上拖的越久对于盟军来说就越有利。甚至如果能够将德军拖延到冬季。那么德军未必就不会不战自退。



    “将军,我承认您所说的的确很有道理。但我们需要考虑到一点,德军的列车炮对于我们的阵地伤害很大。我们的阵地根本就无法抵御德军的炮击,如果留在阵地上继续作战没那么我们的伤亡将会不断加剧……”



    艾森豪威尔忧心忡忡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何尝不知道坚守在阵地上的好处?!但德军的列车炮对于盟军来说是巨大的威胁。



    在这种火炮之下,盟军的阵地根本就无力反击。



    “我们生产的列车炮已经在运来的途中了,但要抵达这里还需要时间……”巴顿中间苦笑着插口道。



    和历史上的二战不一样的是,美军在尝到了列车炮的苦头之后马上将这种巨型火炮的研制提上日程。



    建造巨型火炮。美国早已经有过经验。1895年;3~4月间;美国南北战争末期;于南方联邦首府里其蒙攻防战中;北方军将一门320mm口径的巨型铸铁迫砲装载在强化过的铁路载具上;获得相当不错的战绩。



    这也是列车炮的始祖。当然,直到后来美国甚少制造这类型的火炮。其中原因很多,最大的原因是这种火炮运输实在困难,而且对于美国来说基本用不上。



    整个美洲,没有人能够对美国造成威胁。制造列车炮,纯属浪费之举。如果是对外战争那么战舰上的大口径火炮比列车炮更实用。



    而美国当然也不会完全的放弃对本土的防御。不过他们在本土布置的多数是岸防炮或者固定的大口径火炮。列车炮对于美国来说,除非内战否则真的用处不大。



    但现在美军选择了在领土广袤的苏联作战,并非是如历史一般的在英国。于是他们被迫要制造这种对于他们本国来说。不甚需要的列车炮。



    为的是让己方军队前线的火力,不会弱于德军。但列车炮一是制造不易。其次从美国本土运往苏联,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所以,哪怕是德军的列车炮已经抵达了美军的列车炮却还在路上。



    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的话说完之后,会议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大家都在闷头抽烟,没有人提出看法。



    显然,蒙哥马利的话是正确的。想要让德军退却,那么在这片阵地上坚持的越久越好。但艾森豪威尔的看法也没错。



    列车炮巨大的威力将会对盟军形成极大的威胁。在阵地上坚持下去的话很可能会造成盟军巨大的伤亡。



    “国防军的远征军部队,现在到了哪里了?!”沉默了一会儿,蒙哥马利对着艾森豪威尔问道。后者苦笑着摇了摇头,道。



    “将军。你就不要打他们的主意了。他们现在刚刚歼灭了日本远征军部队,打扫战场和修整还需要时间。况且他们现在的位置,就算是顺利抵达莫斯科至少也需要半个月……”



    此时的苏联和历史上的不一样,他们的铁路系统并没有如历史上那般的发达。这导致的是很对区域只能是步行,无法通过列车运输。



    “半个月啊……”蒙哥马利苦笑,半个月的时间黄花菜都凉了。如果德国人动用了列车炮,蒙哥马利只有守住一周的信心。



    至于伤亡,他根本就不敢去想。因为只要想到列车炮恐怖的威力,他就不认为阵地上能活下来多少人。



    “蒙哥马利将军、艾森豪威尔将军。你们现在将你们的部队收束之后撤回莫斯科吧!”图哈切夫斯基沉默了良久之后,对着两人道。



    “这场战争,是我们的战争。更确切的说,这是属于苏维埃的战争。”图哈切夫斯基脸上泛起一丝潮红:“如果我们不保卫莫斯科,那么谁来保卫莫斯科?!”



    “你们先行撤回莫斯科城内,阵地将由我们来接手。”图哈切夫斯基顿了顿,看着惊乍莫名的蒙哥马利等人。道:“不用担心。苏维埃的战士,最不害怕的边是死亡。尤其是在保卫自己家乡的目的上!”



    “如果这样的话,你们的伤亡会很大……”艾森豪威尔有些犹豫,呐呐的对着图哈切夫斯基道。而图哈切夫斯基则是咧嘴一笑。



    “战争就会有伤亡,哪儿有不产生伤亡的战争?!这如果是我们的归宿,那么我们愿意接受……”



    蒙哥马利叹了口气,如果在法国战场上、在英国战场上英军能够有这样的觉悟那么至少大英帝国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可惜的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而且就算是给英国人回到当时的场面。或许那些议员们依然会选择逃跑。



    命都没有了,其他的就是有再多又有个狗屁用?!这些议员们,肯定会选择保住自己的小命为先。



    “我建议我们现在就开始替换阵地,不然一旦等到天亮那么德国人就会发现我们的动作。到时候他们一旦干预,将会造成我们不必要的伤亡……”



    图哈切夫斯基趁热打铁,对着艾森豪威尔等人道。而蒙哥马利也没有表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