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雀歌-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晋王浅浅笑,“极好。妞妞,往后若有人跟咱俩啰唣,咱们便是如此这般。你只管做出一副贤良淑德的模样,恶人我来做。”

青雀心里暖暖的,冲他嫣然一笑。

次日,乾清宫来了名内侍,笑着传了皇帝的口谕,“阿原,朕甚是想念小聪聪,你即刻带孩子进宫。”晋王自是满口答应,带上小聪聪,和内侍一起去了乾清宫。

小聪聪眼睛大而有神,漆黑明亮,盯着眼前的皇帝认真看了半天。皇帝疲惫又温柔的笑了笑,柔声问道:“聪哥儿可喜欢伯父?往后跟着伯父,好不好?”

小聪聪又专注的看了他好一会儿,脸上绽开一个明悦的笑容。皇帝大为欣慰,“聪哥儿喜欢伯父,对不对?做伯父的儿子吧。”

贾淑宁小产,让皇帝受了很大的打击。这不,才歇过来一点儿,又想过继小聪聪了。

“哥哥,您这样可不成。”晋王认真的跟他讲理,“您不过二十出头,正值青春年华,只要您广纳淑女,帝国很快会有皇储诞生。”

“从前您是皇太子、我是亲王的时候,我的服饰跟您大多是相同的,可是,上衣不许用玄色。因为玄为天未明时之色,象天,亲王便不许用,以杜觊觎之念。哥哥,阿原一直牢记这一点,从不曾忘记。”晋王神色很郑重。

皇帝目光温暖,“阿原,哥哥知道。”阿原自小到大,不曾对功名利禄上过心,他不只容貌如谪仙,品格更是超脱不凡。

晋王用谴责的目光看着皇帝,“小聪聪虽说还小,可是也能听懂话了呀。您方才对他说的话,或许会让他生出贪念,有了不该有的心思。哥哥,您这样可不好。”

“哥哥是真想过继。”皇帝苦笑,“阿原,哥哥还想过立你做皇太弟……”

晋王把小聪聪交给一旁的乳母,理理衣冠,郑重俯伏在地,“大兄皇帝陛下,臣请求立即就藩!陛下,请允许臣携妻带子,即日起前往藩地,永不回京城!”

皇帝站起身,亲手拉起晋王,感慨的说不出话来。阿高清高自持,这些俗世利禄,他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晋王认真告诉他,“阿原跟您打个赌好不好?您只要广纳淑女,不出三个月,一定会传来佳音的。”

皇帝眉宇间虽满是倦意,却还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

暖碧小阁中,贾淑宁安静顺从的躺在床上,整个人毫无生气,死气沉沉。一碗“安胎药”喝下,孩子没了,希望没了,什么都没了。

那给她开安胎药的太医,早已畏罪自杀。她想报仇,想拼了自己的性命去报仇,可是,该找谁呢?太医死了,那藏在背后的人,死无对证,皇帝是不会相信的。

贾淑宁欲哭无泪。

皇帝来了。他身穿黑色龙袍,身后只跟着两个小太监。贾淑宁知道皇帝来了,却还是傻傻愣愣的躺着,没像平时一样娇娇怯怯的围着皇帝转,千方百计讨皇帝欢心。

皇帝坐在床边,满怀歉疚的看着她,握起她冰凉的双手。贾淑宁眼中渐渐泪光莹然,想对皇帝诉说自己的委屈,想求皇帝为自己、为冤死的孩儿做主。

“朕会对你好的。”皇帝柔声许诺,“虽说你往后不能再生孩子了,朕也会对你好的。淑宁,朕绝不食言。”

什么?五雷轰顶一般,贾淑宁浑身麻木。不能再生孩子了?不能再生孩子了?皇长子,皇太后,这些美梦,永远不可能成真了么?

贾淑宁连哭都不会哭,傻了。皇帝见状更是内疚,本来只打算坐一会儿的,结果,陪了她大半天。

一直到皇帝很不放心的离开,贾淑宁都是木木的、傻傻的、呆滞的。

皇帝走后,一名浓眉大眼、身材丰满的宫女走过来,陪着小心劝贾淑宁喝药。贾淑宁空洞的眼神渐渐落到她身上,冷漠的看着她。这名宫女年纪约有十七八岁,面相淳朴,丰乳肥臀,看样子身体很好。

“你叫什么名字?”贾淑宁缓缓开口问道。

她声音冷冷的,宫女吓的打了个激灵,陪笑道:“奴婢小名叫做阿莲。”

凭你,也配叫阿莲?贾淑宁心头一阵厌恶。

“我看你素日倒也勤谨,便提携提携你吧。”贾淑宁淡淡道。

宫女莫名其妙,只知道陪笑称是。

皇帝再来的时候,贾淑宁已好了不少,能坐起来了。“是我没福,没能为陛下诞下皇子。”贾淑宁一脸哀伤,“我愿出家,为陛下、为没出世的孩儿祈福。”

贾淑宁不傻。她知道皇帝能看上她不是因为对她有感情,只是想要生儿子,想传宗接代。这会儿她孩子也没了,往后也不能生了,就是在宫中做个妃子,也不过是在冷宫苦熬,又有什么意趣呢?还不如干干脆脆的出了家。

“我别无所求,只求能让孩儿早日超生,只求陛下平安康健。”贾淑宁柔弱而虔诚,“陛下若念着淑宁一丝半点的好处,能……能偶尔看我一眼,淑宁于愿足矣。”

皇帝更内疚了,“你又何必如此自苦?”见贾淑宁心意已定,柔声道:“朕若有空闲,必定常常去看你。”

贾淑宁出了家。皇帝在宫中为她建了讲究漂亮的道观,赐号贤宁真人,待遇优渥。

“阿莲姿质虽陋,却是宜子之相。”贾淑宁出家之前,把阿莲送给皇帝,“子嗣不只是陛下的家事,也是国事。请陛下以国家为念,委屈将就吧。”

阿莲从没想到会这样,吓的浑身直哆嗦,战战兢兢。皇帝瞧着她可怜,再者也不忍拂了贾淑宁的心意,答应了。

晋王一再上书要求就藩,言辞恳切。皇帝虽是舍不得,奈何祖制如此,只好准了,“晋王改封辽王,就藩辽东。”

147

“就什么藩?小聪聪才这么一点点大;就什么藩?”太皇太后闻讯怫然,召来皇帝当面质问;“即便要就藩,阿原喜欢的是西夏王宫,为何藩地不是宁夏,而是辽东?”

其实宁夏和辽东一样,全属于九边重镇;常年需要抵御胡虏,没一处太平的。不过太皇太后心疼孙子,就记住“阿原喜欢西夏王宫”这一点了,阿原就藩连宁夏也去不了;太皇太后如何能不介怀。

皇帝听说太皇太后召见,颠儿颠儿的就来了。自从贾淑宁无端小产;太皇太后已是不大愿意理会他,这会儿竟然主动召见,他能不殷勤么。

皇帝脸上堆着小心翼翼的笑容,“年初已有数位御史上书弹劾晋王久不就藩,居心叵测,孙儿一概置之不理。这些时日阿原接连上了好几份奏章,要求尽早就藩,孙儿实在推却不得。祖制如此,无可奈何。”

“阿原对西夏王宫只是一时兴趣,过后也便不放在心上了。因青雀曾立誓终身抵御胡虏,他的藩地便不能是江南的鱼米之乡,只能是九边重镇。卜者为阿原占卜过,辽东于他最为有利。”

太皇太后无言良久,挥挥手,要撵皇帝走。皇帝哪能就这么走了,很可怜的说道:“孙儿这些时日都住在乾清宫,日夜忙于国事,实在疲累的很了。祖母最疼孙儿的,容孙儿多坐会儿吧。”

“皇帝是一国之君,爱住哪儿便住哪儿,我可管不着。”太皇太后声音虽还是冷冷的,神色间却已有些缓和。做祖母的,有几个能拗得过自己孙子的?皇帝对张皇后过于迁就宠爱,太皇太后确有微词,可是太皇太后也知道,对皇帝来说,能忍住不去坤宁宫,能冷落张皇后一阵子,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唉,做老人的,不能不知道个眉高眼低,这也要管,那也要管,徒惹儿孙们厌烦。太皇太后近来颇有些心灰意冷,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皇帝委婉替张皇后辩解,“那太医名不见经传,皇后向来不认识他。太医正后来看过药方,原来那太医是学业不精,弄错了一味要紧的药,才会让安胎变为堕胎。”

言下之意,张皇后是无辜的。

太皇太后冷笑,“她是梦月而生的贵人、仙人,怎会有此龌龊之心?皇帝多虑了,我从不曾怀疑过她。我不过是年纪大了,背晦了,心疼曾孙子而已。”

皇帝还要再说什么,太皇太后不耐烦,把他撵走了,“莫在我眼前杵着!”皇帝见老人家神色不对,不敢犯倔,灰溜溜的出了宁寿宫。

乔嬷嬷见太皇太后生闷气,陪笑劝解,“陛下虽住在乾清宫,可彤史却是有记录的。虽是名身份低微的宫女,却是宜子之相,许是过不了多久,便有喜信儿。”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但愿如此。阿乔,那宫女你仔细留意着,不许有失。”乔嬷嬷抿嘴笑笑,“是,您放心。”

宫女阿莲若是有了身孕,一定会平安无事生下来的,因为没人敢再动她。贾淑宁小产之后,万岁爷悲痛之下欲立晋王为皇太弟,张皇后吓的差点没昏过去。嚣张狂妄如张皇后,这会儿大概也明白没有皇子是实在不行的,哪怕是宫女生下皇子来,她也是嫡母,将来也是稳稳的皇太后。若是天下真归了晋王,她可算是什么呢?

再笨再傻,这个账也是能算清楚的。

看着太皇太后略显疲惫的面容,乔嬷嬷不无同情。太皇太后算是富贵已极了,可是儿子当年苦恋比他大十八岁的万贵妃,孙子如今痴迷于骄妒成性的张皇后,唉,太皇太后也闹心啊。

“老人家年纪大了,可生不起这个闷气。”乔嬷嬷悄悄抽身出来,叫来一名小内侍吩咐了几句话,小内侍恭敬的答应,去了晋王府传话。

晋王、晋王妃带着小聪聪来看望太皇太后。小聪聪已有五个月,白嫩光滑的小脸蛋上嵌着两颗黑葡萄似的大眼睛,漆黑灵动,天真无邪。他脾气很好的样子,不管见了谁都会认真的看上好一会儿,然后给一个大大的笑脸。他也很好动,不管见了什么东西都要伸手摸摸,若是合他心意,还会放到嘴里咬。

太皇太后见了小聪聪,满腹牢骚、不快一扫而空,亲手抱过来,十分亲呢。小聪聪照例盯着她看了半天,那目光真是专注认真,心无旁骛,好像全世界只剩下眼前这张面孔。看了一会儿,他咧开小嘴笑,露出一对才长出的、小小的新牙,可爱极了。

太皇太后被他笑的酥酥软软,“小聪聪,乖孩子,我是曾祖母啊,小聪聪知不知道?”青雀凑过去教小聪聪点头,“小聪聪,你知道这是曾祖母,对不对?来,我们知道你不会说话,你点点头就好了。”

太皇太后、乔嬷嬷等人都摒住呼吸,看着小聪聪。你真能听懂话呀,会点头?那你可是小神童了!

青雀循循善诱,晋王站在不远处郑重的做了个示范,小聪聪很有默契的跟着学,连点头的样子都跟晋王很像。

太皇太后乐呵呵,乔嬷嬷等人很适时的拍马屁,殿里响起一片惊呼声,“大哥儿真聪明啊,才五个月,便认识曾祖母了!小神童啊,真是小神童!”太皇太后听着宫人们夸奖小聪聪,好像三月伏天里喝了冰镇酸梅汤似的,浑身舒畅,笑口常开。

乔嬷嬷看着太皇太后脸上的笑容,心里暗暗松了口气。您是天底下最有福气的老人家了,您真应该天天这么乐呵啊。

太皇太后手上戴着一个罕见的红玉手镯,这红玉手镯颜色红的像火,像鸡血,而又晶莹剔透,造型流畅完美,非常珍贵。小聪聪眼睛尖,玩了一会儿便看见那红玉手镯,口中“啊啊”着,两只小手准确的抓了上去,牢牢抓住不放。

“我曾孙子真是太有眼光了!”太皇太后大乐,“小聪聪看上这镯子了,对不对?曾祖母手上啊,可就属这镯子最值钱啊。”眉开眼笑的取下来,递到小聪聪手里,让他随意玩耍。

青雀忙声明,“祖母,他可是逮着什么摔什么。”晋王浅笑,“无妨。祖母,您身边站着位身手敏捷的女将军,小聪聪若想摔镯子,她一准儿能接住。”

红玉手镯珍贵归珍贵,太皇太后哪会放在心上,乐呵呵笑道:“摔了便摔了,有什么呢。小聪聪若是乐意摔,多拿几个过来,给小聪聪摔着玩。”

乔嬷嬷嘴角抽了抽。上等红玉啊,拿着银子都没处买的好物件儿,给小聪聪摔着玩?

小聪聪两只小手抓紧红玉手镯,口中好奇的“啊啊”着,灵动的大眼睛盯着那抹血红,毫不犹豫的往嘴里塞去!手镯大,他的嘴巴小,塞也塞不进去,他有点着急,下死力气咬,可是他只有两颗才长出的小牙,哪咬得动啊。

招来一片笑声。

小聪聪诧异的抬头看了看,这么多人在笑啊,笑什么笑,有什么好笑的?看了一圈,又低下头专注的咬,好像镯子非常之美味似的。

太皇太后心软成了一滩水。

“去什么辽东?”太皇太后冲着晋王、青雀抱怨,“你们不是喜欢宁夏么,怎么又改辽东了。依祖母说,你们别净在这些地方胡闹,江南鱼米之乡挑个异常富庶的,才是正理。”

除皇帝之外的孙子一定要就藩,太皇太后知道这是祖制,实在不能违背。可是,藩地有好有坏,挑个富庶的地方悠闲度日不行么,辽东苦寒,又有虏患,难不成阿原这亲王成了守边之人。

“我有过誓言的,要终身抵御胡虏。”青雀讨好的笑着,“再说了,辽东的蒙古人、朱里真人很可恶,不把他们撵的远远的,连京城都不得安宁。祖母,我们身为皇室成员,不能只享受百姓的供奉,却不做一点实事啊。”

所有的宗室都只要富庶封地、占良田、占美女,一点贡献不为这个国家做,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太祖皇帝建立这个王明的时候,曾把亲王们的封地建在燕、辽等地,为亲王为国家守边。这,才是有远见的做法。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很不喜欢辫子,所以一有机会,就会让笔下的正面人物出师辽东,驱逐蒙古和女真。

YY啊,只有小说能让人这么YY。

148

太皇太后是位很好糊弄的老人家,阿原和青雀几句甜言蜜语一哄;也就由着他们了;“阿原也乐意去?向往已久?那去吧;去吧,横竖你们这身份,坐在城中指挥即可,不必亲自上阵。”

青雀笑的很甜美;“祖母说的是,我们没有一点危险;很安全。”她一向是身先士卒的;可是;没有必要告诉太皇太后,让老人家跟着担心。

太皇太后打起小聪聪的主意;“你们不拘去哪儿,我管不着。小聪聪留下吧,有了他,祖母可不寂寞了。”小聪聪还真会凑趣,太皇太后这话才一说完,他仰起小脸,给了太皇太后一个灿烂的笑容,好像很同意似的。

晋王轻轻咳了一声,“祖母,小聪聪跟惯我俩了,离不得爹娘。青雀若不喂他,他就不肯吃饭;我若不哄他,他就不肯睡觉。”青雀连连点头,“真的,他离不开我俩!”

太皇太后的关注点并不一样,皱眉道:“这么小的孩子,不是应该吃奶么?怎么还要喂饭?”五个月的孩子喂饭,你们瞎给孩子吃什么啊。

青雀不好意思的说道:“他想吃饭啊,我们吃饭的时候,他眼巴巴的看着,很可怜的。”晋王神色认真,“祖母您想想,他吃奶已经吃了五个月,怎么可能没吃烦呢。该给孩子换换口味,您说对不对?”

好脾气的太皇太后被他俩忽悠的头晕,“成,那吃饭吧。别给孩子乱吃,问问乳母、嬷嬷们。”晋王笑,“您放心吧,我问过林医正的,什么能给孩子吃,什么不能给孩子吃,问的清清楚楚。”林医正是名医,太皇太后听了点头,“如此甚好。”

“你俩带孩子先去清宁宫,再去清兴宫。”太皇太后吩咐,“之后,便回宁寿宫陪祖母,别的地方不用去了。”

晋王和青雀一边答应着,一边不经意问道:“不见嫂嫂,是否有些无礼?”太皇太后神色淡淡的,“她病了,让她好生养着。小聪聪才一点点大,有病人的地方,可去不得。”晋王和青雀唯唯答应。

王太后见了小聪聪很高兴,逗孩子玩了一会儿,赏了几件佛朗机国传过来的玩器,“聪哥儿喜不喜欢?若喜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