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雪白血红-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加上盟军远东战区最高统帅麦克阿瑟早已下达的那项命令:在华日军,只能向国民党军队投降。
    “八·一五”后,美国就这样在中国写下了它的最初几页历史。
    延安共产党人心里明镜儿似的:如果没有美国插手,抗战胜利后,整个华北和东北就都是他们的了。
    但这还不至于影响美国在中国的选择。
    今天,人们很喜欢讲“机会均等”。其实,机会从来都是个势利眼儿,喜欢取悦强者。
    美国既有力量,又有机会,它在中国几乎可以随意进行选择。它可以选择共产党人。一份来自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的,希望如此选择的内容翔责的报告,就摆在白官决策人的写字台上,它可以选择第三次国共合作。这最符合中国老百姓的意愿,它也确曾为此奔走过。可它最终还是选择了国民党,选择了像扶不起的阿斗一样的蒋介石,结果,它不但丢失了希望在中国得到的一切,还丢失了脸面。
    能够抓住机会的,才是真正的强者。
    美国和蒋介石虽然也不时发生龃龉,但比之苏联和中共,美国这位老大哥对小兄弟,要“哥儿们够意思”得多。
    苏联对中共的支持,是以不刺激美国为前提的。
    在日本,苏联也要求有自己的占领区,美国不同意,它就作罢了。在朝鲜,苏军小心翼翼地不去触犯38度线以南的美国的利益,日本投降后,很快撤回38度线以北。对中国,斯大林曾多次向美国表示:“美国应该而且可能在这方面起领导作用。”(10)。
    1946年1月25日,中央在给东北局和林彪的一封电报*中说:
    友人并告营口及东北决不能打,据他们确实所知,在满洲发生战争,尤其是伤及美人,必至引起严重后果,有全军覆没及惹起美军入满的危险。
    苏联怕美国,不希望美国进入东北,像当初的日本一样站到它的大门口。可一个统一的、强大的,而且是亲美的中国,对它又有甚麽好处呢?要想控制中国,在中国取得利益,就要使中国保持分裂和衰弱,只要不激怒美国就行。
    实力是政策的基石。没人家力量大,多方让着点,在清理之中。
    一场残酷的世界大战过后,竭力避免另一场大战的灾难,本是全人类的愿望。但是,如果这一切都是从一己的利益出发,是用别人的鲜血和白骨来建立自己的“安全带”,那就不能说是高尚的了。
    1948年,中共必胜,大局已定,斯大林仍然劝阻中共过江,就是这种政策的固执地短视地可怜巴巴地继续。
    在1949年新华社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中,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一九四八年更加伟大的胜利。”
    不听邪的毛泽东!
    后来,斯大林正视了自己:在中国问题上,我们承认我们是做错了。
    敢于公开正视自己的斯大林,是伟大的,
    第7章 最大的那条边
    六十年代未的“珍宝岛事件”发生后,在中苏两党唇枪舌剑的论战中,我们曾送苏联两个不雅的新名词“新沙皇”和“社会帝国主义”。
    实事求是地讲,从日本投降到苏军撤退这段不算大长的历史时期中,苏军在东北的某些行为,是颇有点“新沙皇”和“社会帝国主义”味道的。
    老毛子”太臊性了!
    16军分区被阻在沈阳车站,手执转盘枪的“老大哥”,上车抢他们的钢笔、“橹子”。
    如果车上还有女人,土士洋八路会不会打起来?
    前面说了,“八·一五”后的关东充满恐怖。那个沈阳卫戌司令卡夫东,在一篇回忆录中也谈到这一点。但他绝口不谈在苏军进驻地区,造成人心惶徨的主要原因,是那些为非作歹的苏联大兵。
    买东西不给钱是常事。全副武装的八路军都敢抢,老百姓还在话下?
    最难以忍受的是糟蹋女人。光天化日,在大街上就追,就拉。人们天不黑就关门,有的还把胡同堵死。凤凰城没驻苏军,不知从哪儿跑去一个,满大街追女人,把座县城闹得鸡飞狗跳。驻在当地的冀东部队,不得不把这个“老大哥”抓起来,送交安东苏军卫戌司令部。
    这不是个别人看到和经历的个别现象。从辽宁到吉林到黑龙江,人们都说:“‘老毛子’大臊性了!”
    有的老人说:直到现在,在电影电视上看到“老毛子”,这心还直突突。
    最惨的是亡了国的日本女人。苏军到处,跑不及的就“削发出家”。当“和尚”也躲不过去,日本人居住区白天晚上都能听到惨叫声。实在受不了了,有的就主动送去一些,希图能够保全多数。有的跑到八路军驻地,跪地痛哭,请求“八路大君”给予保护。
    各处苏军都有死于非命的。当时是说国民党地下军干的。这是不能排除的。但是,当这些“太臊性了”的大兵闯进民宅胡作非为时,后脑勺被甚麽东西来一家伙,那也是不在情理之外的。
    1948年9月29日,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政工会议上,一位领导讲了这样一段:“红军曾有个别违犯纪律的现象,这毕竟还是个别的”,“应从大处着眼,不应专从生活小事,方式方法等细小问题去着眼。”(11)。
    比之几十上百万大军,“个别”是没错的。
    然而,生活在黑土地上的人也没错。他们是在比较了从张作霖的奉军到蒋介石的国军,再到所有曾经践踏过这片土地的异国军队,才咬牙切齿地说上一句“‘老毛子’大臊性了”的。
    当时有种说法,说苏军在欧洲伤亡太大,把狱中一些犯人充军来打日本。这是可能的。可大连地区五十年代留下的那些混血儿,也是犯人所为吗?
    苏军从欧洲到中国到阿富汗,美国从欧洲到非洲到日本到越南,都留下了混血儿。今天,从柬埔寨到黎巴嫩到西南非洲,操着各种语言的军人还在制造混血儿。当年的成吉思汗大军所到之处,也是一样。
    一种世界性的人类丑像。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源源运往欧亚非各战场弹药给养的同时,也给性欲旺盛的军人送去成吨计的“军用物资”——避孕套。而日本为了减少因性病造成的非战斗减员,则从本土和朝鲜征集10余万“慰安妇”,以解决“皇军”官兵的性饥饿。有时,“一名慰安妇,一天须接待三百七十名以上的男人”。①②军人在残忍地蹂躏女人时,他们也破战争蹂躏着。
    战争就是掠夺
    中东铁路像柄利剑纵贯黑土地⒀。东北人民的血汗,顺着剑刃向沙皇俄国流了近30年。
    “八·一五”后,这条被日本帝国主义截流了14年的大动脉,又北上流向了社会主义的苏联。
    工厂、矿山设备被拆卸了,运走了。有的是整座工厂、整座矿山的拆卸、运走,只剩下一些空房子。据日本产经新闻出版的《蒋总统秘录》称:“在电力工业方面,相当于东北总发电量百分之六十五的电力供应设备拆运而走,此外,鞍山、宫原(即本溪)、本溪(今本溪湖)等钢铁厂设备的百分之八十被搬走,抚顺、本溪、阜新、北票等处煤矿都被劫掠而受害甚大。”美国国务院一份调查:“估计在苏军占领期间,东北工业蒙受损失约达二十亿美元”⒁。
    8月28日,苏军仅从长春伪中央银行中,就提走库存满洲币7亿元,各种有价证券总值约75亿元,黄金36公斤,白金31公斤,白银66公斤,钻石3705克拉。
    从日本人的高级家具,到中国市民的收音机、座钟,都要。有的老人说,连农民的黄牛也往火车上赶。
    在战后的德国,苏联也是这样干的。
    一位叫哈特里奇的美国人写道:“苏联死伤了千百万人,遭受了灾难性的破坏和损失。他们期望用最快的速度,各种可能的手段从战败德国那里取得赔偿。他们的指导原则是:‘能拿的就拿!’成群结队的俄国人来到苏占区,他们在德国俘虏的帮助下,动手把德国的基础设施搬得清光。可以说,凡是能拆走的都拆走了--管道设备,铁轨,电话机和交换机,汽车,市里发电站,有轨电车,机床乃至整个工厂--什么也逃不过俄国人的眼睛。“⒂。
    对于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希特勒德国,这也算是“恶有恶报”。
    可这里不是德国,也不是日本,而是中国呀!
    我的悲哀的黑土地!
    熊式辉一伙在东北到处碰壁,正不知所措,咄咄逼人的苏军又加上新的砝码:“凡在其占领区内日军所使用之一切物件,均系合法的战利品。”⒃。
    “八·一五”前,整个东北都在日军控制下,“日军所使用之一切物件”,简直是海阔天空无限大。
    熊式辉走马上任前,在重庆就计议定了的。准备在中苏协议中有关苏联利益的条款下,做出最大的让步,以换取苏军在接收问题上的协助。
    可寻遍所有协议的所有条款,哪有这样一条呢?这位蒋介石的智囊人物,也算机关算尽,却无论如何也跟不上斯大林的胃口。
    长春警备区原副司令员严东江老人,闯关东到沈阳后,东北局派他和另外三个人去接收满洲里。据在东北局接受任务的贾石(离休前为国务院外贸部副部长)讲,他们去这个过境不站的任务之一,就是截流,截住那些被苏军非法抢走的物资。一行四人准备到哈尔滨与李兆麟联系,未到哈尔滨,就听说李兆麟被暗杀了。
    老人感慨:那“老大哥”真下得了手啊!
    机会是以实力大小进行分配的。利益也是由实力大小决定的。
    从“八·一五”日本投降,到翌年“五·二三”苏军撤退出境,如果把这期间三国四方的碰撞结果用一个不等边四角形表示,毫无疑义,苏联的那条边是最大的。
    对于这片黑土地,实力强大的美国,毕竟有点鞭长莫及。
    苏联很爱建立纪念碑,也很会建立纪念碑。比如在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想不想看,只要去过,下了火车,就会看到一座高大的纪念碑。
    这里想说的,不是这座理所当然应该建立的,也理所当然地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苏军阵亡将士纪念碑”,而是另一种碑。
    是“‘老毛子’太臊性”的那种碑。
    是“‘老大哥’真能下得了手呀”的那种碑。
    确确实实,对于那些“太臊性了”的大兵,苏军有关当局后来是很严厉的,有的当场就处以极刑。特别是对糟蹋中国女人的大兵。
    可对于那抢掠或指挥抢掠“日军所使用之一切物件”的官兵,斯大林处罚了哪一个呢?
    做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从那个列强中最具侵略性,也最贪婪的沙皇俄国脱胎而来的。我们很难说二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也很难说其间没有什么必然的的联系。我们只能说,做为这个国家,也做为共产党的领袖,斯大林也未脱俗。因而,这一切也就都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因为战争本来就是掠夺,掠夺财产,掠夺女人。在人类最早的战争中,不就是把掳获的男人杀掉,而把财产和女人掠走,供自己挥霍和蹂躏吗?
    斯大林得到了实惠,欲深深地刺激了一个民族的感情。这是无论开动什么样的宣传机器,也磨灭不了的印记。
    10月12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报道:《由东北回家的博爱劳工说红军对中国人民亲如一家》。
    “和苏联老大哥会师去!”当年闯关东的老人,几乎个个都怀有这样一种真挚而又热切的感情。宣传教育多少年了,在他们心目中,和“老大哥”的情谊是胜过新生骨肉兄弟的。
    在某种意义上,这倒与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一些布尔什维克曾坚信德国工人阶级会筑起街垒,开辟国内战场反对希特勒,有点相像。
    据说,16军分区被阻沈阳车站,手执转盘枪的苏军士兵抢他们的钢笔、橹子时,一些干部战士就要和“老大哥”干。后来那个著名的“塔山守备英雄团”,曾有个营长,无论什么人和他谈话,做工作,也转变不了他对“老大哥”的看法:什么鸡巴“老大哥”,土匪!
    在笔者家乡,有人就因为说了类似的话,1957年被打成“右派”。
    注释
    ⑴伍修权著:《我的历程》,168页。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
    ⑵山东大学编写组:《中国革命史论文辑要》,1062页,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
    ⑶“辰兄”及前面和后面电文中的“友方”,“友人”,都是指的苏军。
    ⑷“甲乙”即苏军和东北民主联军。
    ⑸同⑵,925页。
    ⑹摘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之换文》。见《八·一五前后的中国政局》,476页。
    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辽沈战役亲历记》编审组编:《辽沈战役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502页。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
    ⑻廖盖隆著:《全国解放战争简史》,175页。
    ⑼《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初稿)(以下简称《4野战史),)第1册、24页。广州军区司令部印(1960年3月)。
    ⑽《中国革命史论文辑要》,926页。
    ⑾《沈阳军区历史资料选编》,163页。
    ⑿(日〕千里夏光著:《随军慰安妇》,代序,1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
    ⒀中东铁路原为沙俄所建,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1898年动工,1903年全线通车。日俄战争后,长春以南段为日本占据。十月革命后,长春以北段由中苏合办,“九。一八”后为日本所占。
    ⒁⒂(美)江南著:《蒋经国传》,139、140页。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年)。
    ⒃(美)埃德温·哈特里奇著:《第四帝国的崛起》,9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年)。
    四、且战且退
    这是最初的内战,是决定关东命运的举足轻重的搏战。
    复杂多变的局势,像局势那样多变而又经常互相矛盾的政策,使这段已经刀镂斧刻写在了黑土地上的历史,某些章节至今还放在抽屉里蒙受灰埃。
    最初的结果,是杜聿明的两个军6万多人,把林彪的10多万人,一路赶出山海关、兴城、锦西、锦州、义县、阜新。后来又增加五个军,就把林彪赶出四平、长春,一直赶到松花江北。
    有些部队,闯进关东就开始退关东。有时也停下来放一阵枪回头再跑,直跑到人家不追了,才算站住土八路的铁脚板。
    几乎所有的关东大中城市名字前面,都曾被冠以“保”字。有的还提出要“像保卫马德里”那样的“保”。结果是保什么丢什么,丢得丧气又泄气。
    局势之严峻,有人曾以“有遭遇西路军危险之可能”比喻之。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胜利,就孕育在这难堪的“丢”与“跑”之中。
    第8章:“独霸东北”
    10月19日,中央在给东北局的电报中说:“国民党已知我党在东北建立武装,因此,他急于派军队及党、政人员到东北和我斗争。我党方针是集中主力于锦州、营口、沈阳之线,次要力量是在庄河、安东之线,然后掌握全东北。⑴”10月23日,又指示东北局:“竭尽全力,霸占全东北。”⑵王振奎老人听过高岗作报告:“勾子”(即屁股)靠着苏联,只要把脸面前海上陆上几个口子一堵,东北就是我们的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