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根浙商赢天下-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年他的豪言壮语现仍在我耳边回响,经过几年海外生活的磨砺,他前后的反差让我感慨万千。他还可以去登天安门城楼,还可以在城楼上挥挥手,但这要自掏腰包买张城楼游览劵、经过安检后才可以上去,在城楼上挥挥手那纯属自娱自乐了,绝对不可能有国家最高领导人陪着游览天安门城楼。
  当今社会有人吃香、有人喝辣、有人醉死、有人梦生,你都不为之所动,这才叫创业的毅力。
  天地生人,有一人当尽一人之业。人生在世,有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勤奋、敬业、谨慎、诚信是创业初期的重要品质。在创业路上,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不畏劳苦,在崎岖的山路上勇于攀登的人,才能够到达光辉的顶点,才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是第一点。第二点也是我在大学临毕业时,下几届的师妹、师弟要我留的一句话,时到今日,我还愿和大家共勉:倘若一息尚存,我仍努力学习。
  七 不玩自己掌控不了的行业
  导读:隔行如隔山,浙商从不把玩自己掌控不了的行业。
  尽管有不少人投资股市,但股市是大机构、基金的角斗场,浙商会选择远离。浙商不做自己都控制不了的行业。削尖脑袋,吃苦耐劳,精明能干,对钱有非凡嗅觉,这当然是温州人的脾性。然而,对股市这个看似最有诱惑力的市场,温州人却一直敬而远之,人称“股冷淡”。一般来说,浙商对自己掌控不了的行业,都不去把玩。
  股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经济,大鱼吃小鱼的黑洞多多。据说许多上市公司的账目也“虚拟”着。温州人的“股冷淡”,让同样以精明、“爱算计钱”的上海人琢磨不透,早年曾把这当作一条重大新闻。很简单,温州人害怕那些搞不懂、摸不着的虚玩意。不玩连自己都搞不明白“游戏规则”的游戏。因为,这些游戏“东家”往往会随意改变“游戏规则”。
  2008年的股市一泻千里,玩股票的散户瞬间赔几百万,那真是太“小意思”了。有浙商形象地把它喻为“开宝马车进去,骑自行车出来。”眼下,许多浙商又把上市公司比作为“圈钱公司”和“上死公司”,一上市就死的公司。现在哪有几家上市公司日子过得滋润的呢?股民们被这些“上死公司”套的惨极了。
  股市上高高低低的K线图,远不如房地产来得实在,因为房地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经济,所以大家都喜欢“玩”房地产。尽管是高房价,人们购买的房子还是实实在在的摆着。
  从大兵团的购房、购煤到如今的投资网络时代,全国人民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炒出水平,也眼巴巴地看着这些草根商人实现了“全民皆商”、“全民皆网”的经济转型。
  在信息泛滥的今天,商人要及时了解准确的商机就需要相对专业的互联网服务。中国温州商会网总裁张仲表示,十个浙人九个商。这个优势“资源”结合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形势,使商会网成为全球温州人交流的平台,为会员获得有效资讯,赢得商业合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中国温州商会网以“为商人构建无限迅捷的资讯空间,为企业打造合作发展的交流平台”为目标。网站上及时发布会员关注的一些新闻,如“义乌成为首个有外国人在华就业管理权限的县级市”,“温商杭州开店卖飞机”,“中国首家通用飞机4S店在杭州余杭的广厦天都城正式开业”等,都引起了较大反响。
  做商业,肯定要回报,否则无法维持运营。做好、做大、做强网站各方面的资讯服务就意味着赢利。在这个温州人的大社区里,吸纳会员报名费及一些项目的广告费可以给网站带来相当的商业利润。
  2006年,在商会网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张仲又打造了中华商城网。这一“中国传统市场化网络工程”是对传统营销渠道的一个延伸。张仲看好全国各地数不胜数的批发市场,通过对传统批发市场、商场、连锁机构的有形市场网络化,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大幅降低商业内耗与成本的扩充,降低商品物流和交易成本的“绿色商业消费模式”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我国有90多万家大型商场,8000多家商城,如果把这些信息全部发布到这个平台,并且为各个行业的品牌产品分别做一个小网站,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了解产业品牌各自的特性与优势,形成直观对比,客户可以选择各自所需,既方便快捷,又节约很多成本与时间。通过总站对信息的吸收与发布,使信息在全国各地共享。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七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选择好你的合作伙伴(1)
“生意好做,伙计难拼”,“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些说法在商界广为流传,都表明了过去的商人单打独斗、孤军作战的局面。这些说法很难适用于当今形势的发展。当今社会都是结成联盟、形成同盟抱团作战的集团化作业。“一个好汉三个帮”,“花花轿儿人抬人”。当今的浙商很讲究抱团,形成自己的商业团队和势力。用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来抢占商机,以求共赢、共享,以此结成最广泛的商业联盟和统一战线,达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要成为团队中的一员一定要符合下面这些前提条件:其一、需要在同一个战壕里一起战斗过至少一年;其二、要有责任感,对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承担责任;其三、必须是个实在而且能塌实肯干的人;其四、考虑得更多的是两者之间共同的利益(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而这个共同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其五、关键时刻不逃避,更不会出卖朋友。五点缺一不可,否则彼此之间的合作不会长久。
  一 浙江民间投资团队崛起
  导读:不愿在股票涨落中沦陷,那就要在房产投资中崛起!
  北京2005年秋季房展会,一个自发组织的民间投资团体成为了业内和媒体关注的绝对焦点,使原本已经沉闷了好长时间的北京商业地产市场突然变得活跃起来,这就是浙江民间投资团队。它的“突然”出现,将人们仿佛又拉回到过去炒得沸沸扬扬的“温州购房团”记忆中。浙江民间投资团队与“温州购房团”究竟是否有所关联?浙江民间投资团队现身京城楼市的目的又是如何?
  浙江民间投资团队并不是以房产投资为惟一目的,结果还是有一些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打出了“浙江炒房团”、“浙江购房团”的字眼。
  浙江民间投资团队有强大的投资能力。此前,“温州炒房团”在上海房地产市场的作为让人们对浙江商人的投资行为有了先入为主的认知。这也是为什么浙江民间投资团队一露面,大家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温州炒房团”的原因。
  浙江民间投资团队在北京的定位是“投资北京、服务北京、建设北京”。因此长线投资;不会去炒房,也不愿看到北京房价飞涨,社会秩序大乱。因此,浙江民间投资团队有四点原则,就是科学化的论证、规范化的操作、多元化的投资和市场化的运作。
  所谓科学化的论证,以房地产为例,就是在选择项目时,会从交通、环境、物业和性价比等多方面去论证这个项目值不值得投资。规范化、市场化就是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以市场经济的方式运作。值得一提的就是多元化投资,这表示什么样行业的项目投资团都可能去投资,包括百货、交通运输、IT行业等。其实;浙江民间投资团队于2005年7月底为打造北京西南三环商圈就有较大幅度的投资;这就展示了新浙商的新形象。
  房地产仅仅是浙江民间投资团队众多投资项目中的一小部分。但房子必竟与千家万户的老百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否则购房者、媒体也不会如此的敏感。以投资团的形式出现,是一个化零为整的事情;从而达到投资规模化、效益化来彻底展示浙商的团队品牌。
  做商业地产、做住宅地产都是个系统化的工程。我们国家这么大,国情这么复杂,怎么上海感冒,全国人民吃药?而且是吃同一瓶药,用同一个药方。治大国如烹小鲜,火旺了不行,慢了不行,要掌握好火候,这就是办事和执政能力的体现。全国十几亿人口同吃一副猛药是不行的。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热火朝天,二、三线城市还没有动静呢!

第七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选择好你的合作伙伴(2)
2005年北京秋展会上;浙江民间投资团队一露面就受到不少开发商的青睐。有媒体甚至报道说“开发商是排队请浙江民间投资团队吃饭”。浙江民间投资团队有100多个人参团,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两套房子成交。这么大的投资能力相信任何开发商都难以抵挡。
  北京的开发商缘何如此看中浙江民间投资团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目前北京的市场发生了转变,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以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再差的房子、位置再不好的房子也能卖得很好。现在则是“皇帝的女儿也愁嫁”。二是房地产整体市场中“上海感冒,全国吃药”的效应已经发生了作用。市场的沉闷,使开发商很渴望注入新鲜活力,但一时又找不到很好的亮点。因此,浙江民间投资团队的出现正是为他们带来了一个亮点。三是开发商在目前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市场情况下,都在急于回笼资金。正是这三点原因,成就了浙江民间投资团队在当前北京楼市中的巨大影响;引起了北京及全国各地近150家媒体的跟踪报道。
  开发商的“热情”,为浙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对任何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件绝对的好事。浙江的民营经济十分发达,民间资金十分丰厚,民众的投资意识十分强烈。对于这些投资者来说,北京城市功能的全新定位——打造国家首都、历史名城、旅游城市、宜居城市,会使北京在国内、国际舞台上的发展空间更大。他们选择北京,是对这个市场有着充分的信心,包括房地产行业。
  浙江民间投资团队极为看好北京房地产的投资前景。北京作为一个移民城市,仍然受到传统的安居乐业观念的影响。因此,未来北京房地产一定是稳中有升。考虑到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这种上升绝不可能太快。北京目前的房价不可能像先前上海的房价一样翻筋斗似地涨,而没有升值空间也是不可能的。
  浙江人有一句俗语说得好,“买田千千万,买屋万万间”。投资房产是浙江人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民风。精明的浙江商人在北京不会像在上海那样,重演“买房如买大白菜”的大戏。今天在北京投资的浙江人不会什么样的房子都去买,也会考虑交通;环境、物业管理,性价比等因素。
  浙江民间投资团队不会决定成员的购买意向、数量以及限定投资回报率。它一定是以集团化、规模化、效益化的形式有目的的进行投资。
  2007年11月6日,浙江民间投资团队和本家润园举行了商务对接活动。12月1日,60名浙江民间投资团队成员和大成国际对接。08年7月5日,浙江民间投资团队为畅春园食街做了准确的招商定位,根据区域特点进行业态研讨和定位。最近,山东有关部门也同浙江民间投资团队在对接之中。深圳有个商业地产的项目也邀请浙江民间投资团队进行定位、招商。重庆也组织30个开发商到北京来和浙江民间投资团队对接,搜房网也专门为此做了一期节目,为浙商进入重庆市场打开了缺口。
  目前,东北、河北、四川、湖南、北京以及外地的几个大型的市场和商铺招商引资的项目都有浙江民间投资团队的踪迹和动作。我们先组织人员去考察,以决定是否具备投资价值。投资与风险永远是并存的,这是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浙江商人投资有时也并不都赚钱。早几年,浙江商人也有看花眼、投资失败的时候。前车之鉴,我们现在投资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谨慎。

第七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选择好你的合作伙伴(3)
二  开发商排队请吃饭
  导读:名利,名利,名在前利在后。做出成绩,名声响了,钱也来了。
  2006年9月前,国家一道又一道的政策对住宅地产进行了严格地限制。消费者观望、市场疲软,北京06金秋国贸房展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激活市场、提高消费者的信心是摆在组委会面前的一大难题。在疲软的市场中发现商机一贯是浙商的风格和做法。物极必反,逢低入市,是绝佳的商机。只有敢冒市场风险,才能获大利。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当时的形势下,找出一个非同凡响的亮点也确实不容易。组委会的几个领导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市场消化能力极强的浙商,想到了投资能力极强的浙江民间投资团队,他们主动登门拜访,说明来意。首都的房地产市场需要稳定。跌宕起伏,大起大落,不符合首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需要。狂跌狂涨更是对全国市场的一种冲击。救市如救火,让购房者充满信心是这次房展会的宗旨。他们恳求我以浙商特有的风格为这次房展会注入活力,让市面、让百姓都充满信心。
  我当即想了几个措施来激活这次房展会。其中的一条就是;我组织众多浙商来参观这次房展会。同时,我告诉他们有如下几个条件必须得到满足。一、这次活动是以浙江民间投资团队的名义来参加的,不是购房团,更不是炒房团。我们是代表浙江商人的整体形象,而不是某人的个人行为。所以,要为我们每个成员定做明显标有“浙江民间投资团队”字样的胸牌,挂在胸前,以示区别其他人员。二、必须要选派端庄、漂亮的女引导员高举着“浙江民间投资团队”的引导牌,引导我们这个团队入场并绕场三周。三、必须要在良好的位置给我们所有的成员提供座位,以供听取专家和各路房地产商的情况介绍。我提出的三个条件立即得到了全面的满足。
  9月2日下午两点,在国贸新闻发布中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面对着三十余家媒体记者及众多的各界人士,我全面阐述了浙江民间投资团队投资北京、建设北京、服务北京的理念,特别是做好服务北京大局、服务北京经济建设的理念,并回答了记者提出的种种疑惑,系统地澄清了先前浙江商人对房地产有极强消化能力的误解和曲解,并对这次的活动的正面宣传作了必要的铺垫工作。我的解疑答惑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兴趣
  有了前期正确的舆论导向,9月6日上午九点半,100名浙商准时来到预定区域集合。没过几分钟,闻到此消息的另外几十名浙商也匆匆赶到,要求加入这支队伍。正整队出发时,又有几十名浙商赶来,要求融入这支队伍。我也不知道主办方一下子从哪儿请来了一百多名靓妹,和我们肩并肩,一比一,在引导员高举着“浙江民间投资团队”的牌子带领下,这支队伍雄赳赳,气昂昂走进了会场。
  这支队伍没等绕场半圈,就引起了整个会场的高度关注,全场对浙江民间投资团队和浙商的抱团精神和组织能力表示十分的敬佩。许多人都说:只有浙江商人能够拧成一股绳,在很短的时间内能组织起这支队伍。媒体的前呼后拥、房地产商的前呼后拥、消费者的前呼后拥,实着把这支队伍的每个成员都当作了明星来追捧。
  “陈总,我早就同你打过招呼的,我们老总请你们这批朋友吃中饭!”“陈总,我也早同你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