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拣宝-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王观走了上来,先通过电话打了个招呼,这才解释道:“古琴是我在新加坡的时候,遇到一个法号半山的高僧……”
    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述清楚之后,王观分析道:“据半山大师所说,这琴应该是他的师父当年拣回来的。不过,两个人好像对古琴不太了解,就当成杂物搁在角落了,所以也应该不知道东西的具体出处。”
    “没有想到,远在海外,还有这么一位让人敬佩的高僧。”
    钱老轻叹起来,对于半山和尚师父珍惜爱护文物的举动非常钦佩。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默默的守护,才能够让各种各样的文物流传至今。
    “有机会到新加坡,一定要去找那个和尚好好交流一下。”张老轻轻的点头,然后把话题拉了回来:“老钱,别感叹了,赶紧让小吕过来,大家都等着呢。”
    这个时候,对边又没动静了。一会儿之后,才听钱老说道:“你们不用等了……”
    “怎么了?”张老闻声,有些错愕道:“她有事要忙?”
    “她没事,很清闲。”钱老轻轻笑道:“不过,为什么让她过去,叫王观把那琴带过来不就行了吗。”
    “啊!”
    众人愣住了,却听钱老继续说道:“怎么说小吕也是长辈,不是年轻人过来,难道让小吕跑来跑去呀?况且京城这边各种检测仪器齐全,经验丰富的琴师更是不少,可以科学合理的给那琴做一个最全面的诊断。到时候,要经验有经验,要技术有技术,肯定能够轻易的鉴别出那张古琴的真伪,并且把它修复一新。”
    “听起来好像有些道理。”张老喃喃自语道:“不过,为什么有种自投罗网的感觉呢?”
    毕竟叫人过来修琴,可以在旁边观看,第一时间知道结果。如果送去京城的话,那就要通过别人才知道具体情况了。这个,就是直播和转播之间的区别。
    “东峰,不要闹情绪。”
    似乎明白张老的想法,钱老劝慰道:“你也应该知道,鉴别古琴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修复古琴更不简单,需要许许多多的工具。而且有些工具也不好带过去……”
    “知道了。”张老没好气道:“我们商量一下再给你答复。”
    说话之间,张老果断挂了电话。
    “这个张大炮……”千里之外,钱老苦笑起来。
    “王观,你怎么看。”
    与此同时,张老皱眉道:“你也听到了,老钱让你带东西过去。”
    “进京?”
    说实话,王观有些意外,但是也没有拒绝的意思,点头道:“也没问题,不过我想先回家一趟,整理一些东西。对了,各位前辈,我在国外也给你们买了点礼物……”
    说话之间,王观匆匆跑到客房,在行李箱提了两扎东西返回。
    “好像是古籍。”
    白老看了一眼,就很感兴趣道:“似乎有些年头了,是什么时候的刻本?”
    “光绪年间,民国时期的都有。”
    王观笑着说道:“不过只是民刻本,而且都是比较常见的儒家经典著作。当时我和飞白看见了,感觉还不错,就买回来了。一点心意,希望几位前辈不要嫌弃。”
    “确实是不错的东西,以前常见,现在可不常见。”田老笑道:“你们有心了。”
    礼物不算多贵重,按照市场的价格,最贵的一本古籍也不过是七八万左右。对于这些老人家来说,相当于“小钱”。不过,他们却很开心,你一本我一本就瓜分完了。
    “还是海外的好东西比较多啊。”张老笑容满面道:“王观、飞白,让你们破费了,下次不准这样客气。”
    听到这话,俞飞白感激的看了眼王观,要知道东西是王观买的,和他没什么关系。但是王观一句话就成了两人合买的礼物,让他也受了人情。
    (未完待续)
第362章 很有名的短剑
    “对了,王观……”
    随手翻看两页古籍之后,张老抬头道:“那个斗彩鸡缸杯,在电话说得不是很清楚,你现在再具体说说。”
    “嗯,没错。”
    秦老点头道:“对着相片打量,总是隔了一层,如果拿把实物拿回来就好了。”
    “东西在外国的藏家手上,他不愿意出手,我也不好花钱买下来。”王观有些无奈道:“而且外国人也不知道朱大先生,说了他也未必相信,所以只能拍照了。”
    “这个倒也是。”田老笑道:“王观都确认过了,还有什么好怀疑的。我在西雅图认识有朋友,已经托他帮忙去打探情况,过两天应该有回信。这事先放一放,我现在想听一听王观这次旅程的具体经过。”
    “对对对……”张老一脸笑容,看着王观道:“以你的运气,出国一趟,除了这张古琴以外,应该也遇到其他好东西吧。”
    “这个我知道。”
    适时,俞飞白羡慕说道:“在新加坡的时候,他遇上了唐寅的鸦阵图,而是两幅!”
    “唐寅的鸦阵图?”
    “就是传说之中,唐寅把画悬挂家中,有数千只乌鸦纵横盘旋在屋顶,恍若酣战,堪称奇绝的鸦阵图?”
    一时之间,秦老等人急忙追问起来。
    “不过,怎么会有两幅?”
    与此同时,张老也有些疑问:“一真一伪,还是两幅仿品?”
    “张老,你们肯定想不到,两幅画居然都是真的。”俞飞白笑嘻嘻道,就等着有人反驳自己,然后再揭露答案。
    然而,所谓人老成精,几位老人家怎么可能这么轻易上当。相互看了一眼之后,喝茶的喝茶,翻书的翻书,神态自若,非常的淡定。
    这下子,轮到俞飞白惊愕起来,不解问道:“那可是两幅真迹啊,难道你们就不好奇?”
    “肯定是看错了呗。”田老淡然说道:“不然哪来两幅真迹。”
    “两幅‘真迹’算什么。”白老摆手道:“有一回,我还见过有个不知所谓的藏家,满屋子都是同样的‘真迹’,还得意洋洋的向我炫耀呢。”
    “呵呵,猜错了吧。”
    俞飞白拍手笑道:“当时王观和我说这事的时候,我也是这样笑话他的。觉得肯定是他看走眼了,不然怎么可能出现两幅真迹……”
    “别说,这种情况真的可能发生。”张老若有所思道:“说不定唐寅画了两幅鸦阵图。”
    “不是没有可能,不过几率太小了。”秦老摇头道:“可能姓不大,完全可以排除掉。”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几率再小的事情,我们遇不到,可不代表别人碰不上。”
    田老笑呵呵道:“尤其是王观这种福缘深厚的人,别说两幅真迹了,就算是三幅四幅,我都……半信半疑。”
    旁边几个老人深以为然,这事发生在别人身上,他们肯定是不信的。但是把所谓的别人换成了王观,那么他们不得不多了几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
    “东西带回来了吗?”
    张老直接问道:“不管是真是假,起码让我们看了,才能确定。”
    “东西不是我的。”
    这个时候,王观笑着说道:“而且,事情也没有飞白说的那样玄乎,就是一幅真迹,被人揭分成两份,然后重新装裱成两幅画而已。”
    “诶,你怎么说出来了。”俞飞白有几分埋怨,然后笑眯眯道:“没错,就是揭画,大家没有想到吧。”
    “揭画?”几个老人家确实感到十分意外。
    “竟然是揭画。”张老反应过来,饶有兴趣道:“王观,你是怎么确定的?”
    “墨色的浓淡,还有两幅画的契合度……”王观娓娓而谈,毕竟有了正确答案,就把过程反推出来,那是十分简单的事情。
    众人聆听,频频点头。
    末了,张老轻叹道:“这样的东西,也称得上是稀世珍宝,可惜无缘一见。”
    “唐寅鸦阵图是别人的,拿不回来也就算了。但是有件到手的宝贝,他居然拱手让人,让我都替他觉得可惜。”俞飞白摇头说道,还惦记那把马来克力士。
    “什么宝贝?”张老等人很感兴趣。
    “一把刀而已。”王观轻描淡写道:“当地人的铸造的刀。”
    “别说得那么简单,那可是马来克力士,传承几百年的宝刀啊。”俞飞白叫嚷道:“斩钉截铁,锋芒毕露的利器,很有实用、观赏、收藏价值。”
    “国外的宝刀?”张老等人也有几分迷糊,估计除了本国历史上传说的宝刀宝剑以外,对于国外的冷兵器就不太了解了。
    “马来克力士,用陨铁铸造的,表面有精致的纹饰……”俞飞白描述起来,可惜由于没有实物,自然让张老等人缺少直观的认同感。
    “外国的刀而已,卖了就卖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张老不以为意道:“你喜欢这类玩意的话,我可以送你一把。”
    “张老,你也收藏有马来刃?”俞飞白感觉十分惊讶:“没听你说过啊。”
    “什么马来刃我没有,但是本国的刀剑,我倒是也收藏了几件。”张老嘿嘿一笑,转身离开了客厅,不久之后就带了一个三十多厘米长的方长盒子回来。
    “这么短,是匕首吗?”俞飞白猜测道。
    “不是匕首,是剑。”张老笑着说道:“很有名的短剑。”
    “短剑!”俞飞白一听,眼亮一亮,惊喜交集道:“难道是专诸刺僚的鱼肠?”
    “怎么可能。”张老苦笑起来,然后一边瞪眼,一边直言不讳道:“我要是有这样的宝贝,怎么可能舍得送给你。”
    “呵呵……”
    几个老人家都笑了,特别是田老,忍不住打趣道:“张大炮也有小气的时候,少见啊。不过话又说回来,你拿来的东西该不会也是大路货,糊弄人家的吧。”
    “什么大路货,我这虽然称不上是稀罕的宝贝,但是也比较少见了。”说话之间,张老把盒子打开了,将一把短剑拿了出来。
    这个时候,王观好奇的凑近打量,只见短剑造型笔直,表面充满了古朴气息。另外在剑柄的位置,似乎铭刻了文字。
    “校长蒋中正赠!”俞飞白看了眼,就有些惊讶道:“中正剑!”
    “没错,就是中正剑。”张老笑着说道:“也叫军人魂,成仁剑。当然,还有个不好听的名字,叫做自杀剑。”
    “原来是中正剑啊。”俞飞白说道,似乎有几分不以为然。
    “怎么,看不上眼?”张老问道。
    “没有,张老送我的东西,我当然十分喜欢。”俞飞白笑道,连忙把中正剑拿起来,一脸爱不释手的模样。
    “小子,收起你的那点小心思。”张老笑骂道:“是不是这东西年代太近,而且十分泛滥不值钱,所以看上不眼。”
    “怎么会……”俞飞白尴尬笑道,有些不好意思。
    “飞白,不要轻视这玩意。”秦老笑着说道:“要知道早期的中正剑,那是只有黄埔学生、得力部将及有功人员,才有资格授赠的东西。在当时是一种荣耀的象征,就算曾经在黄埔军校就读过的高级将领,得到这把剑的人也寥寥无几。”
    “这样说吧,一开始得到这把剑的人,都是蒋公的黄埔嫡系,或者地方实力派。只不过到了后来,特别是抗战之后,出于安抚人心的需要,蒋公才搞起了大批发。”白老补充道:“据说保守估计,那几年时间,赠授中正剑的数量就超过百万把,所以才泛滥成灾了。”
    “不过,老张手头上这把,应该是高级货色。”田老笑眯眯道:“不然,他也不会收藏,更加不好意思送人。”
    “呵呵,还是老田有见识。”
    张老笑道:“这把中正剑,可是当年我的老领导,亲手俘虏了一位高级将领,从他的身上得到了这把剑。后来,老领导退休之后,就把这剑送给我了。”
    俞飞白闻声,连忙推托起来:“张老,这么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我不敢要了。”
    “有什么不敢要的。”张老瞪眼道:“怎么,还在嫌弃东西不值钱?”
    “没有没有……”俞飞白连忙摇头。
    “没有就乖乖收着。”
    与此同时,张老又在盒子拿出另外一把中正剑递给王观,笑着说道:“这东西是有点儿泛滥了,不过数量多也有好处,正好一人一把。”
    “谢谢张老。”
    吸取俞飞白的教训,王观没有推托,落落大方的接受了。
    拿起中正剑之后,王观好奇对比了下,发现两把中正剑的形制差不多,长度大概有二十五厘米。但是在细节方面,却有细微的差异。好比俞飞白手上的中正剑,剑柄上的文字是校长蒋中正赠,而他这把却是校长蒋中正授。
    另外,就是剑鞘上的纹饰,也是互不相同,不再尽述。
    “哧!”
    打量片刻,王观缓缓把剑从鞘中拔了出来,只见剑刃身上已经失去了往曰的锋芒光亮,变得有些暗淡无光。不过却有一种岁月沧桑的古拙气息,别有韵味。
    “成功,成仁。”
    把剑立起来,王观立即看见剑身上的几个文字。
    “不成功,便成仁。”张老微笑解释道:“蒋公授予中正剑的目的,本意是为了让部下对他死心塌地,在失败之际,用这把剑自杀以报答他的知遇之恩……”
    (未完待续)
第363章 传说中的鱼肠?
    “可惜,人心总是比较现实的。”
    说到这里,张老有几分感叹道:“真正用中正剑自杀的将领,不过是张灵甫、邱清泉、黄伯韬寥寥数人而已。”
    “好端端的,提这个干嘛。”
    这时,田老摆了摆手,笑呵呵道:“王观和小俞千里迢迢回来,一路上风尘仆仆,好像还没有吃饭吧。走,出去吃一顿好的,算是为他们接风洗尘了。”
    “嗯,我已经打电话安排好了,大伙过去就成。”秦老笑道:“而且特意准备了一坛三十年份的花雕好酒……”
    说说笑笑之中,王观和俞飞白回房放好了东西,就跟着几个老人家出门,来到一家生意红火的酒楼之中,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大餐。
    两个多小时之后,酒宴才算是结束了。回去的途中,俞飞白拍了拍肚子叹道:“其实国外的中餐也不错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少了几分味道,没有国内的正宗。”
    “国外的饭菜少了家乡水土的滋养,味道肯定有所不同。”王观笑道,也觉得出门大半个月,还是回来这一餐吃得最酣畅淋漓。
    “有道理。”俞飞白赞同点头,忽然问道:“打算什么时候进京?”
    “呃……”
    话题跳跃太快,却是让王观有些反应不过来。
    “潘家园,琉璃厂呀。”
    适时,俞飞白一脸神往说道:“难道你不想去看看吗?”
    “我又没说不去。”
    王观有些不解道:“不过看你期待的样子,以前就没有去过?不太可能吧。”
    “肯定去过呀,而且没少打眼,交了许多学费。”俞飞白有几分沮丧,随后握紧拳头道:“不过,现在我已经学有所成,绝对不会再重蹈覆辙。”
    “有志气。”这个时候,张老回头笑道:“潘家园和斑斑厂确实有不少好东西,但是能不能淘到手,就要看你们的机缘和运气了。”
    “我不行,不是有王观吗。”俞飞白笑眯眯道:“他的运气超好,我在旁边肯定能够沾光。”
    王观笑了笑,转移话题道:“我准备先回家一趟,看看父母,然后再进京。”
    “应该的。”张老赞同道:“去的时候,顺便帮我捎带几份礼物给几个老朋友。”
    “好的……”
    王观轻轻点头,脸上露出几分感激之色。要知道现在交通发达,各种邮寄、托运的业务更是遍布全国。只要给足手续费,送货上门那是几天的事情,哪里还需要什么人帮忙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