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拣宝-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观还是没有说话,如果说只是借一段时间,仅供研究之用,他倒也无所谓。但是就怕像周老说的,这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没有还,那他岂不是欲哭无泪。
    见此情形,王馆长心里又叹气起来,甚至在想,为什么国家没将古琴列为青铜器一个等级的文物呢。这样的话,根本不需要什么废话了,直接强行征辟……也难怪王馆长有这样的心思,主要是这张古琴太珍贵了,不对,珍贵这个词,已经不能用来形容焦尾琴。要知道,在国人的心目中,这琴已经不是物品,而是一种文化象征。
    作为现代人,王馆长感觉自己真是三生有幸,好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才有这个机会亲眼见到这件传说之中的国宝重器。
    与此同时,俞飞白莫名不解道:“王馆长,这种碳化元素,到底有什么作用?”
    “碳化元素,顾名思义,那是我们在碳化木得到的灵感,才起了这样的名字。”王馆长抛开了思绪杂念,慢慢的解释起来:“你们应该知道,碳化木其实就是炭化木,那是经过高温炭化处理的木材,具有极强的防腐姓……”
    “我明白了。”俞飞白叫了起来。
    一瞬间,众人也恍然大悟,立即想起了焦尾琴的传说。
    “呵呵,明白就好。说白了,就是木材在碳化过程中,内部的绝大部分菌类和全部的虫类在高温空气中被杀死,才使得木材的寿命延长了。”
    说到这里,王馆长忍不住叹声道:“蔡邕听琴,桐薪鸣灶,斫而成琴,其尾残留焦痕,故名为焦尾。就是这一场火,才使得焦尾流传至今,也称得上是得天独厚,莫大的造化。”
    “这……未免太神奇了吧。”俞飞白咋舌道:“那回头我也弄一根梧桐木去烘烧,再请人斫制成琴,指不定又能流传两千年。”
    “飞白,这不一样。”
    此时,钱老轻笑道:“焦尾琴之所以能够流传两千万而不毁,除了本身的木质结构有几分殊异以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古琴在流传的过程中,得到每个主人的精心呵护,让它不受到丝毫的伤害。”
    “两千年来,经历了种种战火纷飞,种种颠沛流离,种种机缘巧合,最终得以重见天曰。这是老天爷的恩赐,也是命运的安排,才让今人有幸一睹珍宝的真面目。孔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我现在也有同样的心情。”周老站了起来,轻轻触摸着琴身精致的断纹,有太多太多的感怀,根本无法尽述。
    “真的是焦尾?”
    这个时候,唐清华和萧山脑袋发懵,整个人都浑浑噩噩起来。不仅是他们,连王观和俞飞白也有种幸福来得太快,一下子接受不了的心情。
    “是不是非常激动?”王馆长满面红潮,看了眼钱老之后,有几分埋怨道:“如果不是钱兄阻拦,我们肯定第一时间公布于世了。”
    “公布于世?”
    一瞬间,想到自家大门被挤烂的场景,王观顿时清醒过来,连忙摇头说道:“王馆长,我看算了,没有必要闹得那么大。我觉得公众肯定接受不了这个事实,纷纷质疑……”
    “我们有证据,不怕质疑,甚至欢迎世界各国检测机构过来共同研究。”王馆长兴奋道:“就是要世界人民知道,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不仅有陶瓷青铜器而已,还有琴棋书画这些高雅的艺术。”
    当然,王馆长也有几分私心的,就是想要通过这件事情,挽回故宫在民众中不好的印象。如果能够发动群众,让王观顺应民意,把焦尾琴留在故宫收藏那就更妙了。
    对于王馆长的心思,王观多少能够猜出一些,但是也不好有什么责怪,只有看向钱老,希望他老人家出面帮自己缓一下。
    “王兄,这事不急。”
    与此同时,钱老笑道:“等到把琴彻底修好之后,再慢慢商量这件事情也不迟。”
    “对呀。”
    王观连忙点头,使用了拖延战术,同时也有几分担忧道:“我怕琴身流传的年代太久远,可能会破坏了古琴的音色。那么就算证明这是绝世名琴焦尾,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不用担心。”
    王馆长十分乐观:“我们已经仔细检测过了,琴身的结构稳定,没有出现朽化的迹象。只要经过脱水处理,修复一些细微的虫眼,再安上弦轸,绝对能够弹奏美妙的音乐。”
    “具体的修理方案,我们故宫几位专家已经开始磋商研究了。”
    说到这里,王馆长笑着说道:“这件事情主要是吕大姐在负责,我们也非常期待焦尾琴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王观闻声,连忙说道:“吕奶奶,一切拜托您了。”
    “这是我的荣幸。”吕珍由衷说道:“这样的机会,常人几生未必能够遇上一次,现在却让我碰上了,简直就是天大的福缘。”
    “所以说,王观你发现了这张古琴,不仅是你的幸运,更是大家的幸运。”周老含笑道:“在古代的话,就凭借这一件事情,你完全可以留名青史了。”
    “也就是昆山王逢年一样的待遇。”俞飞白笑嘻嘻道:“估计史书是这样记载的,自明代之后,焦尾琴辗转流落,最后落到江州某某手里……估计怎么也得有好几十个字吧。”
    旁边,王馆长大气挥手道:“如果小友愿意的话,我完全可以安排他让版面头条,形成一个三万字以上的人物专题。”
    王观自然是摇头拒绝,他根本没有想要趁机出名的心思,反而是希望越少人知道越好。不过看情形,事态的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他的掌控,由不得他了。
    “对了,王观。”
    适时,吕珍温婉笑道:“刚才过来之前,我和几个同僚商量了下,仅仅是关于修琴的材料就准备了好几套。所以我想问一下你的意见,比较喜欢什么材料?”
    “吕奶奶,您甭多问了,怎么贵怎么来,反正这小子不差钱。”俞飞白叫嚷道,觉得让王观放点血,心里才比较平衡。
    王观无奈一笑,也没有什么意见。
    “飞白,不要胡说。”
    然而,钱老却轻轻摇头,沉吟道:“配件材料的贵贱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要与琴身完全契合,让琴的音色更加美妙,最好能够发挥到极致。”
    “也对,看来是我们当局者迷了。”吕珍觉得很有道理,点头道:“那回去之后,把每套材料都试验一遍,看看最终的效果……不过,这样一来,就要多花两三天时间了。”
    “不要紧,为了做到尽善尽美,时间再长也是值得的。”
    不要误会,说这话的可不是王观,而是王馆长,他现在话里话外,都希望把焦尾琴留下在故宫博物院,差点就没直接说要把东西买下来了。
    可惜,王馆长不敢开这个口,因为焦尾琴的价格不好衡量。
    毕竟,类似九霄环佩、大圣遗音之类的唐琴名品,价格已经超过四亿了。那么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焦尾琴,又该是价值多少呢?五亿?八亿?十亿?
    王馆长心里也没底,反正在他看来,焦尾琴是无价之宝,根本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所以他干脆不提钱,走曲线救国的路线,不断的与王观联络感情,顺便谈一谈传统文化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太素馆的服务员也把美味可口的饭菜端上来了。太素的意思,不是指这里是素餐馆。所谓的太素,那是朴素、质朴,最原始的物质。餐馆名为太素,意思是这里的大厨功力浓厚,能把饭菜最本质最原始的味道烹饪出来,让人过齿留香,回味无穷。
    当然,在这个时候,大家的注意力却不在饭菜上,而是一边观赏古琴,一边交流古琴的各种文化传说,气氛更加热切。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许久之后,服务员进来收拾杯盘……此时,得到了王观的允许,王馆长又把焦尾古琴带回去了。不过,他的心情颇有些复杂,一半是欣喜,一半是失落。欣喜的是,王观答应提供古琴给故宫研究一段时间,失落的是无论他怎么明示暗示,王观都没有转让或捐献古琴的意向。
    “王观,我也有事要先走了。你们有空的话,也到我家里坐坐。”
    随即,周老站了起来,然后指了指书册,微笑道:“对了,蔡京的几篇手稿,在装裱的时候留些空间。怎么说也是我鉴定的东西,怎么也得留几句题跋。呵呵,人老了,难免有些贪图名利,想学一学乾隆皇帝,在名家书画上附庸风雅一回。”
    “周老,那就麻烦您了。”王观十分感激。
    周老这哪里是什么贪图名利,纯粹是在义务帮忙。毕竟只凭一个浅浅的钤印,就推断几篇字帖是蔡京的手稿,那么未免有些让人难以信服。
    不过,如果多了周老的题跋却不同了,可信度起码高了好几成。
    (未完待续)
第388章 琉璃厂,文房四宝
    “就这么说定了。”此时,周老爽朗笑道:“看来这两天我要待在家里好好练习书法才行,免得字迹不堪入目,附在字帖旁边相形见绌。”
    王观心领神会,立即点头道:“行,过两天就去拜访周老。”
    周老满意点头,与钱老他们打了声招呼,也随之离开了。
    “王兄弟,我也走了,回去准备装裱的材料。”这个时候,萧山也走了出来,笑着说道:“明天我就在萧山阁恭候几位的大驾了。”
    “好……”王观又是一番礼送、拜别。
    之后,唐清华结了账,与俞飞白搀扶着钱老、吕珍走了出来。
    “王观,不要担心什么。”
    上车之前,钱老温和笑道:“现代的社会,已经不同往曰,只要你不触犯国法,没人奈何得了你。而且,你也不要小看了自己,你在海外的所作所为,一些人也看在眼中,不会让你平白无故受了委屈……”
    说话之间,钱老拍了拍王观的肩膀,力道不重却很沉很稳。随后,他才和吕珍上了车,在司机的载送下离去。
    此时此刻,王观微微忐忑不安的心情也顿时恢复正常,脸上多了几分轻松笑容,回头招呼道:“我们也走吧。”
    “清华,还不快去开车出来。”俞飞白立即指派道。
    “哼!”
    唐清华站着不动,捏着指关节道:“刚才人多,我不好与你计较。现在我觉得我们应该有必要深入的交流一下……”
    “交流什么?”俞飞白一脸错愕的表情。
    “少装傻。”
    唐清华瞪眼道:“又是焦尾琴,又是百辟匕首龙鳞刃,居然一个都没有告诉我,是不是存心要看我笑话。”
    “冤枉啊。”俞飞白急忙撇清道:“我想说的,是你不相信而已。”
    “扯淡,是你故意在误导我……”
    唐清华气势汹汹扑了过去,逮住俞飞白就是一顿蹂躏。
    适时,王观站得远远的,在旁边看热闹,免得殃及池鱼。半响之后,唐清华出完了气,感觉一阵神清气爽,这才跑去开车出来。
    “我的发型……”
    刹那间,俞飞白悲叫出来,却是脑袋成了鸡窝头。
    “别嚎了,赶紧上来。”招呼王观上车之后,唐清华不耐烦道:“正事要紧,没空管你。再不过来,你自己走回去吧。”
    所谓的正事,当然就是检查其他的书册还有没有蔡京的手稿。
    “天理何存,公道何在……”俞飞白也不想错过,一边念啐啐,最终还是走了过来。
    不久之后,三人就回来了唐清华的住处,就开始在几十本书册之中忙碌翻找,最终却没有任何发现。俞飞白和唐清华自然有些失落,不过在王观的劝慰下,很快就振奋起来。
    接下来,俞飞白拿着字帖研究,而唐清华则是把玩龙鳞匕首,不时拿自家的桌椅试一试刀刃的锋利程度……一天过去了,在第二天早上,三人来到了琉璃厂。
    这里是京城著名的文化街,与潘家园齐名,不过古香古色的建筑比较多,经营笔墨纸砚、古玩书画的店铺更多,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说起来,在历史上琉璃厂并不是城区,而是郊区。后来到了元朝,在这里烧造琉璃瓦,直到明代中期,京城外城扩建,就把这里纳入城中。不过琉璃厂的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萧山阁……”
    在琉璃厂街道走了片刻,俞飞白立即指着前面一个店铺笑道:“看到了,就在那里。”
    王观顺势看了过去,只见那是一间二三十平方的店铺,门楣上方悬挂一方白底黑字招牌。萧山阁三个大字墨色淋漓,颇有几分古意。
    “王兄弟,这里……”此时,萧山搬了张椅子,就坐在店铺的门口,也看见了王观等人,立即起身迎了上来。
    “萧大哥,久待了吧。”俞飞白笑眯眯道:“不对,在这里应该叫萧老板、萧总!”
    “俞兄弟,你这是在寒碜我呀。”
    看见三人应约而来,萧山心情舒畅,满面笑容道:“就是一个小铺子,员工连我在内就三个。另外两个还是学徒,叫什么老板,让人听见了怕会笑掉大牙。”
    说话之间,萧山迎请三人进去。别看店铺前面空间不大,但是里头却内有乾坤。
    店铺的后面是个宽敞的工作室,里面各种工具齐全。一进来,与王观他们聊了几片刻,萧山马上进入了工作状态,小心翼翼的把书册拆开,取出了几篇字帖。
    之后的事情不用赘述了,装裱的过程非常繁琐,王观等人在旁边看了也觉得眼晕。
    良久之后,王观低声提议道:“我们出去走走,一会儿再回来吧。”
    “好。”俞飞白也觉得无聊了,自然连忙赞同。然而,旁边的唐清华却是看得津津有味,挥手让两人自己出去就行,他要留下来观摩学习。
    “那你就看着吧,也可以帮忙打下手,我们等下就回来。”
    也没有打扰专注工作的萧山,王观和俞飞白走出了店铺。他们出来的目的,也不是真的闲得发慌,而是要买一些东西。
    毕竟,萧山帮忙装裱,周老帮忙题跋。王观自然要有所表示,直接给钱太俗,那么就要在礼物上多用些心思了。
    萧山的礼物已经准备好了,这次王观进京也带了不少清末古籍过来,挑两本好的送给萧山就可以应付过去。至于周老……“周老不是说要练习书法吗,那就送他一套文房四宝。”俞飞白建议起来。
    王观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点头说道:“琉璃厂店铺你应该也比较熟悉吧,哪家东西的品质比较好?”
    “多了,近百年的老店根本数不过来。”俞飞白随口道:“品质都有保证,也不用怎么挑,哪家近就去哪家。”
    俞飞白这样说了,王观也没意见,两人在街道上走了几十米,就进了一家经营文房四宝的店铺。店内很宽敞,左边墙悬挂了大大小小的毛笔,右边墙而是好像布匹一样的纸张。
    王观走进来,就闻到一股比较芬香淡雅的气息。
    “两位小哥,需要买点什么?”看店的是个老爷子,身材有些干瘦,手里托着两枚银亮的铁胆,显得十分的精神。
    “我们要买些笔墨纸砚,有什么好介绍?”王观问道,也在打量店里的东西。只见除了两面墙悬挂的笔和纸外,店中的玻璃柜还陈列着笔筒、笔架、笔洗、水盂、镇尺之类的玩意。其中,砚台与瓶装墨汁也占了很大的分量。
    适时,老爷子又问道:“你们是要现成的套装,还是打算自己配齐?”
    “自己配一套。”
    俞飞白摸着下巴道:“老爷子,我们不要新东西,要有年头的物品。”
    “有年头的物品,价格……可能会有些偏高。”老爷子迟疑起来,不知道两个年轻人有没有这个心理准备。
    “老爷子放心,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我们明白。”王观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