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拣宝-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论存世多久,颜色都不会变化。”
    适时,王观沉吟道:“而且,这些宫廷鉴藏印迹,却与唐伯虎本人印章,以及其他文人的收藏印文,在色泽上也存在了差别。可见盖印的时间也各有不同,才会形成了画上印痕颜色深浅不一的情况。”
    “恰恰是这些细节,说明了这幅画的可信度很高。当然……”
    末了,王观突然来了个转折,不确定道:“也不排除是高手仿作,流传到清代的时候,却被鉴定为真迹。”
    “切,你罗列了大堆证据,最后一句话全部推翻了。”俞飞白道鄙夷道:“这样说了和没说有什么区别?”
    “区别肯定是有的。”王观轻笑道:“列举证据说明我有水平,最后一句更说明我谨慎,不轻易下诊断。”
    “我看是首鼠两端才对。”俞飞白撇嘴道。
    “那你来说。”王观反问起来:“这画是真是假?”
    “当然……”俞飞白话峰一转:“当然要仔细的研究,才能够确定下来。”
    回应他的是两根中指,连陆崇明也忍不住鄙视起来。
    “有争议的地方,我们暂且搁置不理,再看看另外的东西。”俞飞白脸皮比城墙还厚,怎么会在意区区的鄙视呢,立即坦然自若的拿起一根卷轴铺开。
    “咦!”
    乍看之下,俞飞白多了几分惊奇。
    “自得园?”
    此时,王观也看得清楚,只见俞飞白铺开的卷轴,竟然是一幅大字行书。尽管只有简单的三个字,但是笔法文雅遒劲、气势雄伟,自有一种凌架雄強的气概。
    “雍正御鉴之宝。”
    俞飞白惊疑道:“难道说,这是雍正御笔?”
    “雍正皇帝应该算是清代皇帝之中,艺术修养最高的一个,留下墨宝之类的也不奇怪。”王观随口道:“近几年拍卖会上,没少见乾隆御笔、慈禧御笔的,干嘛这样大惊小怪?”
    “你不懂,所谓物以稀为贵。”
    俞飞白解释道:“乾隆皇帝留下的墨宝太多了,大家已经不稀罕。所以成交价格一直高不上去,总是在几万到几十万之间徘徊。但是雍正的手笔却不同了,尽管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也不少,但是肯定没乾坤皇帝多。”
    “况且,就像你说的,雍正的艺术修养很高,那么他的书法作品自然也水涨船高。”
    俞飞白琢磨了下,估量道:“三个大字,怎么也得一字一百万吧。”
    “不至于吧。”
    适时,陆崇明怀疑道:“有这么夸张吗?”
    “夸张?”
    俞飞白摇头道:“一点也不夸张,我还是往少算。如果上了拍卖会,再找两三个托帮忙推波助澜一番,价格估计能翻几倍。这年头的大富豪,他们可不懂欣赏什么名人书法精妙,只知道那是帝王墨宝。如果作品起拍价较高,肯定以为是难得的好东西。看见别人抢着要,肯定会跟风而动,一窝蜂哄抢……”
    “呃!”
    陆崇明想了想,也觉得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可能。
    “东西不错,可惜不是我想要的。”
    就在这时,俞飞白把雍正书法卷起来,目光落在最后一根卷轴上。那根卷轴的杆比较短,不过卷的层页比较厚,可见东西的尺幅很长。
    如果说最有可能是史可法绝命书的东西,应该是这个卷轴了。毕竟所谓的史可法绝命书,其实就是史可法被清兵围困扬州,自知挡住不住,守城无望,所以挥笔给家人写了几封遗书。之后到了乾隆年间,有官员把这些遗书连同史可法遗像呈给了乾隆皇帝。
    时至乾隆年间,清廷已经坐稳了江山,也不避讳谈及明代的事情。
    而且,为了褒扬死节忠臣,给自己的臣民树立榜样。乾隆皇帝还特意亲笔御题褒慰忠魂四个行楷大字,并题诗一首,再令在朝大臣咏和题跋,最后连同遗书遗像制成了手卷。也就是说,史可法绝命书的手卷很长,包含了许多内容,不仅单纯是几页纸而已。
    “王观,到你打开了。”
    此时,俞飞白有点怯场的感觉。王观闻声,也没有笑话的意思,十分干脆的拿起卷轴搁在桌面上,解开系带之后,就一点一点的推开。
    王观速度不慢,一下子就推开比较长的卷首,只见开卷便是青黑色绢底,泥金龙纹镶边的乾隆手书褒慰忠魂四个大字。
    “呼……”
    见此情形,俞飞白长长吁了口气,笑容满面道:“我就说嘛,肯定有史可法绝命书。”
    “别高兴太早了。”王观继续推开卷轴,同时泼冷水道:“我昨天上网查了下,才知道原来史可法绝命书居然有七八个版本。我们内地有四五件,另外在台岛、曰本、美国,都有这样的手卷存在。你敢担保眼前这幅手卷就是真迹,而不是民国时期的仿品?”
    “嘘,高兴的时候,你总喜欢说扫兴的话。”俞飞白非常不满。
    “只是好心提醒你罢了。”王观笑道:“这么多版本的长卷,孰真孰假,扑朔迷离,需要慢慢的研究,才知道答案。”
    “这个不用你说,我肯定会仔细研究的。”俞飞白兴致勃勃道,同时看见手卷太长了,桌面已经摆不下,连忙过去帮忙。把几个长桌子并起来,才算是勉强应付过去。即使这样,卷尾还是垂落到地上了。
    “好长。”
    王观目光扫过,稍微数了下,发现长卷是由十几页纸组成的。
    开卷是乾隆皇帝御笔大字,以及史可法的遗像。接下来就是史可法的绝命书、乾隆题诗,然后就是刘墉等一帮大臣的和诗恭贺的笔墨了。
    “如果这是假的,那么仿的水平也很高。”打量片刻,王观颇有感叹。
    “为什么这样说?”俞飞白好奇问道。
    “你看,从乾隆的大字,到史可法的画像图粉返铅变黑现象,以及绝命书上鲜亮的墨迹与陈旧的纸张颜色……”王观徐徐而谈,十分佩服道:“这一切的细节都是那么考究,如果作品真是赝品,可见造假人是多么的费尽心血。”
    “你凭什么说是假的?”俞飞白不服气道:“我倒是觉得这是真迹。”
    “那你又有什么依据,断定这是真的?”王观反问道。
    “当然有依据。”
    俞飞白评点道:“史可法不是书法家,留下的墨宝不多,所以我就先不说他了。但是乾隆的墨宝不少,我也曾经见过。大体来说,无论是褒慰忠魂行楷大字,还是后面的御笔题诗,字体风格都与乾隆皇帝本人类似。”
    “说实在话,乾隆的书法,说得好听点儿,就是气韵流畅,丰姿绰约;不好听的,就是有筋无骨、其俗在骨。总体来说,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属于中规中矩的水平。”
    俞飞白笑道:“反正和书法名家相比,肯定差了一截,但是也绝对胜过我们百倍。这样的文字也有几分风韵,比较容易识别出来。”
    王观微笑道:“不仅容易识别,估计也容易模仿吧。”
    “哎呀,你非要和我唱反调。”俞飞白眼中多了几分狐疑:“是不是发现什么破绽?”
    (未完待续)
第481章 洪宪瓷
    “没有看出什么,随便猜的。”
    这个时候,王观直接摇头道:“史可法绝命书也得到了,你慢慢欣赏吧,我去看看另外的盒子有什么宝贝。”
    “对呀,箱里还有几个盒子。”俞飞白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转移了。
    此时,王观也把箱中几个较小的盒子拿了出来,然后随手打开其中一个盒子,只见里面安放了一枚鸡蛋大小,看起来十分普通的石头。
    石头是椭圆状,摸起来有些粗糙。不过当王观把石头拿出盒子的刹那,一抹绿莹莹的幽光就浮现了出来。
    “咦,这是……”俞飞白一愣,然后有几分惊奇道:“原来是夜明珠啊。”
    “夜明珠?就是萤石吧。”王观想了想,手掌把石头抓紧覆盖起来,果然在指缝之间就没有光芒了。
    “切,居然是最低级别的东西。”俞飞白顿时没了兴趣。
    要知道夜明珠也分等级的,最顶级的自然是天然夜明珠,颜色美丽,半透明,无须任何光照,即永久主动发光,并且发光能量较大。但是最普通的夜珠明,就是用萤石琢磨成珠的东西了,必要依靠外界的光芒才会发光,而且发光的时间也不长久。
    显然,王观手中的夜明珠就是这个等级,价值不算很高。把夜明珠搁在箱底,说明埋宝人的珍惜爱护,但是现在俞飞白却嗤之以鼻,说起来这也算是一种代沟。
    毕竟在民国时期,大家对夜明珠的认识不够深,受到传统文献的影响,自然觉得夜明珠是稀世珍宝。但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家对夜明珠的现象也比较了解了,甚至能够人工制造出夜明珠来。
    所以除非是天然顶级的夜明珠,不然一般人也没觉得夜明珠有什么稀奇可言。
    “拿垃圾当宝贝。”
    俞飞白鄙视了一番,然后拿起另外一个盒子打开。看了一眼,他突然把盒子往怀里一搂,急切道:“这东西归我了,谁也不能抢。”
    “什么呀?”
    王观和陆崇明十分好奇,到底是什么东西,竟然让俞飞白做出这样的姿态?
    “给你们看可以,但是不能抢。”
    俞飞白告诫起来,这才小心翼翼的在盒中拿出一片东西。之所以说是一片,主要是那东西真的就像是一片瓦,只不过比寻常瓦片厚。
    王观见状,心中一动,猜测道:“这是瓦砚?”
    “没错,好东西啊。”俞飞白爱不释手道。
    却说古代有秦砖汉瓦,这个瓦肯定不是普通百姓家用的瓦。毕竟历经千百年风雨,还能够流传下来,肯定是难得的东西。
    这些瓦多数是皇宫大殿的用具,那是皇帝专门吩咐工匠特制的东西,质量非常的上乘。就算宫殿倒塌了,瓦片被埋在土里几百年,却依然坚硬如故。后来也不知道是谁先想到的,很聪明的利用这种瓦片制砚,一时之间风行天下。
    富贵人家觉得这种瓦砚朴素风雅,而贫寒士子却觉得瓦砚材料唾手可得,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便宜,自然更加心安理得的接受。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宫殿的砖瓦越来越少,瓦砚的价格反而节节攀升。尤其是一些比较出名的宫殿瓦片,比如说汉代未央宫东阁瓦片、三国曹魏铜雀台瓦片等,这些堪称是稀世奇珍。到了宋代之后,就成为了帝王将相梦寐以求的宝物。
    所以俞飞白一看见盒里装的是瓦砚,根本没有细看就先下手为强了。
    “知道是什么时候的瓦砚吗?”王观好奇问道,仔细打量俞飞白手中的东西。只见瓦砚大概有寸厚,凸背上挖出了一个砚池,以作研磨蓄墨之用。另外瓦砚颜色古拙,确实透出几分沧桑的历史感。
    看了两眼,王观发现瓦上有字,顿时问道:“好像有砚铭,看看写的是什么?”
    “哦……”
    俞飞白细看起来,过了片刻就失望叹道:“居然是明代宫廷自制瓦砚。”
    “那也不错啊。”王观不解道:“你应该清楚,所谓的自制瓦砚,其实就是四大名砚之中澄泥砚的起源。又是宫廷制砚,品质肯定不错。”
    “不错是不错,问题在于我还以为是汉瓦砚呢,白高兴一场。”俞飞白垂头丧气道。
    “汉瓦也要看质量的。”王观笑道:“并不是所有的汉瓦都能制砚,有些瓦砚纯粹就是观赏物,只能看着干过瘾而已。真正滴墨进砚池,马上就渗漏了。然而这个明代宫廷自制瓦砚,明显具备实用姓。相对来说,更有收藏的价值。”
    “也是。”
    俞飞白想了想,也知道是自己贪得无厌了。未央宫汉瓦,铜雀台瓦本来就稀少,制成的瓦砚也更少了,据说连清宫收藏也不过几方,其他都是仿制品。这种情况下,也不用指望那么好运让他遇上了。
    摇了摇头,俞飞白把瓦砚放下,继续关注最后两个盒子。
    适时,王观又翻开一个盒子,只见里面安放一件只环状的东西。当他把东西拿出来之后,在灯光的照射下,一抹晶莹剔透的细腻光泽就散发出来。不过,在这抹皎洁清莹的光泽之中,似乎还有一片云烟似的樱红之色。
    “有血沁的白玉手镯。”俞飞白打量了下,也饶有兴趣道:“这种通体莹润感,加上玻璃似的光泽,已经不是半透明,而是要真透明了。”
    当然,这是形容词而已。在强光的映射下,白玉手镯确实产生了一股净透的光晕,可见这手镯又是羊脂玉级别的东西。另外就是在圆润细腻的手镯外侧,却有一片艳亮的血沁缠绕,看起来好像是瑕疵,却也有几分残缺的美感。
    看了两眼,王观随手把白玉手镯收起来,示意道:“看看最后一个盒子是什么东西。”
    “哦,好像是……”
    俞飞白顺手把盒盖掀开了,低头看了眼,本来无所谓的态度变了,变得有几分慎重起来。然后小心翼翼的把盒中的东西捧出来,迎着灯光端详研究。
    王观顺势看去,发现那是一只瓷器粉彩小碗。细腻的胎体,好像明月一样净白,碗壁四周的色彩明艳丰满,画工精细传神,应该是精品瓷器。
    当然,毕竟是隔了一层,王观也不能肯定瓷碗的具体来历。但是也可以推测,应该是清代官窑瓷器之类的东西。
    良久之后,俞飞白皱起眉头,把瓷碗递过去道:“王观,这玩意我拿不准,你看看吧。”
    “嗯?”
    王观有些惊讶,毕竟俞飞白很少这样谦虚的,充分说明这件东西的来历不简单。心里想着,他顺手把瓷碗接下来,然后自然而然翻手观看瓷碗底足款识。
    “居仁堂制!”
    看了一眼,王观就愣住了,半响之后才惊声道:“洪宪瓷?”
    “很有可能,非常有有可能。”俞飞白强调道:“考虑到这是民国时期埋藏的东西,至少有九成的把握。”
    “洪宪……”这个时候,陆崇明沉吟片刻,突然反应过来:“那是袁世凯称帝之后使用的年号吧。”
    “没错,就是他。”王观有点儿惊喜,慢慢解释道:“辛亥之后,清王朝灭亡,官窑就成为了历史名词。但是在袁世凯称帝期间,也要按照传统习惯,烧造一批瓷器作为庆典之用。所以就吩咐心腹郭葆昌邀集清朝御窑厂的高手,以雍正、乾隆朝最优秀的瓷器为蓝本,精心制作了一批瓷器,这就是洪宪瓷。”
    “不过,袁世凯比较倒霉,才做了八十三天皇帝就黯然退场了。”俞飞白补充道:“所以烧造的瓷器不多,流传下来的更加稀少,可谓是凤毛麟角,就显得异常的珍贵,成为瓷器收藏家寻觅、收藏的目标。”
    “既然是洪宪皇帝,那么底足应该书写洪宪年制才对,与这个居仁堂又有什么关系?”陆崇明有些不明白了。
    “呵呵,肯定有原因的。”
    王观笑道:“袁世凯从正式称帝再到倒台,就八十三天而已。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造瓷的筹备、设计、制作、上彩、入窑、加彩、烘彩、款识等程序是基本不可能的。因此在他称帝之前,肯定要事先做好谋划,早早就派出了心腹到瓷都烧瓷了。”
    “而这个居仁堂,实际上就是慈禧太后建造的海晏堂,不过后来袁世凯接任大总统宝座的时候,把海晏堂作为自己办公会客的场所,更名居仁堂。”王观解释道:“相当于一个堂号,有这种款识的东西,更说明是洪宪瓷。”
    “没错。”
    俞飞白点头道:“不过,由于洪宪瓷的历史非常短暂,大家对这方面的情况了解不多,根本不清楚居仁堂制这个底款的意思,经常轻易把这种珍贵瓷器出手了。”
    “实际上居仁堂款洪宪瓷,在某种程度上要比落有洪宪款的瓷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