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拣宝-第5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忙。做好事的人,也并非不求回报,他们最害怕受到帮助的人辜负了自己的好意,这样很让人伤心。
    在现实生活之中,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情况。一些人资助贫困学生求学,但是有些贫困生拿了资助人的钱,不是好好学习,而是用来吃喝玩乐,购买各种奢华用品。如果让资助人知道自己的好心,就是得到这样的“回报”,恐怕要气得吐血。
    当然,纯朴的村民更知道感恩,而且更加明白钱财的来之不易。在签了承包合同之后,不等机械种子到位,马上扛着锄头铲子开荒去了。哪怕有些苦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让王观等人很受感染,自然也愈加愉快。
    “上去看看?”老村长语气有几分炫耀之色:“已经挖出上千个坑窝了。”
    种野菜,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种植方法。村民们已经向技术人员仔细打听过了,采用的是最符合实际的作法,挖坑埋种浇水就行了。
    当然,实际艹作肯定不是那么简单,需要仔细呵护,松土除草什么的,肯定要花费许多精力去照料。世上事物都差不多,想要有多大的量产,就要付出多大的辛劳。
    在老村长的引领下,王观等人在山上转了一圈,看到一切进展顺利,也觉得十分高兴。不过,老村长也算有眼力,察觉几人似乎有点儿心不在焉。不过,他也没有什么弯弯绕绕的心思,就干脆直接问了出来。
    “嗯,今天过来,除了看看大家开荒的情况以外,还要顺便办点事情。”王观也不掩藏,直接把孔超签署的合同亮了出来。
    老村长的文化水平不低,况且合同也比较简单,他随意看了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当下眉头一皱:“败家娃子!”
    “老村长。”这个时候,王观轻声道:“听段老说,你是孔超的堂叔公,我买了他的祖宅,你不会介意吧?”
    “没事。”
    老村长摇头道:“我早料到会有这样一天,只是没有想到居然这么早。而且你太好心了,那宅子不值这么多钱。”
    “老兄弟,你不要觉得是他吃亏。”适时,段老在旁边笑道:“他是做生意的,肯定有自己的一套,不做赔本的买卖。”
    “不亏就好。”老村长点了点头,又不解道:“你买他宅子做什么?难道是打算在这里安家落户?那么大伙肯定十分欢迎。”
    “老兄弟,你……我不说了,你待会自己看吧。”段老摇头道:“千万不要吃惊就行。”
    “什么意思?”老村长有些不解。
    片刻之后,一行人来到了王观购买的宅子旁边。此时此刻,老村长才注意到,在宅子的四周多了十几个民工,每个人都拿着各样工具,甚至还有挖掘机。
    “这是要做什么,修房子?”
    见此情形,老村长自然有些莫名其妙。
    “不是修房子,而是拆房子。”段老开口道:“他想把宅子全部拆了。”
    “哦。”
    老村长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是想拆了重建啊。”
    “差不多。”
    王观含糊其辞一笑,然后挥手示意民工可以行动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民工是王观专门从拆迁办聘请而来,对于拆房子这种事情,简直就是得心应手,没有任何挑战姓。尤其是没有钉子户的存在,就仿佛如鱼得水,三两下就把宅第门墙扒了大半。这是王观的吩咐,先拆门墙,看看有没有夹层。
    “你肯定多想了,就是薄薄的泥砖而已,哪来什么夹层……”
    段老这话才说了一半,就忽然没了声息。因为在这个时候,几个民工在拆一面墙的时候,真的给他们发现了一些奇怪东西。东西就是夹在砖头里面,或者说东西本身就是一块砖头,只不过是伪装的砖头,表面涂了一层泥而已。
    那是一块十分方正的物品,由于表面的泥还没有完全剥落,大家也没看清楚是什么东西,就被早有准备的王观拿走了,叫人放到自己的车上。
    适时,一些人面面相觑,有几分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半响之后,段老才算是反应过来,直接把王观拉开几步,低声道:“刚才那是什么玩意?”
    “我又没看,也不知道啊。”王观摇头道,一脸坦然的样子。
    段老自然信了,也随之催促道:“那你去看看呀。”
    “不急,不急。”王观轻笑道:“人多,不合适。”
    “也对。”
    段老想了想,也比较认同点头。
    就在这时,王观又挥了挥手,就有人扛了好几箱东西走了出来,有糖果饮料,也有一包包不错的烟。然后在王观的示意下,散发给附近围观的小孩、老人,以及拆宅子的民工。
    “你这是在收买人心啊。”段老一语道破了玄机。
    不过,知道归知道,对于送上门来的东西,特别是糖果之类,小孩子天生没有抵抗力。看到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一些老人犹豫了下,也没有阻止的意思。况且王观也很够意思,不仅是散发而已,更是直接把几大箱子的东西搁在那里,任由大家取用。
    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软,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这种情况下,大家对于王观拿了墙壁东西的事情也不好多说什么了。况且人家已经把宅子买下来了,那么在宅子挖到的东西,本来就是属于他的了,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在其他人吃得开心的时候,那些民工也没有停止工作,又继续拆墙。不过王观的运气好像已经用光了,在接下来拆墙的过程之中,却是没再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了。
    时间不大,一幅幅墙壁被推倒了,很快就来到了主屋厅堂之中。在这个时候,王观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先不急着拆墙,而是拆梁。
    当然,与拆墙相比,拆梁就有些麻烦了。首先要把屋顶给扒了,清理瓦片之后,才能够把房梁给拆下来。不过那是正常的拆法,听王观说只要房梁,不用管瓦片之后,民工们就展现了极为暴力的一面。三两下把房顶的栏木拆了,然后一抖擞,瓦片自然哗哗啦砸落。
    不久之后,整个厅堂的房顶就空了,只剩下孤零零地横梁仍在。
    “你是怀疑房梁中空,有什么暗格?”段老好奇道。
    “或许有暗格吧。”王观笑道:“不过,我更在意梁木本身……”
    “梁木本身,什么意思?”段老有些不解。
    与此同时,梁木也被几个民工吊下来了。看他们吃力的模样,就知道房梁木颇具分量。不过由于曰久没有清理,圆滚滚的木头表面已经漆黑一片,尽是厚积的灰尘。
    此时,王观走了过去,稍微打量了一眼,又叫人把房梁抬到一辆卡车上,看模样是准备运回去了。
    “你是收破烂的吧。”
    看到这个情况,段老忍不住调侃了一句。
    “段兄,你不懂。”颜老却反驳起来,轻声说道:“那房梁木可是好东西啊。”
    “怎么说?”段老一怔,也小声问道:“是什么好东西?”
    “不知道。”颜老轻轻摇头,在段老瞪眼之中,轻笑解释道:“不过,你也可以想一想,房梁经过了几百年风雨,却没有腐朽的迹象,不是好东西是什么?”
    “好像也对……”段老若有所思,不自觉点头。
    当然,也只有两人清楚王观的目的,其他人看到他连木头打算运回去,最多是有点儿不理解,也没有多想什么,而是一边抽烟,一边磕瓜子,倒也十分欢乐。
    房梁木搬走了,接着就可以拆墙了。
    “轰隆隆!”
    一个民工开着挖掘机进来,巨大的机械手臂,一勾一推,厚实的墙壁就倒了。然后再把砖泥装车,运到了村外掩埋。
    这个过程有些枯燥乏味,而且花费的时间较久。发现热闹没有想象中的好看,而且几箱果糖也吃完了,一些小孩子马上就散去,跑到别的地区玩耍去了。另外已经接近中午,一些人也要回家准备午餐。渐渐地,围观的人群散了大半……
    “就等现在了。”
    一瞬间,王观发号施令:“把泥瓦扒到一边,挖地!”
    “你真的觉得地里有窖藏啊?”段老笑道:“做人莫要贪心,我觉得你还是去看看刚才在墙里挖到的东西是什么更好。”
    “不着急,回去再说。”
    在说话的时候,王观示意挖掘机来到厅堂的位置,然后开足马力挖坑。
    “砰。”
    王观是老板,民工自然顺从他的意愿,熟练地艹纵机械高高举起挖勾,然后狠狠往厅堂的面板抓去,一下子就抓了一层泥块。这主要是厅堂的泥土夯得十分结实,属于比较坚硬的干土,确实不好挖掘。
    “这么硬,不至于埋东西吧?”段老有几分怀疑,在旁边出谋划策道:“我觉得,如果真要埋东西,应该是在天井的位置,或者主卧的床底下……”(未完待续。)
第957章 舍,得
    不得不说,段老这话很有道理,也算是经验之谈。
    不过,王观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笑着说道:“不急,慢慢挖,不把整个宅子掘地三尺,我肯定不会罢休。”
    做人就应该霸气,挖东西当然更要事无巨细。挖掘的过程是比较麻烦,但是在王观的指引下,怎么可能没有收获呢。大概过了二十分钟,挖勾突然喀嚓一声,好像是碰到了坚硬的石头,一下子就抓不下去了。
    发现了这个异常情况下,王观连忙叫停,然后亲自出马,拿了个小铲在旁边松了松土,马上就看到了一些乱石。
    一般来说,看到了挖出来一堆乱石,常人应该沮丧才对。然而在这个时候,王观却笑了,而且笑得十分开心灿烂。
    “这孩子,挖不到就挖不到呗,别闹出什么心病来。”段老有点儿担心。
    “段老,我没疯。”
    适时,王观有些哭笑不得,忍不住提醒道:“你没发现异常吗?”
    “什么异常?”段老有些不明白。
    “石头的异常啊。”王观示意道:“才挖了三尺不到的深度,却发现了一堆乱石,你就不觉得有古怪?”
    “嗯?”
    一瞬间,段老反应过来。别人就算了,他可是相地大师,不仅是相墓,也偶尔兼职相宅,自然清楚对于一栋宅第来说,地基肯定要十分稳固。而且在起地基的时候,泥土中的乱石肯定被清理干净了。按理来说,不应该还有残留才对。
    反推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些乱石应该是人为埋在下面的。究其原因,应该想打掩护,但是弄巧成拙,反而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
    “真的假的?”
    对于王观的揣测,段老也信了几分,所以急忙催促道:“挖开看看。”
    “挖肯定要挖的,不过更应该统筹兼顾。”
    说话之间,王观把几个民工打发到主卧继续挖地去了,就留下几个跟他一起来的博物馆保安。然后才小心翼翼把堆乱搬开,再在堆石底下掏挖起来。之后扒拉了十厘米左右的泥土,大家就清楚看到几个密封的坛子并排摆放。
    “埋藏得这样严密,应该不是酒坛子吧。”段老开玩笑道,脸上却充满了惊喜之色。
    “搬走。”
    适时,王观看也没见,就吩咐几个保安把坛子抱出来,然后拿到车里存放,等到回去之后再逐一清点收获。
    “有必要这样小心吗。”段老皱眉道:“看看也没有什么大碍呀。”
    “小心无大错嘛。”
    王观笑道:“回去之后,您老再慢慢看。”
    “段兄,王观做得很对,财不露白,这是古训。”颜老点头道:“能够不张扬,最好不要张扬,免得节外生枝。”
    “都看到了,想瞒也瞒不过去。”段老示意道。事实也是这样,看到几个保安搬坛子,一些民工心里也有数了,自然忍不住悄声嘀咕了起来。
    “他们只是看到表面,不知道东西的底细。”王观笑道:“让他们猜,反正猜不准,而且又没有证据,哪怕把东西价值夸大几百倍,也只是猜测罢了,不能做数。”
    “这话在理……”颜老深以为然。
    段老也随之点头,不再强求了,然后负手走到主卧旁边,催促民工继续挖掘。他也想知道卧室底下是不是如自己猜测,也藏了什么东西。不过在段老卧室地盘督促的时候,王观也没有闲着,另外再找人过来,让他们继续在厅堂底下挖掘。
    “还挖呀?”
    适时,颜老惊讶道:“不是已经挖出来了吗?”
    “听说古人埋藏东西的时候,喜欢使用分层置放法,先放一层,掩埋后再放一层,再掩埋再放。这符合古人赚一点钱就贮藏一点、埋下一层的习惯。”王观笑道:“我现在挖挖看,到底是不是这样。”
    “有这种事情?”颜老也颇为好奇。
    “有肯定是有的。”王观解释道:“毕竟古人也不笨,一代代相传下来,肯定会总结经验,想出一些防盗的招数来。”
    “也是。”颜老表示赞同。
    此时,顺着坑口继续往下挖,然后挖了半米左右,一个人的铲子就被卡住了。
    “有发现了。”王观眼睛一亮,亲自动手把泥土扒开,立即可以看到一块石板。把石板撬开之后,就是一口大箱子。
    老规矩,王观也没看箱子装了什么,就直接让保安抬走了。
    “王观,快来。”
    与此同时,卧室那边却传来了动静,只见段老惊喜交集道:“这里真有地窖。”
    “来了。”
    听到段老的招呼,王观也轻快走了过去打量,只见在卧室的旁边,确切的说是在卧室与侧边客房相连的底下,真的被人挖空了,形成了一个地窖。而且乍看之下,地窖的规模好像不小,最重要的是,在地窖之中藏了东西。
    “钱,全部是铜钱。”段老也不客气,跳到地窖之中摸索了一下,马上抓了一把铜钱,有几分惊叹道:“好多呀,几乎把地窖铺了一层。”
    “才铺了一层,不算多啊。”
    此时,王观也跟着进到地窖之中,一边左右观望,一边笑道:“在现代考古之中,出土最多的东西,应该就是铜钱了。”
    “这个倒也是。”段老点头表示赞同。
    毕竟古代钱币的主流,不是金,不是银,更加不是纸币,而是一串串铜钱。只要细心留意几十年来的考古动态,就可以知道古人窖藏的铜钱那是成吨成吨出土,动辄是多少万斤,又需要多少辆卡车才能装完。
    当然,铜钱出土量最多的,肯定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宋代或明代。
    宋代由于铜荒,民间自然是疯狂的蓄铜,这是一种风气。然后越蓄铜,铜荒就越严重,然后陷入了死循环之中。
    至于明代,那是不缺铜,毕竟在明代的时候,已经开发西南地区了。西南铜多,铜钱就不值钱了,反而银子成为了硬通货。地主豪绅铜钱太多了,干脆堆放在地窖之中。
    所以现代考古之中,经常发现宋明的铜钱出土。也就是说,这两个朝代的铜钱,在现在的价格一般不高。
    经常有新入行的古币收藏家纳闷想到,明代的铜钱就算了,怎么宋代的铜钱也不值钱啊,就是没有考虑到窖藏出土的铜钱太泛滥了,价格想高也想不起来啊。
    “崇祯通宝。”
    此时,王观拣了枚铜钱一看,顿时笑道:“这是明代的钱币,难怪被封存起来了。”
    之所以肯定是被封存,那是由于地窖的入口已经被人用木桩顶住,再铺了一层厚木板,然后堆上泥土夯平。就是这个原因,才使得后人根本不知道在卧室底下,居然还有地窖。
    “这些钱……先不急着动。”
    打量片刻之后,王观却有自己的决定:“不要管地窖了,到天井之中挖一挖,如果没有什么收获,那就可以收工了。”
    “这么快?”众人却是怔了一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