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玄奘精神-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峡闪忝挥性俦扑头叮皇潜纫郧案尤惹橹艿降目畲省P拭看谓停L文泰都会亲自托着盘子在一旁服侍。   

  玄奘没有办法,他不能呆在高昌坐以待毙,只好釜底抽薪,使出了最后一招……绝食。   

  此后三天里,玄奘水浆不进,端坐如一,就是不去碰麹文泰派人送来的东西。麹文泰本以为自己软硬兼施能迫使玄奘就范,但他没想到玄奘竟然真会用绝食来对抗自己。头两天,麹文泰还能忍住,他也想看看玄奘到底能坚持多久,可到了第四天,当侍从回报说玄奘已经奄奄一息行将没命的时候,麹文泰害怕了……如果让一个高僧被自己活活逼死,不但有违佛理、举国不容,只怕别的西域国家也都会群起声讨之,到时候带来的就不仅仅是道义上的恶名,只怕连高昌国都有亡国的危险!   

  面对玄奘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麹文泰甘拜下风,连连向玄奘叩头谢罪:   

  〃任法师西行,乞垂早食。〃   

  第四回合的过招,玄奘赢得了绝地反击的胜利,但一贯谨慎的玄奘没有马上放松警惕,他担心这只是麹文泰的缓兵之计……一旦自己恢复饮食,麹文泰又会故伎重施。所以,玄奘要求麹文泰对着太阳发誓。   

  麹文泰也是个性情中人,一听玄奘要自己发誓,当时就明白这位大唐来得高僧还是对自己不放心,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提议两人一起到佛祖面前去参拜许愿。玄奘欣然同意,对佛教徒而言,对着佛祖发誓显然更郑重也更不能反悔。麹文泰表现出来的诚意还不止这些,他请来自己的母亲太妃张氏,当着母亲的面与玄奘结拜成为兄弟,再次表示决不阻挠玄奘西行求法。因此,与玄奘结拜成兄弟的不是小说《西游记》里的唐太宗李世民,而是远在西域的高昌国国王麹文泰。   

  四个回合的过招较量,有攻有守有威逼也有釜底抽薪,最后的结局却是皆大欢喜……麹文泰保住了面子,玄奘不但能够继续西行,还多了一个国王哥哥。         

虹←桥←书←吧←。←  

第36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7)         

  成功也许很远,远到你无法再多一点希望;成功也许很近,近到你只需再坚持一步。   

  结拜成异姓兄弟后,麹文泰还对玄奘提出了一个要求,与其说是要求,不如看成是他对玄奘的期望:为兄我全力支持贤弟你前往西天求法,但是希望你取经归来后一定要再来高昌,并且在高昌停留三年,接受我的供养,让我好好的尽一回地主之宜,叙叙你我兄弟情分。这也就是十九年后玄奘取经归来想要前往高昌的前因所在,至于玄奘回来时到没到高昌,在此暂且不说。   

  麹文泰不但是个性情中人,而且言出必行,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他为玄奘的西行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这一点上来看,高昌之行看似横生枝节,实则大有裨益,假如玄奘没有来高昌,西行之路当然可以按计划继续,但旅途无疑会艰险的多;有了麹文泰的帮助,玄奘不但能够腾出花在物质准备上的时间来静心调养身体(经过脱水、昏迷、绝食后,玄奘的身体状况肯定不佳),还能趁此机会在高昌弘扬佛法。   

  据史料记载,玄奘讲经的地方是在一个专门为他搭建的可以容纳三百多人的巨大的帐幕里,每次开讲前,麹文泰都会亲自手执香炉在前引路,然后带着太妃和王公大臣们在一旁认真听讲。按照西域风俗,高僧讲经需要升座,即到一个高高的座位上去盘腿坐着,然后才开始讲经。每到这时,麹文泰就会跪下,让玄奘踩着他的背上座。由此可见麹文泰对玄奘的礼遇确实是发自真心实意。   

  玄奘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讲经和调养身体,麹文泰也把西行所需物品悉数备齐,还专门剃度了四个沙弥来伺候玄奘。据记载,麹文泰为玄奘准备的东西包括衣服、手套、袜子、鞋子,专门用来抵挡风沙的面衣,外加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绫及绢等五百匹,作为玄奘往返二十年所需的路费。此外,还准备了马三十匹,苦力二十五人,只要是能想到的,麹文泰基本上都给玄奘准备得非常细致周到。   

  万里西行,玄奘所要面对的不仅有流沙、戈壁、荒漠、冰山等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大大小小的国家和风俗信仰迥异的游牧部落,与天斗不易,与人斗更难……这一点,身为国王、具备政治和外交经验的麹文泰显然比玄奘更清楚,因此,他给玄奘做了两项特殊的准备:   

  第一,派一位名叫欢信的殿中侍御史护送玄奘到叶护可汗衙。玄奘在来高昌之前原来的计划就是取道西突厥的可汗浮图继续西行,麹文泰觉得既然玄奘是因为自己在高昌耽搁了一个多月,那么现在他就有责任按照原来的路线把玄奘送到下一个目的地。   

  第二,麹文泰专门写了二十四封书信,收信者是玄奘西行路途中可能经过的二十四个国家的国王,信的内容当然是请求各国国王给他的弟弟玄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关照,每封信都附上大绫一匹作为信物。   

  这二十四封信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却非常重要,可以为玄奘西行省去很多外交上的麻烦,同时也给玄奘的人身安全带来了保障。因此,虽然玄奘在高昌耽搁了一个多月,但这一个多月换来的帮助,要比直接上路的划算得多。在这二十四封信之外,麹文泰另外又交给玄奘一封信,收信人正是雄踞中亚、西域各国最为害怕的西突厥叶护可汗。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法师者是奴弟,欲求法于婆罗门国,愿可汗怜师如怜奴,仍请敕以西诸国给邬落马递送出境。〃   

  意思是说:玄奘法师是奴仆我的弟弟,想要到婆罗门国去求法。希望可汗可怜这位法师就像可怜的奴仆我一样,并请您下令给在您统治下的西方诸国,让他们给我这个弟弟马匹,护送他出境。   

  看完这封信后,玄奘感动得声泪俱下……为了能够让自己顺利前往印度取经,麹文泰身为国王,不惜卑躬屈膝,几乎是在恳求叶护可汗的帮助。从过招的对手到异姓兄弟,玄奘想不出别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于是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给麹文泰,再次感谢自己的这位兄长。   

  麹文泰看完信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   

  〃法师既许为兄弟,则国家所畜,共师同有,何因谢也。〃   

  法师您既然已经和我结为兄弟,那么这个国家所有的东西你我共有,还谈什么感谢啊!   

  冬去春来,玄奘终于要走了,前来送行的除了麹文泰,还有整个高昌王城的百姓……一个月的讲经,让这个国家的人对玄奘的学识和人品产生了深深的景仰。他们舍不得玄奘,玄奘又何尝舍得离开!   

  据史料记载,那一天,麹文泰与玄奘两人抱头痛哭,来到郊外送行的大臣军民也一齐放声大哭,〃伤离之声振动郊邑〃。   

  不抛弃,不放弃,玄奘把高昌国永远记在了心里,还有那份拳拳兄弟之情。         

※BOOK。※虹※桥书※吧※  

第37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1)         

  第 六 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   

  有人说,只有到达终点才是快乐的,也有人说,旅途也能让人充满收获……在玄奘眼中,生命就像是一道漫长的风景,结局和过程同样美丽;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勿须畏惧那些貌似强大的对手;   

  两军对垒,气势是关键,谁能掌握战场的主动,谁就已经赢得了这场战争;   

  老虎不是病猫,辩经犹如战场,既是学问的较量,也是胆气和战术的对决,不可存有半点仁慈之心。   

  龟兹,一直是西域最神秘的国家,玄奘在这里不仅领略了奇特的龟兹音乐,也清楚的感受到了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区别,并将面临西行旅途中的第一次重要挑战……与西域高僧木叉毱多辩经。  

  四目交错,玄奘从木叉毱多倨傲淡漠的神情中看到了不屑与挑衅,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他意识到这位坐在上首的西域胡僧,很可能将成为自己在龟兹国的最大对手;  

  这次辩经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既是玄奘与大唐之外的小乘第一次正面交锋,又事关自己在西域地区接下来行程的顺利与否,还关系到玄奘自身在佛学领域的声望……   

  那么,玄奘又是如何赢下这场辩经的呢?神秘而古老的龟兹国,又给玄奘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呢?   

  离开高昌后,玄奘的取经团队一路往西,在经过沿途几个小国后,来到了西域中部著名的阿耆尼国。   

  阿耆尼国之所以著名,不仅仅因为它是《大唐西域记》所记载的第一个国家,更重要的是它悠久的历史和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阿耆尼,即现在的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据《汉书·西域传》记载:   

  〃焉耆国,王治员渠城,去长安七千三百里。户四千,口三万二千一百,胜兵六千人。击胡侯、却胡侯、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左右君、击车师君、归义车师君各一人,击胡都尉、击胡君各二人,译长三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与乌孙接。近海水多鱼。〃   

  阿耆尼国地域广大、人口繁盛。东晋高僧法显就在其求法旅行记《法显传》(亦称《佛国记》)中则将其称为〃焉夷〃,还提到阿耆尼国跟高昌国一样崇敬佛教,只不过当地人信奉的不是玄奘修行的大乘佛教,而是当时十分流行的小乘佛教。   

  进入阿耆尼国境内后,玄奘的队伍首先来到了一个名叫〃阿父师泉〃的地方。这个地方非常奇妙,在大道南面数丈高的沙土崖壁上有一处泉眼,泉水就从崖壁上往外涌出。关于这眼泉水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支商队在途经此地时水尽,无法再继续走下去。其间有一个僧人,因为穷困而跟着队伍一路乞讨为生,大家觉得当初是觉得带上一个信佛的僧人让他接受我们的供养是为了借此求得佛祖菩萨的保佑,也没什么话说,可现在我们受折磨到这等境地,他竟然一点都不觉得愧疚担忧……僧人听到议论后就说,你们想要得到水,就应该各自礼佛,接受三归五戒,我才能帮大家登上悬崖去求水。众人觉得也没更好的办法,不如死马当活马医,就按照僧人说得去做了。受戒完毕后,僧人又说,我登上悬崖后,你们要同时念〃阿父师为我下水〃,需要多少就说多少。僧人登上悬崖后,众人就开始求水,不久,崖壁上竟真的冒出大股大股的泉水来,众人无不欢呼雀跃。水的问题解决了,可是等了很久,却不见僧人下来,待众人爬上悬崖一看,僧人已然圆寂。为了纪念僧人的恩德,众人就在他圆寂的地方修了一座石塔。         

虫工木桥◇BOOK。◇欢◇迎访◇问◇  

第38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2)         

  玄奘来到的时候,石塔和泉水都还在,更加奇妙的是,这处〃阿父师泉〃会随着求人的人数多少而改变水量……如果人多,下面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水洼;如果人少,也就只剩下一个小水坑。   

  听完这个传说后,玄奘对那位舍身求水的僧人非常敬佩,觉得他的行为才是佛家精神的最好诠释,便对着泉眼和悬崖上那座依稀可见的石塔遥遥膜拜起来,觉得阿耆尼国一定是个虔诚的佛教国家。   

  阿耆尼国虽然不大,但是盛产银矿,整个西域的银钱几乎都出自于离王城不远的银山里,因此国家非常富裕。富裕归富裕,这个国家的治安和民风却不太好,马队在离王城不远的地方竟然遭遇了一伙强盗,玄奘给了他们一点财物后才散去。当晚,马队露宿在王城附近的山谷里,与玄奘同行的几十个胡商为了早些进城开市,在半夜时抛下玄奘悄悄先走了。第二天玄奘一行往前走了一段路后,才发现他们全部被杀,财货也都被劫掠一空。这两件事使得玄奘对阿耆尼国的印象发生了改变……这个国家连王城附近治安都管理不好,更别说教化民众诚心向佛了。   

  不过来到王城后,玄奘还是得到了国王和大臣们的热烈欢迎,国王还专门派人前去服侍。按照惯例,玄奘也出示了麹文泰所写二十四封信里专门给阿耆尼王的那封信。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阿耆尼王看完信后当场翻脸,不但撤去了对玄奘的所有礼遇,就连原本应该提供给玄奘一行换乘的马匹都拒而不给了。在古代,马匹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但是一匹马的体力有限,不可能长时间赶路,因此每个国家都在境内设立了驿站,每个驿站不但给过路官员信使提供食宿休息,还准备了一些马匹供他们换乘。作为一个信佛的国家,为玄奘这样有名望的西行高僧提供换乘的马匹本应是分内之事,可阿耆尼王为什么会突然翻脸呢?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麹文泰写信本意是要帮玄奘,可他忘了高昌国与阿耆尼国之间的关系……高昌国是当时西域中部比较强大的国家,虽然不敢得罪西突厥,但对伊吾和阿耆尼这样的小国却是呼来唤去,还经常派兵侵扰阿耆尼国。正因为欺负惯了,麹文泰在给阿耆尼王信里的语气可能也比较强硬,所以阿耆尼国王看完信后就把新仇旧恨全都算在了玄奘身上。   

  无辜的玄奘成了两国矛盾的牺牲品,为了避免更多的麻烦,玄奘没有在阿耆尼国多加停留,而是带着取经队伍继续西行。尽管行色匆匆,但阿耆尼国还是给玄奘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从〃阿父师泉〃的感动到银山遇劫,从商人的自私最终丧命到国王的心胸狭小,玄奘深深的感到了在小乘佛教的教化下,自私自利给国家和民众带来的恶果,也更加坚定了只有大乘佛教才能教化万民普渡众生的信念。《大唐西域记》之所以把阿耆尼国摆在第一个,恐怕不仅仅是因为行程和地理位置的缘故,更可能是玄奘刻意所为……从一个恶劣的国家开篇,既说明西行之路的艰难,也是在摆实例告诉我们,小乘佛教不可取,唯有大乘真经方可解救众生。   

  一时的窘境并不意味着一输到头,开始的时候踉跄一下,反而会让人以一种更加清醒的姿态去面对未知的旅程。因此,玄奘虽然是有些〃灰溜溜〃的离开阿耆尼国,但他却做到了〃冷眼旁观〃。   

  由于没能在阿耆尼王城得到充分的休整,所以玄奘一行很可能是在博斯腾湖畔补充水源,然后沿着发源于博斯腾湖的孔雀河南下,经由南北疆要冲铁门关后南下,然后才进入南疆地区(今新疆库尔勒一带)。   

  有的史料记载玄奘一行渡过了一条大河,有的记载是两条,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孔雀河在流出博斯腾湖后首先是自东向西在铁门关和库尔勒之间穿过,绕过库尔勒后折向由北向南,然后往东南经尉犁注入罗布泊,大体呈逆时针方向。因此,如果玄奘在离开博斯腾湖后是沿孔雀河北岸前行,那么就需要在铁门关先渡一次河来到南岸,经过库尔勒后再渡一次河才能继续西行;如果玄奘离开博斯腾湖后是沿孔雀河南岸前行,那么就能省去铁门关这一次渡河,直接进入库尔勒地区。所以,不论一次还是两次,玄奘所渡过的〃大河〃都是孔雀河,前者是指渡过的一条河是孔雀河,后者是指两次渡过孔雀河。         

→虹→桥→书→吧→BOOK。  

第39节:第六章 无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