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石油真相-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曾经拥有过定价权,也曾经拥有掌握定价权的机会。曾几何时,东南亚地区所有的石油产品的定价权在我们中国,是中国说了算的,为什么呢?那个时候,中国出口大庆油、出口胜利油,东南亚有名的原油,如越南的白虎油、马来西亚的米那丝油(MINAS)、印度尼西亚的塔比丝油(TAPIS),以前他们定价要看我们大庆石油的挂牌价来决定,遗憾的是现在我们一刀把出口切掉,失去了唯一的能够具有一定价格影响力的资源。其实,自从1994年我国才从出口石油变成石油的净进口,至2004年中国才完全停止了石油出口,区域石油定价权也因此旁落。2005年顽童曾经通过有关渠道给各个方面提供过建议,即适当的出口大庆和胜利石油,以保住我们的定价权,因为实际上中国有限的出口和大规模的进口并不矛盾,而只有在市场上交易才有定价权。。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节 超级经济SuperEconomy体系下石油定价权的支撑(2)
上述的是在计价方面对于石油价格的主导,计量体制也有相应的支撑。
  石油的计量都是以“桶”来定义的,这个桶的概念是很有意思的。“桶”和“吨”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吨(原油)等于桶(原油),也就是一桶大约为136公斤多一点。那么为什么不以国际通用的统一标准计量单位来计量呢?这里就有学问了。尽管不同的石油依据密度在吨和桶之间有固定的换算关系,但由于吨是质量单位,桶是体积单位,而原油的密度变化范围又比较大,因此,在原油交易中,如果按不同的单位计算,需要进行单位换算,换算需要时间和技术,也就更便于智慧套利的操作。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的资源产品中,如粮食的计量用蒲式耳、黄金的计量用盎司、美国石油产品油的计量用加仑等等。
  美国以蒲式耳(Bushel)作为各种谷物的计量单位。蒲式耳(Bushel)是英制的容量及重量单位,在英国及美国通用,主要用于量度干货,通常1蒲式耳等于8加仑(约升)。在农产品的美国期货市场上,会使用“美分/蒲式耳”作为价格单位。但蒲式耳所代表的重量却因谷物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
  1蒲式耳燕麦 = 32磅 (公斤)
  1蒲式耳麦芽 = 34磅 (公斤)
  1蒲式耳大麦 = 48磅 (公斤)
  1蒲式耳玉米 = 56磅 (公斤)
  1蒲式耳小麦或大豆 = 60磅 (公斤)
  复杂的计价计量方式为美国在国际资源交易中带来了强大的主导权,使得全世界的交易都要以他们所指定的标准为基础。
  四、质量管理体制
  对于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ISO系列标准。ISO9000就是由西方的品质保证活动发展而来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的一家认证机构BSI(英国标准协会)首先开展了单独的品质保证体系的认证业务,使品质保证活动由第二方审核发展到第三方认证,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更加推动了品质保证活动的迅速发展。1980年,ISO正式批准成立了“品质保证技术委员会”。“ISO9000族”标准的诞生,健全了单独的品质体系认证的制度,一方面扩大了原有品质认证机构的业务范围,另一方面又导致了一大批新的专门的品质体系认证机构的诞生。
  自1987年ISO9000系列标准问世以来,为了加强品质管理,适应品质竞争的需要,企业家们纷纷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在企业内部建立品质管理体系,申请品质体系认证,很快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潮流。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推行ISO9000国际标准。
  而这一系列标准的制定始终是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这是不争的事实。
  五、国际法律保护下的文化导向机制
  我们在上面所说到的三方面实力的体现都有一定的标准和硬性的一些规矩和规律,往往这种硬性的指标会成为没有主导权的群体或国家所针对的东西。一说起来就是美元怎样怎样啦,WTI太过于垄断啦等等的牢骚。其实在这些硬性指标的背后,最最厉害的是文化的因素。用文化引领消费的实力才是所有实力的最根源的主导。这些由文化创造的消费需求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而由各种消费所拉动的对于石油的需要在表面上看是很难看到其本质的,就更不用说人们再把这些和石油的定价权联系在一起了。那么,就让顽童为您揭开这当中一系列的链环吧。看看您是不是也掉到了那些所谓的先进消费理念的圈套里,被忽悠了呢?

第二节 超级经济SuperEconomy体系下石油定价权的支撑(3)
首先还是来说说跟奥运有关的。据说2008年将有1800万奥运宝宝来到人间。这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可观的消费群体。随着年轻的父母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更多的父母抛弃了传统的尿布而选择给宝宝使用纸尿裤。婴儿纸尿裤的需求明显增加,并且渐渐取代传统尿布。在2007年底时某网站曾经对婴儿使用纸尿裤的情况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在为期20天的调查活动中,参与调查投票的人数为31887人,而这当中有的网友都表示会给宝宝使用纸尿裤,只有不到5%的网友完全使用传统的尿布。
  从1997年金佰利向中国市场推出好奇(HUGGIES)纸尿裤(这是由跨国公司引进中国市场的第一个高档婴儿纸尿裤)开始到现在,仅仅十年的时间,家长们的消费观念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不得不为文化超强的引导能力赞叹。金佰利(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邵青锋认为,2005年是好奇纸尿裤在中国市场上取得重要发展的一年,该年度好奇纸尿裤销售量创造了两倍以上增长的骄人业绩。随着电视广告上不断的播放和渗透,即使是没有宝宝的人群对于帮宝适(Pampers)、菲比(Fitti)、妈咪宝贝(Mamy poko)、嘘嘘乐(Sealer)等纸尿裤品牌也多少有所耳闻。
  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100项发明之一的纸尿裤——帮宝适是由宝洁公司在1961年推出的。有个小故事说,宝洁之所以会研发纸尿裤,是因为研发部经理有了一个小孙女,频繁地换洗尿布让他不胜其烦,于是他下决心要发明一种不用洗的东西来替代尿布。
  相比于传统的尿布,纸尿裤的确方便卫生,而且宝宝在运动过程中穿着舒适,减少了大人频繁检查和更换尿布的次数。但是,使用纸尿裤的孩子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这也是让很多美国家长头痛不已的问题,那就是习惯于使用纸尿裤的孩子很难学会使用马桶,往往到了4、5岁都还不能使用马桶上厕所,还对纸尿裤有巨大的依赖性。我的单身年轻同事曾经很困惑于她所看到的一个关于婴幼儿成长的纪录片中美国母亲对于孩子不会上厕所的抱怨,她无法想象为什么一个3岁的孩子还不会使用马桶。其实,看似方便先进的纸尿裤只是方便了孩子随时随地上厕所,而其本质不过是教会了小孩儿拉裤子,并且培养了他随时随地都可以自如地拉裤子的能力。
  而相比之下,传统的中国家长在使用尿布的时候,为了减少洗尿布的次数,会常常检查孩子的尿布,督促孩子上厕所,这在无形中其实是培养了孩子上厕所的习惯和能力。
  然而随着越来越国际化的消费理念,美国的文化正迅速的影响着新一代的年轻父母们,使他们认为纸尿裤才是更加先进、高级、方便的产品,因而对此推崇备至。大家都知道,纸尿裤做为一次性消费产品是不可再利用的,和传统的尿布相比浪费性极大。
  那么,请注意,纸尿裤和石油关系何在?原来用于生产纸尿裤的原材料中关键的防水材料的来源是石油。可以说,对于纸尿裤的倡导最终会回到对于原材料——石油的需求和炒作上。没错,绕了一个大圈子,最后还是落到了石油上。
  以文化作为引导,改变生活习惯将选择性消费变为必要的消费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大家都知道,真正为了满足基本需求的必要的消费往往是抑制性消费,只有那些非必要性的选择消费才是存在套利空间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奢侈品就算是再贵再没用也有人愿意花大价钱去购买。因为文化的引导将奢侈品定位在了相当的高度,使人们近乎疯狂地去相信和迷恋拥有奢侈品所带来的心理享受。这种由文化所“创造”出来的需求,将不必要的选择性消费逐渐变成了必要消费,为套利提供了没有限制的套利空间。这才是用文化开发需求的机制最厉害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实力的地方——谁是文化的输出方,谁就是时尚的定义者,就能从文化的层面倡导影响消费。这种影响消费和供需的实力彻底颠覆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关于需求与供应的消费关系,将传统国富观念扔进了历史的垃圾箱。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节 超级经济SuperEconomy体系下石油定价权的支撑(4)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文化逐渐成为了年轻人们追逐的对象。各种西化的节日越来越多,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爸爸节、妈妈节……连愚人节都有人要过得有模有样。说起来不好意思,当刚从美国回国的顽童都不是很知道情人节这回事的时候,我们国内的小青年们都很“正规”地互送起巧克力和玫瑰花了,那节过得倒是比美国更正宗。随着这些洋节的“入侵”,各种节日礼品的消费大大增加。从最早的纸质贺卡到后来的电子贺卡、各种各样的蜡烛、包装样式繁多的礼品盒等等等等,都从形式上大大刺激国人。我们传统的节日也是不甘落后,什么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情人节、九九重阳节纷纷重装上阵,“豪华月饼”、“豪华粽子”更是不断升级换代,以至于你都不知道那一盒月饼究竟是在卖饼还是在卖酒!提到过节,最开心的不是孩子而是商家,一个个节日最后都沦为了商家的一次次狂欢。各种礼品被文化性地驱动,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选择性消费,过度包装的背后不仅仅是浪费,更推动了各种包装原材料的套利。很多包装材料源于石油,没错!那些包装,还是石油!
  时来运转
  刮开发票中五千
  开罐可乐中一万
  还送黄金旅游五十天
  时来运转
  你拨这个电话儿不要钱
  号码用了十几年啦
  积分回报都冲了天啦
  时来运转
  我连庄天和一百遍
  然后改玩二十一点
  我就盘盘都抓二十一点啦
  时来运转
  出门低头捡彩票
  周末开奖五百万
  我陡然而富转眼间
  我要报复穷酸的从前
  我吃卤蒸我刀削面
  我大碗宽条的随便点
  我驴肉火烧加鱼子酱
  我豆汁油条就生鱼片
  我存自行车
  我都不划价啦
  喝水我就喝瓶装矿泉
  这是前两年彩铃风行时要多流行有多流行的一条彩铃的内容,大家先别急着奇怪,这里就有我在下面要说到的内容关乎石油消费。
  首先,请您回忆一下小时候喝什么水,上学用什么水瓶带水。
  如果你是60后,你一定能够体会家里通过关系拥有个注射葡萄糖的“点滴瓶”的那种喜悦。
  如果你是70后,你一定不能抵抗军用水壶的魅力。
  如果你是80后,你一定拥有或者至少听说过运动水壶SIGG。
  如果你家孩子是90后,你一定不愁用什么瓶子给他们带水了,因为他们一水儿都喝瓶装水或者只需要一个杯子用来喝饮水机里的桶装水(图9…6)。
  我相信中国的至少是80后以前的人们,小时候都是喝白开水的。那会儿没有那么多纯净水、蒸馏水、矿泉水,自来水或者地下水的质量也没有达到现在的可以直接饮用的程度,所以家家基本都是烧开水来喝的。大人们泡茶,小孩子们就晾凉了喝,有时候玩儿的热了就干脆“撅尾巴管儿”对着喝,也顾不上大人们说自来水不干净喝了会拉肚子。上学或者出去玩儿的时候,家里会提前晾好水用瓶子带着。
  顽童是60后,想当年和弟弟轮班用一个点滴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在这里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那个年月里点滴瓶的用法。现在医院里已经很少能见到玻璃的点滴瓶了,现在用的都是一次性的塑料瓶和袋子。说是为了方便处理,更加卫生、健康,其实在石油人的眼里看到的是对于可以多次使用的更加环保的玻璃材料的放弃和对于更加耗费以石油为基础的塑料原材料的大肆应用,实为一种浪费。回到我们的点滴瓶的话题上来。对于国内物质条件不甚丰富的六七十年代,能拥有一个玻璃的点滴瓶子在小孩子眼里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那会儿谁家要是有个在医院的亲戚能给留个点滴瓶子,简直是值得炫耀的事了。像顽童,虽然要和弟弟分享一个瓶子依然是觉得很知足。

第二节 超级经济SuperEconomy体系下石油定价权的支撑(5)
到了70年代,随着军挎、板儿绿的流行,军用水壶也成为了当红一时的抢手货。
  80后们的选择就更加丰富了,各种水壶,保温的不保温的,但水始终还是白开水。当年原创瑞士水瓶SIGG风靡一时,很多人不惜花几百块钱买一个轻型合金水壶。但依然是新瓶装白水。
  到了90后们上学的年纪,随着所谓的方便、安全等需求,市场上的瓶装水开始多了起来,你要再跟他们说白开水他们都会觉得你老土了,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喝白开水吗?
  如今,“喝水我就喝瓶装矿泉”,已经成了一种宣言,被人们“歌唱着”。
  在饮用水的消费上有这样一个惊人的数字——
  美国每年用于瓶装水的包装就要消费5000万桶石油,中国的此项消费也不在小数。这一石油消费是必要的吗?
  如果顽童说,这一消费是由改变人们消费习惯、引领消费时尚的文化高歌着“喝水就喝瓶装矿泉”拉动的,应该不难理解吧?那么,进一步说,拉动这一需求的过程背后实际出现的是对于原材料石油和物流的套利增值点,如此解释,大家就更加明白为什么要倡导“瓶装水”了吧?
  说的再直白些,饮料广告在文化的层面引导消费,被拉动的对于饮料的消费推动饮料瓶原材料如聚丙烯等在期货市场上的炒作,进而增加了做为聚丙烯生产原料的石油的套利空间,由此,从简单的饮用水里便衍生出了对于石油的彼此相互连接的众多套利环节。
  大家都熟悉的康师傅,如今最重要的产品已经不再是“就是这个味儿”的红烧牛肉面,而是其品牌下的饮用水或矿物质水。加工饮用水说白了就是加工自来水,成本极低,套利空间巨大。顽童在这儿说句欢迎大家拍砖的话,即使是可口可乐,其本质也就是在加工自来水。可乐贡献的只是可乐原浆合品牌文化,极少的一部分,其他呢?难道不是自来水?我不相信会用矿泉水或是别的什么水,还是自来水加工的。但是,即使是这样,由于文化的引导,人们仍然认为可乐是时尚的饮料。各个年龄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能够享用这种饮料。而这更加间接刺激了对于包装的消费进而刺激对于石油的消费,提升石油的价值和套利空间。这样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啊,难道还需要我们翰林院的大学士们招收多少届研究生写多少论文研究多少年来说明吗?
  这些由文化催生的消费反过来又为文化的输出国带来巨大的利益,更加强了其消费导向的实力,从而也更进一步地推动了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