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苍天霸血-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从方向鸣踏足一品之境,还是第一次对一个人生出这种感觉。就算是对于已然成为半个准宗师的许海风,他也未曾如此心生忌讳。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此人的武功修养更在许海风之上。
只是这个可能,委实太过于骇人听闻,能够胜过许海风的,当今之世,唯有宗师级数的绝顶高手了。任由方向鸣想破了脑袋瓜子,也想不起在什么地方听说过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莫非他们都是突然从天上掉下,从石头里迸出来的不成。
在这位老者的身后,则是林长空和许海名二人,这二人虽然名声不显,但也都是丝毫不弱于他的一品高手。
方向鸣长叹了一口气,自己堂堂的一位一品高手,无论在朝在野,拿出去都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但是放到黑旗军里,却像是落入深不可测的大海之中,仅能溅起数点浪花而已。
看不透,自己的这个二弟已经变得让他看之不透了。好在,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还是一如既往,这种发自于内心的感触只是一种直觉,并非言语所能形容万一。
他的眼光向后扫去,一排五十人的黑旗军士卒端坐马上,面无表情,每一个都有着不下于二品以上的身手。
想到临行之际,夫人劝他多带些人马防身,不由地为之好笑。
如此强悍的队伍,就算是奥本宗师亲至,怕也是只有退避三舍的份儿了。
他却不知,这突然出现的一老一少,正是当日在太行山脉中大出风头的李明堂和猴孩。
当日李明堂自断心脉,多亏许海风见机的早,以自身内力延缓了片刻时分,随后血酒发挥功效,终于救得他一命。
也不知是否因为已然死过一次的缘故,李明堂醒来之后,竟然成了一名成长型的血酒战士,在多次服用血酒之后,鬼使神差般地领悟了精神之力,成为许海风手下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宗师级数的血酒战士。
当然,他的修为也只是与夏雅君相若,比诸奥本宗师等老一辈高手,却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至于猴孩,他天赋异秉,只是落入许海风之手,千方百计的想要逃走,而且他凭借动物般的天性更是感应到了李明堂的不同,对他们怀有极深的敌意。百般无奈之下,许海风唯有强行灌下血酒,结果又出来了一位成长型战士,他的特长就是速度。
快若闪电,灵若狡狐,一旦让他动了起来,就连哲别的无敌长箭也难以捕捉他的身影,由此可见,他的速度已然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至高境界。
方向鸣的眼光继续下移,却突然为之一怔。
他的二十名亲兵竟然不在队伍之中。
许海风发觉他神态有异,顺着他的目光往下一看,顿时心知肚明,举目眺望远方,不由地笑道:“大哥,我们刚才跑到太快了,他们的脚程较慢,尚为赶到,不过,这里是通向京师的必经之路,倒也不必担心他们走失。”
方向鸣略微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就让我们在此地歇息一阵,顺便等候他们吧。”
许海风当然不会反对,下令就地休息。
过了大半个小时,终于从远方出现了数十个小黑点,渐行奔近,方向鸣顿时认出,这正是自己的那二十位亲兵。
方向鸣今日一时兴起,与许海风赛马,足足奔行了数个小时,就算是他的北疆名驹也有些吃不消,更不用提那些亲兵的马儿了。
为了追上方向鸣等人,勉强跟进的那些红色海洋骑兵却是吃足了苦头,他们奔行之际,不断催马加速,此时胯下的坐骑精神萎缩,四腿略显打颤,已然达到了极限的边缘。
虽然这二十匹马儿亦是百里挑一的良驹,但又怎能和那些变异品种相提并论。
而这二十位亲兵尽管都是从数千精兵中挑选出来的杰出之士,但与黑旗军士卒对比,立时便显得相形失色。
不但胯下的马儿摇摇欲坠,就连他们本人亦是风尘满面,虽然强打精神,但仍掩饰不住脸上的那一丝疲惫和羞愧。
方向鸣立即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之处,他当即驱马迎上。
“拜见将军。”这些亲兵自从跟随方向鸣以来,又何曾有过今日之尴尬,一个个地涨红了脸庞,低头不敢相望。
方向鸣立即伸手拦阻了他们的行礼,说道:“都是本将一念之差,累得各位受苦了。”
那十名亲兵更是羞愧难当,正要说话,却见方向鸣跳下马来,道:“你们都下来歇息,喝点水,等养足了马力再走。”
许海风看到他如此举动,心中暗赞,无怪乎方向鸣所部能够屡立战功,就凭他这副爱兵如子的表现,自己就远远不如。
不过话说回来,对待这些黑旗军士卒,无论他是施恩布惠,收买人心,还是拳打脚踢,任意喝骂,所得到的结果只怕都是一般无二。
就在此时,从京师方向传来一阵疾马奔驰之声,行近一看,竟然是一位身着紧身衣的骑士。
许海风等人霸占了大道的一半,过往商旅碍于他们人多势众,敢怒而不敢言,唯有绕道而行。
这名骑士显得身有要事,见状一转马头,就要绕过他们。
跑了数步,突然一勒马缰,转过头来,仔细地看了方向鸣和许海风一眼,大声问道:“可是方向鸣大公子与许海风姑爷。”
方向鸣高声应道:“正是方某。”
那人跳下马来,快步奔前,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叫道:“大公子,匈奴犯境,京师被困,危在旦夕。”
第六部 燕赵悲歌 第一百六十八章 罪臣
大汉,京师。
这座享誉千年的巍峨古城,一直是所有汉人心目中的骄傲所在,她的存在就像一盏明亮璀璨的夜明珠,代表了传承千载,衍生出无比灿烂文明的汉民族。
自从汉高祖开国,定都京师,数百年来,她的大门从来未曾因为外族的进犯而关闭。
然而今日,历史已然改写。
高大的城墙之上,站立着无数城卫军,他们的目光茫然之中夹杂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恐惧。
京师,就算是在四十五年之前,匈奴人倾国而来之际,也未曾兵临城下。使得所有汉人都产生了一种此城永远不会遭到攻击的盲目自信。
是以,当听到匈奴人突破西北防线,目标直指京师之时,他们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听差了。
然而当骑着高头大马,身披金色铠甲的金狼军铁骑在城外开始游戈之际,所有人才有了一种穷途末路的惊惶。
整个京师突然变得沸腾起来,所有能够拿起兵器的男丁都被征召,他们披着崭新或破旧的衣甲,被驱赶上城头。
尽管他们的双腿不住打颤,尽管他们的脸色苍白。但是,就因为他们的存在,缺少了五万名黄龙军团精锐战士的京师城头却看不出任何破绽。
方令天责无旁贷地揽下了守城的重责,他在城头观看半响,果断下令出击。
三千名黄龙军团的战士蜂拥而出,给了一路行来,畅通无阻,心生骄气的匈奴人当头一棒。
匈奴人初来之际,亦是仅有三千人的先头部队。他们随大军击溃汉廷的西北大营之后,一路南下,还是首次遭到成建制部队的强力抵抗。
鏖战半个时辰,黄龙军团大统领刘正中亲自披甲上马,大呼:“男儿保家卫国,此其时也。”
他一马当先,奋不顾身,冲进敌阵,一时之间,士气大增。
以三千对三千,黄龙军团竟然在战斗力稍逊一筹的情况下击退了远道而来的匈奴军。
正是因此一战,仿佛一颗定心丸,给予了城中官兵和百姓莫大的勇气。
只是,当匈奴人的大军源源不断地开过来的时候,纵然是方令天也唯有下令紧闭城门,不得出战了。
京师重地,城坚墙厚,更是备有大量箭矢土石,城中粮草亦是足以支持三月所需。
与匈奴人交战,最为注重的就是一个守字,方令天对此,深得其中三味。各种守城物质流水般地运到了城头,就待匈奴人攻城之际,给予他们迎头痛击。
然而,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数日过去,他并没有等到匈奴人进攻的消息,却等来了自己的儿子和女婿。
虽然匈奴人打算彻底封锁京师,但是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想要团团围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仅有十五万轻骑的匈奴人来说,这个要求显然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外。
是以,许海风等人才能趁夜色寻暇潜入京师。
方府内院,方令天看着多年不见的长子,心中百感交集,持着他的手,重重地握了一下,父子之间心意相通,再也无需言语。
“爹爹,既然我们回来了,守城之责就交给我吧。”方向鸣反握住老父的双手,那双因为多年操练征战而布满了老茧的大手。
若论大汉年轻一代的将领中,有资格和实力说这句话的不出三人。而方向鸣却无疑正是有资格说这句话的三人之一。
在北方大营,他战功显赫,前往西方,更是独当一面,屡建功。
方家的下任家主,他已是唯一的人选。非但如此,他的影响力还辐射到所有世家子弟,与平民出身的许海风在大汉军中并列为一时瑜亮。
凭借方家长子长孙的这个特殊身份,他可以比任何人少走许多弯路而达到巅峰。
方令天欣慰地笑了出来,这是他近几日来第一次露出发自于内心的笑容。
“风儿,你说呢?”方令天不答他的话,而是反问许海风。
许海风失笑道:“岳父,您不回答大哥,却来问我,岂不是要我为难么?”
方令天放声大笑,而后叹道:“能够在此时看到你们,老夫再无所求了。”
听了他这句话,许海风和方向鸣二人心头同时浮现出一丝不祥之兆。
方向鸣拉着老夫的手又紧了三分,说道:“爹爹,孩儿此来,看到匈奴人虽然势大,但他们却是清一色的轻骑兵,并未携带辎重。就凭这些人,想要攻下京师,无疑痴人说梦。而且他们既是轻骑,所带粮草必定不多,就算是刮地三尺,也休想在城郊找到能够提供十五万人马所需的补给。是以孩儿断定,少则十日,多则二月,困城之危必解。”
方令天松开了握着儿子的手,回到座位,闭上双目,原本舒展开来的眉头再度紧锁:“如果仅有城外这些跳蚤,为父又岂会如此忧心忡忡。”
方向鸣不解其意,扭头看向许海风,只见他却是深有同感地叹了口气。顿时知道,这一老一少肯定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而且还是一件事关重大的紧要之事。
他正要追问,突听门外传来一阵喧哗,方令德不顾礼数,推门而入,高声叫道:“大哥,李博湖那小子逃回来了。”
方令天从座位上一跃而起,动作敏捷无比,一点也看不出他已是个六十上下的老人:“什么?他回来了。”
京师,皇城,御房。
当朝皇帝汉贤帝,太子刘政启,三大世家家主,以及方向鸣和许海风众人齐集一堂。
比起上次的密议,唯独缺少古道髯,因为此老已然自告奋勇,随军前往北方大营。
方令天虽然对其顾忌万分,但想到他此去仅是做为一名幕僚而无任何实权,也就不再反对,只是通过家,告知方令辰要小心戒备。
许海风二人是私自上京,原来是万万见不得光的,只是匈奴大军犯境,势如破竹,已经打到京城。他们适逢其会之下,也顾不得那许多了。
汉贤帝虽然暗中恼怒他们二人的这番举动,但毕竟知道此时兵凶战危,正是用人之际,不能自毁长城,是以对他们擅离防线的举动视而不见,反而是和颜悦色的劝慰了几句。
过了片刻,一名身材魁梧,浓眉大眼,五十许的将领在宫中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御房。
他一进门,就翻身拜倒,重重地扣了三个响头,哽咽道:“罪臣李博湖有负皇恩,罪该万死。”
汉贤帝看他满面风尘,分明是匆匆赶来,旋又想起今日之难,全因此人而起,心中怒火大盛,喝骂道:“好你个李博湖,朕封你为苍狼军团大统领,你不为朕固守边疆,却临阵脱逃,你……你还有脸来见朕么?”
李博湖豁然抬头,高声道:“臣自知死罪,不敢申辩,今日来京,只为向皇上禀明一件事。”
汉贤帝死死地盯着他,从嘴唇里缓缓的迸出了一个字:“说……”
“汉有内贼。”李博湖对于那道充满了森严杀机的眼光视而不见,只是大声呼道。
“什么……”汉贤帝大惊失色,脱口叫道。
李博湖跪在地上,抬头扫视一圈,目光停留在许海风身上。
方令天知道他心存顾忌,见状立马道:“博湖,他是为兄的女婿,许海风。”
“许海风。”李博湖神色一动,询问道:“黑旗军?”
“正是末将。”虽然李博湖临阵脱逃,但是许海风却未曾有半点小觑之意,反而是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
“好,既然是许将军,那么罪臣也就放心了。”
“博湖,西北大营究竟是怎么失去的,你详细地说个清楚。”方令天踏前一步,询问道。
李博湖惨笑一声,悲鸣道:“大哥,悔不该不听你所言,方才有今日变故。”
方令天浓眉一挑,顿时心中有数,怒道:“果然是程家么?”
“十日之前,匈奴金狼军突然从天而降,突袭西北大营,我等措手不及,虽拼死抵抗,但寡不敌众,只好携残存余部杀出血路,赶往京师。只是途中多遭截杀,举步维艰,直至今日方才返回。”
“五万大好儿郎,能随罪臣安返的,仅存千人,余者……余者……”李博湖那张苍白之极的面容之上已是老泪纵横,谁说男儿不流泪,只缘未到伤心时。
“探子……探子呢?”汉贤帝怒不可遏,喝问道:“匈奴人是怎么来的,探子都死光了么?”
“本月负责北方情报的,可是程英豪当值?”方令天此时已是明了其中缘故,冷笑道:“好一个程家,好一个声东击西之计,你们……做的真绝啊。”
“程家?”汉贤帝惊呼一声,询问道:“方爱卿,你说什么?”
“程家,乃汉之家贼也。”方令天咬牙切齿,怒喝道。
汉贤帝抬眼看去,除了太子刘政启面现恍然大悟之色外,其余众人皆是默不作声,但面上却是不见半分惊讶,他凝思片刻,顿时醒悟。
重重地跌坐回龙椅之上,他的面容似乎一瞬间苍老了许多。
第六部 燕赵悲歌 第一百六十九章 城破
“咚……”
一声巨响传入宫殿,众人的注意力不约而同的被吸引过去,只听得一阵喊杀之声自远处传来。
“匈奴人攻城了。”方令天叹道。
该来的终归还是要来了。
“不对……”许海风耳力之聪,远胜他人,率先发觉不对。
再过片刻,如方令天父子,李博湖等这类带兵大将也发觉喊杀之声有异。
“这声音怎么越来越近?”方向鸣神色凝重的问道。
“皇上……皇上……”一个老太监急匆匆地奔进御房,石破天惊地叫道:“不好了,北门失守。”
众人脸上齐齐变色,汉贤帝从龙椅之上霍然站起,颤声问道:“你说什么?”
“皇上,北门失守。”
“方卿家。”汉贤帝转头盯着方令天,喝问道:“你不是向朕保证过,京师不会有失么?”
方令天双拳紧握,正要说话,突听门外有人高声叫道:“皇上……”
汉贤帝转头望去,来者正是黄龙军团大统领刘正中。
“刘统领,北门为何失守。”唐宗翰高声问道。
刘正中向他一点头,说道:“三更时分,北门突然来了百余位黑衣蒙面人,他们一个个武功高强,守卫官兵猝不及防,死伤殆尽。他们打开北门,放了匈奴人进城。”
“程家,又是程家。”方向鸣大怒,一掌击去,将身边的一把檀木椅击成碎片。
“皇上,微臣当率领部属拼死抵抗,您快些离去吧。”刘正中说罢,转身欲走。
然而,一只粗大的手臂挡住了他的去路,他抬头一看,却是方才还跪倒在地的李博湖。
“李统领,你……”
对于这位同泽,他当然不会陌生,只是猜不出他此时的意图。
李博湖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说道:“刘将军,你追随皇上多年,这护送皇上的重责可少不了你啊。”
刘正中一怔,就见他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