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外交-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哀。一名年轻的塞尔维亚刺客首次企图暗杀斐迪南失败,却误伤其座
车司机。斐迪南前往总督官邸,责怪奥地利官员安全措施不当后,由
夫人陪同,决定转往医院探视受伤的司机。此次为他们驾车的司机转


错一个弯,在倒车转向时正好停在那名刺客面前,他因前次任务失败
正在路边咖啡馆里借酒浇愁,不意竟碰上这天赐良机,这一次他再也
不会失手了。
原本可说完全是意外的星星之火,因希腊悲剧式的命运而燃烧为
燎原之火。由于大公的夫人非贵族出身,欧洲各王国没有一位国君参
加丧礼。假设各国国王曾聚集一堂,有机会交换意见,或许就不至于
在数天后轻言宣战,毕竟引起战端的仅是一桩恐怖分子的阴谋。
然而自种种迹象看来,即使有皇家巨头的集会,也无法阻止奥地
利点燃德皇迫不及待递上的导火线。德皇未忘前一年许下的诺言,在
奥国下一次遭遇危机时将援手,于是在7月5日邀奥国大使午宴,促
奥国速向塞尔维亚采取行动。7月6日贝斯曼·霍尔威格确认德皇的
誓言:
“奥须判断应如何廓清其与塞尔维亚之关系;无论奥之
决定为何,均可确定德必为其盟友后盾。”
奥地利终于得到渴望多时的无限保证,以及可能让它真正用上这
保证的情势。威廉二世不改一贯作风,对自己逞一时之勇会引起什么
后果全不在意,到挪威峡湾地带航海去了(这是在无线电发明之前)。
他心中究竟作何打算不得而知,但他显然未料到会发生欧洲大战。德
皇与其首相的盘算不外是,俄罗斯尚未准备好应战,只能旁观塞尔维
亚受辱,就如1908年时的情形。总之他俩相信以德国现在的地位与
俄国摊牌,比几年后要有利得多。
德国领袖们始终保持错估潜在敌人心理的纪录,这一次跟当年大
事筹建海军欲迫使英国就范,或扬言为摩洛哥而战以孤立法国时的想
法一样,以为大好机会又来了。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奥地利获胜可使
俄国对三国协约的期待破灭,让德国得以突破越来越紧密的包围,因
此便忽略法国,他们认为与法国谋和是绝无可能,对英国的调停也避
之唯恐不及,以免坏了他们获得最后胜利的好事。他们自欺欺人地认
为,若战争出乎一切预料居然爆发了,英国会保持中立,要不便是想
要介入时已太迟。但俄国外相萨索诺夫( Serge Sazonov)在战争一爆
发时,曾说明俄国这一次不再退缩的原因:
“自克里米亚战争后,对奥国于我之感受,我国已不存
任何幻想。自奥于巴尔干施行其蚕食鲸吞政策,冀望借以扶
持其摇摇欲坠之统治起,两国关系便每况愈下。然我国勉力
顺应现实,直至迹象渐趋明显,其巴尔干政策有德国为依
恃,且获得柏林之鼓励。”
俄罗斯认为德国是有意屈辱俄国在巴尔干最可靠的盟友塞尔维
亚,目的在打击俄国在斯拉夫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觉得必须加以反
抗。萨索诺夫曾写下这么一段话:“显而易见,我方须应对者并非某
位识见短浅之内阁大臣,自行负责且自担风险所做之草率决定,而是
处心积虑筹划而来,并经德国政府悉心协助完成之计划,且若无其首
肯与保证,奥匈帝国决不致冒险加以执行。”
另一位俄国外交官,后来也曾对俾斯麦时代与威廉二世时代,德
国有多么的不同,表示感慨万千:
“因德对奥匈深入巴尔干之政策大力鼓动,加以建立德
意志化‘中欧’此一华而不实之泛德思想,大战之爆发实不
足为奇。俾斯麦当年此种情况绝无可能发生。而事实是德国
经常地野心勃勃,企图达成比俾斯麦更伟大之成就,却缺乏
俾斯麦之才干。”
(读俄国人的回忆录需有所保留,因为他们想把爆发战争所有的
责任推到德国人身上。萨索诺夫尤其应负起部分责任。虽然他整体的


分析十分值得推崇,但他显然是属于主战派,主张全面动员。)
俄罗斯外交家是太抬举德国领袖了,因为威廉二世及资政们在
1914年时与对过去的危机一样,根本没有什么长远计划。斐迪南大公
遇刺引发的危机后来失去控制,是因为没有一国的领袖打算退让,各
国都执意履行正式条约义务,不为长期共同利益的大局着想。欧洲此
时缺乏的是具包容力的共同价值观,可使各国结合在一起,如梅特涅
体系或俾斯麦的现实政治外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不是各国
不遵守条约,而是太过拘泥于条约的文字。
次要的巴尔干危机转变成世界大战
这次大战前夕发生过许多怪异现象,其中最奇异的现象之一是一
开始什么都未发生。奥地利不失其平素作风,反应迟钝,部分原因是
维也纳需要时间,说服持反对意见的匈牙利首相提斯萨( Stephen Tis
za)让帝国投入战争。提斯萨终于屈服后,奥国于7月23日对塞尔维
亚发出48小时最后通牒,故意提出必然会为对方拒绝的严苛条件。
但这一延误使奥国难以受惠于欧洲各地在大公刚被刺杀时所体现的义
愤填膺之情。
梅特涅时代的欧洲,各国一致尊奉正统思想,俄罗斯必然会支持
奥地利,对塞尔维亚刺杀奥国正统王位继承人之举有所报复。但1914
年时,正统不再是共同价值观。俄罗斯同情盟邦塞尔维亚之情,重于
对斐迪南被刺的愤怒不平。
刺杀案发后整整一个月内,奥国外交一直是慢吞吞的。然后突然
在不到一天之内骤然改头换面。奥国发出的最后通牒使政治领袖不再
能控制情势的发展。因为最后通牒一旦发出,大国一定是箭在弦上,
即将展开动员,而没有回头的可能。可笑的是,触发一连串盲目动员
的居然是最不重视动员时间表的奥地利。当时在列强当中,唯有奥国
的军事计划仍是旧式不讲究速度的形态。对奥国的作战计划而言,哪
一方开打都无所谓,只要奥军能与塞尔维亚交手,迟早都没有关系。
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目的是先下手阻止调停,不是为加
速动员。奥地利的动员行动也未威胁到任何其他大国,因为要一个月
以后才会完成。
因此可以说,触发动员程序使各国不得不一战的国家,直到西欧
重要战役已经打完之后,其部队才真正开始作战。另一方面,不论奥
地利备战的程度如何,俄罗斯若有意威胁奥地利,就需动员部分军
队,而此举将连带触动德国一发不可收拾的行动(当时似乎没有一位
政治领袖意识到这种可能性)。1914年7月的矛盾现象是,有政治理
由走上战场的国家,没有严谨的动员计划,而有严密动员计划的国家
如德、俄,却缺乏作战的政治理由。
最能够阻止这连锁反应的国家英国,却犹豫不决。英国在此次巴
尔干危机中的利益微乎其微,虽然维持三国协约的确是一重要利益。
英国虽排斥战争,但更忧虑德国会获胜。英国若能明确宣示其立场,
让德国了解英国会参与全面大战,威廉二世很可能会规避正面作战。
这也是萨索诺夫的后见之明:
“余对此亟欲一吐为快,若1914年时格雷爵士,依余坚
决之敦促,及时确切地宣示英与法、俄同心同德,或可挽救
人类免于如此悲惨之灾难,免于足以令欧洲文明难以为继之
后果。”
英国领袖不愿因对援助盟友表现得裹足不前,而影响到三国协
约,可是有点矛盾的是,他们又不愿威胁德国,以便保留在适当时机
可以介入调停的余地。结果是两头落空。正如1914年6月11日,距
斐迪南被刺两周前,格雷对下议院所作的保证,英国没有法定义务要
加入法、俄这一边作战:若欧洲列强间发生战事,没有任何未公开的


协定,可限制或妨碍政府或国会决定英国是否应参战的自由。
就法律上说,这是千真万确。但其中还涉及无形的道德层面。法
国海军因英法海军协定而留在地中海;因此英国若不参战,等于是让
法国北部的海岸对德国海军门户洞开。随着危机的发展,贝斯曼,霍
尔威格保证,若英国承诺保持中立,德国便不会以海军对付法国。但
格雷拒绝这个交换条件,理由与1909年德国提议以减缓发展海军交
换英国的中立而被他所拒的原因相同,他担心一旦法国战败,英国便
只有任德国宰割。他的回答是:
“请务必告知贵国首相,其提议我国应以如此条件而保
守中立绝无可能。牺牲法国而与德国达成如此交易,将使我
国名誉蒙羞且永难以恢复。贵国首相也等于要求我国放弃对
比利时中立一切之义务与利益。我方亦难接受此一条件。”
令格雷头痛的是英国民意压力与外交政策传统相互矛盾。一方
面,民意不支持因巴尔干的问题而加入战争,英国便应该设法调停。
但另一方面,若法国战败或对与英法同盟失去信心,德国便可称霸,
这正是英国一向极力反对的。因此很可能到最后,即使德国不曾入侵
比利时,英国也必须参战,以免法军全军覆没。但要英国民意接受战
争恐怕尚需要时间。在此酝酿期间英国可能已尝试调停。然而,德国
决定挑战英国最确定的外交政策原则之一,即决不可让低地国家落人
任一强国之手,却解决了英方的疑虑,使战争再无妥协的余地。
格雷主张,在危机发生早期不加入哪一边,可令英国保持不偏不
倚的地位,这或有助于英国介入协调解决战争。过去的经验也支持这
种策略。20年来,国际紧张情势一旦激化,结果一定是召开国际会
议。但过去的危机中并没有国家动员。如今各国都蓄势待发,根本没
有时间用传统的外交方式解决问题。在军事动员的关键96小时里丝
毫没有机会进行政治运作,英国内阁等于只能袖手旁观。
奥地利的最后通牒把已经自认为倍受威胁的俄罗斯,更逼得忍无
可忍。因俄罗斯数度作战才得以脱离土耳其统治获得自由的保加利亚
倾向德国。已并吞波斯尼亚一黑塞哥维纳的奥地利,仿佛又想把俄国
在巴尔干最后一个重要盟友塞尔维亚,变成奥国保护国。最后当德国
在君士坦丁堡建立据点时,俄国益发疑惧泛斯拉夫运动时代,会不会
在所有其垂涎已百年之久的土地均落得被条顿民族掌控的情形下告
终。
即使如此,沙皇尼古拉二世并不急于与德国摊牌。他曾在7月24
日的一次内阁会议上,检讨俄国可能有的选择。财政大臣巴克( Peter
Bark)向沙皇报告:“战争将为全世界带来灾祸,且一旦爆发便难以
止歇。”巴克说:“德皇曾经常向吾皇保证其竭诚维护欧洲和平之意。”
他还提醒其他大臣勿忘,“德皇于日俄战争期间及战后俄国内部动乱
时期所表现之忠诚态度。”
提出反驳的是颇有权势的农业大臣克瑞弗辛( Aleksandr Kri
voshein)。他表现出俄国人记仇的民族性,指出德皇虽曾对有亲戚关
系的沙皇尼古拉做过这类善意的表示,但1908年波斯尼亚危机中德
国曾蛮横地对待俄国。因此“民意及国会将无法了解,为何在涉及俄
罗斯重要利益之关键时刻,帝国政府不愿勇敢地采取行动。我方过于
审慎之态度可惜并未能安抚中欧各强国。”
克瑞弗辛的主张获得俄国驻保加利亚大使的电文证实,文中指称
若俄国退缩,“我于斯拉夫世界及巴尔干之声望将破产且永不复返”。
政府领袖对于质疑其胆识的话向来难以抗拒。沙皇终于压抑住灾祸将
随之而来的预感,选择支持塞尔维亚,甚至打仗也在所不惜,不过他
并未下令动员。
塞尔维亚在7月25日回复奥地利的最后通牒,态度出乎意料地
顺从,全部接受奥国的条件,只有一项例外,航海刚回来的威廉二世
以为危机已除。但他想不到奥地利打定主意要利用他如此轻易就提出
的后援。更要紧的是他忘了,或许该说他根本从未意识到,列强既已


如此濒于战争边缘,军事动员的速度很可能快过外交。
7月28日,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宣战}虽然其军队要到8月12日
才能采取行动。同一天沙皇下令对奥局部动员,却惊讶地发现,虽然
过去50年来阻碍俄国对巴尔干野心的是奥地利,而这段期间军事参
谋学校一直是以局部的俄奥战争为标的,但军方参谋人员唯一拟就的
计划是对德、奥同时全面动员。俄国外相对此完全不知情,在7月28
日还向德国保证:“我方于奥宣战后采取之军事措施,无任何一项乃
针对德国而来。”
俄国军事领袖无一例外全是欧布鲁契夫的信徒,他们害怕沙皇的
局部动员,要求全面动员,以便与当时尚未有军事动作的德国交战。
有一位首要的将领对萨索诺夫说:“战争就在眼前,若不及早行动,
怕来不及拔剑出鞘已被击败。”
沙皇的做法在俄国将领眼中或许太优柔寡断,对德国而言却是太
果决了。德国所有的作战计划都是以六天内打垮法国为着眼点,然后
转向想必尚未动员完毕的俄罗斯。俄罗斯有任何动员,即使是局部
的,都会打断这个时间表,并使原本已冒着极大风险的德国获胜的几
率更低。于是德国在7月29日要求俄国停止动员,否则德国将跟进。
而众所皆知,德国动员就等于是战争。
沙皇过于软弱,无法让步。若停止局部动员,那俄国整个的军事
计划便付诸东流,而军事将领的抗拒也令他相信木已成舟。于是他在
7月30日下令全面动员。7月31日德国再次要求俄国停止。德国得
不到回应后便向俄国宣战。这段期间,圣彼得堡与柏林之间从未就危
机的实质有过任何认真的政治讨论,而且德、俄之间根本没有任何具
体的争议,但一切还是发生了。
德国现下的难题是,根据作战计划必须立即进攻法国,但整个危
机当中,法国除保证给予无条件支持以鼓励俄罗斯勿妥协外,始终是
静观其变。威廉二世在终于尝到20年无所作为的苦果后,如今只有
设法将动员的对象由法国转为俄国。但他想主导军事的企图,跟沙皇
先前想局限俄国的动员一样徒劳无功。德国的参谋人同样不愿把20
年来的辛苦计划一笔勾销,事实上也跟俄方一样没有任何替代的方
案。沙皇与德皇虽然都想自战争的边缘退一步,却都不知该怎么做,
沙皇是因为局部动员受阻,德皇则是因为不能只对俄国动员。两人都
因他们自己促成的军事机器而自食恶果,而这个机器一旦发动,就无
法回头。
8月1日,德国询问法国是否有意保持中立。法国的回答若是肯
定的,则德国会要求取得凡尔敦( Verdun)及都尔(Toul)两处要
塞,作为法国善意的象征。但法国却讳莫如深,答以将依照国家利益
行事。德国自然没有特别的争议可作为对法宣战的借口,因为巴尔干
危机期间法国一直保持观望。而动员计划再一次成为宣战的促因。于
是德国捏造法国侵犯边界,并在8月3日宣战。同日,德军执行施里
芬计划,入侵比利时。次日,8月4日,除德国外在各方意料之中,
英国对德宣战。
欧洲列强成功地把一个次要的巴尔干危机转变成世界大战。因波
斯尼亚和塞尔维亚而起的争议,却导致远在欧洲另一边的入侵比利
时,继而又使英国不得不加入战争。具讽刺意味的是,西线正在进行
决定性的战役时,奥地利军队仍尚未进攻塞尔维亚。
德国终于知道,战争没有定数,而德国对速战速决取胜的秀丽迷,
反使它身陷于消耗战中不得脱身,只可惜已经太迟。德国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