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情网婚桎-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曼咪又想:麦迪不让她写信,为什么不让写信?如果是一个关系正常的女人给他写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除非是:不正常的关系……

家里都好,你不要挂念。上个月的水费、电费、煤气费和闭路电视费都交了,虽然煤气费涨价了。这个月的生活费足够了。因为我们公司这个月的奖金又增加了,再加上你走时留下的一笔钱,估计用两个月没有问题……

家里?那个女人在和麦迪谈家?叶曼咪想:谁的家?她的家吗?她的家对他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她要告诉他她家里的一些家庭琐事?从那女人信的字里行间分析,好像在谈她和他的家?那么是不是他们俩的家?如果是说明了什么?就说明麦迪总经理在深圳还有一个家——当然不是完整的家,而是人们常说的”金屋藏娇”。叶曼咪还从这段话中看出写信的女人是个独身女人。

……孩子也好,他在一天天地长大,我不知道他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有朋友劝我去做B超。我没做,因为怕那种射线对孩子发育有影响。不过,我告诉你,孩子现在开始变得不老实了,经常在肚子里踢我,但是你不要担心,不疼,就是让人感到一种幸福,即将要做妈*幸福……

孩子?那个女人怀孕了?她肚子里的孩子是谁的?是麦迪和那个女人的孩子吗?既然她和他谈孩子,那就肯定是她和他的孩子——问题严重了。

工作调动的事还望你抓紧进行。什么工作我不挑剔,什么工作都行。哪怕……只要能尽快地和你在一起……

那女人要往东北调动工作,她要来到麦迪身边?还有那个没出出生的孩子。这行吗?叶曼咪忽然站在麦迪的角度上替他担心了:如果真的把深圳那个女人调到东北来,麦迪将如何处理和这个女人和自己妻子的关系?

我和孩子一起盼望你再一次的到来。

爱你的姗姗

这封短信到此就结束了。

原来那女人叫姗姗。

放下信,叶曼咪感到心在乱跳,难道这封信里说的事情都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话,那么,她的上司麦迪就是在深圳另有所爱。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她可就窥视到了麦迪真正的隐私。

而且,叶曼咪由这封信又联想到不久前发生的另外一个奇怪现象:

当时麦迪总经理出差到深圳去了,——个自称是深圳海洋贸易公司公关部的小姐给这边打来电话,说是由于麦迪同本公司的长期合作有贡献,他们想赠送给麦迪及其夫人一些礼物,特意打听一下麦迪夫人的情况,主要是打听麦迪夫人的头发颜色和家庭情况。

当时叶曼咪如实相告了。但是,事后她对这个电话的真实性有了怀疑,因为她发现永泰贸易公司在深圳的客户中没有海洋贸易公司,海洋贸易公司怎么会突然“感谢麦迪的长期合作”给麦迪赠送礼品?

叶曼咪曾经对那个电话困惑了很久。

现在看来,也许那个电话就是这个姗姗打来的,目的是为了找一个借口了解一下麦迪夫人的情况。

叶曼咪继续自己的联想。

根据窥视到的内容进行自由的联想,这也是叶曼咪满足自己窥视欲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联想也是窥视别人心理的一种手段。

那么,姗姗了解麦迪夫人的情况干什么?

难道麦迪一直没向姗姗说过自己夫人的情况?

叶曼咪没有接触过男人,也不知道一个有妇之夫和一个独身女人之间如果有了那种关系后应该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她按照自己的理解,觉得麦迪应该在事前或者事后将自己家里的情况如实告诉自己的情人。

但是,叶曼咪从海洋贸易公司来的那个电话和姗姗来的这封信推测,麦迪肯定没有对姗姗说家里的情况,或者说了也没说实话,不然姗姗不会采用那种办法进行暗中的调查。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种欺骗——难道麦迪是用一种欺骗的手段将姗姗搞到手的?

事物都是双方面的,既然麦迪欺骗了深圳的姗姗,使她不知道麦迪在东北有家有妻子。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讲:麦迪是不是也欺骗了自己的妻子颜妤,颜妤是不是也不知道深圳姗姗这件事?

肯定不知道。

因为麦迪是不会把自己在外面另有女人的事告诉妻子的。



正文 第三十四章 出卖自己

34。出卖自己

这就使叶曼咪又想起另外一件和颜妤有关的事情来:有一天,颜妤独自一个人来到总经理办公室,抄走了所有与公司有联系的深圳客户的电话号码。抄号码就是要打电话的,这说明颜妤肯定对麦迪也已经有肝怀疑,她像姗姗一样也在进行暗中的调查。

这么说,这是一种双重欺骗。

这种双重欺骗发展下去会得到什么结果?

没有接触过男人没有过男女感情经历的叶曼咪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这种双重的欺骗会产生什么结果。她只是有些莫名其妙,一个女人简简单单的,一个男人也简简单单的,为什么男人女人加在一起就使男女之间的感情世界变得很复杂了呢?

叶曼咪继续让美容器散发出的湿雾蒸着自己的黄脸,她闭着眼睛享受着,思考着。袅袅的湿雾如同她的思绪一样缭绕不断,渗进和滋润着她皮肤的每一个细胞,干黄的皮肤有了暂时的光泽和红润。

房间里的光线很暗淡,空间仿佛小了很多,但这并不影响老*思维的空间,生活的空间和思维的空间并不成正比,有时恰恰相反。在这小小的生活空间中,独自一个人思考,是叶曼咪生活的必然规律也是她的特殊享受。

叶曼咪现在思考的问题是,应该如何处理从这封信中窥视到的秘密呢?

叶曼咪知道这封信的重要,她第一次窥视到这样重要的一个秘密。这是一个男人生活中最大的隐私,这事关系到她的上司的名誉,关系到他家庭的存在,也关系到颜妤和姗姗这两个女人的幸福。

如果是另外一个人窥视到这个秘密,一定会很好地利用这个秘密。

——如果是麦迪的政敌得知了这个秘密,会向上级纪律检查机关打小报告,以此将麦迪从总经理的位置上弄下来,由自己取而代之。

——如果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小人得到这个秘密,可以以此向麦迪威胁敲榨,让麦迪出钱赎回这封信,得到一笔数目可观的金钱。

——如果是愿意惹事生非的小人得到这个秘密,可以麦迪路的妻子告密,让麦迪的后院起火,从中获得一种恶作剧后的*。   

但是,叶曼咪什么也不做,叶曼咪只是看看,仅此而已,她不会运用这个秘密。她窥视的目的仅仅就是窥视行为本身,没有任何社会目的,而是为了自我精神享受。

所以,叶曼咪将自己的脸从蒸汽上挪开,将信封的胶口对上去,仍然用蒸汽将信封好。明天,她将像以往那些时候一样,把这封已经窥视过的信,不动声色地放在总经理的办公桌上。

那个秘密她不想对任何人说,她会永远深藏在自己的心里。

这就是老*叶曼咪。

但是,叶曼咪自己也没想到,后来她却把这秘密对警察说了。也正由于她的窥视怪癖,才给今后一件扑溯迷离的案件提供了惟一的破案线索。这是后话。

现在,叶曼咪关闭了美容器,她要睡觉了。

她先做了20分钟的“香功”。

又喝了一杯浓浓的牛奶和半盅蛇酒。

然后又用震动*器给自己*10分钟。

不做完这一切叶曼咪睡不着觉,她有严重的失眠症。

夜,对于甜情蜜意的男女来说也许太短了,但对于老*叶曼咪则永远是长的。

麦迪是早上回到家里的。

他是为了取一份文件,今天上午公司开会要用。

昨夜他一宿未归。

他是在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地方过夜的。

如果颜妤在家他是不会这样做的,但是,颜妤昨天到沈阳出差去了。

麦迪对妻子的出差颇感惊奇:以前颜妤是从来不出差的,颜妤本人不愿意出差,她说过自己更愿意守在家里。单位领导徐经理知道麦迪经常跑买卖,家里需要人看家,所以一直很照顾她,这回怎么就派她出差了?

尽管如此,麦迪并不反对妻子出差。他虽然是个事业心很强并且在事业上已经取得成功的男人,但他并不反对妻子也做好自己的工作。虽然他挣的钱足够养活妻子的,但他还是支持妻子继续工作的想法。

他明白:对于一个活人来讲——特别是女人,有时候工作并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充实生活的手段——特别是自己常年跑外,家里有老人和孩子,与其让颜妤一个人孤零零呆在家里,真不如让她上上班解解闷。另外,工作着也可以不断提高女人的素养。

也许颜妤总在家里呆腻了想出去活动活动。麦迪想:只要相安无事,他倒希望颜妤在外面多呆几天。这样他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干自己的事儿了。

麦迪来到自己家楼前,上了4楼楼梯,走到家门口,要掏钥匙开门,却发现门缝里插着一封信。

昨天晚上麦迪9点钟前曾经回来过一次,看来信是昨天晚上9点以后送来的。

谁送的信?

麦迪想:是因为来送信我不在,敲门没敲开才塞到门缝里的?还是就想以这种方式将这封信送给我?

信里写着什么?

麦迪满怀狐疑地从门缝里将信拿出来,先看看信封,信封没有什么特别的,在所有的文具店里都可以买到的那种统一制作的信封。信封封着口,封面上没写字。是呀,直接从门缝儿中塞进来的信,是不用在信封上写什么字的。

麦迪有生以来第一次收到这样的信。

他明白,这种信是不适宜在门外看的。

麦迪打开门,进了家。

没脱鞋没脱大衣他就急忙打开信。

是一封匿名信,信的内容只有一行字:

麦迪:你是杀死美馨的凶手。快到公安局去自首。

一个湖边钓鱼目击者

短短的一封匿名信,却使麦迪脚底生出一股凉风,顺着脊梁而上,麻木了他的中枢神经,僵得他半天没动地方,手中竟然也冒出了津津冷汗。

班是不能上了。会议也不能开了。

麦迪给叶曼咪打了个电话,取消原定的会议,推辞说自己晚去一会儿,然后颓坐在沙发上,独自一个人捏着那封匿名信发愣。

这封短短的匿名信像神奇的阿拉伯咒语一样,一下子就打开了他记忆深处的一个秘库,那个秘库尘封网罩,深埋暗藏,因为在那个秘库中隐藏着一个绝对见不得人的秘密。现在秘库一旦被打开,封闭了7年的那些岁月,那些难以忘记的生活画面,又重新出现在他的眼前……

……麦迪是个农村孩子,从小在农村土生土长。但是,也许因为他家乡那地方山清水秀水土好,使麦迪出息得溜光水滑,一表人才。而且,他天资聪颖,能说会写,村里人都说这小子像城里人。但是,遗憾的是麦迪是农民。

当时社会分工基本上是世袭制的。按照政策规定,城市人永远是城市人,农村人永远是农村人。国家机关干部或者国营企业工人的孩子可以接替自己的父母继续做国家机关干部或者国企业工人,而农民的儿子除了大学毕业或者当上了军官等特殊原因外,则注定永远接替自己的父母做农民。

所以,一表人才的麦迪长成了大小伙子,仍然改不了当农民的命运。  

麦迪当然不甘心。

他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那时候,能改变一个农民命运的不是别的,而是一个红色的户口本——城市居民户口本。

有了红色的户口本,就可以进城落户,在城市里分到公家的房子,在城市里生活。就可以凭着红卡片吃国家供应粮,可以安排到国营单位或国家机关做正式工作。一句话,就可以终生无忧无虑地捧着一只铁饭碗。

铁饭碗——在当时对农民的诱惑绝对不亚于现在一家大公司总经理的位置。

但是,那时候想弄到城市户口谈何容易呀!

那时候还没改革开放,不兴卖户口,也没有后门可走。红色的城市户口对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来说,简直就像天边的月亮。

一个偶然的机会启发了麦迪。

村里的一个稍有姿色的姑娘,不愿意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就托人在城市里找了个老光棍,嫁了过去,红色的城市户口随即到手了。那姑娘进城了,吃上了供应粮,被安排到一家工厂当了工人。



正文 第三十五章 柔情蜜意

35。柔情蜜意

这种婚姻并不是爱情的产物,而是一种双方为满足自我需要的一种交易,男方需要媳妇,女方需要城市户口,于是就采了个等价交换。说白了,那姑娘在用出卖自己的办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是,当麦迪听到这个消息后,当时心里一亮:对呀,农村的姑娘能以这种方式为自己找到出路,农村的小伙儿为什么不行?

城市里有一些找不到对象的大男,也一定有一些找不到对象的大女。

麦迪决定走“曲线进城”之路。

麦迪明白这是在出卖自己。当时他悲壮地想:出卖自己算什么?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了事业为了前途吃苦受累赴汤蹈火都行,还怕嫁给一个城市姑娘吗?城市里的姑娘又不是吃人的老虎。

麦迪就托了那个先进城的姑娘为他找城市里的对象,结果很快就找到了。

这个城市大女就是美馨。

美馨大他两岁,那年已经26了。因为长相一般,又有些挑剔,所以一直没有合适的对象,婚事自然没有着落,姑娘到了26岁还没有婆家,就已经是不小的年龄了,是家里爸爸妈*一块心病。

相亲进行得非常顺利。

美馨一眼就看中了年轻英俊的麦迪。

麦迪也看中了美馨——不是因为美馨漂亮,而是因为美馨的爸爸是劳动局的一位科长,可以为麦迪办理城市户口和安排工作。

这是两种需要的结合,麦迪需要城市户口,美馨需要一个年轻英俊的男人。

现在听起来这故事有些不可思议,但在当时确实是那样,一个没有工作的,生活没有着落的男人,是没有权利在爱情上挑三拣四的。

女方家坚持早结婚,而且坚持先结婚后办户口和工作。意思很明白,怕先办了户口男方再变卦。

一个月的恋爱之后麦迪就和美馨结婚了。

麦迪的命运改变了,红色的城市户口有了,国营单位的正式工作有了,一个安稳的家庭有了。

但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注定要发生了。

麦迪决定铤而走险。

用消灭美馨的办法来摆脱美馨。

如果说当年他是为了城市户口牺牲了爱情的话,那么,现在他要为了爱情牺牲那个给了他城市户口的女人了。

于是,出现了7年前的那一幕……

水库旅游区。

绿水如镜,青山倒映。

一对对情侣泛舟湖上,一叶叶小舟载满柔情蜜意。

一叶小舟渐渐远离舟群,向水库上游无人区划去。

舟上一男一女,男的划舟,女的戏水,痴男怨女们愿意独去一处,在更远的没有人的地方谈情说爱,或者做出更加亲昵的举动,这在水库旅游区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谁也没有注意那叶远去的小舟。

小舟划到了上游一处无人水面,这里四处是树林,只闻空山鸟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