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岳独尊-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俗话说得好,盖棺方能定论。死者已矣嘛!
朝廷的公卿们对这位驾崩的皇帝没多少好感,不过皇家丧事向来是循规蹈矩的成份居多,该走的程序还是一样都少不得。
一身素白服饰的太子在灵堂装腔作势地哭了几声,即将被群臣劝进即位之时。只听得外面一阵喧哗之声,跟着一名甲胄在身的武士从殿下狂奔而来,在他的手上高举着用红色绸布包裹的物件,武士大声疾呼道:
“边关急报,十万火急!”
军情如火,万万耽搁不得,尚未即位的大秦太子在三公九卿等众臣的簇拥下来到了殿前。
太子从转呈的宦官手里接过这封军报,没来得及拆开,耳边又听到一阵狂呼,在远处的宫门外,一名风尘仆仆的甲士与前面的那位武士一样,高举军报飞奔而来。如此这般,仅是前后不到三个时辰的时间里,面临着国丧的帝国朝廷便连续收到了北部边关传来的十七封军报。这些军报的内容大同小异,铺天盖地的胡骑正叩关而来,前线将领请求朝廷调拨援兵。
雄才大略的始皇帝血脉,传承到了今时今日已然变得污秽不堪。在这位太子殿下身上,根本看不出身为天下之主的霸气,他双手颤抖着放下一份军报,目光扫视着群臣,语带哭腔地说道:
“众位爱卿,这可如何是好啊?”
大秦帝国沿袭了自周代以来确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太子殿下资质平庸,即便是在他那些同样没多大出息的兄弟们当中,他也算不得是出类拔萃的。这一点在平常时候倒也无所谓,突然遭遇难以决断的天大危机,涉及生死存亡之际,太子优柔寡断的性格缺点便暴露无遗了。如此紧要的军国大事,居然首先向群臣征询意见,而非立即向边关派出援军,或者是调动军队加强布防。想必这位新君留给臣下们软弱无能的印象,已然势不可免了。
三公九卿当中,太尉是主管全国军事的职务,其地位相当于现代社会中的三军总司令。
尽管没有皇帝颁授的虎符调兵,太尉头衔无非是个空心大老倌,甚至连一兵一卒都调动不了,不过朝臣们的目光此刻还是聚焦到了现任的大秦太尉李奉贤身上。
表情慎重地摸着一把山羊胡,随之,太尉李奉贤开腔说道:
“启奏太子殿下,若依老臣愚见,当下之要务是您即位之事。普天之下,唯有皇帝陛下有权授予将领们虎符,合符方可调兵,此乃祖制断然不可更改。您一日不即位,遵照祖宗法度,朝廷便一日不得调动兵将啊!”
闻听此言,满朝文武大臣看着这位一副宽厚长者模样的老太尉,无不是恨得牙根直痒痒。您说眼下这都什么当口了,李奉贤你个老不死的还不忘借机邀功请赏,再升官你就直接升到棺材里去了。
饶是群臣心底里对李奉贤的无耻表现愤愤不平,但有些事情恐怕还是非做不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当即,满朝文武大臣们异口同声地说道:
“正是,正是,太尉大人所言有理。臣等恭请太子殿下承袭大统,以安万民之心。”
这位太子年纪还不到四十岁,他的面色白皙,从外表看起来像公子哥多过像一位至尊无尚的统治者。这时,他也不知是真心还是假意地说道:
“父皇停灵殿前,未及发丧,孤怎能作此忤逆不孝之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起初之时,大臣们都以为太子是在跟大伙客气一下,在华夏传统中,谦虚总是一种美德么!奈何,经过群臣轮番上前劝谏之后,太子仍然不肯答应下来,如梦方醒的朝臣们这才意识到,原来这位太子殿下不是在跟大伙客气,突如其来的明悟叫官僚们开始慌了手脚。要说在太平年月,皇帝继承者有如此谦逊节制的表现,那是纯孝,那是天下楷模,但是今日不同往日啊!
目下,时逢外敌叩关,一个应对不当,那就是亡国之祸呀!
遥想当年,犬戎覆灭西周,开始不也是看似平常的侵扰活动,谁知道这等小事会演变成了令大周王朝从此一蹶不振的天大祸事?
意识到火烧眉毛的紧迫性,无论太子是真的客气,抑或是故意邀买孝顺的名声,大臣们都争先恐后地跑过来游说他。关键问题是这位太子殿下好像认准了死理,提出必须给八十四世皇帝发丧完毕,然后他才能即位。急得如热锅上蚂蚁的公卿们在僻静角落商议一会,随即定下釜底抽薪之策。稍后,丞相和太尉、御史大夫等三公上殿后共同宣布,有鉴于目下情势紧急,一切当以国事为重,所以丧仪必须从简,将先帝的发丧期限缩短到七日之内,总算能把耗时缩短一多半。
急惊风遇见慢郎中啊!平日里尸位素餐的大臣们在彼此面面相觑之时,自是苦笑不迭。
这出破事要在其他时候,这位继任太子对自己父亲丧礼的顽固坚持一定会被官方宣传口径标榜为“仁孝知礼”,在史书上大书特书一番。很可惜的是,面对着仿如身处惊涛骇浪之中的复杂局势下,继续沿用那种平静水面上的行船方式,似乎注定了是要舟覆人亡的呀!
卷一
099带路党·书·
'更新时间'2011…09…0711:00:00'字数'3457
柔然、铁勒、东胡,这三大部族在过去的一年间势力迅速膨胀,吞并了众多弱小部族之后,从而使得自身空前强大。
如今,也是考虑到这种快速吞并活动所导致的消化不良症状,这三位草原枭雄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损人利己的祸水东移策略。
大秦帝国拥有一条东起鸭禄水畔,延伸到西北阳关的漫长防线。这条由长城以及沿线的大小军事堡垒、烽燧共同组成的防御体系,堪称是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对于那些不擅攻城的游牧民族的骑兵威胁更是大得多,不过在进攻方拥有海量廉价炮灰的前提之下,采取不计伤亡地昼夜围攻,仍不失为克敌制胜的良方。那些新近被三大强族吞并的中小部族,随即被拉上前线,在皮鞭和弯刀的威胁下,非自愿地变成了填平长城防线的垫脚石。
在督战队的刀锋威吓下,不计其数的奴隶战士倒在长城脚下,去年曾遭到严重破坏的长城,在坚守了几天之后,再度被胡骑突破。
前后短短的四天时间里,铁勒人就从河套平原一路南下,眼看着杀到了上郡的郡治肤施城外。
恰逢黄昏时分,举目眺望着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铁勒军营帐,上郡太守白正宗的脸上满是忧色,他用手轻轻拍着女墙垛口,叹息说道:
“数十万大军哪!我们的援军又在何方?”
这时候,跟随在白正宗身后的副将躬身说道:
“回禀大人,朝廷已经派人告知,先帝灵柩未及下葬,新君不能即位。遵照规制法度,未见天子颁授虎符,万不可调动大军,我们只能再咬牙坚持几日了。”
闻声,白正宗笑容愈发苦涩,听完了这位不识趣的手下,重复着几乎让他气歪了鼻子的混蛋指令,白正宗也有些憋不住火气了,愤愤不平地骂道:
“朝廷里是一群混账东西呀!救兵如救火,现在是讲究礼仪和法度的时候吗?他们……他们……一群尸位素餐的老不死。”
从收到朝廷指示到眼下,业已过了两天多的时间,听过朝廷给出的这个混账加三级的答复,白正宗仍不免气得脸色发青,嘴唇一个劲地哆嗦。
一名心腹幕僚凑近白正宗的耳边,低声说道:
“少上造务必慎言,您不记得武安君的下场了吗?”
身为上郡的郡守,白正宗虽然出身低贱,但他的祖先却是可以追述到战国时代,一举坑杀长平四十万赵军降卒的名将白起。既然身为武安君的后人,白正宗岂能忘掉自家先祖是如何因为出言不慎,触怒了秦王而引火烧身的?在很多时候,君王杀人是不需要理由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任凭你功高盖世,有朝一日只需三尺青锋赐下,那你也就非死不可了。
当想到这里,白正宗神色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待得重新睁开双眼,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凄然和无奈。所谓的英雄末路,大抵也不过如此吧!
前番不幸被大兵们半路抓了壮丁,现在供职于上郡军营内担任军医的林旭化身,此刻正在不远处地城墙上。目睹了这一幕苦情戏,除了同情之外,他也找不出什么恰当词语描述对这位白郡守的观感。
老话说得好,瓦罐不离井沿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明明前方敌情紧急如火,后方行动迟缓如温吞水一般,倒霉地夹在这二者中间,那真是人生一大悲剧啊!可想而知,这位白少上造大概是很难吃到明年的新麦子了。
过了一会,白正宗脸上的怒气和哀愁悉数消退,余下的仅有一份洞悉世情的淡然,只听他慢悠悠地说道: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纵是大厦将倾,白某无力匡扶社稷,唯愿效法古之忠臣烈士,一死以报家国而已。大丈夫顶天立地,生死本是寻常事,洒却一腔热血,何足惜哉?”
对效忠了半辈子的大秦帝国感到彻底绝望,白正宗似是下定了必死决心,神色淡然地迈开大步沿着城墙向前巡逻。
附近那些平日里受到白正宗关照的军兵们目睹了此情此景,受到一番悲凉言辞的影响,不知不觉间,众人皆已是潸然泪下。
这一夜格外漫长,随着东方朝阳升起,惊天动地的战鼓和嘹亮号的角声刺破云霄,一场大规模的攻城战即将拉开帷幕。
草原民族很不适应围攻城市的战斗方式,他们更熟悉在草原上驱逐驰骋的追击战,但是肤施城宛若一把铜浇铁铸的大锁,连同东西走向的长城一起封锁了北方草原通往关中平原的咽喉要道。不管需要付出多大代价,铁勒人必须敲开这个硬核桃,否则他们就永远也到不了那座在传说中被形容为堆满了金银财宝,美女如云的千年帝都咸阳。
铁勒人俘虏的秦人工匠打造出了攻城器械,经过一些简单训练,出身于被吞并小部落的战士下马充当着步兵,吆喝着推动这些沉重的木制战具步步进逼肤施城。
“哗啦!轰——”
一整锅烧沸的滚油从城头泼下,旋即掀起一片被烫伤的惨叫声,而后如飞蝗般掠过天空的火箭射向铁勒人的冲车和云梯。
波及了城墙上下的攻防战仍在持续中,好不容易打退了一波攻势,不知哪个小兵看到了下方的敌人有所异动,声音嘶哑地叫道:
“快,敌军又杀上来了!”
兵法有云:外有必救之兵,内有必守之城。
这座规模不算大的肤施城在白正宗的竭力指挥下,顽强抵抗着兵力数十倍于自身敌军围攻,架不住援兵迟迟不见踪影,陷落也只是时间问题。
“嗖!嗖!嗖!嗖……”
当铁勒大汗思结祢度意识到继续拖延时间对自己更不利的时候,直接放弃了用炮灰消耗守城方战力的消极战术,转而动员起本部主力精锐,用遮天蔽日般的密集箭雨强行压制城头的抵抗。
那些飞行在半空中的箭矢,密度在这一刻堪与乌云比拟,无可辩驳地遮蔽了正午时分的炽烈阳光。
早已抱定死志,白正宗提前将写好的遗书交给了几名心腹亲兵,命他们一人双马奔向老家报丧。随后,白正宗笑对着遮天蔽日的箭雨,朗声笑道:
“儿郎们,此地好生凉快呀!莫要辜负铁勒人替咱们爷们遮荫的一番美意,今日定要叫他们知道咱关西老秦人的厉害。”
将是兵的胆,胆壮则气足。兵是将的威,威雄方能势壮。在铁勒人雨点般射来箭雨之下,白正宗仍能面无惧色地加以调侃,在他麾下的士卒们自然心神安定。同人不同命啊!若论性命的宝贵,将军的这一条命,无疑是胜过千百条士兵的性命。既然享受着高官厚禄,锦衣玉食的将领都不怕死,那些底层的士兵更没有颜面说自己怕死了。
在主将白正宗的极力鼓动下,人数仅相当于铁勒大军数十分之一的守军士气大振,又一次把铁勒人的如潮攻势硬顶了回去。
当然,除却士气因素之外,秦军的强弩也发挥出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依靠人力拉开的弓箭不能与强弩较量射程和威力。
当秦军布置在城头的大小弩机开始奋力还击,铁勒人再想组织起整齐划一的箭雨就很不容易了,不得不退出弩箭的覆盖范围。
师老兵疲乃是兵家大忌,孙子兵法说,取胜有闻拙速,未闻巧久也。
一支大军困于坚城之下,久攻不克,其后必生变乱。估计铁勒人没读过孙武子等先秦兵家的巨著,不过他们是实践主义者,这个道理还是懂的。正当思结祢度为了这座蒸不熟,煮不烂的肤施城而头痛之际,一个突然传来的消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回大汗的话,外面这小子说他是什么义军,要帮咱们一个忙。”
神情阴鸷孤傲的思结祢度闻声皱起眉头,随即他收敛了怒容,示意随从放这个求见者进来。
心机深沉老辣的思结祢度故意在对方即将进账之际,嘲讽地大笑起来,说道:
“我们铁勒雄鹰,哪用得着秦人的鸡雏帮忙?哈哈哈哈……”
处心积虑要跟铁勒人合作,这位拜访者已经学会了一些铁勒话,起码日常交流不成问题。闻声,来人的面色一阵青,接着又是一阵白。
等到思结祢度笑够了。前来毛遂自荐的这名年轻秦人开口说道:
“大汗的威名,天下皆知。可惜您上次就被拦在这肤施城下,没能打到咸阳,不知道这一次能不能过得去。”
凡是人就没有不怕死的,思结祢度瞥了这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家伙一眼,大概觉得他不像是故意来找死的,于是思结祢度沉声说道:
“怎么?难道你有办法破城?”
“回禀大汗,在下确实有办法。”
已经在城下被憋了许久,思结祢度内心焦躁得非同一般,他是一根稻草也要抓住。随即,思结祢度眯起眼睛,颔首说道:
“那好哇!只要你能拿出破城的好办法,本汗赏你一千头牛,五百匹好马,二百个奴隶,再加上五十个女人。”
闻听此言,那个低着头的年轻秦人脸上闪过一抹轻蔑的笑容,这种粗鲁的封赏方式对世家子弟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羞辱,不过他很快就掩饰起真实情绪,肃容说道:
“多谢大汗,但我不要这些东西。”
到了这个时候,思结祢度也觉得对方的表现有点意思,认真端详着跪在地上的这个面色黝黑,模样像是苦力出身的年轻秦人,说道:
“那你想要什么?哦,你们秦人不喜欢牲口,喜欢金银和那种铜钱。好,只要到了咸阳,本汗一定重重地赏你。”
“金银财宝我都不要,只求大汗赏赐一样东西?”
这个貌似谦恭的年轻人越说越让思结祢度感到好奇了,不禁追问说道:
“什么都不要,那你想要什么东西?”
“狗皇帝的脑袋。”
闻声,思结祢度好似是听到了什么非常有趣的事情,拍着大腿放声大笑,摇着头说道:
“哈哈哈哈,一个死人的骷髅头有什么好的,你想要就拿去吧!本汗再赏你千头牛羊,百匹好马,奴隶百名,十匹骆驼的金银。来,快与本汗说说,你有什么法子能攻破肤施城?”

卷一
100破关·书·
'更新时间'2011…09…0811:00:01'字数'3447
太史公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生在世,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无权无钱就只能受人白眼忍气吞声。当这位年轻人听了铁勒大汗允诺重赏,他依然不见分毫喜色,语调平和地说道:
“小路,在下知道一条隐蔽小路可以绕过肤施。”
草原部落的首领也讲究血统出身,不过更重要的是能力,不像中原王朝凡事讲究程序第一。在生存竞争更为激烈的草原部落中,无能之辈迟早要死在下属和竞争者手里,这是公认的生存法则。
统率雄师数十万之众,铁勒大汗思结祢度也是从小骑羊射鼠开始发端的精英人物,当即他不露声色地摸着络腮胡子,说道:
“嗯,你说是小路,那能走多少人?”
这位投身异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