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前世缘今生定-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鲁荣明沮丧至极时,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叫他:“鲁荣明,等等!”

他心里一阵高兴,有点迫不及待地回过头去,却失望地发现并不是张丹桂在叫他而是她身边的一个女伴。看到那个女伴的一张笑脸,鲁荣明忽然觉得有点歉意,刚才他的心全在注意张丹桂的反应,竟然没有发现在她边上还有一个女伴。

“哦,有什么事么?”鲁荣明带着礼节性的笑容问道,不卑不亢,眼睛盯着这位女伴但眼角的余光却扫视着旁边的张丹桂。

看到身边的女伴回身和鲁荣明话,张丹桂也只好停住了脚,只是却不肯转过身来,只将一个背影留在当地。

“哦,是这样,我和张丹桂刚才正在争《木兰诗》里那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倒底是什么意思呢?张丹桂诗里的意思是一定要把兔子提起来才能分辩得出雌雄的,但我不一定非要那么做的,让它们在地上蹦蹦跳跳肯定也能分辩得出来的,对不对?鲁荣明,你是是张丹桂对还是我对?咹?”完忽扇着长长的睫毛巴巴的盯着鲁荣明,似乎希望他的回答会倾向于她的见解。

鲁荣明一时楞住无语,他没想到这位竟然会问他这个问题。《木兰诗》并不是任先生规定的读物,但如果学生在完成日常功课的基础上去读这类闲诗,任先生倒也不会禁止。鲁荣明闲来无事时曾读过这诗,但那都是囫囵吞枣地读,并没有细细剖析,现在一时之下让他如何能答得上来?

张丹桂的这位女伴胖胖的,一张娃娃脸红通通的象个苹果,个子比张丹桂稍为矮一点,衣着很是朴素,两肘缀着补丁,腋下夹着一本书,看样子也是刚下学的样子。

鲁荣明看着她有些面熟陌生,似乎在哪里见过但一时却想不起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女孩不会是竹林书屋的学生。也许她在其它私塾里就读。

此时看着对方急切探究的目光,鲁荣明只得苦笑一声,搔了搔头:“这个……嗯,我也不是很清楚……”正着,他脑中灵光一现忽地想到了什么,不由嘴角微微上扬,道:“呃……这个,我三伯伯家就养着几只兔子,如果你想知道的话,那我什么时候带你们去验证一下不就行了?”

“哈,太好了,张丹桂,我们一起去,好么?”那女孩开心地拍着手回头叫道。

听到女孩的叫声,鲁荣明看到张丹桂的身子明显僵了一下,然后扔下一句:“我不去,要去你去好了。”完拔脚就走。

“喂,张丹桂,你这是什么态度?你回来……”胖女孩当街大叫一声,令街上行人侧目而视。看到张丹桂没有回头,胖女孩无奈地转过身来,向鲁荣明抱歉地笑笑,“嗳,对不起啦鲁荣明,这张丹桂就这大小姐脾气,其他都蛮好的哩,我去追她。定了啊,我们一定找时间去你三伯伯家看兔子。”

“哦,好的,你们定下时间后和我一声就行了。”鲁荣明也笑笑回道。他心里虽然的有点失望,但听那胖女孩的口气,似乎她能服张丹桂一起去的,所以他立刻开心起来。

刚才乌云密布的天空,现在却是云淡风轻碧空万里……

章节目录 第十五章相约

县署送达给任先生的公函上规定,全县所有的私塾必须在年底前或关闭或改为代用学校,但改为代用学校前必须经县署教育专员组织县里国民小学里高资历的教师对其进行塾室考评及塾师考核,考核合格的私塾学校方可以改成代用学校继续收学生教学,考试合格的塾师可以继续在原校留用也可以转到国民小学任教。是关闭还是改代用学校都要求每间私塾在十月底前呈文上报,如果到时不报即视为自动关闭。

任先生本来就打算关闭竹林书屋的,因此他无须为那个什么劳什子考核费神费力,但是他却必须做好书屋的善后工作,比如他要一个个地通知学生家长来塾淡话,对关闭塾室的事表示无奈和抱歉,然后对他们子女的将来也得有个建议和交代。许多学生家长都不识字,乍然间关闭塾室,难免让他们感到不安和揣测,而且也不能让孩子的教育半途而废呀。

所以任先生必须做好相关工作才能让书屋平静关闭。最让任先生头痛的是厘清财务上的账目。按以往的规矩,今年开学后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交了全年馆金钿的,而另外三分之二的学生只在中秋时交了半年的馆金钿,其余的是要挨到年底放假前才来交齐。这就让任先生犯了难:现在县署对每个私塾都下放了整顿公函,不久之后必然全县皆知,而现在距离年底还有三个多月,如若一次**足了全年馆金钿的学生家长闻讯后要求退学退费这可怎么算?还有,那些只交了半年的学生又如何向其家长索要余下的馆金钿?而且该索要多少,半年的还是三个月的?

这些问题不想还好,一想起来就让任先生头痛不已,他只是个儒学夫子,只知道熟读圣人书,并不精于计算,平时家里的用度化销都是由夫人陆氏精打细算地调配着,不需要他操一点心,他要做的只是教好学生就行了,可现在让他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地去计较,这就和赶鸭子上架一样,确实勉为其难了些。

可是,这关系到自己一家子将来的柴米油盐生计问题,不好好计算一番又似乎不行。任先生纠结好久,最后决定还是把塾里学生每个人的馆金钿都先算好再作打算,他要先造出一份明细单来,再确定该如何做。于是,他决定在九月縀四放一天假,一则他要把帐目好好理一理,有几笔账,夫人陆氏可能会比他记得清楚。另外么,他突然觉得累了,就象脱力般周身无力,也不知是因为心情不好引起的还是他的身子的某个零件出了问题从而给他发来的警告,所以他需要憩息几天休整一下。

当任先生逐班通知放假之事时,几乎每个班的学生们一听到就立刻欢呼起来,饶是任先生再是如何的冷静,乍然间遇到这种场面也不由感到既意外又尴尬。

私塾里的学生除了过年前放的那个大假外平时基本上没有假期,如果学生身体不适或是家里有事不能来,就要向先生告假,告假方式口头的书面的都可以,一般先生都会允假,除非先生吃定这个学生是在谎,那就不仅不允假还会家访,大家都住在一个城里,稍微打听一下就会找到家门,这时,这个学生就等着吃他老子的拳头和他姆妈的鸡毛掸好了。如果不告假或是不出翘课的理由,先生就会以旷课处理,等你数天后回到学校,你就会吃惊地看到一大堆惩罚性作业,此时,除非你事先精力超好,否则不等你完成作业肯定就自个先累趴下了。

听到塾里要放假一天,鲁荣明不禁喜出望外,这真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早几天那个胖女孩就特地来书屋找到他,她已服张丹桂一起去他三伯伯家看兔子,具体时间就看他什么时候有空了。

胖女孩和他话时张丹桂就在边上写小楷,她只是在胖女孩进来时看了她一眼,然后就专心致志地写她的字,再也没有抬起来,似乎他们俩人谈论的这事与她没有任何关系。胖女孩和鲁荣明完话临走前和张丹桂打了个招呼,她才抬起头来面无表情地向她颌了颌首算是作答,然后就又扑在桌上继续写字。

张丹桂的这种冷漠态度令鲁荣明心里很是失落和难过,但他又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应对。只得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看书。

那个胖女孩的身份鲁荣明今天总算是搞明白了,她是张丹桂的姨表姐,叫莫文馨,比张丹桂大一岁,和鲁荣明同年。

这莫家在雁城是开轿行的,以出租轿子为生,开了已有二十几年了,生意一直很好。江南一带,轿子是仅次于摇船的一种交通工具,主要用于短途出行,如果是长途的话肯定首选航船。

雁城有三家轿行,莫家轿行是最大的,轿行里有三顶花轿和五顶素帷小轿,空闲时那轿子在堂屋里沿墙放了一溜,很是壮观。花轿是专供婚嫁迎娶人家用的,四周的帷帐用的是绣有龙凤呈祥的杭缎,轿顶四周有珠子流苏垂下来,起轿时,由四个轿夫中的一个发一声喊,四人同时起力抬起轿子,那流苏就在晃动中流泻出一片霞彩,煞是好看。花轿的租用季节性很强,平时闲在那里没人租,每年入梅前,轿行里的人还得将轿子绸缎帷帐折下来洗净后晒干熨平收好,不然在梅季里长霉点后就租不出去了。进入冬月后,娶亲的人家多了起来,花轿便不缚租用,此时,就要事先排队预定,才能租得到轿子。

素帷小轿是供妇人出行的交通工具,季节性不是很强,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有人来租。那时女人多为小脚,出行不便,富裕人家大都自备有轿,家里有点钱但又配不起轿养不起轿夫的就上轿行里来租用。这种情况和如今的私家车和租车行非常相似。

轿子必须要由轿夫来抬,在莫家轿行里租轿时也有轿夫同时上前侍候,但这轿夫,却不是莫家轿行里养的,而是城里的苦力或是扛活的农人在轿行里挂单的,那些轿夫每天一早就守候在轿行里,遇到有人租轿,就会自动出来两个相迎,如果雇主不太挑剔,这两人就是这位雇主的轿夫;如果雇主挑剔,那就任他在等候一旁的几人里挑选。

轿夫所得的力钱分配是三三制,即三分之一归轿行,余下的由两个轿夫一人得一半。这种分配方式用现在的话来,也是当时轿行里的一种潜规则。出了大力的轿夫们并没有被轿行抽去三分之一的力钱而有怨怼。如果你不满,那就大可以不做,想做的人还很多呢。

莫文馨的父亲是莫家轿行里的长子,现在就是由他在经营着轿行里的生意。莫文馨是家里的长女,她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弟弟们全在蔚文学院里住读,而她因为是女孩子,她父亲受孔子“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的影响,就让她在轿行边上一所叫南塘书屋的私塾里读书,只是为了她认几个字长大后不致成为一个睁眼瞎而己。

雁城处于上海和杭州之间,水上交通四通八达,物阜民丰风气开放,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快,在辛亥革命前这里的女孩裹脚就已经渐渐稀少,至辛亥革命后遂基本绝迹,故而当一百公里外杨柳村里六岁的青柳在为裹脚而受苦受难时,雁城这些比她大了许多的姐姐们却籍着一双天然足正自由地奔跑着。

南塘书屋离竹林书屋很远,因此莫文馨不大来竹林书屋找张丹桂玩,仅有的一次是在去年秋天,那天她来竹林书屋找表妹是向她要曹素功墨汁的,这墨汁是当时新品,因不需磨墨而颇受文人欢迎,莫文馨在姆妈嘴里知道表妹家有墨汁后就找了个小瓶特意赶到竹林书院向她讨要,进院子时正好遇到鲁荣明,就向他问了张丹桂上课的教室,当时鲁荣明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正在烦闷,见到这胖女孩喋喋不休的很是讨厌,就爱理不理的答了一声就别转了身子。谁知莫文馨却因为他的冷傲而记住了他,时过一年,那天在街上遇到竟然还能叫得出他的名字来。这让鲁荣明在感到意外之余又有些小小的感动。

从雁城到赵家镇有十里旱路,平常脚健之人只需要半个时辰就够了,而十几岁的小孩子则需要大半个时辰,但娇滴滴的张大小姐估计一个时辰也走不到。塾学里平时不放假,如果等塾学下午放学后再启程,预计回城时天早已黑了。女孩子这么晚回家,不用那时,就是现在也是绝对不允许的,何况那时?想到这些具体细节,鲁荣明就越想头越大,此时他才发现当时自己的这个邀请是多么的不切实际。

真是想睡觉就会有人送枕头来,所以这鲁荣明的福气还不是一点点的好,而是相当的好,他正在愁什么时候去赵家镇时,任先生竟突然宣布放假一天,这让他不由心花怒放,当天放学后他就急急赶到南塘书屋,将刚刚放学已步出书屋的莫文馨堵住,让她通知张丹桂九月縀十四上午辰时四刻三人在北城门集中后一起出发。

其实鲁荣明和张丹桂本在一起念书,这个通知他原本是可以让张丹桂通知莫文馨的,谁知两个正在闹小儿女别扭,害得鲁荣明只好舍近求远,大老远的跑到南塘书屋来。

莫文馨欣然答应。九月縀四那天,南塘书屋并不放假,但她可以向先生告假一天,她脚痛上不了学。南塘书屋的这位夫子年逾六十,迂腐得紧,对父母送女孩子来念书有点不以为然,所以平时管得也不很严。

九月縀四那天一清早,鲁荣明就在北城门候着了,今天他特意用刨花水抹光了头发,又换了件干净的长袍和布鞋,十四岁的少年郎显得更加英俊挺拔。

辰时四刻很快到了,但鲁荣明左等右等不见人,正在心神焦急胡思乱想之际,忽见一乘素轿从东岳庙那头拐过来,他一时没有注意,只顾着踮脚看那轿后有没有他熟悉的身影,没想到素轿到了近前出人意料之外地停下了,一只胖胖的柔夷掀开帷布一角,露出一张胖呼呼的脸来,冲他喊道:“鲁荣明!我们走吧!”

鲁荣明定睛一看,顿时楞住,轿里的人正是莫文馨,而她身边似乎还坐有一人,不用细看他就知道那是谁了。

此时他不禁暗暗叫苦不迭:前些天只顾着开心了,怎么没想到莫家是开轿行的呢?何况再加上一个张家表妹张丹桂在里头,莫文馨的父亲就是心里不愿意但也得撑面子派轿啊!啊呀呀,这下可惨了!我哪里跑得过这两个长年靠脚力吃饭的轿夫嘛?

章节目录 第十七章二宝的长毛兔

第十六章

就在鲁荣明转念间,那乘素轿早已被抬起向城门走去。他知道原先设想好的三人一路上边走边聊的那种温馨而又浪漫的计划全盘落空,但是事已至此,亦已不能作他想,只好咬牙跟上。

两个轿夫都是年轻壮汉,又因肩负两个人的重量,步子就跨得很大很快,鲁荣明需要小跑才能勉强跟上。他先还能紧跟在后面,但慢慢地就落了后,再后来,就气喘吁吁地再也跑不动了,里面的衣服也已被汗濡湿,没奈何只得停下来两手撑膝喘着大气憩息,等他匀过气来直起身子一看,顿时呆住,前方是一个拐弯处,哪里还看得到轿子的影子?

这下鲁荣明可急了,从雁城北门出来往赵家镇去路上有好几条岔道,她们两个并不曾去过赵家镇,那两个轿夫似乎也不是这附近的人,要是走岔了道迷了路一时之间让他上哪里找她们去?

于是他鼓起全力,拔足追去。转过弯不多一会儿,那乘素轿终算又进入了他的视线。他又用余力紧追几步,就觉胸中憋闷喘不过气来,一双脚酸胀得移不动步,不得不再次停了下来。如此停停跑跑,把个鲁荣明累得几乎全身脱力,但他仍然咬牙坚持着。

此时他非常钦佩那两个轿夫,你看人家肩上还担着一顶木头做的轿子和两个人呢,可还和没事人一样走一步颠一下的极有韵律,脸不变色气不喘,似乎不是在抬轿而是在郊外悠然散步。

所幸的是不久后前方就望见了那座亭子,鲁荣明远远地看到轿子在凉亭里停了下来,心里一松,步子就慢了下来,心想:我的姆妈唉,这两个大哥终算也知道累了!他望见从轿子里了两个人,其中一个远远地冲他招手,另一个却背向他,似乎正在观赏亭子外的景色。两个轿夫齐齐坐在了一侧的条石上。

今天天气很好,天空一碧如洗,白云象棉絮一样在蓝天里慢悠悠飘荡,田野里色彩斑斓艳丽异常,鸀的是一畦畦水灵灵的青菜,清晨小小的露珠还缀在青鸀肥厚的叶片上,就象沾在翡翠上的一滴水珠,让人看了赏心悦目。淡黄色的稻穗沉甸甸的弯下了腰,夹在深鸀的叶间就象藏着一串串金子,几乎可以让人闻到稻子的香味;远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