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亮剑精神-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有战斗。
  若你有所感触,不妨问问自己:我属于哪种人?

  要么生存,要么被淘汰

  美国现在拥有将近3亿的人口,其中大部分是欧洲和非洲移民的后代,她的发展历史是达尔文进化论最有力的证明:为了生存而与残酷的现实进行不懈的斗争。
  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到处留下了失败者的故事:爱尔兰人梦想着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王国,结果全军覆没,后来的威尔士人也遭到同样的命运,甚至还有一些更早的探险者。公元8世纪到10世纪,北欧海盗一直觊觎着这片陆地,但最终还是在1013年逃命而去。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返回家乡的中途留在了格陵兰,这群人的人数曾增长到6000。但在1361年,当一位牧师到达这里想看看他们的状况时,发现这些人全部都没能生存下来。
  虽然如此,来到美国的欧洲人最终还是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了下来。这些人通过了残酷的自然考验,充分证明了他们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生存是什么?生存就是不择手段地活着。你可以卑鄙,你可以无耻,你还可以下流。只要能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就好。只有占据绝对优势的一方,才有资格大讲道德。
  这就是真实的世界,真实就是这样的残酷。它不会给那些弱者一丝一毫生存的机会。你只有鼓足勇气,奋勇向前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这里没有那些虚伪的“仁道”可言。因为“仁道”不符合自然的规则,而自然法则却是无可改变的规律。如果你能活下去,那你就得心狠手辣勇敢地活下去。如果你活不下去,那你就找个安静的角落静悄悄地去死。生生死死的规则就是这样清晰明了,就是这样的直白简单。这条简单的真理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准确地运行了几十亿年,在未来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残酷吗?生存就是竞争。热带雨林中的植物绞杀现象,就是它们奉行你死我活的竞争逻辑。自然界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想要生存下来,都必须参加残酷的竞争。生存环境时时刻刻在变化,生存资源总是有限的,于是形成了万物竞争的局面。植物生长需要阳光,但在一片面积固定的树林里,阳光是有限的。为了尽可能地占有更多的阳光,植物就要拼命往高长,要覆盖住其他的植物,否则就享受不到足够的阳光。那些在最初的竞争中没有长得足够高大的植物,因吸收不到足够的阳光,要么成了灌木和小草,要么从地球上消失了。
  越是弱小的生命,它的天敌就越多,越是强大的生命,它的天敌就越少。如果一种动物处于食物链的终端,它的生存就变得非常非常容易。再也不可能出现一种能够以蓝鲸或者犀牛为食的动物了。
  如果你随便问一个美国人,在他的生活中,什么是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他会说:“生存竞争”。这是他们的肺腑之言,因为他们相信事实就是这样。当然在当今世界,“生存竞争”并不是生物界所说的为了食物、为了生存而进行的你死我活的竞争,但这也只不过是程度上的不同,其实本质还是一样的。人们平常说的生存竞争,实际上是追求成功的竞争。他们在竞争中感到可怕的,不是第二天是否有足够的食物,而是他们将不能战胜自己的对手或者失去工作。
  世界人口在飞速增长,相应而来的是大量人才的涌现。在一个企业中,任何人员都不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失去了一个人,马上可以在社会上找到同样类型的人才补充进来。作为员工,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工作是什么?工作就是自己生存的保障,衣食住行都要靠工作所获得的薪水来维持。丢掉了工作,就丢掉了一切,更不要说理想和事业。因此,保卫自己的工作,就像狼保卫自己的食物一样。微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但比尔•;盖茨总是说:“微软离破产只有180天”。“危机意识”已经成为了微软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已经深入到每个员工心底。
  美国硅谷,这个世界上智慧的大脑最密集的地方,每年有几百家新公司成立,但人们发现这里公司的总量却反而持续减少,因为每年破产倒闭的公司更多。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曾做过统计:1520年成立的组织,现在仍然存在的,全世界只有85个,其中70个是学校,另外15个是宗教组织。
  人们常说,“生活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什么大家都用这样毫无诗意的语言去定义本该充满诗意的生活呢?不是说我们应该“诗意地栖居”吗?正视现实吧,与其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不如说我们处在一个生存的时代,淘汰的时代。在淘汰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团队来说,都是如此。
  即使淘汰充满着残酷和无情,但我们却不能不承认,正是残酷的淘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任何一个企业,要保持活力,要保证不落后,就必须不停地淘汰不适合自身发展的各种落后因素:落后的管理理念,落后的经营政策,落后的产品,落后的服务,落后的用人体制以及不适合的员工。只有不断地淘汰落后的、不适合的,才能持续保持先进的、适合的,才能生存下去,才能不断地发展。
  日本一家著名家电企业曾放言:只要韩国家电市场一对外放开,用不了半年时间,就会让韩国家电企业全部倒闭。由于意识到竞争的压力,韩国家电企业纷纷走上了改革创新之路,淘汰落后的观念,淘汰落后的产品。正是由于他们的这种自我淘汰的意识和行为,若干年以后,他们非但没有全部倒闭,反而在国际市场上对日本家电企业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成功,是每个人的渴望。但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问题是:
  要么生存,要么被淘汰!

  强者主导这个星球

  曾经有人说过:“西方人吃肉,中国人吃草;西方人是食肉动物,中国人是食草动物。”这主要是从饮食习惯去分析得出的结论。我们如果仔细分析,这背后可能还隐藏着更多的文化内涵。食草动物吃的是草,而食肉动物吃的却是肉,确切地说是食草动物的肉。
  除了一个吃肉,一个吃草,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还有什么区别呢?最主要的区别就是:食肉动物的思维方式具有高度警惕性和攻击性,是主动的一方;而食草动物的思维方式仅仅是防御,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当遇到不同类动物时,食肉动物只关注两件事:第一,它会不会吃我?第二,我能不能吃它?如果判明对方对自己有威胁,那就要么格斗,要么逃跑;反之就要准备吃掉对方,绝对不客气。而食草动物如果是野生的,则只关注头一条:它会不会吃我?如果会,那就逃跑;如果不会,那就“和平共处”,总之不打别人的主意。如果这食草动物是家养的,则连这点警惕思维也没有,一切听之任之,逆来顺受。
  这种食草动物的和平、忍让、自足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虽然这种文化让我们深受其害,但却仍有相当多的人不思悔改。当今世界,奉行的是弱肉强食、强者为王的丛林法则。
  整个社会的结构就是由一条条食物链组成,这些食物链最终形成了一张严密的网,每个人都生活在这张网中。霸权主义、经济垄断、全球战略,不就是强者说了算吗?先进打压落后,强大者欺负弱小者,高端控制低端,富有者雇佣贫穷者。
  我们强调话语权,但到底谁拥有话语权?强者,只有强者才有说话的份。我们强调秩序,但秩序到底保护谁?强者,稳定的秩序有利于强者维持其地位。我们强调规则,但规则到底是由谁制定的?强者!强者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然要制定对自己有利的规则。规则面前并不是人人平等,规则往往是强者的逻辑,强者主导着规则的制定,主导着规则的使用。这个世界就是强者所控制、主导的世界,弱者只能去适应,去寻找生存的机会。
  看一看现实就知道了。用手机,我们信赖诺基亚、摩托罗拉;喝饮料,我们首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吃快餐,当然是麦当劳和肯德基;拍照片,大家都用柯达、乐凯;买东西,自然去家乐福、沃尔玛。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就是打破国家的界限,让整个世界都成为跨国企业的市场,让所有人都成为他们产品的消费者。既然全世界的人都在使用他们的产品,既然全世界都已经离不开他们的产品,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能提高价格呢?为什么不能压低原料供应商的利润呢?借用一句时髦的广告语来说,就是“一切尽在掌握。”
  杰克•;韦尔奇曾经提出著名的“No。1 or No。2”战略,在任何一个领域,只有那些实力处于第一或者第二的个人或团队才能取得最多利润。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规则,他们获得了这个领域内最多的资源和最大的利润,他们就是这个领域内的强者。其他处于这个领域的人或者团队,只能去适应强者所制定的规则,寻求生存的空间。
  强者不是天生的,强者也需要机会、运气、资源、智慧等各种因素,但强者之所以能成为强者,之所以能在竞争的过程中挤掉对手,最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强者心态。狼是强者,羊是弱者,狼吃羊,是强者吃掉弱者;高大强壮的猴子作猴王,而低矮弱小的猴子不得不匍匐在猴王脚下,强者欺压弱者。“强者吃掉弱者”,“强者欺压弱者”是生物界的永恒法则。人类既然属于动物的一种,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分出强者和弱者。人在个体上存在着不平等,体力有强弱之别,智力有高低之分。但是在人类中,强和弱最主要还是以心态来区别。
  强者心态,能让你站在比别人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你冷静、豁达、临危不乱。强者心态,能让你敢于面对残酷的竞争,让你敢于接受各种严峻的挑战而不会退缩。强者心态,能让你不去计较眼前的成败得失,让你永远正视前方的路。强者心态,是一种面对困难时的坚强,是一种面对困境时的临危不乱,更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把自己摆在弱者的位置,以期得到他人的同情和怜悯,并获得他人的帮助。我不知道我们的文化中是否有这样的精神,也许在尔虞我诈的商业社会生存,这是一种明哲保身的策略。但这却是懦弱与卑微的表现,即使是为了隐藏自己的实力。可以肯定,这种心态并不是追求卓越的人所信奉的。
  还记得那本“旷世奇书”《狼图腾》吗?一本如此“野蛮”的小说,为什么在“温情主义”横行的年代大火特火?我们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个民族身上的“羊”气太重了,需要一些野性的“狼血”来强化我们的心灵。正如作者在书中写的,“西方走的是一条‘文明狼’的道路,而华夏走的是一条‘文明羊’的道路。人家顺利地从‘古代野蛮狼’走到‘古代文明狼’,再一直走到‘现代文明狼’,现在正朝着未来真正大写的‘文明人’演进。而咱们落下了不知道多少个阶段,而且还是南辕北辙……在农耕民族存在的基础上,经过千年的教化驯牧,华夏的知识层充满温柔敦厚的谦谦君子,华夏下层布满了软弱可欺的良民顺民,羊性几乎成了华夏的国民性。这条道路走得太极端,后来敦厚的羊群一旦遇上了凶悍的草原狼群,其结果,二十四史早已记录得血流成河。再后来,世界变小,敦厚的华夏‘文明羊’遇上了凶悍的西方‘文明狼’,两种文明相撞,撞翻的当然是羊。”
  在狼群中,我发现了我们人类需要学习的精神——强者心态。从客观条件上说,狼算不上强大,它没有猎豹的速度、狮子的雄悍、犀牛的体魄。虽然从各种条件来说,狼都算不上强者,甚至与某些动物相比,狼还处于弱者的位置,但狼却从来不以弱者自居,相反狼以强者自居。也许是这种心态决定了它们的行动,也许是它们的性格决定了它们要具有这样的心态。不管怎样,它们都是以强者自居,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敌人,这种强者心态都不会改变。面对弱小的羊群,自不待言,即使是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动物甚至人类,它们也丝毫不会示弱。它们决不会不战自败,不战而退。
  拥有强者心态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个人要想成功,需要强者心态;企业要想发展,需要强者心态;国家要想强大,也需要强者心态。

  人就这么一辈子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这样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还记得这句话吗?还记得保尔•;柯察金吗?还记得那本名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小说吗?
  保尔再也不是现今这个时代的明星,但当我们念着这熟悉的语言时,脑海里一定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在前浯阵地,被碎弹片炸坏了右眼和中枢神经;在工地上,因患伤寒而晕倒;在书房里,由于双目失明、肢体残废而躺进了轮椅……你记得他的无数次的跌倒,但更会记得他每一次跌倒后顽强地站起来,尽管受了伤,但他却不怕再死一次,坚持要上前线杀敌;伤寒病才刚刚有好转,他又一头扎进了工作;残疾了却没有消沉,反而用笔杆子开始了另一种战斗与抗争……
  保尔曾经是逝去时代的偶像,不光因为他百折不挠,更因为他使我们懂得,战胜困难的力量,来源于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珍惜。当一个人陷入困境时,若没有对生命的渴求,那么很大程度上说,他将无法自拔;但是若他懂得珍惜生命,那么困难反倒会激发出他的勇气和意志,使他明白:这是他不得不努力的时候了。同样面对困难,同样拥有生命,结局却有了不同。正如爱迪生所说:“坚强者能在命运的风暴中奋斗。”
  也许我们未必有保尔那样崇高的精神和“为人类解放而战”的信仰,但即使你只关注自己生命的成与败,你同样应该像保尔那样,不断地问自己:我的一生到底应当如何度过?
  人就这么一辈子,就这么一辈子,真的,没有前世来生。人来到世上,是孕育在母腹里的一个生命再走向死亡的过程,这就是人生。
  人就这么一辈子,潇洒也是它,无聊也是它;精彩也是它,平淡也是它;成功也是它,失败也是它;满意也是它,遗憾也是它。
  人就这么一辈子,说出来容易,但仔细咂摸咂摸,分量很重很重。
  人就这么一辈子,你应该怎么度过,才能不悔这一生?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从浩渺无穷的宇宙角度看,一个人的生命无论是有如“寿八百岁”的彭祖,还是有如“朝生暮死”的蜉蝣,究其实质,都是一样的短暂。当生命的长度无法延伸时,如何拓展生命的宽度和增强生命的厚度便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慎对生活”应该成为我们关注始终的一个话题。著名作家刘墉说:“人就这么一辈子,想到了这句话,如果我是英雄,便要创造更伟大的功业;如果我是学者,便要获取更高的学问;如果我爱什么人,便要大胆地告诉她。因为今日过去便不再来了;这一辈子过去,便什么都消逝了。一本书未读,一句话未讲,便再也没有机会了。这可珍贵的一辈子,我必须好好地把握住它啊!”
  有人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