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安东尼.罗宾潜能成功学-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恰好临时有私事,到别的城市去了,我又忘了告诉我太太。

“我的朋友找不到我,他深知我很喜欢足球,于是他猜测我一定是去看足球比赛了。所以他就在体育场用麦克风广播寻人,以一种很紧急的方式,喊了我三次。

“结果下个星期内,病人的数目一下子增加到前四个星期中病人总数的两倍,你说奇怪不奇怪呢!当人们知道我被人迫切需要的时候,我的医疗业务也跟着兴旺起来了。”

三  补偿心理

自卑感较强的人,常常通过牺牲自己的权力而让旁人来证实自己。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差异,而是感觉上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是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如:“我应该如此这般”、“我应该像某种人一样”等。这种追求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挫折,使自己更加压抑和自责。实际上,你自己就是你自己,不必“象”别人,也无法“象”别人,更没有人需要你“象”。因此,要想不被周围的环境所俘虏,走出自卑,就需要敢于面对挑战,并迎接它、战胜它、超越它。补偿心理就是自卑心理的法宝。

什么是补偿心理呢?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机能)。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了克服这些偏差,于是从心理方面寻找出路,力求得到补偿。自卑感愈强的人,寻求补偿的愿望往往也就愈大。从心理上看,这种补偿,其实是一种“移位”(变位),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感就成了许多成功人士成功的动力,变成他们超越自我的:“涡轮增压”。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们的自卑感也愈强——而成就大业的本钱就愈多。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补偿自己不足的方法就是通过教育及自我教育。他拼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在烛光、灯光、水光前读书,尽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识的营养却对自身的缺乏作了全面补偿,最后使他成了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贝多芬从小听觉有缺陷,耳朵全聋后还克服自卑写出了优美的《第九交响曲》。

自卑感有使人前进的反弹力,由于自卑,人们会清楚甚至过分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就促使你努力纠正或者以别的成就(长处)弥补这些不足。

这些经历将使你的性格受到磨砺,而坚强的性格正是获取成功的心理基础。

自卑能促使成功,令人难堪的种种因素往往可以作为发展自己的跳板。所以,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取决于能否从自我的陷阱里超越出来,而真正能够解救你的这个人——就是你自己。即所谓“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够自救的人。”要摆脱自己心理或生理方面带来的自卑感,就要善于寻找运用别的东西来替代、弥补这种自卑意识。一代球王贝利通过补偿心理克服自卑的经历,或许会对你有所启示。

球王贝利的名声早已为世界众多足球迷所称道,但如果说,这位大名鼎鼎的超级球星曾是一个自卑的胆小鬼,许多人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

时间倒退30 年。

“我为什么总是这样呆呢?”那时的贝利可一点也不潇洒,当他得知自己已入选巴西最有名气的桑托斯足球队时,竟然紧张得一夜未眠。他翻来覆去地想着:“那些著名球星们会笑话我吗?万一发生那样尴尬的事情,我有脸回来见家人和朋友吗?”他甚至还无端猜测:“即使那些大球星愿意与我踢球,也不过是想用他们绝妙的球技,来反衬我的笨拙和愚昧。如果他们在球场上把我当作戏弄的对象,然后把我当白痴似地打发回家,我该怎么办?怎么办?”一种前所未有的怀疑和恐惧使贝利寝食不安,因为他缺乏自信。虽然自己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忧虑和自卑,却使他情愿沉浸于希望,也不敢真正迈近渴求以久的现实。真是不可思议,后来在世界足坛上叱咤风云,称雄多年,以锐不可挡的勇气踢进了一千多个球的一代球王贝利,当初竟是一个优柔寡断、心理素质非常脆弱的自卑者。

贝利终于身不由己地来到桑托斯足球队,那种紧张和恐惧的心情,简直没法形容。“正式练球开始了,我已吓得几乎快要瘫痪。”他就是这样走进一支著名球队的。原以为刚进球队只不过练练盘球、传球什么的,然后便肯定会当板凳队员。哪知第一次,教练就让他上场,还让他踢主力中锋。紧张的贝利半天没回过神来,双腿像长在别人身上似的,每次球滚到他身边,他都好像是看见别人的拳头向他击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几乎是被硬逼着上场的,而当他一旦迈开双腿便不顾一切地在场上奔跑起来时,他便惭惭忘了是跟谁在踢球,甚至连自己的存在也忘了,只是习惯性地接球、盘球和传球。

在快要结束训练时,他已经忘了桑托斯球队,而以为又是在故乡的球场上练球了。。那些使他深感畏惧的足球明星们,其实并没有一个人轻视他,而且对他相当友善。如果贝利的自信心稍微强一些,也不至于受那么多的精神煎熬。

问题是贝利从小就太自尊,自视太高,以至难以满足。他之所以会产生紧张和自卑,完全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太重。一心只顾虑别人将如何看待自己,而且还是以极苛刻的标准为衡量尺度。这又怎能不导致怯懦和自卑呢?极度地压抑会淹没本身所具有的活力和天赋。

通过忘掉自我,专注于足球,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态,正是贝利克服紧张情绪,战胜自卑心理的法宝。

强者不是天生的,强者也并非没有软弱的时候,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正在于他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贝利战胜自卑心理的过程告诉我们:尽量不要理会那些使你认为你不能成功的疑虑,勇往直前,拼着失败也要去做做看,其结果往往并非真的会失败。久而久之,你会从紧张、恐惧、自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医治自卑的对症良药就是:不甘自卑,发愤图强,予以补偿。

学会自我补偿,自卑的阴影就不会再将你纠缠。每个人天赋不同,处境不同,面临的机遇不伺,成功的程度和方向也会不相同。用自己的本色和真实的感情创造前程,这就是一个人的成就。所谓发挥了潜能,无非扬长补短,尽力而为的结果。即使没有成就,没有建树,只要你充分发挥了生命,人就能享受成功的人生。不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迷信他人,这是生命得以发挥的心理基础。

另外,在自我补偿的过程中,还须正确面对失败。人的发展离不开失败与成功。由于失败对人是一种“负性刺激”,总会使人产生不愉快、沮丧、自卑。那么,一个人一旦面对失败,该如何自我解脱(补偿)呢?关键是要用理性的态度:(l)做到大志不改,不因挫折而放弃追求;(2)注意调整、降低原先不合实际的“目标值”,及时改变策略再作尝试;(3)用“局部成功”来激励自己;(4)采用自我心理调适法,即采取一点“自我调侃”、“自嘲”之类的精神胜利法。

要使自己不成为“经常的失败者”,就要善于挖掘、利用自身的“资源”。

虽然有时个体不能改变“环境”的“安排”,但谁也无法剥夺其作为“自我主人”的权利。应该说当今社会已大大增加了这方面的发展机遇,只要你敢于尝试,勇于拼搏,是一定会“东方不亮西方亮”的。许多宏篇巨作由逆境而生,许多伟人由磨砺而出,就是因为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不气馁、不自卑的意志!有了这一点,就会挣脱困境的束缚,获得使用生命的主动权。

四  算算你的得意事

露西莉·布莱克在学会怎样以自己所有的为满足,不为她所缺少的而忧虑之前,几乎面临悲剧的边缘。下面是布莱克的经历。

“我的生活一直非常忙乱,在亚利桑那大学学风琴,在城里开一间语言学校,还在我所住的沙漠牧场上教音乐欣赏的课程。我参加了许多大宴小酌、舞会和在星光下骑马。有一天早上我整个垮了,我的心脏病发作。‘你得躺在床上完全静养一年,’医生对我说。他居然没有鼓励我,让我相信我还能够健壮起来。

“在床上躺一年,做一个废人,也许还会死掉,我简直吓坏了。为什么我会碰到这样的事情呢?我做错了什么?我又哭又叫,心理充满了怨恨和反抗。可是我还是遵照医生的话躺在床上。我的一个邻居鲁道夫先生,是个艺术家,他对我说:‘你现在觉得要在床上躺一年是一大悲剧,可是事实上不会的。你可以有时间思考,能够真正地认识你自己。在以后的几个月里,你在思想上的成长,会比你这大半辈子以来多得多。’我平静了下来,开始想充实新的价值观念。我看过很多能启发人思想的书。有一天,我听到一个无线电新闻评论员说:‘你只能谈你知道的事情。’这一类的话我以前不知道听过多少次,可是现在才真正深入到我的心里。我决心只想那些我希望能赖以生活的思想——快乐而健康的思想。每天早上一起来,我就强迫自己想一些我应该感激的事情:我没有痛苦,有一个很可爱的女儿,我的眼睛看得见,耳朵听得到,收音机里播着优美的音乐,有时间看书,吃得很好,有很好的朋友,我非常高兴,而且来看我的人很多。

“从那时候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九年了,我现在过着很丰富又很生动的生活。我非常感激躺在床上度过的那一年,那是我在亚利桑那州所度过的最有价值、也是最快乐的一年。我现在还保持着当年养成的那种每天早上算算自己有多少得意事的习惯,这是我最珍贵的财产。我觉得很惭愧,因为一直到我担心自己会死去之前,才真正学会怎样生活。”罗根·皮尔萨尔·史密斯用很简单的几句话,说出了一番大道理。他说:“生活中应该有两个目标。第一,要得到你所想要得到的;然后,在得到之后要能够享受它。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能做到第二步。”你想不想知道怎样把在厨房水槽洗碗也当做一次难得的经验呢?如果你想的话,可以去看一本谈论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而很富有启发性的书。作者是波纪儿·戴尔,书名叫做《我希望能看见》。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瞎了50 年之久的女人,“我只有一只眼睛”,她写道,“而眼睛上还满是疤痕,只能透过眼睛左边的一个小洞去看。看书的时候必须把书本拿得很贴近脸,而且不得不把我那一只眼睛尽量往左边斜过去。”可是她拒绝接受别人的怜悯,不愿意别人认为她“异于人”。小时候,她想和其他的小孩子一起玩跳房子,可是她看不见地上所画的线,所以在其他的孩子都回家以后,她就趴在地上,把眼睛贴在线上瞄过去瞄过来。她把她的朋友所玩的那块地方的每一点都牢记在心,所以后来就成为玩游戏的好手了。她在家里看书,把印着大字的书靠着她的脸,近到眼睫毛都碰到书本上。她得到两个学位:先在明尼苏达州大学得到学士学位,再在哥伦比亚大学得到硕士学位。

她开始教书的时候,是在明尼苏达州双谷的一个小村里,然后渐渐升到南德可塔州奥格塔那学院的新闻学和文学教授,她在那里教了13 年,也在很多妇女俱乐部发表演说,还在电台主持谈书本和作者的节目。“在我的脑海深处”,她写道“常常怀着一种怕完全失明的恐惧,为了克服这种恐惧,我对生活采取一种很快活而近乎戏谑的态度。”在1943 年,也就是她52 岁的时候,一个奇迹发生了。她在著名的梅欧诊所施行一次手术,使她能比以前看得清楚40 倍。

一个全新的、令人兴奋、可爱的世界展现在她的眼前。她现在发现,即使是在厨房水槽前洗碟子,也让她觉得非常开心。“我开始玩着洗碗盆里的肥皂沫,”她写道,“我把手伸进去,抓起一大把肥皂泡沫,我把它们迎着光举起来。在每一个肥皂泡沫里,我都能看到一道小小彩虹闪出来的明亮色彩。”你和我应该感到惭愧,我们多年来每天生活在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里,可是我们却在混日子,看不见生活的美丽,吃得太饱,而不享受。

要克服自卑请记住这条规则:“算算你的得意事——而不要理会你的烦恼”。

五  保持本色

卡耐基收到一封伊笛丝·阿雷德太太从北卡罗来那州艾尔山寄来的信。

“我从小就特别敏感而腼腆,”她在信上说,“我的身体一直太胖,而我的一张脸使我看起来比实际还胖得多。我有一个很古板的母亲,她认为把衣服弄得漂亮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她总是对我说:‘宽衣好穿,窄衣易破。’而她总照这句话来帮我穿衣服。所以我从来不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动,甚至不上体育课。我非常害羞,觉得我跟其他的人都‘不一样’,完全不讨人喜欢。

“长大之后,我嫁给一个比我大好几岁的男人,可是我并没有改变。我丈夫一家人都很好,也充满了自信。我尽最大的努力要像他们一样,可是我做不到。他们为了使我开朗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只是令我更退缩到我的壳里去。我变得紧张不安,躲开了所有的朋友,情形坏到我甚至怕听到门铃响。

我知道我是一个失败者,又怕我的丈夫会发现这一点。所以每次我们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时候,我假装很开心,结果常常做得太过分。我知道我做得太过分,事后我会为这个难过好几天。最后不开心到使我觉得再活不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了,我开始想自杀。”是什么改变这个自卑的女人的生活呢?只是一句随口说出的话。

“随口说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整个生活。有一天,我的婆婆正在谈她怎么教养她的几个孩子,她说:‘不管事情怎样,我总会要求他们保持本色。’。。‘保持本色’。。就是这句话!在那一刹那之间,我才发现我之所以那么苦恼,就是因为我一直在试着让自己适合于一个并不适合我的模式。

“在一夜之间我整个改变了。我开始保持本色。我试着研究我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优点,尽我所能去学色彩和服饰知识的,尽量以适合我的方式去穿衣服。主动地去交朋友,我参加了一个社团组织——起先是一个很小的社团——他们让我参加活动,使我吓坏了。可是我每一次发言,就增加一点勇气。今天我的自信、我的快乐,是以前从来没有想到可能得到的。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我也总是把我从痛苦的经验中学到的结果教给他们:‘不管事情怎么样,总要保持本色。’”“保持本色的问题,像历史一样的古老,”詹姆斯·高登·季尔基博士说,“也像人生一样的普遍。”不愿意保持本色,也是很多精神和心理问题的潜在原因。安吉罗·帕屈在幼儿教育方面,曾写过十三本书和数以千计的文章,他说:“没有比那些想做与自己的本色不符的事情的人更痛苦的了。”这种希望能做跟自己不符的人的想法,在好莱坞尤其流行。山姆·伍德是好莱坞最知名的导演之一,他说在他启发一些年轻的演员时,所碰到的最头痛的就是:要让他们保持本色。他们都想做二流的英格丽·褒曼,或者是三流的克拉克·盖博。山姆·伍德说:“最安全的做法是:要尽快放弃那些装腔作势的人。”有人向素凡石油公司的人事处主任保罗·包延登请教,来求职的人常犯的最大错误是什么。他回答说:“来求职的人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保持本色。他们不以真面目示人,不能完全坦诚,却给你一些他以为你想要的回答。”可是这个做法一点用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