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安东尼.罗宾潜能成功学-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像他这样的小孩,自我感觉一定很敏锐,回避任何活动,不喜欢交朋友,成为一个只知自怜的人!但富兰克林·罗斯福却不是这样。他虽然有些缺陷,但他从不自怜自爱,而相反,他相信自己,他有一种积极、奋发、乐观、进取的心态,激发了他的奋发精神。

他的缺陷促使他更努力地去奋斗,他不因为同伴对他的嘲笑便减低了勇气,他喘气的习惯变成一种坚定的嘶声。他用坚强的意志,咬紧自己的牙床使嘴唇不颤动而克服他的惧怕。而他就是凭着这种奋斗精神,凭着这种PMA(积极心态),而终于成为美国总统。

他不因自己的缺陷而气馁,他甚至加以利用,变其为资本、变为扶梯而爬到成功的巅峰。在他的晚年,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有严重的缺陷。美国人民都爱他,他成为美国第一个最得人心的总统,这种情况是以前未曾有过的。

他的成功是何等神奇、伟大。然而先天加在他身上的缺陷又是何等的严重,但他却能毫不灰心地干下去,直到成功的日子到来。

像他这样的人,如果停止奋斗而自甘堕落,则是相当自然而平常的事!但是他却不这么做。假使他极为注意身体的缺陷,或许他会花费许多时间去洗“温泉”、“矿泉水”,服用“维他命”,并花时间航海旅行,坐在甲板的睡椅上,希望恢复自己的健康。

他不把自己当作婴孩看待,而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他看见别的强壮的孩子玩游戏、游泳、骑马,玩耍或进行其它一些激烈的活动,使自己变为最刻苦耐劳的典范。他看见别的孩子刚毅的态度对付困难,用以克服惧怕的情形时,他也就用一种探险的精神,去对付所遇到的可怕的环境。如此,他也觉得自己勇敢了。当他和别人在一起时,他觉得他喜欢他们,并不愿意回避他们。由于他对人感兴趣,自卑的感觉便无从发生。他觉得当他用“快乐”这两个字去接待别人时,就不觉得惧怕别人了。

在他未进大学之前,已由自己不断的努力,有系统的运动和生活,将健康和精力恢复得很好了。他利用假期在亚利桑那追赶牛群;在落基山猎熊;在非洲打狮子,使自己变得强壮有力。有人会疑心这位西班牙战争中马队的领袖罗斯福的精力吗?或是有人对于他的勇敢发生过疑问吗?然而千真万确,罗斯福便是那个曾经体弱胆怯的小孩。

罗斯福发挥潜能方式是何等的简单,然而却又是何等的有效!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实行的。

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他的努力奋斗和自信自强。更重要的是他从不自怜自卑,他相信自己,不低估自己的潜能,正是他这种积极的心态激励他去努力奋斗,最后终于从不幸的环境中找到了发挥潜能的秘诀。推而广之,不但缺陷可以超越,不利的环境同样可以超越。

有一位住在佛州的快乐农夫,由于超越了不利环境,他甚至把一个毒柠檬做成了柠檬水。当他买下那片农场的时候,他觉得非常颓丧。那块地坏得使他既不能种水果,也不能养猪,能生长的只有白杨树及响尾蛇。然后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要把他所有的变作一种资产——他要利用那些响尾蛇。他的做法使每一个人都很吃惊,因为他开始做响尾蛇肉罐头。几年后,人们发现每年来参观他的响尾蛇农场的游客差不多有两万人。他的生意做得非常大。由他养的响尾蛇所取出来的蛇毒,运送到各大药厂去做蛇毒的血清;响尾蛇皮以很高的价钱卖出去做女人的鞋子和皮包;装着响尾蛇肉的罐头送到全世界各地的顾客手里;为了纪念这位超越不利因素的农夫,这个村子后来改名为佛州响尾蛇村。

已故的威·波里索,也就是《十二个以人力胜天的人》一书的作者,他曾经这样说过:“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把你的收入拿来算作资本。

任何一个傻子都会这样做,但真正重要的事是要从你的损失里去获利。这就需要有才智才行,而这一点也正是一个聪明人和一个傻子的真正区别。”波里索说这段话的时候,刚在一次火车失事中摔断了一条腿。还有一个断掉两条腿的人,他的名字叫班·符特生。记者是在乔治亚州大西洋城一家旅馆的电梯里碰到他的。在记者踏入电梯的时候,他们注意到这个看上去非常开心的人,他的两条腿都断了,坐在一张放在电梯角落里的轮椅上。当电梯停在他要去的那一层楼时,他很开心地问记者是否可以往旁边让一下,让他转动他的椅子。“真对不起,”他说,“这样麻烦您。”——他说话的时候脸上露出一种非常温和的微笑。

“事情发生在1929 年,”他微笑地说,“我砍了一大堆胡桃树的枝干,准备做我的菜园里豆子的撑架。我把那些胡桃木枝子装在我的福特车上,开车回家,突然间,一根树枝滑到车上,卡在引擎里,恰好是在车子急转弯的时候。车子冲出路外,把我撞在树上。我的脊椎受了伤,两条腿都麻痹了。

“出事的那年我才24 岁,从那以后就从来没有走过一步路。”才24 岁就被判终身坐着轮椅过活。当问他怎么能够这样勇敢地接受这个事实,他说:“我以前并不能这样。”他说他当时充满了愤恨和难过,抱怨他的命运,可是时间仍一年年地过去,他终于发现愤恨使他什么也做不成,只能产生一种恶劣态度。“我终于了解到。”他说,“大家都对我很好,很有礼貌,所以我至少应该做到的是,对别人也很有礼貌。”有人问他,经过了这么多年以后,他是否还觉得他所碰到的那一次意外是一次很可怕的不幸?他很快地说:“不会了,”他说,“我现在几乎很庆幸有过那一次事情。”当他克服了当时的震惊和悔恨之后,就开始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他开始看书,对好的文学作品产生了喜爱,他说,在14 年里,他至少念了1400 多本书,这些书为他带来很新的境界,使他的生活比他以前所想到的更为丰富。

他开始聆听很多好音乐,以前让他觉得烦闷的伟大的交响曲,现在都能使他非常地感动。可是最大的改变是,他现在有时间去思考。“有生以来第一次,”他说:“我能让自己仔细地看看这个世界,有了真正的价值观念。

我开始了解,以往我所追求的事情,很大部分在实际上连一点价值也没有。”看书的结果,使他对政治有了兴趣。他研究公共问题,坐着他的轮椅去发表演说,由此认识了很多人,很多人也由此认识他。后来,班·符特生——仍然坐着他的轮椅——当上了乔治亚州政府的秘书长。

愈研究那些有成就者的事业,就愈加深刻地感觉到,他们之中有非常多的人之所以会发挥潜能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开始的时候有一些会阻碍他们发挥潜能的缺陷,促使他们加倍地努力而得到更多的报偿。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我们的缺陷对我们有意外的帮助。”不错,很可能密尔顿就是因为瞎了眼,才写出这么好的诗篇来,而贝多芬就是因为聋了,才作出这么好的曲子。

海伦·凯勒之所以能有光辉的成就,也就是是因为她的瞎和聋。

如果柴可夫斯基不是那么的痛苦——而且他那个悲剧性的婚姻几乎使他濒临自杀的边缘——如果他自己的生活不是那么的悲惨,他也许永远不能写出那首不朽的《悲怆交响曲》。

如果陀思妥也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生活不是那样的曲折,他们可能也永远写不出那些不朽的小说。

哈瑞·艾默生·福斯狄克在他那本《洞视一切》的书中说,“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人有一句俗话,我们都可以拿来鼓励自己,北风造成维京人。我们为什么会觉得,有一个很有安全感而很舒服的生活,没有任何困难,舒适与清闲,这些就能够使人变成好人并且变得很快乐呢?正相反,那些可怜自己的人会继续地可怜他们自己,即使舒舒服服躺在一个大垫子上的时候也不例外。在历史上,一个人的性格和他的幸福,却来自各地不同的环境;好的、坏的,各种不同的环境,只要他们肩负起他们个人的责任。

五  你认为你行,你就行

一个星期六的早晨,一个牧师正在为讲道词伤脑筋,他的太太出去买东西了,外面下着雨,小儿子又烦躁不安,无事可做。后来他随手拿起一本旧杂志,顺手翻一翻,看到一张色彩鲜丽的巨幅图画,那是一张世界地图。他于是把这一页撕下来,把它撕成小片,丢到客厅地板上说:“强尼,你把它拼起来,我就给你两毛五分钱。”牧师心想他至少会忙上半天,谁知不到十分钟,他书房就响起了敲门声,他儿子已经拼好了。牧师真是惊讶万分,强尼居然这么快就拼好了。每一片纸头都整整齐齐地排在一起,整张地图又恢复了原状。

“儿子啊,怎么这么快就拼好啦?”牧师问。

“噢,”强尼说:“很简单呀!这张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的图画。我先把一张纸放在下面,把人的图画放在上面拼起来,再放一张纸在拼好的图上面,然后翻过来就好了。我想,假使人拼得对,地图也该拼得对才是。”牧师忍不住笑起来,给他一个两毛五分的镍币。“你把明天讲道的题也给了我了。”他说:“假使一个人是对的,他的世界也是对的。”这个故事意义非常深刻:如果你不满意自己的环境,想力求改变,则首先应该改变自己。即如果你是对的,则你的世界也是对的。你认为你行,则你就能发挥潜能,你就能成功。换句话说,只要你有信念,你就能发挥出你的潜能。

安东尼·罗宾说得好,对潜能的强烈信念是世界上最强的力量之一。

12 岁的牧羊女贞德就相信自己能够率领法国军队抵抗英国。她的信念如此强烈,17 岁时她到查理王子面前说明她的信念,查理王子被她说服了,给了她一套盔甲和一支军队。贞德领导法军打败了向来未尝败绩的英军。

让我们再重复一遍,对潜能的强烈信念是世上最强的力量之一,不论情况多恶劣,障碍多难克服,你的信念都会告诉你,其中必有解决之道。你的盔甲可能是听诊器、打字机或是麦克风;你的宝剑可能是耐心、不自私或者永不懈怠的态度。

成功是由一群平凡的人以不平凡的决心达到的,但这并不简单,有价值的成就通常都不容易取得。一位心理学家说,多数情绪低落,不能适应环境者,皆因对自己缺乏信心,没有对潜能的产生强烈信念。

威伯福斯就是一位对潜能有着强烈信念的人。英国政治家威伯福斯厌恶自己矮小,名作家威斯韦尔有一次去听威伯福斯演讲,事后对人说:“我看他在台上真是小不点儿,但是听他演说,越说似乎人越大,到后来竟成了巨人。”这奇矮的人终生病弱。医生叫他吸鸦片烟,以维持生命,历时20 年,他却有本领不增加每日吸食的剂量。他反对奴隶贸易,英国废止奴隶贸易制度,多半是他的功劳。

历史上最激励人的成功事迹,多半是身有缺陷或境遇困难,但仍勇往直前的人谱写的。挪威著名小提琴家布尔有一次在巴黎举行演奏会,一曲未终,一根弦突然断掉。他不动声色,继续用三根弦奏完全曲。事实上,这就是人生——只要你对潜能有强烈的信念,就能用其余三根弦奏完人生。
第三节  相信“能”的人就会赢

“日复一日,我会在各方面干得越来越好。”这是法国心理疗法专家埃米尔·库埃的名言。在本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和美国,这句话被成千上万的英国人反复叨念。

“日复一日,我会在各方面干得越来越好。”当时,这是人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人们在每天规定的时间内重复这句话,每当头脑中闪现这一想法时也重复这句话。他们相信这样做能够增强头脑意识、调动身体活力、为事业和生活的成功作准备。

这就是今天积极思维的早期雏型,曾经风行一时。

埃米尔·库埃并非是第一个提出此观点的人。在这一方面,他的前辈芸芸,多不胜数,其中一人名叫塞缪尔·斯迈尔斯,他的著作《自助:对性格和行为的描述》在1895 年发表后,一时在英国成了人们喜读的畅销书。

1908 年,英国小说家兼戏剧家阿诺德·贝内特发表了《怎样度过一天二十四小时》一书,接着,十几本类似的书接二连三地出版,从不同的角度利用应用心理学向人们提供了幸福和成功。当传教士诺曼·温森特·皮尔发表了以宗教为基础的说教自助书籍时,这一趋势达到了高潮。

皮尔是纽约市马布尔联合教会的名誉牧师,在本世纪40 年代,他用《积极思维的力量》一书传播这一概念。不久,他的追随者和仿效者陡然激增起来。

这位牧师的灵丹妙药是精练的基督教义与大众心理学的混合物,是《圣经》中的警世良言与简单的自助精神结合的产物。可是,它被当作获得成功的有效方法,它的有效绝对不是因为上帝的保证。热心的人们每天都要把使徒保罗的话认真重复十遍:“耶稣基督使我坚强,通过他我能做成任何事情。”他们还被告诫:“遵循上帝成功的法则,你就永远不会失败。”

一  相信自己

人们一次次地满怀热情,梦想打破身处其中的陈规,但是他们迟迟没有行动,不久,梦想消逝殆尽,计划彻底失败,他们再次陷入摸索之中,没有取得明显存在于潜能中的一切。

他们不停地下决心:“总有一天,我会做这做那。。。”但遗憾的是,那一天总是不到来。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有道理,你说得对,但我怎样才能相信自己呢?我要怎样才能变得更好呢?”安东尼·罗宾告诉我们,开始就不要去想3。5 英里的长跑,不要想着当总裁,也不要想着去垄断大市场。去解决近在眼前的挑战,不要把眼光抛向最高的工作,而是抛向下一件事,要到一个遥远的城市旅行,你得开始第一步。

所有巨大的成就都是很简单的,观看海鸥飞翔你会驾驶飞机;开一家自行车店,你会逐渐发展大规模汽车生产线;学习乘法表,你会开始发现相对论。

当然,“希望不等于结果”,这就是关键。你必须行动,你必须走出第一步。你必须静坐下来与自己谈一谈。

“我想有多大的成功?”“我有决心让自己去努力获得这些成功吗?“对我来说,那有可能吗?”沉思一会,你便会意识到,一生中曾有很多次,在对某事感到没有多大作为时你决定改变它们:成千上万的人采取良好的生活方式来促进他们的健康,并一直坚持不断。

成千上万的人吃高胆固醇的食物,结果他们永远减轻不了体重。

有人在吃中餐时不再要双份马丁尼酒,或者在周五晚上不再把整箱的啤酒扛回家。

还有人发誓对配偶更体贴或对家里人考虑更周到,或者花更多时间同孩子呆在一块,而且,他们都这样做了。

其结果是:他们的生活有了改善。

这些将决心变为现实的例子证明了下决心改变自己并非少见,把决心实现出来也并非罕见。以前,也许我们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这没关系。但问题的关键是:只要我们意识到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生活中的某些方面,我们就会采取行动而且会达到目的。

对此,安东尼·罗宾又提起的就是海伦·凯勒的故事,她从小双目失明,又聋又哑,她靠用手触摸、用嘴尝味、用鼻嗅闻,来熟悉周围黑暗沉寂的世界。看起来那局限之大她简直无可奈何。你怎么去教一个听不见的人?她不会说话,你怎么知道她需要什么?她既看不见又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