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和月圆-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府亦是四世同堂,李老太太是李碧菱八十高龄的太祖母,此刻也由丫头扶着来瞧热闹。
  李二奶奶这回犯愁了:“大嫂,四十二抬,你看这单子,比大姐儿出阁的时候都风光多了,全是上等好东西。”
  李碧莲虽嫁了靖南候府徐家的嫡次子,可徐家给的聘礼也没江家的体面,光是那本簿子,就能瞧花眼。
  李老太太眯着一双老眼昏花的眼睛,看得乐呵得合不拢嘴。重孙女们个个嫁得好婆家,将来也能帮衬着娘家兄弟,尤其是这三重孙女嫁的可是新贵平西候世子。
  李太太道:“听说江家六老爷娶长平县主,也是四十二抬,嫁妆便有整整五十抬。那是个没娘家的,人家都能这么陪奁,咱们府可不能少了。三孙姑爷不比寻常人,人家是袭爵的正二品世子,碧菱一过门,就是有诰封的夫人,可不能让人瞧了笑话。”
  李老太太缺着牙齿,说话漏风,身子颤颤微微,两侧各有一名下人搀扶着,“陪嫁五十二台。”
  李大奶奶拧了拧眉头,“加起来是九十四,这……也太不好听了,要么少两抬,要么再加两抬。”
  几人面面相窥,照着那边送来的聘礼,李家很难凑出来,便是五十四抬也够吃力了。
  李二奶奶道:“我们何必跟江六老爷比,长平县主的嫁妆瞧着好,可没多少田庄、店铺。我打听了一下,听说田庄才一座,也只三四百亩的田地,店铺只一家胭脂铺子。我们之前出阁的两位小姐,哪个不是六家铺子,三座田庄。我看也凑五十抬,按照以前的例,给三姐儿六家铺子、四座田庄,这也不差了……“
  李老太太不高兴了,三个重孙女里头,就这个寻的婆家最好,面子不要要留在里子,李家可是里子、面子都要的。“就五十四抬,铺子里头我再添两家,平西候府是什么地儿,三丫头嫁过去就是嫡长媳,是要做当家主母的,你们这样小家子莫要被人小窥了去。”
  李老太太发了话,儿媳、孙媳个个都不再支声。
  唯有李二奶奶在那儿干叫,“这可怎么是好,我只准备了五十抬。”
  李老太太气不打一处上来,“我拿三千两银子出来,再给置备四抬,成不?”用手点了点李二奶奶,“真是个不长心的。你也不替三丫头的兄弟们想想,还指望着将来三孙姑爷拉扯一把帮衬李家呢,一个个都不想得长远些。两家结亲,你给三丫头办得风光,她去了婆家才伸得直腰杆。”
  骂了两句,李老太太这才由下人扶着回了屋,不免又生了一场闷气。
  晚上,李二爷回府,看了江家送来了聘礼清单,又要了自家备了嫁妆单子。都说江家的聘礼厚重,虽然抬数不是出挑的,但这些东西件件都是好的,每匹绸缎,每套头面,哪个不是好的,几位奶奶一瞧,就大为观止。
  婆家的聘礼厚,说明看中这个儿媳,也是新娘子的面子。
  召了嫡出的三房人团聚一堂,又商量了一下李碧菱的嫁妆一事,到底是按了李老太太的意思,再备了四抬,两抬布料绸缎,又一抬屋中摆件,还有一抬为贵重吃食,如人参、燕窝等,忙了一阵,补齐四抬,众人还是不敢看江家的聘礼单,这一对比,还是显得李家的略为单薄。
  如李二奶奶说,有八间铺子、四座田庄,加起来也算不差了。
  李二奶奶连连叫苦,嫁了两个女儿,把她近二十年攒的积蓄,当初娘家给的嫁妆全都搭进去了。这还不够,连老太太、太太、嫁出门的姑奶奶都添了箱笼,这才勉强凑够了五十四抬。

  ☆、375气派

  凑够了数,李二奶奶到了碧菱的闺阁,嫁衣早就绣好了,可碧菱总觉不够漂亮,买了银线,又在袖口裙摆补了一些花饰进去。
  “女儿啊,这回为娘把所有值钱都给你了,办得比你姐还好呢?”
  碧菱笑而不语,只继续绣着嫁衣。
  李二奶奶又道:“你可得长良心啊,别跟你姐似的,一嫁出门就不管娘家。你两个弟弟还小,还指望你拉扯一把呢。”
  碧菱羞答答地道:“我省得。”
  母亲在这儿与女儿说话,李二爷也进来了,轻咳一声。
  碧菱起身见了礼。
  李二爷道:“给你办了五十四抬嫁妆。八家铺子,四座庄子,你祖母亲自为你挑了十二户陪房,陪嫁丫头都是你身边的三个大丫头。十二户陪房有的留在庄子上,还有的在铺子里做管事。明日去你祖母那里,让她与你细说。”
  碧菱在长姐待字闺中时,就在打理二房的家务琐事,对于母亲的那些田庄、铺子甚是知晓,“是早前娘的那些庄子、铺子么?”
  李二奶奶应声“是”,“还有你祖母、太祖母各陪嫁了一处庄子。”
  李二爷道:“听说三姑爷是个成器的,又开了家最大的拍卖行,生意好得很,一月就能赚不少钱。”轻叹一声,“亲家公染了风寒告病在家,亦不知好些了没有?”
  习武之人,身体强健,好好儿的,说病就病了,这病还是好些日子都没去上朝。
  李二奶奶叮嘱道:“赚了钱,别糟蹋了去。过了门,要把姑爷的钱管起来,多置一些铺子、庄子,回头生了女儿,可别像我。自己那点嫁妆都不够使……”
  一边的嬷嬷忙道:“二奶奶这话太不吉利,三小姐过门,一定是先生儿子后生女儿。”
  李二奶奶口直嘴快,立时哑然,这在婚前最该说好话。
  要总是说错话,还是不要说了,免得犯了忌。
  对于她。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在江家宴会上惹了是非,又有碧菱出面代她给大家认了不是,进退得宜。这才入了江家老太太和大太太的眼,要不然。谁知道李家有个李碧菱是个贤惠得体的女子。
  李、江两家的婚事迫在眉睫,平西候府又开始与上回那番忙碌起来。
  *
  二月二十一日,江南慕容家来了人,与江家素未谋面的慕容氏娘家兄弟三人,带着几个慕容家公子及离家快一年的小六传礼进皇城。因是慕容氏的长子,又少有见面。几个兄弟如今在江南一带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各人都带了一两车的贺礼,更有皇城少见的海外摆件,或透明如水般明亮的镜子,或滴答行走的摆钟,更有香气扑鼻的香露……
  慕容氏领着儿女,陪着娘家兄弟团聚在花厅,想到幼时点滴,这一离家便是二十年。那眼泪叭嗒着就下来了。
  慕容大舅皱了皱眉:“哭甚?咱们兄妹不是见面了么。娘也想来,可娘年纪大了。经不得折腾。听说传远、展颜都要成亲,亲自选了贺礼。”
  传礼到了江南后,拜在慕容二舅门下学武,抱拳道:“师父,我想过府东瞧瞧祖父、祖母,还有我小姑姑。”
  慕容二舅应了一声。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大叫一声,“传礼,我也去!”
  传礼忙摆手道:“难得与你姑母见面,且先歇会儿,明日我过来找你玩。”
  慕容氏娘家的三个兄弟带了不少好东西来,因念着二太太上有翁婆,自然少不了孝敬二老,又给大房、三房、六房都带了礼物。
  慕容三舅张罗着下人把礼物都搬到青林苑专门的库房里。
  展颜本在绣自己的嫁妆,听笑笑说江南的舅舅来了,还有几个未见过面的表哥,放下绣花针就奔往青林苑花厅。
  两家人见面,自有一番热闹。
  午后,传远、传达回府,展颜吩咐大厨房备了家宴,招待舅舅、表哥,虞氏听说慕容氏娘家来人参加传远的婚礼,特意令人送了三坛果子酒。
  当天晚上,慕容大舅亲手又挑了只有海外才有的半人高椭圆雕花透明镜、倭缎、倭绸,又有一棵二尺多高的红珊瑚,一对玉如意,并了六抬,让算作慕容家三位舅舅添的聘礼。
  慕容氏吃惊的道:“聘礼出门还能再添的?”
  她不知道规矩,遣了嬷嬷去大房问。
  沈氏不放心,来了这边一看,吓了一跳,看到那透明得如水般的镜子,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明晃晃地走过街头,不知道要吓呆多少人。
  慕容大舅笑声朗朗,一看就是个豪迈之人,“幼时在家,就只知道舞枪弄棍,对于庶务半点不通,都这么大人了,对于一些规矩还不如我懂。”
  慕容氏不信,只问沈氏。
  沈氏笑道:“有聘礼出门后再补聘礼的。若皇上隆恩厚赐,或者有至亲添礼,遇上贵重的都要加上。得再添到清单里,不如就加在最前面。”
  慕容大舅虽然是个行走江湖,闯南走北做生意的,可写亦不错,拿笔添了,满满地写了两页。
  沈氏一看,早年老太太还不喜慕容氏,看看这三个舅舅添的聘礼,哪件不是贵重物件。这回,只怕平西候府的世子婚礼要轰动全城了。
  沈氏问:“客房可准备好了?”
  “好了,是展颜去准备的,三个兄弟安顿在青竹院里,几个侄儿安排在传达的院子里,让他们表兄弟在一处说说话。”
  沈氏道:“需要搭手的就说,莫要怠慢了贵客。婆母那边已经说了,你们这些日子待客要紧,她那边你就暂时不用过去请安。”
  慕容氏心下感动,谁说她婆母不通情理,也是甚好的,之前送果子酒来不说,还让大厨房加了十样菜式,全是照着江南口味做的,吃得她的兄弟连口夸赞。“婆母那儿,这些日子就劳大嫂了。”
  “我们俩不说这些。”沈氏吩咐了嬷嬷去客房查看。看还有欠缺的地方。
  二房在皇城的亲友不多,早早也下了帖子,多是与江家交好的世家,又有几家姻亲,更有几位在军中效过力武将。也许这七八位从江南的舅家贵客,是唯一从外方赶来吃酒的,添礼重。一看他们的穿着打扮,虽是行走南北的,却也谈吐不俗,心下生出几分好感。
  嬷嬷转了一圈。回来后就极认真地回话:“青竹院的被褥、床铺倒也齐全,院子里配了两个二等丫头、两个粗使丫头守着。还得添三名跑腿的小厮。”
  慕容大舅笑道:“这次随我们来皇城的下人就有十五个,我看安排十个进去暂住。”
  嬷嬷垂着头,小心答道:“下人房,还差七床被褥。”
  慕容氏应答一声。
  嬷嬷继续道:“四爷屋里就算再安置五个小厮也是够用的,只是主子用的床榻、被褥还差五套。”
  沈氏道:“拿了对牌,让大库房的管事挑好送到四爷屋里。”
  不到半个时辰。各处差缺的东西,包括摆件都拿出来了,原先显得空荡荡的屋子时生动了许多。
  慕容大舅虽是生意人,对于府里这速度,很是赞赏。“听传礼说过,大太太是个贤惠能干的,还真是如此。”
  慕容氏低头笑道:“老太太更是精明,府里的小姑子也随了老太太。”
  平西候府来了贵客,次日传达领着舅舅、表兄弟四下闲逛。一路上好不热闹。
  晌午,在六福楼自掏腰包请他们吃了一顿饭。
  慕容兄弟终于见识到传达那喝酒时的豪酒。千杯不醉,几个表兄弟看得目瞪口呆。他们终于相信,这江传达像他们过世的父亲,是个海量之人。通常这样的人,都是爽快的,且是个做生意的料子。
  接下来的数日,江传达领他们去见识自己的拍卖楼,看着楼里火红的生意,每日但凡开市就能有极好的收益,几人很是意外。
  江传达豪言壮语地说要把拍卖楼开到江南去,还要开到晋阳,开到天下各州……
  江传远每每听到,就斥为“说大话”,但在慕容兄弟眼里,认为江传达是个有志向的人。
  慕容兄弟对江传达的印象极好,颇有些后悔,为什么不是他们的儿子,细瞧之下,发现江传达性子像他们过世的父亲,就连眉眼也有几分相似,这样一瞧,就越发喜欢了。
  *
  二月二十二日,对于江素婷来说这是个大日子,这日上午礼部贾侍郎夫人在福媒婆陪同下到了府上,交换了锦瑟与贾放二人的庚帖,只等合了八字就订下婚事。
  二月二十三日上午,又有唐侍郎夫人拖着孱弱的病体,随福媒婆来到张府,换了唐小姐与昌兴二人的庚帖。
  交换庚帖后,一旦八字相合,就会交换信物,订下亲事,从此这一对儿女就有了未婚夫妻之名。
  二月二十四日,卧床静养十日的柳飞飞终于可以不用再呆在屋子里了,精神养好了,因有江书麟陪着,心情大好,吃得也比之前多了。
  一大早,慕容氏领着娘家兄弟去给老太太与老候爷单独送厚礼。
  慕容大舅往花厅里一座,身生得高大威猛,又穿着华贵的锦袍,越发显得尊贵,嗓门极大,抱拳道:“老候爷身子可好?”
  ps:
  浣浣鞠躬:最近休年假了,以后的部分就由朋友代传了,呵呵!提前祝读友大人春节快乐,阖家幸福!祝各位一路走来支持浣浣的读友快乐阅文!身体健康!!请大家在浣浣没上网的时间里一如既往的支持!你们的每一分支持,浣浣都是知道的哦。

  ☆、376着急

  江舜诚笑道:“吃得好、睡得好,天天过得也好。哈哈……早就听闻江南慕容家乃是百年世家,今日一见,名不虚传,几位慕容公子风姿不凡。”
  虞氏小声地对慕容氏与展颜道:“那边需要什么,只管与你大嫂说,去大库房里领。你娘家兄弟难得来一次,要好好招待,莫要失了礼数。还有,留他们多住两月,府里的房子多,你们兄妹也便好好叙旧……”
  慕容兄弟一直担心自己妹妹在江家过得不好,可这几日观察下来,慕容氏虽然不懂庶务,可大房一直都在帮衬着,他们能想到的,大房婆媳俩早早就想到了。
  因他们的到来,平日的六菜一汤都加了一倍,改为十二菜一汤,每日那边都是满满一大桌人,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看虞氏这老太太,也不如他们想像着的是一副恶婆婆的嘴脸。
  展颜告诉他们,自己的祖母极好,不许子孙纳妾,遇到有捣乱了的媳妇,也会严加训斥,只要是遵守规矩的,她也会呵护。
  后花园里,素妍与宇文琰相对而坐,正在下棋。
  她抬眸暗自审视着他,隐有忧色,又面露倦容。“这些日子在宫里当差,很辛苦吧?”
  他微愣,这是她在关心他。
  “是怪辛苦的,每日都得到三更才能歇下,刚到五更又得起,好在每日晌午可以睡上一个时辰。”
  她落定棋子,“虽是辛苦,身子也得顾着些。看你几日没见。倒不如上次见你有精神。”
  他低笑着将身子倾向她,“你心疼我?”
  “你遇上不顺心的事了?”
  她到底知不知道,江书鲲去了晋阳,而晋地发现藏于深山的十五万雄兵。还查出在一个山洞藏有兵器……
  一个处理不当,杨秉忠和江书鲲都有可以毙命。
  她一刹的凝眸,“有什么事不能告诉我的么?”
  “晋地囤有雄兵、私造兵器……”
  素妍微怔,看来皇帝是真对晋地下手了,这些说明什么,说明静王有反意。
  对于一个心怀叵测的皇子。皇帝会怎么做?
  “皇上英明,你我之人能想到三步的,皇上至少已经想到了十步。他既能令人彻查晋地,只怕早有后招,自有法子收服雄兵,剿获兵器……”
  皇帝真的能对付静王?
  这两日,就连左肩王都有些担心了。
  “皇上把羽林军兵权、皇城八门守卫军兵权都交到吴王手里。”他捏着棋子,这样只有他们彼此相对的时辰,于他是最美好的,“看来皇上很中意吴王。宁王近来亦蠢蠢欲动。”
  素妍面色平和。看到这样的她,总能让他安心。“静王野心昭然,雄心勃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