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和月圆-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嬷嬷唤了一个大丫头来,细细地吩咐了一遍。
  传珠道:“姑姑是郎中么?竟是会瞧病的?”
  田嬷嬷笑道:“郡主的医术,便是太医院的人都少有几个能赶上的。还给皇上瞧过病呢。”
  素妍觉得田嬷嬷有些多嘴,瞪了一眼。
  田嬷嬷倒也识趣,忙道:“我去服侍老太太。”
  素妍对白燕道:“我们在就这宅院里四下走走。”
  传珠紧跟身后,一路上经过一些院落,里面都有人说话,还有人在收拾东西。
  江舜诚是个说到做到的人,许是已经打发了族人,让他们各自回家忙碌,不用陪他。
  二门处停了几辆马车、轿子,有人背着包袱走了出去。
  “我的小姐,可让我好找,大老太爷说,各家都有要忙的事,不让大家陪着了,等到四月十八族人们又可以聚在一处,让各家回西岭呢。奶奶让我来寻小姐,我们得回去了。”
  说话的是一个打扮得朴素干净的婆子,穿着成膝的衣衫,下身穿了灰色带白碎花的粗布裤子,脚上穿着青布撒鞋。
  传珠回头道:“我要陪郡主姑姑说话解闷呢,我不回去。”
  素妍笑着,传珠今儿一早就粘着她,虽然话不算太多,可她不喜欢这种被人粘着的感觉。“珠儿,既然是你娘来唤你,你就先回去吧。我这里有传珍她们陪着,还有丫头与我说话,我不闷!”
  传珠扭头愤愤地瞪着婆子,心里暗骂:多事!
  素妍想了片刻,今儿出门前就猜想到会遇见传珠,从袖里取出帕子,里面包着一根金灿灿的钗子,打造成桃花状,是三朵桃花错落而开,下面有金色的流苏,她走近传珠,将钗子插在发髻。“珠儿先回去。姑姑赶了一个多月的路,着实累了,就想好好儿的休息几日,缓过劲来,才好陪你们说话玩耍。”
  传珠见她并不是厌烦自己,心下欢喜,“姑姑过几日一定得叫人来唤我。”
  素妍应了。
  传珠抬手摸了摸金钗,跟着婆子走了。
  婆子抬头看着,“真好看,这钗子怕得值不少银子呢?”
  传珠道:“郡主姑姑给的东西自是极好的。大老太爷都让族人各自回家,田小倩那臭丫头呢?”

  ☆、423斥骂

  婆子这才回过神来,“今儿一早就没瞧见,连传珍小姐、传玲小姐都没瞧见。”
  传珠微眯着眼睛,对丫头道:“你去打听一下,她们几个跑哪儿去了。姑姑是喜欢我的,指不定她们几个在背后说了我什么坏话,太可恶了,居然赶我前头就把房间抢完了,害我住不进月影居!”
  丫头应声,飞野似地跑开,在月影居周围转了一圈,没听到里面有人说话的声音,只看到两个护卫坐在院子里的案上饮茶说话。一个穿着光鲜的丫头与春妹、春妮坐在堂屋门口做女红,三个人有说有笑的。
  丫头转了一圈,问了门上的婆子,才听知道今儿一早,传珍三个带了丫头,抱了块好看的缎子出门了。
  传珠听说后,坐在轿子里好一顿臭骂:“娘,你干吗叫我回去?我要留在城里陪郡主姑姑说话。”
  苟氏轻叹一声,“家里的事儿也多呢,这就四月了,你爹和你哥都得照看庄稼,油菜长势极好。前儿夜里吹了风,许多油菜都被吹倒了,总得找了长工扶起来。那些个长工,最爱偷懒,你不盯着,他们就躲在地头赌骰子。”
  传珠愤愤地将头扭向一边,“你就记得地里的事儿,瞧瞧郡主姑姑给的见面礼,光这一根钗子,将咱家一年的收成都比过了。传玲她们几个,指定去做新衣服了,都怨你,要是你不叫我回乡下,姑姑那么好。一定也给我做新衣服。”
  苟氏一脸无奈。“命里没时莫强求。你讨好郡主,人家愿给你才能得一样。哪有侍弄庄稼的好,只要用心了,到了丰收的时候。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咱们就是小户人家,你不要和郡主比……”
  “为什么不能比?信叔公家的婷姑母也是乡下丫头,只是她运气好,在皇城长大就嫁了个高官夫婿,我哪里差了?他们所有人都说,我是长得最好看的,是个有福气的,我这辈子偏要嫁个官宦人家,也只嫁官宦人家。”
  苟氏摇了摇头,“你爹都给你说什么了?”
  “我爹是为我好。哪里像你。就守着自家那百十来亩地。你等着。将来我要是嫁了官宦人家,也和婷姑母一样,常给你捎好东西回来。让你和爹吃好的、穿好的,过着风光、体面的日子。”
  苟氏无语。
  传珠越想越气,突地,她大叫一声:“停轿!”
  苟氏道:“你又怎了?”
  “我不回去,我就留在城里。要是我不在,那三个臭丫头,一定还说我坏话。”传珠跳下轿子,提着裙子,气哼哼地往回的路走去。
  丫头愣了一下,追了过来。
  苟氏大声道:“珠儿!珠儿!”
  “娘。你自己回去,我就留在城里,我倒要看看,她们使什么坏?”
  传珠还是决定留在城里。
  郡主,她要陪着玩耍的人可是高高在上的郡主,人家随便挥挥手,甩几滴汗珠,就得当她们一家一年的收入。头上那支漂亮的金钗,就得值近二十两银子,得买四个丫头了,这是多少人都得不到的东西。
  她才不要回去,种庄稼得下苦力,讨好人却是用心。
  郡主给传珍她们做新衣服,也会给她做的。
  传珠想着,不顾众人好奇的目光,直往回江宅的路去。
  贴身丫头追在后面,一边跑,一边大叫着,她视若未闻,也不顾周围江氏族人探究的眼睛。
  有人站在跑边,望着阳光下,传珠头上那根发光的金钗子。“他们家什么时候有这种稀罕物什了?”
  “不用猜也知道是郡主给的。”
  “明儿也让我闺女来陪郡主解闷,不能让他一家占了好处。”
  传珠正要入大门,却见李氏带着下人出来,轻呼一声:“乡下就要开始忙了,要种瓜种豆,抢时节下地呢,你虽是小姐不用下地,回家帮你爹娘做做饭也是好的。”
  小户人家的小姐,也有下地干活的。
  传珠因被父亲娇养着,这十几年还没下过地。
  “家里有下人,让下人做就好了。”
  “如今,蚕的长势正好,你不在家养蚕么?”
  晋阳城周围方圆二百里都有养蚕植桑的习俗,家家户户的姑娘、媳妇从五六岁时就学会了侍弄蚕儿,晋地空气干燥,每年到了三月桑叶才发出来,到了四月才开始养蚕,一年也能养三季,如今这季是春季蚕,也是三季蚕里最长的一季,得四十天才上蚕蔟结茧,养的时日长,结的茧丝也最好。
  传珠被李氏问得有些气急,厉声道:“你管我做甚?传珍、传玲她们不回乡下想做什么?她们干嘛我就干嘛。”
  别以为她不知道,这三个丫头围着郡主转打什么主意,凭什么就要她回乡下养蚕、看家,就由得传珍她们胡搅。她们占尽了好事,还能说她该回乡下养蚕。
  李氏微怔,“你这孩子,我好生教你几句,反训起我来?”
  传珠扬了扬头,“要说,你也说自家的孙女去。”
  她提了裙子就往里走,李氏拦住了去路,“传珠,回乡下去吧。老候爷、老太太和郡主都是尊贵人,她们赶了一月多的路,早就累了,要休养几日呢。老候爷、老太太还吃着药呢。你若是懂事的,就不要讨人嫌!”
  传珠跺了一下脚,立时火了,“我知道你打什么主意?郡主姑姑给她们三个做新衣服了,你不让我进去,就是不让我也得一份。凭什么?我祖父可说了,当年诚祖父家日子不好过,我祖父可没少过去帮着种庄稼、收粮食,我们两家可是一个太祖父下来的。除了你家。便是我家最亲。这也是诚祖父为什么单给我们这房置了一百二十亩田地的缘故。
  诚祖父念着我们这房的好,我们也念着好呢。郡主姑姑远道而来,我做晚辈的,陪她聊天解闷怎了。你这个可恶的老太婆,若再阻我,我便回乡下告我祖父、祖母去。到时候,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李氏没想自己活了一大把年纪,居然被个小丫头给要胁上了。
  今儿,她还非不让她进了。
  李氏叉腰拦住去路,“江传珠,瞧不出来呀,这脾气越发见长了。”
  “你可不要倚老卖老,欺我是个晚辈。逼紧了。兔子也会咬人。我敬你是信祖母。让你三分,你也不能欺我。亲近的就这几个,你凭什么要偏着孙女、外孙女占好处。却不让旁人尝尝油汤。我今儿偏要进去,你若不让我进,我就大叫,把诚祖父、诚祖母都唤来……”
  李氏在乡野几十年,什么样的事儿没遇见过。
  这回,她就是不让了。
  李氏厉声道:“来人,把这丫头给我绑到轿里去。好好与你说了,贵客要休息,偏是不听。”
  传珠见粗鲁的婆子来绑她,拼命挥舞着手足。可她到底是个孩子,哪里斗得过这些常干农活的婆子,三两下就把她给绑住了,丢进了轿子。
  李氏拍了拍手,看到她头上金钗,伸手取了下来,“族里就那些人,惹出麻烦岂是你能收拾的?回头我自找你祖父、祖母说话。”
  传珠没想李氏真敢绑她,大叫:“还我钗子,那是郡主姑姑给我的。”
  李氏没有理她,自己上了轿子,一声令下,轿夫往城外移去。
  素妍回了月影居,依旧练字、看书,随便给宇文琰写了封信,说了晋阳这边的见闻、趣事,这已经是第四封了。
  第一封,是她生日那天。
  她没想到宇文琰竟一早备了生辰礼物给她,还给了童英保管,在她生辰时方才拿出来。那是一枚刻有她名字的玉石挂佩。
  现下虽是四月,可乡下也要开始忙碌了,家家都有田地庄稼要照应。江舜诚打发了族人各自回去。回到祥瑞院时,虞氏正睡得香甜,他独自看了会儿书,写了一会儿字,便有下人送来汤药。
  喝完之后,他又有些困了。
  素妍坐在窗前整理着自己在路上的画作,取了颜料和画笔,细绘起来。
  有事做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
  午后,白芷与青嬷嬷还没回来。
  不知不觉间,天色近黄昏。
  纱窗日落,伊人独立。
  素妍站在月影居的院子里,久久地沉默着,院外传来一阵嘻笑声。
  青嬷嬷一身疲惫,双腿打飘,乍看之下,还以为是喝醉了酒。
  白芷阴沉着脸,全无清晨出门时的欢喜。
  唯有传珍、传玲、田小倩三人,神采依旧,笑盈盈地欠身行礼。“姑姑,听说我们现在有院子住了,就在离姑姑不远的杏花院,我们是过来取包袱的。”
  素妍微微点头。
  传玲对丫头吩咐了两句,笑望着素妍:“姑姑,那些成衣铺的人一看我们的布料,都怕给弄坏了,为了能尽快穿上新衣服,青嬷嬷多给了工钱,让绣娘们赶工呢。”
  青嬷嬷与白芷站立不住,便是在西北行军打仗,也未见白芷如今天这个样了,青嬷嬷也算是能吃得苦的人,此刻全没了喜色与精气神儿。
  素妍道:“你们且忙着,收拾好就回杏花院。我喜欢清静。”
  若是识趣的,就知道她不喜欢被人打扰。
  传珍几人很快收拾好东西,领了她们各自的丫头迁往月影居后面的杏花院。
  青嬷嬷一入堂屋,立时坐在贵妃椅上,软成了烂泥。
  白芷近乎是扑到椅子上,放松手足,一副疲惫不堪的模样。
  ps:
  明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情人节,两节共度,祝各位读大人节日快乐,快乐情人节!求粉红票!敬请支持该文!!看在浣浣春节未断更的辛苦上,咕叽咕叽给个粉红票!给个打赏吧。

  ☆、424逛街累人

  白燕瞧见她们这般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嬷嬷和白芷姐姐真是好兴致,这一逛便是一天。难不成这晋阳城比皇城还好玩?”
  白芷瞪了一眼,以为是好事,没想这三位小姐太难折腾了,传珍倒好说,另两个太难应付。“郡主,下回别再让我陪着去了。”
  青嬷嬷挥了挥手,示意白燕帮忙倒盏水来。白燕递过水,青嬷嬷不带歇气就喝完了。“郡主,我的个天啦,从未见过这等难缠的,她们……罢了!下次郡主还是让我留在身边服侍吧。”
  一老一少两人都怕了。
  素妍笑道:“这是怎了?”
  白芷本不是个多话的,此刻倒了水,一饮而下,“郡主,我就没瞧过这等能逛的。不就是做两身新衣服,她们三个,几乎把晋阳城所有布庄、成衣店都跑遍了。从城东到城南,再从城西到城北,你知道我们今天走多少路,整个晋阳城都走遍了……”
  白燕惊道:“全走了?”
  白芷道:“可不都走了,还有的店子进出了三回。我还知道,整个晋阳城有布庄十八家,大布庄两家,不大不小的有六家,还有十家是只得一间店面的小铺子;成衣店九家、绣坊七家,稍好的成衣店有三家,最好的绣坊只得一家。”
  青嬷嬷此刻亦有了话头,“进了两家最大的布庄,明明是上好的杭绸,非得让店家拿出给贡缎一样的料子来。人家说没有。她们不信,非说别处有。好吧,就一家一家的找,一家一家的寻……这全城的大小布庄都寻遍了。也没见着能和贡缎一样的料子。”
  白燕道:“你们俩直接告诉她们,贡缎不是民间所有。给她们的也是皇上赐给老候爷的。”
  “说了,不管用。”白芷摇头。
  这哪里是诳街,真真是受罪。
  宁可洗一天的衣服,也不陪她们出门了。
  “珍小姐倒好说话,一早选了富贵绣坊做春衫,生怕绣坊的人偷了边角料子,一剪裁好就将边角料给带走,珍小姐留在绣坊里看裁缝师傅剪裁。玲、倩二小姐拉着我和青嬷嬷挑和贡缎一样的料子,走了一家又一家。我与她们说了。那是贡缎民间没有。她们非不信。一路上,她们还让丫头打听哪里有布庄、绸缎铺子,但凡听说了。就要去瞧。”
  白燕听得目瞪口呆,难怪她们早上出门,等到现在才回来。“后来呢?”
  白芷望着青嬷嬷,“我是忍不住了,再不愿走,便要回来,却被她们拉着不给走,说是布料还没买,好说歹说,诳骗着我去了两家最大的布庄。进去后。让店家拿了最好的布料,还说不好,又到城南那家大布庄去瞧。就这两家比来比去,又跑了一个来回。就在半个时辰前,青嬷嬷发了火,说每人给她们十五两银子,再不管了。玲、倩二小姐着急,这才在曾记绸缎庄买了料子,再送到富贵绣坊做了衣服。”
  传玲、田小倩打着精明的小盘算,十五两银子就打发了,问了绸缎庄的掌柜,知道上等杭绸做一身下来得二十多两银子,要是式样精致、别样的,还得五百纹的工钱。青嬷嬷发了一场火,两人不敢再折腾,这才挑了三块布料,拿了布去富贵绣坊寻传珍。
  听罢之后,素妍嫣然一笑。
  白芷吐了吐气,“我算是见识到什么叫小家子气,真真能把人给急疯。没瞧见为做一身衣裳,能把全城都跑遍的。”
  白燕之前还羡慕她们可以玩,现下听说后,心里暗自庆幸起来。“没想到这二位小姐是这样的。”
  白芷道:“说是郊外有个什么庙会好玩,要我陪她们一起去,打死我也不去了。和她们转,能把人累得丢了半条命。”
  青嬷嬷摇了摇头,“从未见过这样的小姐,哪有这般折腾人的。”
  白燕问:“她们走路,你们也走路,怎的……”
  虽是小姐,走起路来,比白芷还快,青嬷嬷更是一路小跑才能追得上,尤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