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正气寻妖录-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此之外,负责照顾与看守的王夫人、赵姨娘、薛姨妈三人都受了点伤,但在我的解说之下,此乃“代儿受过”,并无大碍,府里上下,这才安下心来。但为免除后患,除贾宝玉外,我与四女仍得在这僻院里住上三日,才能永除后患。
  于是,在这三日里,四女给我整成了标准的“床下是贵妇,床上是荡妇”的模样。在我的威逼与利透之下,四女对我又爱又怕,再也生不出丝毫的反抗之心。
  第五天,我带着林兰及林香菱回到了客栈,因为,今天莹师二妖就要醒来了,没人照顾她们总是不成的。
  同时,今天也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客栈里的其他客人竟一走而空,客栈也不再接收其他客人。我问小二,小二说客栈已经给一个有钱人包了下来。因为我们住的这个院子偏僻,不碍事,所以没有赶我们走。
  我艺高人胆大,也不疑有他,躲在众女的温柔乡里,不时给莹师二女输些真气,不再过问此事。
  ……
  南昌府。
  “姐姐,这可怎么办啊?”华月蕙担心道。
  华月兰贝齿轻咬,终于下定决心,道:“现在总算是有了正儿的消息,咱们在这等了几个月了,姐妹们,没等到一个人。江湖上有关正儿的行踪,一定是正儿故意放出来的。目的就是要引我们去金陵见他。如今江湖武林各派广发武林贴,欲共同对付正儿。以正儿的性子,十有八九是不屑一顾。他哪里知道,所谓的武林正道最善长的不是武功,而是阴谋诡计啊!”
  “姐姐,那还等什么?咱们快出发吧!”华月蕙急道。
  华月兰点点头,当下也顾不得已近日落西山,买下两匹千里马,日夜兼程赶往金陵。
  ……
  武昌城。
  “娘,你说徐哥哥还记得我么?”一个十三岁的波霸小美女对一个绝色少妇说。
  “纱绫这么漂亮,你徐哥哥一定记得你的。”绝色少妇慈祥地抚摸着少女的小脑袋。
  “可他怎么不来找我玩呢?”江纱绫眨着小眼天真地问道。
  “你徐哥哥事情多,抽不开身呀。”江如水说,心下暗叹,徐起啊徐起,你在哪呀。她们娘俩到现在也不知我真名姓与真面目。
  “娘,什么叫淫魔呀?街上的好多大人说,要去金陵,除什么九尺,什么淫魔的?好不好玩呀?娘,我也要去玩!”江纱绫嘟着嘴,撒起娇来。
  “胡闹!”江如水脸一板,可又怕吓着江纱绫,忙道:“金陵太乱,又不是我们的辖地。等你爹打下了金陵,咱们再去也不适呀!”
  江如水不高兴了,说:“娘,我们在武昌城也待了几个月了,这里一点也不好玩。”
  “谁让你要跟着偷跑过来的,不是你自找的么?”江如水笑道。
  “哼,我以为徐哥哥也会来武昌的嘛。他可比娘和爹好多了,至少他会陪我玩。”
  “纱纱,你也不小了,怎么能和男孩子玩呢?”
  “哼,我才不同别的男孩子玩呢,那些人,一见到我,就拥过来,一个个讨好我的样子,没一点男子汉的骨气。看了就讨厌。”江纱绫一派小大人模样,竟然评论起男子汉来了。
  江如水扑嗤一笑,道:“纱纱,你才几岁呀,就知道什么叫男子汉了?”
  江纱绫一幅得意样,道:“那当然,徐哥哥就是。他见了我一点也不怕,还陪我做游戏呢。”
  江如水笑说:“你们都做什么游戏呀?”
  江纱绫小脑袋一偏,神秘地说:“娘,这可是我跟徐哥哥的秘密哦!秘密!”
  江如水心中一动,可要不女儿手臂上的守宫砂还在,她还真会以为姓徐的色鬼已经对自己的女儿下了手呢。
  “哼,看你敢不告诉我。”江如水纤手在嘴里呵着气,探手就朝江纱绫腋下钻去。
  江纱绫一闪,比泥鳅还滑溜,咯咯笑道:“娘,你来追我呀,咯咯咯……”
  江如水像只大大的彩蝶,带起一阵香风,追扑着江纱绫,“看你往哪逃……咯咯咯……”
  ……
  平京城外,一座大大的庄院,接天蔽日,屋舍连绵近百里。当中一座高大宏伟的建筑,金壁辉煌,雕龙附凤。
  厅内很大,几千平方米的空间里左右站满了人,当中对面一个,坐北朝南,皇袍加身。整个厅内俨然一个朝庭。可是朝庭不是在平京城么?怎么会在城外了呢?
  “启奏皇上!”一朝服中年人排众而出,双膝下跪。
  座上的“皇帝”道:“平身,爱卿有何事啊?”
  “皇上,最近江湖大乱,欲联成一个讨魔同盟,共同对付一个名叫徐正气的淫魔!”
  “哦?竟有这种事?这徐正气是何人?竟有这种能耐,能与整个武林白道为敌?”
  “启禀皇上,其实这个徐正气出江湖也不过几个月而已,只是做下了几桩震惊武林的大事,其中以一拳震退五岳剑派五大掌门,奸淫峨眉掌门及其弟子最是广为人知。”
  “皇上”哈哈大笑,道:“难怪这徐正气给人称为淫魔了,连尼姑都不放过,果真是名副其实呀。不过听爱卿所言,此人武功盖世,一拳击退五大高手,这种不世出的盖世高手若能为我所用!那周厚照焉有命在?这江山宝座,指日可待。”
  “爱卿,不管你有什么手段,一定要将此人招揽过来。若是他不允,哼,宁可将之击杀,亦不可为他人所用!”
  “臣领旨!”
  退朝——,一个公鸭子般的叫声,响彻大厅……
  ……
  “教主,如今天下白道俱往金陵而去,我教养精蓄锐十载,缺的就是如今这种天赐良机。再者如今天下大乱,正是我教起事的最好机会!”一个白衣白面罩之人,拱手朝座上一个中年绝色美妇道。
  一干白衣白面罩人齐齐下跪,异口同声高喊道:“请教主下令。”
  绝色美妇一身劲装,长身而起,抽出一柄绿汪汪的长剑道:“好,我白莲教第十三代教主公孙大娘,在此指天立誓。弥勒救世,渡我升天。我白莲教自从经周元璋这个叛徒的出卖及打压。历经历代教图治,在江湖上终于闯出一番势力,如今我教教众遍步东南、西北各地,值此天赐良机,弥勒渡我等生天。传我令下,起义兵,举义事!”
  一众白莲教高级教众齐声应是。
  “弥勒救世,渡我升天”“弥勒救世,渡我升天”一声声呐喊在这荒无人烟的沙谷之中,响彻云霄。
  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提白莲教与明朝(也就是本书所拟称的“大周朝”)的渊源了。说到白莲教,我们可以从明教说起。
  明教,历史上源于波斯,又称摩尼教。据载,“摩尼教是在唐代传入我国的,安史之乱后传入漠北回鹘汗国。回鹘因协助平乱有功,成为内地摩尼教的保护者。公元840年回鹘西迁以后,回鹘人把摩尼教带入今吐鲁番一带地区。内地的摩尼教虽遭唐政府禁断,但并未绝灭,主要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民间流传。因为摩尼教崇拜光明,所以又称为明教”。从此以后,明教成为了秘密的民间宗教。五代时陈州摩尼教徒曾聚徒起义,北宋的方腊起义也属明教教徒的组织策动。
  按比较确切的史料,元末的红巾起义最初源于“白莲会烧香惑众”,从元到清,白莲教“或充医卜,或充贸易,遍历各村,亲去传徒”,是最为普及和活跃的民间宗教组织。
  《明史列传10》载:“元末,林儿父山童鼓妖言,谓”天下当大乱,弥勒佛下生“。河南、江、淮间愚民多信之。颍州人刘福通与其党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等复言”山童,宋徽宗八世孙,当主中国“。乃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谋起兵,以红巾为号。”
  这里面有两个值得注意之处,一是造反的宗旨(也可以理解为策略),乃是“复宋”。后来刘福通扶持韩林儿即帝,国号也是“宋”。二是白莲教的佛教性质,莲花和弥勒佛都属于佛教中的象征物和人物,“明王出世”的宣传,韩林儿的“小明王”称号和“大明”国号均可用相关佛教经典解释,应该是出自白莲教教义。后来的白莲教首领唐赛儿,则更直截了当的称“佛母”。
  那么,这一切都与明教无关吗?也不是这样。白莲教的教义和明教有很多相似之处,“据白莲教的解释,世界上存在着两种叫做明暗”两宗“相互斗争的势力,明就是光明,代表善良和真理;暗就是黑暗,代表罪恶与不合理。这两方面,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不断地进行斗争。弥勒佛降世后,光明就最终战胜黑暗。”(《白莲教的历史渊源》)
  而这所谓“两宗三际”说(两宗即明暗,三际为青阳、弘阳、白阳),恰恰又是明教的基本教义,只不过抽象的“光明之父”被实体化了的弥勒佛所替代。此外,白莲教教徒日常要求礼拜,“教首常于夜间聚众拜灯,念灵文。”也非常接近明教仪式。
  元末明初之际,明教也并非衰弱到了毫无号召力的程度。据《中国通史》载:“温州也是一处摩尼教徒集中的地方。那里有一所”潜光院“,是一所明教寺院。元末陈高曾经提到它,并指出”瓯闽人多奉“明教,教徒们”斋戒持颇严谨。日一食,昼夜七持诵膜拜“。有一些知识分子学习明教经典,隐居于此。”这说明当时至少在东南各地的民间,明教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当时还有一派与白莲教相呼应,名为弥勒教的秘密民间组织,也就是纵横两湖的红巾徐寿辉、彭莹玉部,其教义也大体类似。
  基本可以说,三教教义有众多共同点,元末大暴动与此三教均密切相关。黎东方的《细说明朝》一书也说:“”这个革命团体的真正名称是什么,今已难考。在外表上,它只是半公开的—种宗教。有时候被称为“明教”,有时候被称为“白莲教”,有时候被称为“弥勒教”。它的主要的口号是:“弥勒佛下凡转世,作人间的‘明王”。它的主要的戒律与活动,是烧香、点灯、吃素、做礼拜。“
  元至正十一年五月,“明王”韩山童遇害,刘福通起兵造反,次年春二月,郭子兴与孙德崖等在濠州响应,朱元璋就在那个时候投奔过去的。其时天下大乱,元王朝摇摇欲坠,崩溃在即,割据之势已成。在这个强豪们招兵买马,东征西讨的当口上,无需再用宗教去收买人心或建立组织,料不会有太多弘扬教义的心思,也不会有太多举办礼拜、念咒文,烧香点灯等等宗教仪式的空闲。
  所以说,本质而言,朱元璋只是白莲教或者明教的投机者而已,是投入造反大潮中的百万之众中的一员罢了。当然,朱元璋又不仅仅是普通的一员。从元至正十一年三月投军,到二十四年正月进吴王位,十三年的时间,朱元璋征服群雄,消灭了势力最为强大的陈友谅,并屡破张士诚,江南半壁大半已入掌中,帝王之相成型。统一江山,南面称尊唯待时日而已。明建国后,朱元璋于洪武三年即下旨禁“左道”,明教与白莲教同被禁止。
  尽管最初朱元璋奉行“缓称王”的韬讳政策,在元至正二十四年以前,一直尊奉韩林儿的“宋”朝,北面为臣。但公允的说,名分虽为君臣,实际更像是相互呼应的同盟,朱元璋与韩宋政权在政治、军事、人事上均无行政方面的关系,毕竟逐鹿天下靠的是智慧和实力。
  朱元璋的江山是他凭多年的奋斗和卓越的政治军事能力打下来的,与其曾经的隶属,以及无论是否遵从过白莲教还是明教的教义无关。白莲教或明教仅仅是为其提供了一个创造从一无所有到至尊无上的“帝王本无种”传奇的舞台而已,如《明史》所言,“帝王之兴,必有先驱者资之以成其业。”
  专家们大多认可,明教的衰亡与统治者的镇压有很大关系。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依靠这个在东南、西北、中原都有众多信徒、影响巨大的教派夺取政权,并采用明教的“明”定国号,但又担心明教威胁他的统治,于是明令:“妄称弥勒佛、白莲教、明尊教、白云宗会等,为首者绞”(《唐明律合编》),禁止活动,遣散教众,毁坏寺庙,摩尼教转入地下,融合于道、佛教的民间崇拜。
  所以,不管称它为明教还是白莲教,总之,此教与明王朝的积恨之深,可想而知。
  白莲教在朝庭的打压之下,转入地下,成为黑暗中的一员。作为朝庭的对手,武林白道自然把它归为黑道一类。所以,几百年来,武林白道与白莲教的冲突也不见少。
  但白莲教主要在贫苦百姓中发展成员,与武林白道冲突不大,虽然白道见之必杀,但由于它的隐蔽性,在江湖上根本找不到白莲教活动的踪迹。是矣白道如少林武当之流,经多年之后,也渐渐把白莲教一事淡忘了。
  可如今在第十三代教主公孙大娘带领下,白莲教已经发展了成员达十几万余人,足有实力问鼎中原了。
  真个是“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欲知后事如何,还请看下回分解! 
 
 
 
  
第一百零九章 往后的日子
 
  这一日,徐正气及众女紧守在莹师二女的床边,等待着两人的苏醒。
  自从上回在飘渺森林里给火鸡重伤,二女一直昏睡不醒,每日皆由我灌输庞大的龙力,幸而龙力有极强的治愈能力,短短一月之内,二女的伤势已经好的七七八八了。据我估计,今日午时三刻,就是二女的苏醒之时。
  “嘤,嘤”两声黄鹂般的轻哼声,二女接连醒了过来。
  我大喜,扑到二人床头,道:“谢天谢地,你们终于醒了。”
  莹莹才睁开双眼,就看到面前一张男人的大脸,吓得“啊——”地惊叫而起,粗大的蛇身挺起身躯,蛇尾刷地扫到我面前,啪地给我来了个五百,打得我晕头转向,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师师才醒来,就看到我的狼狈样,不由得哈哈大笑,众女也是目瞪口呆,一会也跟着师师一起欢笑起来。
  莹莹芳魂初定,迷糊了好一阵才发现自己打的竟然是那个曾经捅了自己一下,还同生共死的徐正气。
  “嗯,不……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啦。”莹莹羞红了脸。
  我尴尬地坐在地上,拍拍屁股站了起来道:“哎哟,我的姑奶奶,幸好你不是故意的,你要真是故意的,瞧我这张脸不给你打歪喽。”
  莹莹扭扭捏捏不知所措,林香菱到是满不在乎道:“打歪了更好,看你还能拿这张脸皮去勾引别的女孩子不。”
  “冤枉啊,香菱,你怎么能这样子说你干爹呢?你干爹那是路见不平,出手相助。你秦姐姐可以做证。”
  林香菱撇撇嘴道:“我呸,还干爹呢,你小子比我还要小一岁呢。”
  “哟,我们香菱现在到是成大人喽。”武姐取笑道。
  香菱道:“武大姐,人家说的可是实话哟,他确实是比我小一岁嘛。”
  武姐笑了,说:“香菱是不是吃醋了?他比你小一岁都有娘子了,香菱却没有相公。”
  香菱不依了,道:“武大姐,你欺负人,人家才没有想相公呢。”
  “哟哟,大家听听,我可没说你想相公,是你自己说的哟。”
  林香菱急得不知所措,只得扑到林兰怀里,撒娇道:“娘,你看看呀,武大姐欺负女儿了。”
  林兰笑搂着林香菱道:“香菱乖,咱们哪不跟她们一般见识,不过香菱也到了嫁人的年纪了,改天给你找个好婆家。”
  林香菱急得红了眼,哽咽道:“娘,你也欺负人家。”
  “好了好了,乖乖,娘的心头儿肉。不说了,不说了。”林兰搂着她安慰道。
  武姐却说话了:“香菱妹子,你安心吧,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