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寅在异界 作者:六道(逐浪vip2013.06.23完结,王者之路)-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弱又被强国环绕的情况下奇迹般地生存了数百年。

这时董盛提出下商城,令邵庭暗暗吸气,眉头也渐渐皱起,目光不时地飘向张荣。

张荣也是老臣,在邵庭身边做事多年,深知邵庭的性格。他心头一震,急忙拱手说道:大王明见,老臣从未收授过宁国的一金一银,大王明查啊!呵呵!董盛轻笑一声,说道:张大人若是扪心无愧的话,也不用如此紧张嘛!顿了一下,他目光一转,看向邵方,示意他这时候应该站出来说句话。

邵方会意,他出列拱手说道:父王,儿臣赞同董相的说法,现在对风用兵,并非是明智之举。哦?没想到邵方也这么说,邵庭倒是来了兴趣,想知道他有何见解。他悠然一笑,说道:方儿,你说说看,我们为何不应对风用兵?邵方深吸口气,环视在场的大臣们,正色说道:以儿臣之见,宁国请求父王出兵,救战无双和战无敌脱困只是一个小原因,另外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没有说明。是什么?拖我国下水。啊?此言一出,在场的众人皆为之一惊,纷纷以不可思议地目光看向邵方,包裹邵庭在内。

邵方继续说道:父王,目前风国的局势看似混乱不堪,可实际上风国的实力依然强大,尤其是风军的战力,甚至比展华时期还要强盛,以战无双、战无敌为首的四十万宁军进入风地都被风军打的全军覆没,我国若是对风出兵,派出多少兵力合适?难道我们真要为了宁国口头上许诺的那五座城池而举全国之兵去与风国交战吗?即便最终能胜利,我国国力也会大损,其损失绝不是区区五座城池所能替代。而且,在儿臣看来,风国有对宁国牵制之用,风宁两国斗的越凶越激烈,相互消耗越大,对我国就越有利,我国应坐岸观火,而不应主动插手,陷于其中,还望父王三思啊!他这番话基本把方方面面都分析到了,也令在场的大臣们无不暗暗拍手叫好,就连那么倾向于宁国的张荣也没词了,不知该如何反驳是好。

董盛则是两眼放光,连连点头,二殿下的头脑果然精明过人,远非三殿下邵博能比,自己当初果然没有看错他。

第438章

听完邵方的分析,邵庭脸上的表情倒是没有多少变化,但心中也在上下翻腾,这时候,他也意识到自己轻易接受宁国的请求确实太轻率了,当初他并没有想的太多,只觉得答应宁国出兵,对莫国极为有利,可是听完邵方这番话,他才恍然意识到事情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现在风、宁激战正酣,莫国隔岸观火,即轻松又自在,而一旦自己也陷进去,那情况可就没有现在这么乐观了。自己真是没事找事啊!邵庭本就是个没主见的人,耳根子也软,反复无常,这时候他又为自己轻率答应严初的请求而后悔不已。

世界上没有后悔的药,他话已说出口来,现在想反悔也来不及了。

这可如何是好?邵庭走回到王椅上,一屁股坐下,喃喃说道:本王已经答应了宁国的史官,难道,你们想要本王出尔反尔,那日后我莫国的威信何在?是啊!大王已经应允了宁国史官,若是突然反悔,有损国威,也有损大王的名望。张荣现在只能抓住这根最后的稻草,希望对风出兵能成定局。

在我大莫生死存亡关头,威信、名望统统都微不足道。董盛提高音量,针锋相对地大声喝道:难道仅仅为了这些虚名就要明知不可为而硬为之吗?张大人是要把我大莫推到万劫不复的险境吗?张荣被董盛呵斥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气的身子都直哆嗦,刚要开口反驳,邵庭已不耐烦地挥挥手,沉声说道:不要再吵了!说完,他转头看向右手边的左相郭辉和大将军李进,问道:郭爱卿,李将军,依你二人之见呢?如果把左相和大将军放到现代,此二人的职务就相当于军政总参谋长和国防部长,一个掌管军务,一个掌控兵权。他二人属于莫国朝廷上的中间派,并未参与太子之争,即不支持邵方,也不支持邵博。

此时听闻邵庭的问话,李进没有立刻表态,而是举目看向身边的左相郭辉。

后者沉吟片刻,幽幽说道:大王,老臣也觉得现在对风用兵,过于冒险。顿了一下,他看看其他的大臣们,继续说道:目前风国霸关的守军虽然只有三万多人,但守将是英步,此人在霸关任职已有七、八年之久,这么长的时间,他在霸关几乎从未犯下过错,可见此人能力非凡,为人谨慎,另外,霸关的守军都是老兵,经验丰富,战力也强,而且上下一心,若依仗霸关的城防死守,我军难以攻破,另外,根据我方探报,风国的三水军、赤峰军距离霸关都不远,三水军统帅粱启素有鬼才之称,极善用兵,麾下将士有十五万之众,赤峰军的兵力也有十多万,我军若是进攻霸关,这两支大军必定会第一时间赶来增援,届时,霸关的守军将会达到三十万之众,以霸关之险峻和城防,我军若想攻克霸关,所需兵力至少要在八十万以上。郭辉的分析可是专业的分析,董盛和邵方反对出兵,所讲的都是些大道理,说白了,那都是空话、虚话,而郭辉讲的这些则是实实在在的问题,筹集八十万的大军,谈何容易,单单是准备八十万大军征战时所需的粮草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事。

咕噜!邵庭咽口吐沫,脊梁骨彻底软了下去,他以为己方进攻霸关,只需要二、三十万的兵马就足够用了,哪曾想要至少八十万的军队,这哪是攻击一城啊,根本就是国战。

邵庭傻眼了,爱去无语,大臣们也是面面相觑,都说不出话来。这时,李进开口说道:大王,末将倒是有个主意,即能让大王不失信于人,又可阻止我国与风国交战。哦?大将军,什么主意,快快说来!邵庭精神一震,急忙说道。

大王可派出二十万的军队集结于莫风边境,摆出要进攻霸关的架势,然后再令我方大军驻守不攻,如此一来,即可应对宁国,又不会与风国交恶。恩……恩、恩、恩!邵庭先是幽幽应了一声,仔细想想,连连点头,说道:大将军所言有理,不过,若是宁军来催我军进攻怎么办?呵呵!李进轻笑一声,说道:拖延的借口有很多,粮草不足、军备奇缺、攻城利器运送困难等等,任何一个借口都可拖上个十天半月,只要这么拖延个两三次,我想,战无双和战无敌也就不用再救了……哦?哈哈!邵庭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抚掌仰面大笑起来,赞道:好计策,真是好计策啊!我看,就按照大将军之计行事吧!说完话,他猛然意识到自己还未与其他大臣商议,他急忙环视众人,问道:诸位爱卿觉得此计是否可行?董盛、邵方等人自然没有意见,张荣即便有意见,这时候也不敢说出口了,现在连左相和大将军都站到了董盛那一边,自己再多言,不仅会得罪此二人,弄不好还会引起邵庭和其他大臣们的戒心。

反正自己已经尽力了,但独木难支,无法改变大局,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张荣在心里幽幽感叹了一声。

邵庭在董盛、邵方、郭辉、李进等文武大臣们的劝见下,改变出兵进攻霸关的打算,出兵还是出兵,但却是出而不攻,二十万的宁军集结于霸关城前,原地驻守,即不骂阵,也不攻城,双方相安无事,几乎每天都是同时吃饭,同时*练,同时睡觉,唯一不同的是一方在城内,一方在城外。

很快,天眼在镇江的眼线便把莫国朝廷上的情况传回到唐寅这里,等唐寅把传报从头到尾地全部看过一遍之后,方长长出了口气,原来莫国集结大军只是虚张声势,演给宁国看的,并没有要进攻霸关的意思。

如此当然最好,不过唐寅也不敢大意,这份传报是邵方的话,谁知道他所言是真是假,万一他只是故意这么说,而实际上真要攻打霸关怎么办?唐寅并没有因为这份传报而把派向霸关的三水军调回来,倒是让赤峰军继续向漳渝进发。

以唐寅为首的十多万风军在漳渝城外围而不攻,明显是等待援军的到来,正如萧慕青当初所料想的那样,首先沉不住气的是漳渝方面。

风军有援军,但漳渝可是孤立无援的,而且战无双、战无敌现在也收不到外界的信息,连求援的信鸽有没有飞回宁都良州都不确定,他们可不敢和唐寅这么干耗下去。

这天,是唐寅围困漳渝的第五日,郝召和江凡二将双双来向肖尚请令,等到晚上,让他二人率军趁夜偷袭敌军营地,一举击溃城外的风军。

肖尚当然还是不同意,但郝召和江凡二人态度坚决,与肖尚争执不下。

很快,钟天、战无双、战无敌等人也纷纷赶来,听到郝召和江凡要主动出战,战无敌跨步上前,正色说道:死守城池,一旦等风军的援兵赶到,我们就只有死路一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我愿陪两位将军一同出战!听闻战无敌也要出战,肖尚愣住了,不知道该继续阻止还是该赞同。

战无双点点头,说道:拖延下去,对我方确实极为不利,趁现在风军援兵未到,我方还有一丝机会,若是能偷袭成功,*退敌兵,便可乘胜追击,甚至把风军一举逐出高川郡。这……肖尚对此不抱多大希望,他面露难色地说道:城外敌军有十多万人,还有唐寅亲自坐镇,岂会那么容易被我军杀败?郝召一笑,信心十足地说道:也许风军也和大人有同样的想法,料定我军不敢出城偷袭,从而疏于防范,这对我们而言反倒十分有利。敌营的中军非常薄弱,我方若是直接偷袭敌军的中军,成功的机会很大,一旦得手,敌军必定大乱,到时我方在全军出击,定能大败敌军!听着郝召夸夸其谈,肖尚还是有些心里没底,犹豫不决,不敢轻易做出决定。

这时,战无双说道: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我也发现敌方中军兵力不足。哦?肖尚一愣,自己也有观察敌营,怎么觉得敌营的中军兵力很多啊?他反问道:不知无双将军是从何而知的?战无双耸肩说道:其实很简单,只需观察敌营垒起的炉灶便可判断出大致的兵力。敌营的中军看似的营帐众多,炉灶成排,而实际上,每到饭口时间,其中军炉灶升烟者不过几十处,由此可判断,敌营中军的兵力不会有上万人。哎呀!肖尚吸气,没想到观察敌营还有这样的说道,可以通过升烟的炉灶来判断实际兵力,这是他以前从不知道的。在敌人刚刚把营寨扎好的时候,郝召就看出敌人中军薄弱,现在战无双也看出这一点,想来应该不会有错,难道,己方真应该去偷袭敌人的中军?

第439章

在战无双、战无敌、郝召、江凡等人的选说下,肖尚最终还是同意了出兵偷袭风军大营的策略。

此战究竟该如此来打,战无双和郝召倒是产生了分析,以郝召的意思,应该尽快展开偷袭行动,不能再拖延下去,但战无双认为不妥,觉得偷袭之前应做好相应的部署,以起到迷惑敌军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稳*胜卷。

郝召眉头拧成个疙瘩,疑问道:战将军所说的部署是什么?敌军的援兵可随时都有可能赶到,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耽搁。战无双正色说道:这点我明白,但郝将军也不要小看了天渊军,我与天渊军大仗小仗已打过数次,深知天渊军的诡计多端,若是草率偷袭,万一中了对方的埋伏怎么办?什么狗屁埋伏?!郝召对他的说词不以为然,刚要讽刺几句,这时,肖尚插口说道:郝召,你先让无双将军把话说完嘛,听听无双将军的见解。恩!郝召心不甘、情不愿地应了一声,等战无双继续说下去。别人或许畏惧战无双的名头,但他并不放在眼里,觉得战无双也仅仅是徒有虚名罢了,若真是厉害,又怎么会被天渊军打的如此之惨呢?

战无双也不把郝召对自己的轻视放在心上,他眼珠转了转,环视众人,最后冲着肖尚微微一笑,说道:肖大人,我有一条计谋。明天上午,我方可派出一名得力武将,主动出城,讨敌骂阵,引敌军出战……战无双快速地把他的计谋讲述了一遍,然后含笑问道:不知诸位觉得此计如何?众人听后,面面相觑,皆陷入沉思,过了好一会,还是肖尚率先拍掌说道:好计策!我看无双将军此计可行!郝召虽然并不怎么尊崇战无双,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心思非常周密,他又沉吟了片刻,方幽幽说道:不知无双将军觉得明日派何人出战合适?战无双说道:我对贵军的将军们并不熟悉,由谁出战,当然还是要由肖大人和郝将军、江将军你们来商议决定。不过我必须得提醒诸位,此人的武力即使不是最强,但也绝对不能太弱,不然的话,非但达不到效果,反而还会引起敌军的疑心,适得其反。肖尚连连点头,应道:对、对、对!无双将军所言极是!说完话,他眼珠骨碌碌转个不停,考虑派谁出战为好。郝召和江凡肯定都不合适,这二人是己方的顶梁柱,绝不能有散失,而且他二人已经出战过,再出战的话也难以达到效果。想了半晌,他试探性地问道:郝召、江凡,你二人觉得派古丰出战如何?他说的古丰是高川郡的老将,只有四十出头,但投军已有二十多年,就军龄而言,绝对是高川郡郡军中资格最老的,其灵武修为也不弱,算是一名久经沙场又骁勇善战的武将。

江凡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不太会发表意见,听闻肖尚的问话,他也没有答言,郝召倒是想也没想,点头应道:大人明见,属下也正有此意。听他这么说,江凡倒是转头怪异地看了他一眼,同时心里暗叹口气。郝召算是高川军中的新兴将领,文武双全,自命不凡,而古丰则是军中老将,德高望重,颇有威望,一个平步青云,一个占据高位,二人之间也是矛盾重重,现在肖尚提议让古丰出战,郝召连想都未想,就点头同意了,由此也可看出两人的罅隙之深。凭心而论,江凡觉得派古丰并不合适,可话到嘴边,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又咽了回去。

见郝召赞同自己提出的人选,肖尚又问江凡道:江凡,你觉得如何啊?江凡拱手说道:末将愿听大人之见!听江凡也没有异议,肖尚重重点下头,说道:好吧!明日一早,便由古丰将军出城骂阵,引敌军出战!是!郝召和江凡齐齐应了一声,尤其是前者,嘴角挑起,面露笑意。

翌日,清晨,漳渝城门大开,从城内涌出一支兵马,人数在万人左右,为首的是名中年将军,这人跨骑枣红马,身穿金锁甲,后披红色征袍,掌中一把月牙戟,寒光凛凛,杀气*人,向脸上看,相貌堂堂,浓眉虎目,腮下黑髯,随风摆动。

鹏军在城前列好战阵,中年武将催马来到阵前,以长戟指着风军大营,指名点姓的让唐寅出营迎战。

很快,风军士卒便跑回中军帐内,向唐寅禀报。

现在唐寅还在等己方的援兵,突然听说鹏军出城,主动挑战,他为之一愣,疑问道:讨战的敌将是谁?对方自称是古丰!士卒如实回答。

古丰?唐寅对这个名字没有印象,转目看向乐天和艾嘉,问道:古丰是何人?乐天忙答道:大人,古丰是高川郡郡军中的老将,此人不仅在军中声望高,即便是在整个高川郡,也是极具威望的人物!哦!听闻乐天的介绍,唐寅点点头,对方把这样的一员老将派出来讨战,看来不是虚张声势,而是要与己方真打。

他还没说话,上官元让已跨步上前,拱手说道:大人,末将愿出战迎敌!恩……唐寅沉吟了一声,没有马上应允,好刀要用在刀刃上,上官元让固然厉害,但唐寅也舍不得让他连番出战。

这时,上官元彪出列道:大人,末将愿出战会会古丰!若是别人与自己挣抢出战,上官元让还能讽刺对方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