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寅在异界 作者:六道(逐浪vip2013.06.23完结,王者之路)-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这些人都是宁国的百姓,并非宁军,上官元让本未动杀机,可是百姓们却不依不饶,打起来没完没了。木棍和铁耙打在身上虽然不痛不痒,但也是讨厌的很,上官元让脾气暴躁,哪里受得了这个?他的火气很快被激发上来,本是低着头,他猛然大喊一声,手中的灵剑挥舞开来,他只扫出三剑,但周围围殴他的那些百姓们就被劈倒一大片,剩下的百姓们先是愣了几秒钟,随后发出杀猪般的尖叫声,非但未跑,反而更加不管不顾的疯狂围殴上官元让,后者倒是一不做二不休,对着这些并不构成多大威胁的宁国百姓们痛下杀手。

小巷变成了活生生的人间地狱,尸体叠罗,血流成河,地面、墙壁仿佛被红色的颜料粉刷过一遍似的,攻城战演变成了艰苦的巷战,战斗也进行到了胶着状态。风军近战彪悍,骁勇善战,但对丰城的地形不够了解,而宁军人多,又有不少的宁国百姓暗中协助,自然如鱼得水,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敢与风军做正面较量。双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战斗也变的越加血腥和惨烈。

上官元让只顾着清理城内的宁军,但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控制城门,现在留守城内的宁兵只有一万,另有九万出城追杀三水军,可是那并不代表他们不会回来。

严责和王懿二人统帅宁军主力,前去追杀撤退的三水军,在距离丰城二十里的地方,二人总算是把三水军追上了。这时候,梁启传令,全军后队变前队,调转回头,迎战宁军。

严、王二人以为上官元让中箭,风军又是在败退之中,士气肯定低落,两人没有多做考虑,下令全军列战阵进攻。

等双方一交上手,二人才恍然发现,风军的士气非但不低落,而且斗志激扬,当宁军展开箭射的时候,风军立刻开始回射,在对射箭阵这一点上,双方几乎斗了个旗鼓相当,而在接下来的近战中,宁军近战不利的缺点立刻显露出来,双方拼杀的时间不长,宁军顶在前面的两个兵团就坚持不足,大批的士卒向后败退。

见状,王懿心中暗叫一声不好,即便上官元让没有在风军的阵营里,但风军的战斗力依然强悍的可怕,己方目前人数又不占上风,与其力敌明显是不智之举。

王懿没敢耽搁,立刻向严责提议,全军撤退,不与风军做肉搏。此时严责也看出己方不占优势,随即采纳王懿的意见,命令全军边打边退,后军以箭阵压制对方,防止风军趁胜追杀己方。

可以说双方刚交战,宁军就主动退了,不过宁军的撤退并非是败退,所以撤退时也非常有章法,整个阵营丝毫不乱,前军后退时后军原地不动,以箭阵压制风军,等前军撤退到后军背后时,前军即变成后军,继续以箭阵压敌,而原来的后军则纷纷收起弓箭,快速后撤,这是类似于车轮一般的撤退,让追兵找不到可乘之机,也占不到多大的便宜。

身在三水军中军指挥战斗的梁启暗暗点头,宁军近战虽弱,但整体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对方的主帅,必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大将。

既然宁军撤退不乱,他也不着急追敌,传令全军,不远不近地跟着宁军。随着梁启的命令传达下来,三水军由向潼门撤退立刻又变成了原路返回,下面的士卒们都有些晕头转向,搞不清楚上面的统帅究竟要干什么,到底是撤退还是出战?

梁启不着急,率领全军慢悠悠地跟着宁军,但三水军的副统帅白勇可忍不住了,他催马来到梁启身边,试探性地问道:“将军,宁军看样子是向丰城方向撤退的?!”

“没错。”梁启笑道:“宁军也只能想丰城撤嘛!”

“可是……可是按时间推算现在元让将军应该已杀进丰城之内,元让将军手下只有两千骑兵,这八九万的宁军一旦撤回去,元让将军和两千将士可就要凶多吉少了!”

梁启收敛笑容,面无表情地说道:“我们现在倒是可以追上敌军,做正面交锋,可是如此一来,敌损一千,我损八百,到时我军不知得伤亡多少兄弟,不如放宁军退回丰城,我军可以和元让来个里应外合,这样无论是战术还是士气,我军都能占有绝对上风,也可把损失降到最低。”

白勇苦笑,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哪那么容易?他担忧地说道:“元让将军只有两千部下,我怕……宁军主力只要一撤回去……”就把上官元让这点人给踏平了!后半句话他没有直说,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梁启无奈地耸耸肩,转回头,看向白勇,笑呵呵地说道:“若是那样,元让就只能怪他自己命短,天忌英才了!”

扑!白勇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噎到,这叫什么话?明明是你见危不救嘛!白勇嘴巴动了动,最终还是没有说话。他做梁启的副手时间已不算短了,深知梁启的为人,别看梁启平时十分随和,为人又低调,但在战场上心黑着呢!他的心黑不仅是对敌人,对自己人也是如此,只要能取胜,只要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不管是谁,他都可以拿出来做牺牲品。

明知道宁军主力撤回丰城,上官元让会有危险,但梁启就是不打算拖住宁军,他倒不是存心想害死上官元让,而是在他看来,敌军纵有百万之众,上官元让打不过跑还是能跑掉的,至于下面的两千骑兵嘛,那就真是生死由天了,他已管不了那么多。

(PS:今天有事情耽搁了,没能把稿子写完,拖欠一章我在明天补上,请大家谅解。)

第545章

严责和王懿率领宁军向丰城撤退的半路上,忽闻探子来报,丰城遭受风军袭击,现在风军已杀入丰城城内。

听闻到这个消息,严责和王懿二人吓的当场变色,如果丰城有失,就算自己有十个脑袋都保不住了。这时候,王懿终于意识到己方上当了,中了梁启的调虎离山之计。他向严责急道:“将军,梁启故意引我军出城,暗中埋伏风军偷袭丰城,将军快下令全速回城!”

“是、是、是!全速回城!全军全速回城!”严责此时已然是六神无主,虽然他是严初的宗亲,但若是他把丰城这处要地丢失,他回都也无法向严初交代。

当严责和王懿带着宁军主力赶回丰城的时候,天色已然大黑,而现在城内还在发生着交战,离老远就能看到城内闪起的火光。严责心急如焚,想都没想,立刻传令,全军入城,剿灭城中的风军。

由于上官元让没有控制城门,而是在城内与宁军展开艰苦又漫长的巷战,导致宁军主力的入城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拦,直接就杀入城内。

别看梁启那么聪明,把什么事情都算到了,但他毕竟不是神仙,他也没想到上官元让在成功杀入丰城之后却没有去控制城门,本来他设计的很好,觉得以上官元让一身灵武修为再加上有城防做依仗,短时间内阻挡住宁军入城没问题,自己趁着这段时间从宁军背后杀出,与城内的上官元让正好来个里应外合,破敌便易如反掌。

可是他把一切细节都交代给了上官元让,偏偏就露了这一点,而上官元让也偏偏没去做这一点。

随着大批的宁军源源不断的涌入城内,两千风骑兵立刻险入绝境,不管身在何处,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黑压压的宁兵宁将,风军作战再骁勇,也架不住十倍甚至数十倍的敌人。

只见街头上的风军,有人被绊马锁放倒,翻滚落马后,周围的宁兵一拥而上,乱矛齐刺,只眨眼工夫,风兵就被刺的血肉模糊,不成人形;有些风军被人团团包围,想催马冲锋都冲不起来,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马上的风军也被人硬扯下来,不过风兵确实勇猛,离了战马,又面对这许多的敌人,依然毫无惧意,扔掉手中的长枪,拔出佩刀砍杀,可是他们能砍到一个、两个,却砍不倒全部,很快,他们便被淹没在宁军的人海之中。

此时上官元让还不了解情况,他已从巷子杀到了丰城的将军府,可是这里的宁兵宁将人山人海,杀倒一排,冲上来两排,仿佛杀之不尽,斩之不绝。上官元让边打还边觉得奇怪,据情报,城中的宁兵只有一万人,自己都不知道杀死多少人了,怎么还有这么多?

他正疯狂砍杀宁军的时候,在其后方冲杀过来百余名风军,离老远就大喊道:“将军!将军——”

上官元让回头瞄了一眼,然后深细口气,挥舞灵剑,释放出灵乱·风,将面前的宁军杀退,接着,他向后急退数步,迎向跑过来的风军,叫道:“这里的敌兵甚多,敌人主将一定在此,你们随我冲杀!”

说着话,他又向前冲,这时,一名浑身是血的大汉到了上官元让近前,伸手把他的胳膊紧紧拉住,急喘了两口气,说道:“将军,不要再杀了,宁军主力已退回城内了,我们快撤吧!”

“什么?”闻言上官元让身子一震,宁军主力撤回城内了?这怎么可能?梁启不是说自己只管打丰城,至于出城的宁军主力由他去解决吗?这该死的梁启,又骗我!上官元让恨的牙根都痒痒,当初梁启还信誓旦旦的保证这回不会再象上次那样,结果又是拿自己开涮啊!他握了握拳头,举目看了看这百余名风军兄弟,问道:“其他的兄弟们呢?”

说到这个,那名大汉咧开大嘴险些哭出来,他颤声说道:“将军,敌众我寡,兄弟都战死了,只剩下我们这些人了!”

“啊!”上官元让不知是气的还是心疼的,怪叫出声。两千精骑兵,竟然只剩下一百余人?上官元让剑眉竖立,虎目圆睁,虽然他的脸被灵铠覆盖,但看他的眼睛感觉他此时象是要吃人似的。

“将军快撤吧,再耽搁下去就来不及了!”见周围云集的宁兵越来越多,灯球火把,亮子油松,将黑夜照的亮如白昼,那大汉对左右的风兵急道:“你们掩护将军撤退,我等为将军断后!”

说完话,他举起战刀,带着二十余名风军迎向冲杀过来的宁军。这名大汉是随上官元让同来的两名千夫长之一,本来他是可以施展灵铠化的,但现在已施展不出来了。释放灵铠也是消耗灵气的,他们在城内已拼杀大半天,他的灵气早已消耗待尽,现在连半灵铠化都施展不出来。

没有灵气,光靠肉搏,这名千夫长也异常骁勇,与宁军战到一起,战刀抡开,连续劈倒数名宁兵。只是填补上阵的宁兵比他砍倒的要多得多,只眨眼工夫,场上已不见千夫长和二十多名风军的身影,举目望去,眼中全是宁兵,偶尔能听到人群中传出嘶杀和惨叫。

眼睁睁看着麾下兄弟为了掩护自己撤退而陷入重围,上官元让哪能受得了?他怒吼着,提剑准备上去接应,这时周围的风兵齐齐把他拉住,人们带着哭腔叫道:“将军快撤吧,不要让千夫长白白牺牲啊将军!”

“唉!”上官元让瞧瞧周围的数十名风军,人们也都在眼巴巴地看着他,现在他就是这数十名风军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上官元让仰天长叹,狠狠跺了跺脚,喝道:“撤!”

终于听到上官元让说出撤这个字,人们如释重负,跟随上官元让,向回突围。他们想突围出去,又谈何容易?一路上,宁兵源源不断的迎面而来,更要命的时,街道两旁的房顶上还埋伏有无数的宁军箭手,时不时的射出冷箭,上官元让的身边也不时有惨叫声传出。

他们仅仅是突杀过一条街,数十人就变成了三十来人,除了上官元让外几乎各个带伤,各个都象血人似的。

这样盲目的突围,非但冲不出去,己方的兄弟反倒会被对方一各个的杀掉。上官元让心思转了转,对周围的风军喝道:“走小巷、胡同!”

大街上的宁军太多,而且空间宽敞,适合敌人合围,更重要的是暗中的箭手威胁太大,不如躲入小巷胡同里,这样最多就是两面受敌,也不用再担心敌人的冷箭。

上官元让率先跑进街旁的一条小巷,仅存在三十多名风军在后面紧紧跟随。现在上官元让是有小路绝不走大路,专门挑小胡同钻,他七扭八绕,最后连他自己都跑的晕头转向,分不清东南西北,好在他的办法确实有效,在小胡同还真没碰到宁兵堵截。

走到一处相对僻静处,听喊杀声都在相对较远的地方,上官元让慢慢停下脚步,靠着胡同的墙壁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他已经足足恶战了四个时辰,如果换成旁人,别说打仗,即便是坐在原地不动同时施展灵铠化与兵之灵化也未必能持续这么久,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让人佩服上官元让灵气之深厚,直到现在竟然还能坚持。

上官元让尚且累的喘息不断,下面那三十多名风军士卒也就可想而知了,人们已然站立不住,透支严重的身体纷纷瘫倒在地上,看上去他们好象连喘粗气的力气都没有,一各个气走如丝。

看着周围累的直翻白眼的风军兄弟,上官元让仰起头来,忍不住幽幽说道:“不是我元让无能,是梁启小儿害我啊!”都到这个时候了,上官元让没去想如何破敌突围,还琢磨着要找梁启算帐呢!

周围的风军闻言,想笑,但是却没力气发笑,人们的嘴角只是不自然地抽搐了几下。

正在他们停下来才稍微缓口气的时候,突然,众人前方不远处的一扇小木门突然被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一名破衣篓叟的老者,与众人刚好打了个照面。

见到有个老头走出来,靠墙而站的上官元让立刻戒备十足的挺直身躯,手中的灵剑也随之抬了起来。

他可是领教到了宁国百姓对己方的敌意,如果此时老头子要大喊大叫,他可在第一时间将其刺死。还没等上官元让和麾下的士卒们说话,那名老者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试探性地问道:“是……是风军弟兄吗?”

呦?上官元让一怔,听其口气,似乎对己方没有敌意。不过他可不敢存有丝毫的疏忽大意,目光幽深,冷冷地注视着老者。

“风军弟兄不用害怕,老夫也是风人,如果大家不嫌弃,就到老夫家中先避一避吧!”老头子看起来年事已高,鬓发花白,走起路来身子都直颤。

激战了这么久,众人都是又喝又饿又累,如果能在老者家中歇息一会,再喝几口水也是好的。人们不敢表态,纷纷把目光投向上官元让,后者又凝视了老者半晌,手中的灵剑缓缓放了下来,对左右的风军士卒甩下头,说道:“进去!”

第546章

老者的家中称得上是家徒四壁,简陋又落魄,好象外面的风稍微大点就能把房子吹塌似的。上官元让等人近来之后打量了一番,并没有看到其他人,上官元让目显异光,环视左右,用洞察之术也未发现有隐藏的修灵者存在,这才示意众人可以坐下休息。得到他的示意,三十多名风军纷纷一屁股坐在地上,只可惜老者的房子太小了,他们只是坐在地上就把屋子挤的满满,想躺下是不可能了。

老者对他们的态度十分热情,又是端水又是送吃的。不过老者拿上来的那几张菜饼恐怕填饱一个人的肚皮都难。上官元让将老者送上来的吃喝都放到一旁,含笑问道:“老人家,你说你也是风人?”

“是啊,老夫祖祖辈辈都是风人,世代生活在河东,只可怕……”说到这里,老者摇头叹口气。

上官元让眼珠转了转,又问道:“老人家家中只有你一个人?”

老者苦笑着摇头说道:“老夫膝下还有二子二女,姑娘早已经嫁人了,两个儿子是被宁军抓走做了劳役。”

“哦!原来是这样。”上官元让随口又问了几个问题,老者都一一做答,见老人对答如流,他的防心这才稍微放下来一些。他向左右的士卒挥挥手,说道:“兄弟们先喝口水,顺便再把身上的伤都处理一下。”

闻言,风军士卒们这才端起水来,大口大口的往肚子里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