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寅在异界 作者:六道(逐浪vip2013.06.23完结,王者之路)-第4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挺身,上官元让已电一般抽回灵刀,紧接着又向前一探,狠狠刺向钱易。

钱易无从闪躲,只能无奈的运足全力,以灵枪去磕刀锋,想把对方的刀弹开。可惜上官元让这一刺之力太大,别说现在钱易的双臂使不上力,就算可以使上力,也未必能把上官元让的刀磕开。

当啷!

灵枪是扫到了刀锋,只是丝毫未将其击偏,三尖两刃刀速度不减、力道未削,继续直直向前刺去。扑哧!这一刀,正刺在钱易的心口窝,刀锋由前心入,在他的后心探出,直接把钱易刺了个透心凉。

“啊——”

钱易发出一声撕心咧肺的惨叫,在战马上坐立不足,仰面翻倒,摔落到马下。

上官元让催马上前,手起刀落,砍下尸体的脑袋,然后以刀尖挑起,挂在跨下的马鞍子上。

可怜桓将钱易,一身的本事还没找到施展的机会,就碰上了杀神上官元让,在后者的刀下未走过五个回合,便被上官元让一刀刺死,死后还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其实以钱易的本事,并不至于败的如此之惨,只是不知道对方是上官元让,一上来就吃了大亏,而后心思已乱,再难与之抗衡。

向汤不顾同袍情谊,危急时刻弃钱易而逃,结果他也没有冲出风军的战阵。

他进入风军阵营当中,左突右杀,确实杀死杀伤不少风军,不过涌上前来围攻他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后他一个不留神,被风军拉下战马,众多的风军随之一拥而上,向汤连释放灵武技能的机会都没有,便被成群的风军压到在地,手中的灵刀也被人家硬夺了去,让风军生擒活捉。

战场上的撕杀还在继续,不过并未维持的太久,很快,风军的大队人马随后杀到,对桓军行成前后夹击之势。

最终,从桓营侥幸逃出来的三万桓军并没有跑掉多少人,基本全军覆没,要么战死,要么缴械投降,做了风军的俘虏。

只此一战,五万之众的桓军被三水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歼,两名主将,一死一被俘,战果之悲惨,在桓国历史上都很罕见。

战斗结束后,梁启将桓军的大营占为己有,他未让全军进入驻扎,而是把桓军的俘虏关押进去,留下一部分兵力看守,他自己则率三水军主力,马不停蹄的立刻北上,追击桓军主力。

在此战中幸存下来的桓兵连夜逃回己方的主力大营,并把战斗的结果一五一十的汇报给桓军主帅徐青。

徐青听后,脑袋嗡了一声,又悲又气又急,险些当场背过气去。五万的将士,在自己离开还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被风军全歼,这仗是怎么打的?在桓国军史之上,哪有过这样的大败?

徐青正处于震惊当中,外面探马回报,在己方营地十里外的地方,发现了大队的风军。

别人还没说话,薛沛倒是第一个拍案而起,怒声道:“风军欺人太甚!刚刚与我军的小股兵力交过战,现又来追击我军主力,太目中无人了!将军,下令迎击风军吧!”

旁人这么说,徐青或许还能考虑考虑,但薛沛这么说,他连想都没想,心里只剩下怒气了。

当初就是薛沛让自己分兵的,留下五万将士阻挡风军,可结果怎么样,五万将士被风军杀了个全军覆没,现在他又来给自己出主意,难道还嫌害自己不够惨吗?

啪!

徐青猛的一拍桌案,伸手指点着薛沛,气的半晌没说出话。

薛沛也自知理亏,见徐青已气的胡子快要翘起来,他吓的一缩脖,急忙垂首,不敢正视徐青,默不做声地悄悄坐了回去。

这时候,一位名叫王蒙的谋士拱手说道:“将军,薛将军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风军刚刚经历过一场恶战,又马不停蹄的追赶过来,全军上下必然疲惫,我军若去主动迎击,取胜十拿九稳。”

其他众人听完之后,纷纷表示赞同的点点头,认为王蒙所言很有道理,俗话说骄兵必败,现在风军就是这样,打败了己方五万将士,就认定己方好欺负,不顾将士们的疲惫,连续出征,战力肯定锐减,此时不战,还等待何时?

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徐青,七嘴八舌地说道:“将军,现在正是出击风军的大好机会!”

“风军傲慢,此战我军必胜,也能为钱将军、向将军等兄弟报仇血恨!”

“我等与风军势不两立,将军,下令吧!”

“将军,快下令吧——”

众将齐齐请缨,求主动出战,被他们这么一催,徐青的心又活了,不过他很快又冷静下来,细细琢磨,众人说的是有道理,只是风军的作为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既然风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攻破己方五万人驻守的大营,其主帅必定是个极善用兵之人,怎么会犯现在这样的错误,以疲惫之师又弱势的兵力来追击己方大军,这是只有头脑简单的主帅才能干出来的事。

这……究竟是风军的诡计还是风军当真是轻敌?

这回徐青可没有再附和众人的意思,而是静下心来仔细寻思,想来想去,他也没想明白风军到底是何意图,最后,他向左右的众将、谋士们摆摆手,打断他们的请缨,问己方的探子道:“风军有多少兵力?”

探子回道:“回禀将军,天色太黑,我等又距离甚远,也看不真切,不过,观察对方火把的数量,应该是七、八万人的风军主力!”

是风军的主力……徐青皱着眉头又问道:“风军可在附近布置了埋伏?”

“并未发现,风军的行军很快,是一路急行军赶过来的,应该没时间勘察地形,再布置埋伏。”

第809章

布置埋伏并不简单,可不是头脑一发热想布置就布置的,首先得非常熟悉本地的地形、地势、地貌,要找到即适合大军潜伏又不易被敌人发现还得有利于己方发动袭击的地方。

这里接近莫宁交界地,桓军对这里的地形不熟悉,风军自然也不熟悉,对于追赶桓军而来,初来乍道的风军而言,要设伏太难了,也基本没有可能。

徐青想来想去,打消了风军设伏引己方上钩的顾虑,既然如此,那风军就是真想与己方打一场硬碰硬的交战了,风军这是在自己找死啊!

想到这,徐青挺身站起。

见状,周围的众将们也纷纷站了起来,眼巴巴地看着他。

徐青缓缓抬手,在空中停顿了片刻,猛的向下一挥,喝道:“传令全军,准备迎击敌军!”

“是!将军!”

众将等的就是他这句话,他话音刚落,人们已齐齐插手施礼,然后转身离帐,各去准备。

徐青猜的没错,风军是不熟悉莫国的地形,但有一点他没有算到,风军内有莫国的向导。

邵方对外宣称莫国不参与伐风同盟,但不也会援助风国,他口头上是怎么说的,而实际上,他还是希望风国能顶住四国联军,维持目前相对均衡的列国关系,当三水军进入莫国领土的时候,邵方亲自下的密令,为三水军提供向导,暗中给予帮助。

梁启大败五万桓军后,立刻北上,去追桓军的主力,按他的本意,他没打算发动进攻,准备按照原来的策略办,尾随桓军,制造压力,同时派出骑兵骚扰,让对方不得安宁,不过在行进的路上,莫国向导李奢找到梁启,特意指出附近有座死谷,里面是处死地,无路可退,要驻扎休息的话,最好远离那里。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奢说完,梁启心中顿是一动。死谷?死地?!身为一名顶尖级的统帅,梁启有着常人没有的敏锐嗅觉,眼珠转动之间,意识到自己或许可以善加利用这座死谷。

他当即传令,全军停止前进,暂时原地休息,然后带上上官元让等将,让李奢领着自己,亲自去死谷查看。

他们一行人快马加鞭,顺着山脚向东行,时间不长,便到了一座峡谷前。

谷口宽敞,但天色黑暗,里面黑咕隆咚的,什么都看不清楚。

梁启胆子也大,只是略微望了望,便甩头说道:“走,我们进去瞧瞧!”

三更半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山老林里向峡谷里钻,即便是上官元让都有些心里发毛,梁启倒是一马当先的走在最前面。

随行的几名侍卫立刻擎着火把追了上去,护在梁启左右,进入山谷。

正如李奢所说,山谷没有出路,四面悬崖,陡峭如刃,光滑如镜,再加上谷内潮湿,山石上长满苔藓,别说向上爬,抓一把都觉得滑溜溜的。

梁启边看边点头,果然是处死地,一旦被困在这里,插翅难飞。想着,他又抬头向上望了望,山崖高耸,一眼都看不到尽头,当然,这也和天色太黑有关系,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山崖确实很高。

巡视了一会,梁启勒住战马,对身边众人说道:“好了,我们回去吧!”

上官元让甚是不解,不明白梁启特意跑过来一趟要干什么,他问道:“梁启,这回你又要打什么鬼主意?”上官元让和梁启都是上将军衔,两人属平级,直呼其名不算过分,上官元让也叫习惯了。

虽是深夜,但梁启眼中射出的精光仍是清晰可见,他直视上官元让,嘴角扬起,含笑说道:“我要让十五万的桓军葬身此谷。”

上官元让激灵灵打个冷战,并非是被梁启的话吓的,而是他有个不好的预感,梁启似乎又在算计自己。

不得不承认,他的直觉很正确,梁启确实又把主意打到他的头上了。

返回驻地,梁启立刻召集麾下众将,把刚才去看的那座死谷详细描述给众人,然后说道:“我有一计,我军主力埋伏在谷口和山上,另派小股兵力前去引诱桓军,只要把桓军引入谷内,立刻便成瓮中之鳖,杀剐存留也就任凭我军了。”

听完这话,众将纷纷吸气,面面相觑,谁都没有说话。

梁启说的简单,但桓军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被己方的小股兵力所吸引呢?再者说,就算是派出小股兵力,那也是己方的弟兄,他们把敌人引进山谷了,自己又怎么出来?和敌人同归于尽吗?

众人心里在想什么,梁启心中有数,他胸有成竹的微微一笑,说道:“我军可派五千兄弟,去攻桓军营地,只要多准备火把,深夜之中,谁又能分辨得清我方具体有多少人?”

“可是将军,以五千人去攻十五万的桓军,不是以卵击石吗?”白勇忧心忡忡地说道。只怕一轮攻击过后,就没人能活下跑下战场了。

梁启摆摆手,说道:“不用进攻桓军营地,只要接近其十里之内,桓军必会主动出击。桓军刚刚损失五万人,现在正处于悲伤交加的情绪中,再看到我军主力来攻,定会以为我军是被胜利冲晕头脑的骄兵,在急于报仇的冲动之下,他们又哪会死守营地?”

白勇点点头,梁启说的也有道理,他问道:“就算真把桓军主力引出来的,我方的五千兄弟又如何逃走?将军也说了,山谷是死谷,不路可逃啊!”

梁启叹口气,有时候他真想把白勇的脑袋切开,把自己的机灵劲塞进去一些。他说道:“我军埋伏在山上的将士可以事先备下绳索,只要弟兄们进入山谷之后,把绳索系于身上,由山上的人拉上去即可。”

哎?这倒是个办法!白勇眼珠转了转,扑哧一声笑了,点头应道:“将军,如此……倒也可行。”

其他众将也纷纷点头,被梁启这么一解释,本是天方夜谭的计谋似乎变成了一条妙计。

正当人们细细琢磨的时候,白勇又问道:“那么,将军,您认为由谁率领这五千将士最为合适呢?”

这句话问到了重点。梁启说起来很轻松,上嘴唇碰碰下嘴唇,可真要去做的话,并不容易。

率领五千弟兄勾引十五万的大军,一个不慎,就可能被敌人追上,到时都不用交战,五千人得直接被十五万的大军踩成肉泥。再者说,就算跑进了山谷,有没有机会顺着绳索逃掉还是个未知数呢,桓军不是木头桩子,他们能眼睁睁看着己方兄弟逃走而不懂得放箭吗?五千人,没准就会变成悬挂在悬崖上的五千肉靶子……

如此九死一生的差事,没人愿意去担当。

众人的反应也在梁启的预料之中,后者缓缓巡视众人,最后,目光在一个人的身上定住。上官元让。

上官元让早在山谷里的时候就猜出梁启这家伙没按好心,果然,现在见他直勾勾地看着自己,他的猜测得到了印证。

“喂!梁启,你不会又打算把这个差事交给我吧?”和梁启在一起共事太久,彼此也太熟悉,梁启一撅腚,上官元让就能看出他要干什么。

梁启呵呵笑了,搓着手,干笑道:“元让啊,派别人去,我都不放心,只有你,只有以你的武力,才不至于让我军兄弟被敌军困住……”

“你少来这套!”

上官元让太熟悉梁启的习性了,每次给自己安排重任的时候,总是先夸自己一番,然后就翻脸不认人,不理自己的死活了,这次估计也是如此。

见他看透自己的心思,梁启又改用哀兵之策,收敛笑容,他幽幽叹了口气,说道:“我军虽然刚取得一场胜利,但敌军仍有十五万之众,如此多的敌人,若在战场上做正面交锋,就算我军最终能取胜,死伤也得不计其数,元气大损。而眼前则是个绝佳的机会,只要把敌军引进死谷,十五万的桓军就任我们宰割,这得让多少我风国的儿郎不至于在战场上流血牺牲?!我……并非要置元让于险境,只是想少一些我风国将士埋骨异乡,想多带回一些兄弟平安归国,与家人团聚。”

这一番话,把在场的众将都说的眼圈通红。

叶堂、高宇二将双双挺身而起,对梁启拱手说道:“将军,末将愿率五千兄弟引敌军入谷!”

他二话话音刚落,又有数名将领站起身形,异口同声的向梁启请缨。

上官元让最怕的就是自己被别人比下去,见这么多的将军纷纷请缨,将生死抛之脑后,他还哪好意思置身于事外?

唉!他心里暗叹口气。自己这辈子,最佩服的人是大王,而把自己吃的最死的却是梁启。

他忍不住狠狠瞪了梁启一眼,冲着那些主动请缨的众将没好气地挥手道:“都坐下吧!你们去?你们去能完成任务吗?”

“元让将军……”

“我去!”上官元让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哗啦!

此话一出,请缨的众将都坐下来了,连争都未和上官元让去争。一是没人能争得过他,其二,也没人认为自己的能力会在上官元让之上。

第810章

上官元让接受梁启的指派,同意率领五千士卒做勾引敌军的诱饵。

梁启特意把军中大半的车辆拨给上官元让,让他带着车走,并特意令人在车辆的四角以及车身上多绑一些火把,如此一来,可让队伍看起来壮大好几倍。除此之外,五千士卒也是轻装上阵,每人皆拿有两支火把。

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完,梁启把上官元让拉到自己近前,小心翼翼地叮嘱道:“元让,一旦桓军的大队人马来攻,不可与其交战,立刻向死谷方向撤退,所有车辆尽管遗弃,车上的辎重和粮草也无须带走……”

上官元让挑起眉毛,质问道:“难道把我军的东西统统都送给桓军?”

梁启一笑,说道:“只是暂存到桓军那里,日后我们还会取回来的。”

等把桓军全歼,不仅己方的物资能全部夺回,桓军的物资也会变成己方的。

上官元让反应过来,点点头,应道:“好,我听你的。”

“车辆尽量横在路中,可挡敌军马队,撤退中,如果敌军实在追的太紧,可分一部分兄弟留下断后。”梁启低声说道。

他的意思很明显,是牺牲一小部分人,来保住大部分人,这也是梁启一贯的战术思想。

对这一点,上官元让无法苟同,但也不和梁启争执,他挥手说道:“我知道该怎么做,如果没有其它的事要交代,我可要走了。”

梁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