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寅在异界 作者:六道(逐浪vip2013.06.23完结,王者之路)-第6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寅、邱真等人点头,这话蔡圭当初确实是有说过。

第233章

“也正因为川贞两国之内的矛盾不可化解,所以我国攻入莫国时,川贞二国即便接到邵方的求援请求,却迟迟不肯派兵北上。”蔡圭仔细做着分析。

朝堂上的众人边听边点头,包括唐寅在内。

蔡圭继续说道:“川贞两国之间的矛盾有很多,向来以文明、高贵自居的川国瞧不起野蛮落后的贞国便是其中的矛盾之一。大王想想,川国都瞧不起贞国,又怎会让李弘登顶皇位,尊崇李弘做自己的主子呢?再者说,国力强盛如川国都不敢自己称皇,李弘又何德何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自立为天子?”

唐寅闻言,揉着下巴,凝思不语。

张鑫不服气地说道:“蔡大人,你刚才也说了,李弘敢觊觎皇位,是因为有川国在支持,怎么现在又说川国是不会支持他的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蔡圭笑道:“并不矛盾!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川国是表面赞成李弘登基,而暗中,则是想借此机会,灭掉贞国。只要李弘正式登基,过不了多久,川国必会鼓动列国成立讨逆联军,一举灭贞!”

一直都以仁德著称的川王肖轩真会象蔡圭说的这样吗?使用如此毒计铲除贞国?众人面面相觑,现在没有谁敢断言蔡圭的猜测是准确还是错误。

张鑫愤愤不平地嘟囔道:“这一切都是你自己估计的,事实上会不会如此,谁又知道呢?”

蔡圭仰面而笑,赞同道:“张大人所言不错,所以,我国现在应以不变应万变,静观事态的发展。诸位大人也不必慌张,事情未必会像大家想的那么严重,恰恰相反,这对于我国也许还是一件好事。”

川贞二国若真的出现如此大的矛盾,欲至对方于死地,当然是件好事,但问题的关键是,川国到底是不是真心实意的想推李弘登顶皇位。即便在唐寅看来,属于后者的机会也不大,就算真要废黜殷谆,自立为皇,川国也比贞国更有这个实力,怎会把机会让给李弘呢?

唐寅眼珠转了转,问道:“蔡圭,你的应对之策是……”

“很简单,不支持,亦不反对。”蔡圭说道:“静观其变,自会有所发现。”

“恩!”唐寅点点头,觉得蔡圭的分析合情合理,应对之策也是比较稳妥的。他说道:“好,就按照蔡大人的意思办!”

唐寅最终采纳了蔡圭的意见,对于李弘召告天下,欲罢黜天子之事不做出任何的回应,不过在风国的风平浪静之下,大规模的征兵又开始了。

这一次的征兵不再是填补各军团的空缺,而是做新兵储备之用。唐寅已暗暗打定了主意,如果李弘登基是假也就罢了,如果是真,他宁可向天下列国宣战,也要把李弘逐下皇位。

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李弘欲取代天子的事传扬开来,各国的反应各不相同,有震惊者、有茫然者,亦有愤恨憎恶者。

莫国和安国属于震惊者,莫王邵方和安王越泽都对此事感觉不可思议,天子还在,就算天子崩天,也有子嗣继承皇位,怎么轮也轮不到李弘头上。

玉国属于茫然者,虽然看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灵霜敏锐地感觉到,列国之间恐怕要有大的变故即将发生。

向来与贞国交好的桓国则恰恰是最憎恨李弘问鼎皇位的。桓国之所以与贞国交好,完全是畏惧贞国强大的武力,如果李弘成了天子,那还不变本加厉的欺负桓国,甚至是吞并桓国,自己身边有这么一个狼子野心的贞国,桓王黎昕连睡觉都睡不安稳。

各国的君主反应不同,但民间的声音却出奇的一致,各国百姓的斥责之声一片。天子之所以称之为天子,是上天选定的骄子,岂能是区区一王公可以取代的?

各公国可以更换君主,改朝换代,但皇廷是绝不能改变的,昊天帝国之所以能长存于世,也是因为有殷氏皇族的延续,这样的思想在列国百姓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谁要触动殷氏皇族,就等于是触动了百姓心里那根最基本的根基。

李弘要废天子,自己登基,这无疑是犯下了众怒,各国的不满和讨逆之声一浪接着一浪,文人们的上书象雪片一般堆满了各国国君的桌案,里面的内容除了斥责还是斥责,赞成者寥寥无几。

即便是贞国国内也是这种情况。贞国人也不愿意自己的君主去取代天子,改变殷家皇朝,民间的上书同样是一封接着一封的传到李弘手上。

这时候的李弘,基本属于骑虎难下了,他也没有想到,殷谆明明已成了傀儡天子,毫无实权,自己取而代之并无不妥,怎么就激起这么多不满的声音呢?

但告天下书已经颁发下去了,如果这时候他退缩,他这个贞王的脸面还往哪里摆?

现在唯一让他的压力有所缓解的便是川国对他的支持。

自从打入上京,李弘就一直在觊觎天子皇位,但他可不敢表露出来,这次若无川国暗中鼓动,又明面支持,他也不会大张旗鼓的召告天下。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为了皇位,他甘愿冒这次的凶险,哪怕沦为千古罪人,他也要试上一试。

不管头脑多么聪明的人,在皇位这个至高无上的荣耀面前,都会被冲晕头脑,李弘就是如此。

为了消除国内的反对声音,李弘下了狠手,对上书之人展开了血腥的镇龘压和屠杀。

对那些上过书表示过不满的人,只要一经查实,九族同诛。一时间,贞国国内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受其牵连被问斩者多达数万之众。

不斩直言上书者,这是昊天帝国建立初始的祖训,而各公国也一直延用这个祖训,不管上书之人的意见多么荒谬、无理,天子、王公也应礼遇对待,这和‘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同一个道理。

可现在李弘的所作所为,无疑是让他又犯下了众怒,国内的人是不敢再说话了,但不满的情绪却积压在心里,越积越深,而一旦找到发泄的机会,那无疑将会掀起一场惊涛骇浪。

无须外部的交战,仅仅是贞国国内就已矛盾重重,局势紧张,危机隐藏于血腥又平静的表面下,伺机待发。

最了解贞国情况的莫过于川国。现在川王肖轩很高兴啊,或者说他是很庆幸,因为在他之前有了问路石,如果没有李弘,他也不知道区区一傀儡天子在各国百姓心中竟有如此威信,岌岌可危的皇廷还有如此众多的拥护者,现在好了,他是彻底打消了对皇位的觊觎,所有的问题,就由甘愿做问路石的李弘去承担,和他没有任何的干系了。

平白无故的出手相助,这只会发生在普通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是永远不会存在这种事的。李弘还以为川国是自己的盟友,是真的想帮他登顶皇位,可是他的心机和肖轩比起来,差了何止千里。他以为自己的贞国是虎狼之国,但哪里想到,就在虎狼的身边还侧卧着一头吃人不吐骨头的怪兽。

很快,李弘便堂而皇之的住进上京的皇宫之内,同时还令人打造玉玺,赶制龙袍、龙椅,商讨新国号等诸多问题,看上去,他是真要废黜殷谆,自立为皇了。

这一连串的消息传回盐城,风国朝廷没有做出任何的表示,上下一片沉寂,但殷谆和皇廷可受不了了。

殷谆紧急令人敲响皇宫的巨钟,召集众臣上朝,商议此事。唐寅是他召见的重点人物,生怕他托词不来,殷谆连下三份诏书,急召唐寅入宫议事。

现在的皇廷,可真成了人心惶惶,如丧考妣,群众好似大难临头,有些大臣在朝堂上就开始公然谈论自己日后的出路。

唐寅到时,看到的正是这般情景。他心中冷笑,背着手,迈着四方步,穿过群臣,在众人的最前面站定。

看到他来了,众人纷纷停止讨论,其中和唐寅一直都有往来的右相郭童凑到他近前,没笑硬挤笑,笑得皮笑肉不笑,问道:“风王殿下,李弘那个佞臣贼子欲在上京自立为皇,这……风国欲如何应对?”

唐寅耸肩说道:“李相,本王只是一王公而已,岂能对这等大事妄下评论?一切还是看天子的圣意吧!”

他倒把事情摘得一干二静,全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郭童当然明白这是唐寅的应付之词,肯定不是心里话,他自讨个没趣,灰头土脸的退了回去。

正在这时,有侍女高声唱吟道:“天子到——”

众人精神一振,纷纷跪地叩首,唐寅则是站在原地躬身施礼。

随着轻微的脚步声,天子殷谆走进大殿,令众人意外的是,皇后雅彤竟也有随殷谆同来。

殷谆的脸色苍白难看,雅彤在他身边搀扶着他的胳膊慢行。

唐寅见状,暗皱眉头,殷谆不会是被吓的连路都走不了了吧?此等气魄,如何配做皇者?

第234章

唐寅气殷谆懦弱不争气,可他从没想过,殷谆变成现在这样,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爱卿,贞王李弘企图罢黜朕,又与川、桓等强国串通一气,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殷谆落座后,眼巴巴地看着唐寅。平时他忌惮唐寅,害怕唐寅,但在关键时刻,所能指望和倚仗的也只有唐寅。

“呵呵,乱臣贼子,犹如跳梁小丑,不足为虑,陛下也不必为此事担心。”唐寅说得轻描淡写,可殷谆却是冷汗直流。

殷氏皇朝若是在他的手上断送,那么他就是昊天帝国两千年来的第一罪人,即便是死,都无颜去见九泉下的列祖列宗。

“爱卿啊,李弘有川、贞二强做后盾,又有桓、安等国拥护,若是……若是他真在上京称帝,朕鞭长莫及,阻止不了啊!”

“陛下是当今唯一天子,也是唯一的正统,这一点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会改变,臣相信,公道自在人心,李弘之流,难以长久。”

唐寅根本不说实际的东西,拉东扯西,全说一些虚无缥缈空话,毫无实际意义。

“朕……朕的意思是,如果李弘真的称帝,朕要如何应对?爱卿你又是如何打算的?风国又有何行动?”殷谆也有些急了,不再给唐寅转弯抹角的机会,直截了当地发问。

弹了弹手指,唐寅满面轻松,无所谓地说道:“如果上苍真要我昊天改朝换代,那也是大势所趋,臣绵薄之力,改不了天命,所以,陛下还是和臣一样,顺应天命,顺其自然吧!臣还是那句话,公道自在人心,帝位非李弘之流所能觊觎。”

说来说去,还是等于没说。他一边要殷谆顺应天命,一边又说李弘成不了气候,听的众人云山雾罩,猜不出来唐寅心里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唐寅当然不会在朝堂上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些皇廷大臣,谁知道有多少人和川、贞等国暗中联系,自己的真实心意,现在还不宜让川贞等国察觉。

他不想说实话,只用虚话和空话来搪塞,殷谆也拿他没办法,最后又问了几句,依旧得不到唐寅确切的答复,身体不适又心情烦乱到极点的殷谆便草草的宣布退朝了。

众臣相继离开,当唐寅要走的时候,留在大殿里的雅彤突然开口说道:“风王殿下!”

唐寅转回头,不解地看着她。他和皇后算这次也就见过两回,而且从未谈过话。

雅彤款款走到唐寅近前,扬首正视唐寅的双目,说道:“按理说,朝廷的政务,本宫不应也无权过问,但现在形势危急,有些话,本宫不得不说。”

唐寅蹙了蹙眉,拱手说道:“皇后有话请讲。”

雅彤正色说道:“既然当初是风王殿下把陛下接到风国,现在有人在上京作乱,欲谋朝篡位,风王殿下不能置身于事外,坐视不理。”

唐寅淡然一笑,含糊不清地说道:“诸事皆有天命,许多事情,不是臣想管就能管得了的。”

“难道风王殿下当真忍心坐视陛下被废?”

“若当真如此,也是天命所归。”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想不到风王殿下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忠心何在?还有何资格自称国之栋梁?殿下头顶护国公的爵位,难道不觉得心中有愧吗?”

雅彤一连串的质问,把唐寅也问的哑口无言。他并不知道皇后雅彤竟然如此牙尖嘴利,强势刁钻,和殷谆比起来简直有天壤之别。也直到这时,他才正视雅彤这个人。

身为皇后,她的容貌并不艳丽,但却端庄秀丽,是让人越看越觉得赏心悦目的那种。

唐寅凝视她一会,深吸口气,点点头,说道:“皇后所言极是,臣,受教了。”说完话,他再次拱了拱手,然后转身向外走去。

“本宫本以为风王殿下是众王之中的豪杰,看来是本宫错了,风王殿下也只是个贪生怕死之人。”雅彤冲着唐寅的背影沉声说道。

如果不是心中早有打算,唐寅可能真被她的话激怒,即便如此,他向外走的身形还是明显的顿了一下,不过他并未停留,继续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唉!雅彤惆怅地叹了口气。她所能做的只有这些,唐寅不为所动,她也再无办法。这就是人在矮檐下的处境。

唐寅离开大殿,打算返回王府,刚走到皇宫的大门口,忽听身后又人高声叫他。“风王殿下——”

声音熟悉得很,唐寅回头一瞧,只见远处急匆匆跑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殷柔的侍卫长肖敏。

他立刻停下脚步,等肖敏跑到自己近前,笑问道:“小敏,什么事让你这么着急?”

肖敏喘了两口气粗气,说道:“是公主要见你。”

哦?唐寅心中一阵悸动,自从上次不欢而散,两人就再没有见面,自己回都三个多月了,殷柔总算是主动叫人请他前去。

可转念一想,他心头的喜悦又瞬间熄灭大半,殷柔这个时候请他过去,恐怕十之八九是为李弘的事。

即便猜到了殷柔见他的意图,唐寅还是不忍拒绝,点头应了一声:“好。”

在华英殿里,唐寅见到许久未碰面的殷柔。看上去,她比自己印象中的模样又瘦了一些,身上的衣裙也显得宽松了不少,娇柔的身子,仿佛都承受不起一阵大风。

唐寅心头刺痛,不过并没有表露出来,微微颔首,说道:“柔儿,你找我有何事?”

没有久后见面的甜言蜜语、关心问候,近乎于公式化的询问让殷柔觉得两人的关系变得异常疏远。

她没有马上回话,先是向房内的侍女们挥挥手,让她们先出去,等只剩下她和唐寅二人,方低声说道:“为什么这么久都不来找我?”

唐寅淡然说道:“如果见面就要吵架的话,不如不见。”

殷柔抬起头,下意识地提高声音,说道:“我没有要和你吵架!”

唐寅说道:“可是你却把欲加之罪扣到了我的头上。”

顿了一下,他无奈地说道:“宁可相信旁人的谗言,也不肯相信我的话,如果一直都是这样的话,你我之间恐怕就只剩下争吵了,如此,还不如一直不见。”

自从认识唐寅以来,他对她就从没说过一句重话,现在听到他的埋怨,殷柔心里又惊又痛,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倒退两步,缓缓坐下,低垂着头,一句话都没说。

她沉默无语,唐寅也没有再说话,两人一站一坐,房内的气氛沉闷又压抑。唐寅感觉自己无法再呆下去,殷柔对他的不信任比直接给他一刀更令他难过。

他摇头苦笑一声,说道:“如果没事,我就先走了……”说着,他便要离开,可是转身的时候,突然瞥到殷柔的裙襟浸湿了好大一片,仔细看才发觉,是一滴滴的水珠落在上面。

唐寅迈出去的脚步立刻收了回来,走到殷柔近前,蹲下身子,动作轻柔地托起她的下颚,这才看到,不知何时殷柔已哭得满脸泪痕,又大又圆的眼睛红彤彤的,上面还蒙着一层水雾。

只是一瞬间,他心头的不满、火气统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怜惜和心疼。他抬起手来,揽住殷柔的香肩,柔声问道:“怎么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