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寅在异界 作者:六道(逐浪vip2013.06.23完结,王者之路)-第8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朝之时,朝堂内坐满了大臣、武将,向外面的广场看,官员黑压压的一面,都分不清个数,几乎站满了整个广场。

风国所辖郡县,对于唐寅而言大多都是纸上的数字,现在官员们悉数到场,连他也被吓了一跳,原来风国县级以上官员竟有如此之多。

难怪张哲一直喊穷,光是这些官员每年的俸禄开销就是一笔天文数字,最为可恨的是,朝廷已经给了他们那么多的俸禄,他们还是不知足。

大朝和日常的早朝比起来就是人多点,并无太大区别,唐寅在大殿内的讲话,外面的人根本听不清楚,只有唐寅具体喊到某个人的名字,才会被门外的侍卫唱吟出去,把那人召入大殿说话。

唐寅最先叫的是河东郡郡首沈智宸,他是最早追随唐寅的那批老将之一,曾在数次战斗中立下过汗马功劳,此后还长期镇守过潼门,他在风国诸多郡首当中也算是资格较老功劳较大的一个。

进入大殿,沈智宸抬头看见唐寅,没等说话,眼圈先红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带着哭腔说道:“微臣,叩见大王!”

看到当年和自己并肩作战过的老兄弟,唐寅也是感触良多,他欠身摆手说道:“智宸,快快请起!我们……也有一两年没见过了吧?”

“回禀大王,已经三年了……”说话之间,沈智宸已是泪流满面。

“竟然这么久了。当初若不是你厌倦征战,转调地方,以你的能力,现在至少也应该是中将军了!”唐寅颇感惋惜地说道。

“微臣有今日,皆靠大王的栽培和隆恩!”

唐寅淡然一笑,而后又关切地问道:“智宸,你在河东过得怎么样?可还一切顺利?”

沈智宸急忙说道:“托大王的鸿福,微臣在河东一切都好,就是琐事繁杂缠身,与在军中大不相同。”

“是啊,我们这些行伍出身的人,处理起政务来总会感觉很头痛。”

唐寅心有感触地点点头,又道:“河东可是我国的产粮大郡,看到河东上缴的粮食一年比一年多,我也很欣慰,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大王言重了,一切都是因大王鸿福,大王执掌风国,上应天意,下顺民心,我风国自然也是风调雨顺,年年丰盈,河东郡亦只是借了大王的光,微臣不敢居功。”沈智宸一本正经地说道。

唐寅闻言仰面大笑,说道:“智宸啊,我看你做了郡首之后,口才倒是越练越好了,哈哈——”

沈智宸忙拱手施礼。

“今晚,我在王宫设宴款待远道而来的兄弟们,到时你也要来啊!”唐寅说道。

“是!大王!”

“恩,先下去吧!”

沈智宸再次跪地叩首,这才退出大殿。等他走下长长的台阶,到了下面的广场,周围的官员们纷纷拱手奉承道:“沈大人不愧是追随大王的‘老臣’,第一个就被大王接见了。”

听闻周围众人的讨好,看着众人脸上的羡慕,沈智宸露出得以之色,脑袋高高扬起,嘴角撇撇着,傲然说道:“本官的岁数或许没有诸位大人年长,但论起追随大王时间的长短,本官被称呼一声‘老臣’并不为过。”

“是啊、是啊,以后还得烦劳沈大人多多照顾……”

接下来,唐寅又一并接见了徐白、侯渊二人。这两位,都是平原军的兵团长出身,当初在平原军里也是战功赫赫的将领,现在已是宁地延川郡的郡首和郡尉。

唐寅依旧,见到他二人后也是只聊家常,不谈政务,听说他二人业已娶妻生子,小妾都有三四个,子女已能满地跑,唐寅也替他二人高兴。

他感叹道:“你二人娶妻生子之时,我都没能前去,实在是说不过去,等散朝之后,你二人去找宗元,各领一份红包。”

徐白和侯渊吓了一跳,双双跪地,齐声说道:“微臣不敢!”

“有什么敢不敢的,你二人当年都是战功卓著的将军,也是和我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兄弟,兄弟之间再说这些岂不是见外?”

听闻这话,徐、侯二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异口同声道:“微臣叩谢大王隆恩!”说话之间,他二人在大殿下‘乓、乓、乓’各磕了三个响头。

等他二人退出大殿后,唐寅又连续接见了十数人。

这些人,都是他印象深刻的军中将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军队,转到地方任职,现在已要么是郡首、要么是郡尉,皆为一地的土皇帝。

最后,唐寅让阿三出去宣读他的旨意,嘉奖前来参加大朝的地方官员,郡首、郡尉赏银八百,县首、县尉赏银五百,晚上王宫之内还有设宴,届时地方官员全部都要来参加,与大王畅饮叙旧。

等散朝之后,唐寅去到舞媚的华英宫,把所有的侍卫和宫女都打发出去,然后一头倒在床榻上,脸上已一点笑模样都没有了。

今天晚上,他要做一件大事,只是不知道得牵连多少人,不知道有多少当年的兄弟会让他不得不痛下杀手。

想到这些,唐寅的心情越加烦乱,他躺在床榻上也是翻来覆去的连连折腾。

这时候,舞媚回宫,正看到唐寅在床榻上烦心呢,她眨眨眼睛,好奇地走上前去,问道:“大王怎么了?”

唐寅坐起身,看着舞媚,幽幽说道:“今日大朝,地方上的官员几乎全到了。”

“这是好事啊,其中有许多大人都是大王的老部下,正好可以趁机叙叙旧。”舞媚笑道。

叙旧?那也得他们给自己机会啊!唐寅心中苦笑,他目光下移,落到舞媚手中的一支木球上,问道:“那是什么?”

“这是臣妾向宗元大人讨来的。”

唐寅挑起眉毛,没太听明白她的意思。

舞媚一笑,解释道:“上次平原军从彼亚尔带回来许多战利品,其中有不少都放置在宫中的宝库里,臣妾看这个宝贝挺新奇的,就向宗大人要过来了。”

说完,她才意识到直接向宗元索要宫里的宝物不合规矩,她又紧张地问道:“大王不会怪臣妾吧?”

“我看看什么东西。”唐寅接过舞媚手中的木球,木球是镂空的,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图案,里面的空心中还有三个物件,一个是圆球,一个是月牙,一个是星星,显然,那是代表着日月星辰,有意思的是,木球是浑然一体的,上面所雕琢的花纹也都很细小,不明白代表着日月星辰的三个物件是怎么放入其中的。

唐寅嘟囔道:“这是怎么放进去的?”

“臣妾也感到很好奇,听宗大人说,这是雕刻之人透过上面的纹路,把里面的木心一点一点磨成日月星辰的形状,所以要做出这么一个东西来,可能花上好几十年的光景呢。”

“还真是有耐心!”唐寅嘀咕一声,然后把木球递回给舞媚,说道:“死人之物,太不吉利,不要也罢。”

“死人之物?”舞媚瞪大眼睛。

唐寅嫌弃地说道:“从彼亚尔带回的战利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靠挖坟挖出来的,没准这个就是其中的一件。”

听闻这话,舞媚像是被蛇咬了一口似的,一下子把唐寅递来的木球打落到地上,摇头说道:“那我可不要了。”

唐寅被她的反应逗得大笑,弯腰把木球捡起,塞回到舞媚手中,同时在她耳边轻声说道:“我逗你玩呢,如果是殉葬品,我又怎会让宗元把它放在宫里。”

舞媚小脸顿时气得涨红,忍不住在唐寅肋下狠狠掐了一把,气道:“坏死了你!”

唐寅吃痛,不过还是大笑起来,烦乱的心情无形中也平复了许多。

第681章

当日晚上,唐寅于王宫正殿外的广场上设宴。

这次入都的地方官员们都有前来参加,一些朝堂中大臣也来了,场面十分热闹,嘈杂声此起彼伏。

地方官员们抓圌住这次难得的机会,纷纷向朝中的重臣敬酒讨好,希望能为自己在朝中找到一个稳固的靠山。

右相上官元吉、左相邱真身边聚集的人最多,各地的官员们竭尽所能的恭维奉承,虽说御史大夫张哲也是官居正一品,与上官元吉和邱真平起平坐,但他身边的官员却寥寥无几。

谁都知道张哲的脾气古怪,又臭又硬,如果不去讨好他或许还没什么事,若是去讨好了反而会给自己惹麻烦。对这样的人,众人都抱有同一种心态,能避就避,躲得越远越好。

风国各郡首郡尉、县首县尉大多都是军中将领出身,邱真身为左相,武官之首,可谓是他们的老上司。通过官员们对邱真和上官元吉的态度也能看得出来差别。

对上官元吉,人们除了恭维还是恭维,客气有加,对邱真,则是恭维中还透出几分尊敬和亲近,交谈起来,少了许多的场面话,多了些问候和家长里短的私话。

正当会场上人声鼎沸之时,有侍卫高声唱吟道:“大王到——”

随着唱吟声,会场上立刻安静下来,官员们急匆匆返回各自的坐位,正襟危坐,目不敢斜视。

很快,唐寅在一干侍卫、宫女的簇拥下走进广场。见到大王来了,众官员们纷纷离席跪地,叩首施礼。

唐寅的坐席也被安排在广场之内,位于正中,他一边向自己的座位走去,一边含笑扫视两旁的众人。

落座之后,他微微摆了摆手,说道:“诸位都起来吧!”

“谢大王!”众人齐齐起身,接着,小心翼翼地坐好。

唐寅笑呵呵说道:“各位不用太拘谨,大家都不是外人,就把这次的宴会当成一次家宴好了。”

听闻大王的语气轻松又随和,众人不约而同地暗自送了口气。

唐寅低头瞧了瞧面前的桌子,接着拿起酒壶要倒酒。一旁的阿三阿四急忙上前,欲接过他手中的酒壶,唐寅则摆摆手,示意二人他自己来就行。

他自斟了一杯酒,高高举起,大声说道:“各位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我先敬大家一杯!”

“臣等敬大王!”众人忙端起酒杯,举向唐寅,而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喝下一杯酒,唐寅又自斟一杯,说道:“这第二杯酒,要敬那些当初和我们出生入死却未能活着走下战场的英烈们,我风国今日之所以能有这么辽阔的领地,也皆靠这些弟兄的舍生忘死、浴血奋战!”

“敬我大风的英烈!”众人再次端起酒杯时,许多人的眼圈已经红了,当年他们从军南征北战,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回想起昔日的同袍兄弟,如今却已天人永隔,心中难免伤感。

唐寅第三次举起酒杯,说道:“这第三杯酒,还是敬诸位,大家在地方任职,也都辛苦了,我敬你们。”

“大王,臣等愧不敢当!”人们急忙倒满酒,与唐寅又干了第三杯。

连饮了三杯,唐寅的面颊也略显红晕,他大喇喇抬起衣袖,抹了一把嘴角,冲众人挥手道:“大家该吃就吃,咱们也不能一个劲的喝酒嘛!”

随着唐寅的招呼,现场的气氛立刻又变得热闹起来,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唐寅突然站起身形,背着手,皱着眉头,在宴席中间的过道上缓缓走动。

见状,人们纷纷停止交谈说笑,放下手中的酒杯和碗筷,一齐把目光集中在他身上。

唐寅自个儿漫步了好一会,方在过道的中央停下圌身形,问周围众人道:“大家都说说,自到地方为官之后,你们的政绩怎么样?”

“托大王的福,一切安好,微臣的管辖之地亦是蒸蒸日上!”附近的官员们听清楚了唐寅的问话,齐声说道。

“蒸蒸日上吗?可我听说的却不是这样啊!”听闻这话,在场众人的脸色同是一变,面面相觑,不少人已缓缓低下头。

唐寅幽幽道:“曾有人向我觐见,说现在我国各郡首郡尉、县首县尉大多都是军中行伍出身,要说征战天下、沙场厮杀那是一等一的好手,但是却不会理政,更不会治理一方水土和百姓,他们各个居功自傲,倚仗自己是军中的功臣,在地方上横行霸道,贪赃枉法,无法无天,与恶霸无异,你们说说,是不是这么回事。”

他此话一出,现场无人接话,一片寂静,鸦雀无声。

微微眯缝起虎目,唐寅环视周围众人,继续说道:“可是我不相信啊,各位兄弟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老将,当初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强敌和险境都能从容应对,怎么就治理不好区区的一郡、一县甚至一城呢?兄弟们都为我大风的江山流过血、卖过命,怎么会变成祸害地方的恶霸了呢?”

听唐寅这么说,沈智宸脸色涨红,义愤填膺地猛然站起身形,大声说道:“这是有人在向大王圌进谗言,挑拨大王和臣等之间的关系,此等佞臣居心叵测,大王断不能轻饶于他!”

他一带头,其他的地方官员也都炸了锅,七嘴八舌地说道:“沈大人所言极是,说我等不会理政,贪赃枉法,那纯属是放屁!”

“就是!在军中臣等都能指挥千军万马,破阵杀敌,攻城掠地,为了我大风的江山出生入死、流圌血流汗,怎么在佞臣口中,臣等到了地方就变成废物、恶霸了呢?简直是岂有此理,可恶至极!”

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谩骂,上官元吉端起酒杯,不动声色地喝了一口。当初正是他向唐寅提出由军中将领转到地方任职不妥,唐寅刚才说的那些基本上就是他当时的原话。

唐寅笑呵呵不留痕迹地瞥了他一眼,而后向众人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又说道:“当时我也很生气,和诸位的想法一样,觉得觐见之人别有用心,但是过后想想,又觉得他说的也有些道理。兄弟们都是军人,要说运筹帷幄、调兵遣将那是本职,但是治理地方,确实不是大家擅长之事,那些本就应该由文官们去做。”

“大王可是觉得臣等没把地方治理好?”

“治理的好与不好,在座的兄弟们心中自然有数。”

唐寅背着手,在过道上来回徘徊,慢悠悠说道:“我这里有一个建议,兄弟们也都用心听听。该文官去做的事就让文官去做吧,大家在军中征战那么久,也该回家过些太平安稳又舒适的日子了。如果有兄弟现在提出告老还乡,郡首、郡尉可得白银万两,良田三千亩,县首县尉可得白银五千,良田一千五百亩。不知,各位兄弟意下如何?”

他的这番话就如同一颗重磅炸圌弹在众人心中炸开似的,只是一瞬间,便有许多人的脸色变得苍白。白银万两已经不少了,再加上三千亩的田地,子孙后代都能衣食无忧,唐寅开出的条件已经够优厚的了,可是对于郡级的官员而言,这些好处只能算是九牛一毛,做一郡之首、郡军之长,那就如同是坐在金山银山上,现在要他们告老还乡,谁能接受得了?

“大王,臣等无过啊,大王怎能*臣等让位还乡?大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啊!”田阳郡郡首赵玉廷跪伏在地,颤声说道。

他不站出来说话还好点,看他冒头喊圌冤,唐寅心中的怒火顿时烧了起来。

他嘴角挑起,冷声说道:“谗言?这些‘谗言’可有冤枉你吗?赵玉廷,你以为你在田阳郡做的这些勾当本王不知道吗?”

说话之间,他大步流星走到桌案上,从桌下拿出一只木匣,抽下盖子,在里面夹出一叠纸,走回到赵玉廷面前,沉声道:“在你那里,贪赃枉法是轻的,草菅人命都不知有多少?你给本王好好看清楚吧!”说着话,他把手中的纸张狠狠摔在赵玉廷头上。

随着哗啦一声,纸张散落满地,赵玉廷跪地的身子一哆嗦,急忙把散落满地的纸张一一收拢起来,然后低头细看,脸上的血色瞬间退去。

在纸上,他平日来所干的那些非法的勾当一桩桩,一件件,陈列的清清楚楚,连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有详细的记录。

“别的本王先不说,单说你造的那个祠堂,紫檀祠堂,整个祠堂皆为紫檀木打造,即便是一座金山、银山也没有你家里的祠堂值钱啊,你来告诉本王,这些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