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寅在异界 作者:六道(逐浪vip2013.06.23完结,王者之路)-第9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图越听脸色越难看,气得身子突突直哆嗦,连连拍打桌案,指着龚山虎的鼻子破口大骂,让他闭嘴,而后强压着心头的怒火,令人把他逐出福成。

在一干侍卫把龚山虎架出去的时候,李德也跟了出去,喝退龚山虎身边的那些侍卫,而后向他拱手说道:“龚先生,崔将军是个粗人,刚才有冒犯之处,还请先生多多见谅啊。”

李德的胆子向来不大,尤其是在伐风之战中被风军打得落花流水之后,心中对风军畏惧甚深。虽说他现在在和风军打仗,但他又不太敢过于得罪风军,总想给自己多留一条后路。

龚山虎多多少少能看出一些他的心思,他压低声音,正色说道:“李将军深明大义,万万不可一错再错啊,越泽昏庸无道、沉溺酒色,安国已实难长久,李将军应及时抽身而退,令觅良主。”

“呃……”李德心中一颤,面露难色。龚山虎还想再劝说,见崔图已走了出来,他急忙拱手说道:“忠言逆耳,李将军,在下告辞!”说完话,快步走了出去。

看着龚山虎逃也一般的背影,崔图走到李德身边,问道:“刚才李将军和他说了什么?”

“没什么,只不过是几句客套话而已。”李德不动声色地笑了笑,又向崔图摆摆手,随即转身走开了。

且说龚山虎,被安军逐出福成,回到风营之后,将此行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向唐寅讲述一遍。最后,他说道:“大王,看起来,崔图与我军战意已决,实难倒戈。”

“崔图不会,但李德可就不一定了。”唐寅若有所思地说道。

龚山虎说道:“但李德毕竟是副将,主控安军大局的还是崔图。”

唐寅摇头,道:“倒也未必。李德所掌管的那十万安军都以他马首是瞻,只要李德肯倒戈,这十万安军也会一并投降,到时,崔图再强硬,在无兵可用的情况下,也是不堪一击。”

在场的风将们纷纷点头,可是,又如何来劝降李德呢?众人议论纷纷,讨论派何人前往合适,唐寅则看向艾嘉,问道:“地网可有兄弟在福成?”

“有的,只是人数不多。”艾嘉拱手回道。

“并不需要太多的人。立刻传书城内的兄弟,想办法接触上李德,劝他投降,只要他肯降,无论什么条件都可以满足他,金银珠宝、封官挂爵,任他去提。”唐寅斩钉截铁地说道。

“是!大王!末将即刻就令人去传书。”艾嘉应道。

地网当中有飞鹰传书这个便捷条件,身在城外的艾嘉也随时可以联络到城内的属下。

按照唐寅的意思,艾嘉给潜伏于城内的地网探子传去书信,令他们马上找机会联系上李德,并想尽一切办法策反李德倒戈。

此事一拖就是三天,三天来,风军驻扎于福成外按兵不动,即不攻城,也不绕城而过,战事暂时被拖延下来。

唐寅能等,齐横可是满心的焦急,几乎天天都来向唐寅请命,要求主动出战,强攻福成。

齐横的焦急也是有原因的,他们这边已接到平原军方面传来的战报,阻挡平原军和天鹰军东进的白晴一部已然倒戈投降,两军正长驱直入,直取安国的都城御镇。

这个消息,可以说即令人欣喜,又让人颇感意外,要知道白晴一部可是二十万的大军,全体投降,实在不可思议。

由始至终,平原军和天鹰军与白晴一部都未动一刀一枪。

两军碰面之后,都很有默契,心照不宣的各自安营扎寨,谁都没有主动出击。而后,平原军的主帅萧慕青亲自前往安营,求见白晴。

当然,萧慕青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冒险去往安营,全因身边有上官元让随行。上官元让一人的威慑力也足可以抵过千军万马。

白晴对于这位敌军的主将是客气有加,以上宾之礼接待,将萧慕青和上官元让二人接入中军帐,连带着,把全军的将领也都召入中军帐。

在中军帐内,萧慕青闭口不谈两国交战之事,只谈往日两军同甘苦共患难的同盟情义。

对于萧慕青,白晴一部的将领们包括白晴自己心情都是很复杂的,现在,他们是敌人没错,但是,当初白晴一部受困于丰阳的时候,与川军战至弹尽粮绝,陷入全军覆没的边缘,正是以平原军为首的风军及时赶到,击溃围城的川军,可以说萧慕青对他们有救命之恩。

现在听萧慕青谈起往事,谈起昔日两军并肩作战时的情景,在场的安将们纷纷垂下头去,表情黯然,沉默不语。

“不要打了,这场仗,我们也不应打!”

在引起安将们的共鸣之后,萧慕青这才话锋一转,切入正题,正色说道:“那些冠冕堂皇的道义,我不想多讲,我只是觉得,昔日的兄弟姐妹,今日又岂能兵戈相向!”

等他说完,中军帐里陷入一片沉寂当中,不知过了多久,一名安将腾的站起身形,大步来到白晴的帅案前,插手施礼道:“将军,萧将军所言有理,就算不提大王所做的那些荒唐事,单单是看在两军之间兄弟情谊的份上,此战也不应再打,将军——”

随着他一带头,其他那些安将们也都纷纷站起身,插手说道:“此战不应也不能再打,将军早做决定啊!”

“为了那荒*无道的昏君,却要我们和风军弟兄手足相残,这样的仗,不打也罢!”

其实,友军之间的兄弟情谊也是要讲实力的,如果平原军和天鹰军是软柿子,安军将领倒也未必会这么急切的想放弃作战,满嘴的兄弟情谊,关键是平原军和天鹰军都是风国的主力军团,以骁勇善战而闻名,他们是打心眼里不愿意也惧怕和这两支军团对决。

白晴又何尝不是如此,她也不愿意和平原军、天鹰军作战,真要是打起来,这二十万的安军将士以及白家的子弟们,恐怕最后也活不下来几个。

经过一番天人之争,白晴把心一横,最终决定接受萧慕青的招降,全军放弃抵抗,全体倒戈。

第732章

白晴一部可是安国的主力军团,随着白晴一部的投降,平原军和天鹰军再无阻力,两军将士长驱直入,深入安国腹地,两军的矛头已直接指向安国都城——御镇。

平原军和天鹰军进展的如此顺利,一向不甘心落于人后的齐横又怎能不急?

如果让平原军和天鹰军抢险攻陷御镇,他感觉自己这次的南征真就成了毫无收获,连整个第九军都会跟着蒙羞。

又过了两天,福成内的地网探子仍未传回任何的消息,倒是风营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蔡圭。

蔡圭这次是向朝廷告假特意赶过来的,他要去的也不是唐寅这边,而是平原军和天鹰军那边。

由于平原军和天鹰军突进迅猛,将要攻打到御镇,蔡圭担心李媚儿的安危,打算在破城之时,先把李媚儿抢救出王宫。

当他路过福成一带的时候,听说大王正率领军队在此打仗,他顺便过来向唐寅问候一声。

听明他的来意之后,唐寅理解地点点头,在他看来,对安之战中,李媚儿功不可没,即便说她是第一功臣也不为过,自己不应在利用完她之后就一脚把她踢开,不管她的死活。

他连连点头,称赞道:“对于媚儿小姐的安危,我先前倒是忽略了,蔡圭,还是你想的周全,此事,你务必要办好,不能让媚儿小姐有任何的闪失。”

“微臣明白!”蔡圭急忙拱手应道。

“据报,平原军和天鹰军已突进至清平郡,从此地到清平,还要路径安国的两个郡,路途凶险,你也要多加小心啊!”唐寅叮嘱道。

还没等蔡圭说话,一旁的齐横已站出来说道:“依末将来看,蔡大人就不要去平原军那边了,留在大王身边就好。”

“可是,平原军和天鹰军已接近御镇……”

“蔡大人放心,我军这边定会赶在平原军和天鹰军之前打到御镇,也定会赶在它二军之前破城!”齐横沉声说道:“所以,蔡大人哪都不要去,只管安心留下来好了。”

蔡圭暗暗咧嘴,福成距离御镇还远着呢,一路打下去,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打到御镇,又怎么会赶在平原军和天鹰军的前面?

和齐横这种粗人没什么话好讲的,蔡圭面露难色地看向唐寅。

唐寅倒是认真地思考起齐横的话,他倒不是认为己方一定能赶在平原军和天鹰军之前抵达御镇,这也没什么好比的,而是觉得路经安国两个郡,毕竟太危险,就算蔡圭身边有一批修为不错的家奴保护,也难免不会发生意外,若是他在路上有个三长两短,对风国可是个不小的损失。

沉吟好一会,他方开口说道:“蔡圭,我也觉得齐横所言有理,你就暂时先留在我身边吧,至于平原军和天鹰军那边,我会传书过去,提醒他们注意保护媚儿小姐的安全。”

唐寅开口,蔡圭可无法推却,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是,大王!微臣遵命!”

蔡圭被唐寅留在军中,事隔一日,福成内的地网探子终于传回了消息,接到回报的艾嘉第一时间将情况转告给唐寅。

在地网探子的传书里,明确提出李德已同意向己方投降,不过,他提出三个条件,第一,索要黄金三千两,第二,他投降之后军阶和爵位要和他在安国时持平,第三,要风**证他在御镇的家人性命无忧。只有风军接受并作到这三点条件,他才肯倒戈。

看过这份传书,唐寅立刻召集军中众将,将其公布出来。众风将闻言,许多人义愤填膺,区区一个李德,竟然还敢向己方提出这么多的条件,实在不自量力。

齐横怒声说道:“大王,此贼可恶,断不能容忍,我军已耽搁数日,现在实在不能再耽搁了,请大王立刻下令攻城吧!”

不等唐寅表态,舞英立刻说道:“李德的条件倒也不是不可接受,三千两的黄金,军阶爵位,都可以先给他,大不了以后再收回来,只有这第三条有些难办,要在御镇保护他的家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是啊!唐寅暗暗点头,将在外,家人在都城留做人质,是列国一向的惯例,对这些将领的家眷,各国朝廷向来都是严加看管,己方想插手,很难!

正在唐寅眉头紧锁,沉默不语的时候,原本以为没自己什么的事的蔡圭突然说道:“大王,此事可交由微臣去办!微臣的家族在御镇有不少店面,藏下几十口人,也不是难事。”

对啊!听闻他的话,唐寅眼睛顿是一亮,自己怎么把蔡圭给忘了,蔡家在御镇还是颇有些门路的,当初都有办法把李媚儿送到越信的身边,想来藏起李德的家人亦能办到。

他问道:“蔡圭,你可有把握?”

“大王放心,十拿九稳!”

“那好,此事就由你去办,藏好李德的家眷之后,立刻让其家眷写封回书。”唐寅说道。

“是!大王!”蔡圭拱手应道。

正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蔡圭刚到风营,就有了‘用武之地’。蔡圭给身在御镇的蔡家仆从飞鸽传书,把李德要倒戈的事情大致讲述一遍,令其赶快设法保护好他的家眷。

蔡家人做事非常有效率,仅仅相隔三日,回书就传来了,称事情已办妥当,正把李家人的亲笔书信快马加鞭的送到福成这边。

蔡圭大喜,立刻将此事转告给唐寅,后者听后,亦是松了口气,对蔡圭大加赞赏了一番。

十日后,蔡家的仆从赶到风军大营,并带来了李家人的书信。

风军方面片刻也没耽搁,立刻利用猎鹰把书信送入福成城中,并让地网密探转告李德,他的条件,风国全部接受,他的家人,风国业已保护起来,让他在城中可放心大胆的做事。

又过一日,深夜,福成城内突然大乱,以李德为首的十万安军突然打起风军的旗号,对崔图一部残兵展开偷袭。

与此同时,城外的风军也趁机展开攻城,在李德一部的配合之下,顺利突破福成的四面城门,大军如潮水一般从城外冲杀进来。

接下来的战斗,毫无悬念,崔图一部万万没想到李德会倒戈,被打得猝不及防,毫无还手之力,甚至大部分的军兵连怎么回事都没搞清楚,在睡梦当中被人用刀架住了脖子。

崔图对李德恨之入骨,但现在风军已然入城,他身边的将士也没剩下几个,想找李德算账已然没有可能,他只能被迫向城外跑。可是城外都是风军,哪里还能跑得出去?

可怜崔图这位安国的上将军,最终惨死在城门附近的乱军当中。

在战后清理战场的时候,有倒戈的安军士卒找到他的尸体,而在他的尸体上插有三十多支弩箭,整个人活像个刺猬似的。

随着崔图一部被歼灭,李德一部临阵倒戈,风军方面顺势占领福成,而后,暂时剥夺李德的兵权,遣散倒戈的安军,大军继续南下,一口气攻占太峰郡全境。

安国迎战的主力中央军全军覆没,这让风军在接下来的战斗变得轻松许多,所面对的大多都是安国的地方军,而且十之八九都是战斗还没展开,安军方面就已高举白旗投降。

风军是一路南下,一路攻城掠地,势头之强劲,简直无人可挡。

以唐寅为首的风军在攻占太峰郡全境后,又以迅雷之势连续攻占了龙门、合丰二郡,一口气推进到御镇所在的南平郡。

现在,唐寅这边的风军和萧慕青、子缨那边的风军对南平郡已形成夹击之势,一个由北向南打,一个由西向东打,目标皆是位于南平郡正中央的安国都城御镇。

现在的安国朝廷,业已乱得人仰马翻,文武大臣们无不是人心惶惶。

眼看着数十万的风军来势汹汹,分从北面和西面攻打过来,安国根本无力招架,仅存的二十万中央军还得驻守都城,不敢轻易调动,在无兵无将的情况下,人们又哪能不慌,哪能不乱?

最令安国大臣们气恼又无奈的是,已到这个时候,安王越泽还终日窝在后宫的温柔乡里,仍旧不理朝政,甚至都不闻不问,在他的眼里,简直除了李媚儿已再容不下其他的人,其他的事。

安国大将军尉迟玉在这个时候给越泽上了一份奏疏,欲亲自统帅临时征集过来的五万地方军将士出城北上,迎战风王亲率的风军。

这个请缨,其实就如同是在自杀,只五万将士,还是由地方军拼凑的,哪里能抵挡得住唐寅麾下二、三十万的风国中央军?

令人没想到的是,越泽还真就看到了尉迟玉的这份奏疏,更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然还准了。得知越泽准奏的消息,尉迟玉忍不住仰天长叹,身为大将军,自己也只能以身殉国了。

临离开御镇之前,他先把自己的身后事交代妥当,而后,率领着这支五万安国地方军,向北行进,迎击风军。

只五万的安军,齐横根本不会放在眼里,将此战推诿给刘彰去打,可听说敌人的主将是尉迟玉后,他立刻又改变了注意,抢在刘彰之前率领第九军杀了出去。

第733章

这场风国第九军与安国大将军尉迟玉所率的五万安军之间的战斗,只能用秋风扫落叶来形容,双方的战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五万的安军聚成一团,排列起密集的盾阵,以此来阻挡骑兵的冲击,但结果却是被人家践踏而过。

重装骑兵的冲击力根本不是靠人力所能抵挡,仅仅一轮冲锋,安军的阵形就被冲得四分五裂,接下来的战斗已毫无悬念,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

看着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的重装骑兵们,本已报定以身殉国决心的尉迟玉连最后那一丝战斗下去的欲望都快失去了,他仰天长叹一声,这,就是风军的战力啊!

生死关头,尉迟玉非但没有选择逃走,反而还率领着身边的一干侍卫们,反冲向重装骑兵的阵营……

可惜的是,齐横连让他以身殉国的机会都没有,两人只交战五个回合,尉迟玉便被齐横砸下战马,而后又被围拢上来的重装骑兵们生擒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