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乐大典 2-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黄裳演山集】
  《赠探花郎》诗:探花车骑似游龙,未入桃园先阆风。衫上十分新染翠,衣间一点半开红。身如骥子无双俊,人报鳌山第几宫。便是醉仙何处去?上林园在五云中。《代探花郎》诗二首:蟾宫兄弟满清都,竞向花前醉索扶。昨夜碧桃源里去,蕊香多少上蜂须。鞭上芦花柳色中,忽忽须放状元红。东君己播芳菲令,莫倚雕栏待晚风。
  武卫中郎
  【高似孙纬略】
  魏许褚从太祖征马超、韩遂,破之,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中郎号自此始。
  侍芝郎
  【续后汉书】
  《孙皓传》:有鬼目菜生工人黄苟家,依缘枣树长丈余,茎广四寸,厚三寸,《东观案图》名鬼目。遂以苟为侍芝郎,银印青绶。
  平虑郎
  【续后汉书】
  《孙皓传》:有买菜生工人吴平家,高四尺,厚三分,如枇杷形。上广尺八寸,下茎广五寸,两边生叶绿色。《东观案图》名买菜,作平虑草,遂以平为平虑郎,银印青绶。
  夕郎
  【青箱杂记】
  《职林》曰:初,秦汉别有给事、黄门之职,后汉并为一官,故有给事黄门侍郎。余案《汉旧仪》曰:“黄门郎,属黄门令。每日暮入,对青琐门拜,名曰夕郎,亦谓之夕拜。”案:《刘公嘉话》云:“崔造以夕郎拜相。”又,《南唐近事》云:“相弟有呼庐之会,夕拜预焉。”盖唐镐时为给事中也。青锁门在南宫。卫注《吴都赋》曰:“青锁,户边青镂也。一曰天子门,内有眉格,再重青画曰琐。”案:柳子厚云:“夕之名,则朝拜之偶也。”古者旦见曰朝,暮见曰夕。《诗》曰:“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左传》曰:“百官承事,朝而不夕。”《记》曰:“暮不废夕。”又曰:“日入而夕。”晋侯将杀竖襄,叔向夕,楚子之留乾谷,右尹子革夕,齐之辞子我夕,赵文子砻其椽,张老夕。智襄子为室美,士茁夕。皆暮见也。汉仪,夕则两郎向琐闱拜,谓之夕郎。亦出此名也。又应劭注《汉书》云:“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又《汉仪》注:“郊泰田寺,皇帝平旦出竹宫,东向揖日。其夕,西向揖月。”颜氏曰:“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此常礼也。郊泰田寺而揖日月,此又别仪《摭言》云:罗隐开平中,累徵夕郎不起。罗衮以诗赠之云:“向夕便思青琐拜,近年寻伴赤松游。”
  【容斋四笔】
  唐人呼给事郎为夕郎。
  【步里容谈】
  元间,顾子敦临为夕郎,封驳任情。吕汲公太防,谋之于吕正献。吕曰:“迁临耶?躁进者效之。责临耶?畏懦者不敢。今令治河之议未决,宜遣相河。”因此赏罚,皆由非封驳也。
  【宋北涧禅师诗集】
  《贺陈中书除夕郎》:小舟回擢清苕曲,林下新传拜夕郎。品固自高庸借重,官非因大始腾芳。人都不至天游处,马尚能寻夜直堂。只尺钧衡住无屋,万间庇士可曾忘?
  山郎
  【西汉书】
  《杨恽传》:郎官故事,令郎出钱市财,用给文书乃得出,名曰山郎。张晏公曰:山,财用之所出,故取名焉。移病尽一日,辄偿一沐。注言出财用者,虽非休沐,常得在外,而贫者以实病,却以沐偿之,或至岁余不得沐。其豪富郎者出游戏,贷赂流行。杨恽为郎中将,乃罢山郎。
  正郎
  【事物纪原】
  汉制,尚书郎初上称守郎中。晋武帝始置诸曹郎,中唐以来号正郎。
  【太平广记】
  汉刘禹锡时为礼部员外,方与日者从容。段文昌入谒,日者匿于箔下。既去,日者谓禹锡曰:“员外若图省转,事势殊远。须待十年后此客入相,方转本曹正郎耳。”自是禹锡失意,连授外官十余年。文昌相,方除禹锡礼部郎中。
  【元一统志】
  宋太祖初兴,西蜀未下,三泉县令间道驰骑,赉贺表先至国,太祖喜。平蜀后,诏三泉不隶州郡,遇庆贺许发表章。元符末,龚言序为县尉,妇江第子之薄游至邑,令薄与言序不叶,游山未回。徽宗登极,言序急宣诏称贺,就令子之奉表。曾布当国,将上取旨,特补河南府助教,后亦至正郎。
  台郎
  【抱朴子】
  汉末有祢衡者,年二十三。孔文举齿过知命,身居九列,才举冠群,名位殊绝。始友衡于布衣,又荐之于朝,以为宜使起家作台郎。
  【会稽典录】
  盛宪为台郎,尝出逢一童子,容貌非常。宪怪而差问之,是鲁国孔融,谈接知其不凡,便结为兄弟。
  丞郎
  【唐书】
  潘孟阳,年未四十,为侍郎。母曰:“以尔之才位丞郎,使吾忧之,试会尔同列,吾将观之。”因召深熟者。容至,夫人喜曰:“皆尔仆也,不足忧。”未坐少年何人也?曰:“补阙杜黄裳。”曰:“此人别,必是卿相。”
  【老学庵笔记】
  唐所谓丞郎,谓左右丞,六曹侍郎也。尚书虽序左右丞上,然亦通谓之丞郎,犹今言侍从官也。俗又谓之两制,指内制而言。然非翰苑西掖,亦曰两制。正如丞郎之称。契丹僭号,有高坐官亦侍从之比。坐字本犯御名,或谓丞郎为左右丞,中书门下侍郎,亦非也。
  【魏泰东轩笔录】
  种放往华山访陈搏,搏熟视之曰:“君他日甚显,官至丞郎。”后竟如抟之相也。
  【太平广记】
  虑隐,从兄携为相,特除右司员外郎。崔沆不听,沆曰:“员外前日入省,时议未息。今复除纠司员外,省中固不敢辞,他曹惟相公命。”携大怒,驰入曰:“舍弟极屈,即当上陈。”既上,沆乃求假,携即时替沆官。沆谓人曰:“吾见丞郎出省郎,不见省郎出丞郎。”
  朝郎
  【嘉禾郡志】
  宋王明清,字仲言,本汝阴人。宁宗庆元间,寓居是邦,官至朝郎。有史才,尝著《挥尘录》及《玉照新志》。
  三参政一侍郎
  【锦绣万花谷】
  燕山窦禹钧五子,仪、俨、称、侃、僖,皆登第。禹钧每对客,即三参政、一侍郎、一起居皆侍焉,天下荣之。
  脆梨侍郎
  【御史台记】
  唐贾言撰《御史本草》以侍郎为脆梨。
  梦徐侍郎
  【夷坚志】
  衢州人徐生,为新喻丞,被宪司檄,鞠狱于庐陵。行未至吉水三十里,值暮,将宿客邸。大姓徐叟者,力邀迎,止其家,烹羊置酒,主礼勤甚。丞意以谓叟特以宗盟故耳,至夜,密告曰:“老人居此,未尝与士大夫接。昨夕梦大官行李过门,先牌题云‘徐侍郎’,而今日君至,君必且贵不疑,愿以子孙为托。”丞少年登科,自待良不薄,闻其语欣然,且约还日复过之。遂去抵郡。逾月而托事东归,径谒叟。叟馆犒如初,然礼敬颇衰矣。临别愀然曰:“丞公是行,得无有欺方寸乎?畴昔之夜,梦神人告我,谓君受人钱五百千,鞠狱故不以实,官爵当削除,而年寿亦不远。君何不自重,负吾负期。”丞惊愧不能答,既还家,曾荐员满品,诣临安改秩。甫受告,即得疾,死逆旅中。其父本米僧也,随子之官,日夜导以不义。庐陵之役,本富民欧杀人,丞纳民赂,抑民仆使承,仆坐死,故阴谴及之。既亡而父犹在,凡所获亦随手散去,其贫如初。刘敏士文伯说。
  碧落侍郎
  【容斋笔记】
  采伯王考,未第时,谒灵康,梦神赠金鱼一盘,空中呼为碧落侍郎。尉剡时,梦樗浦庙神,延见七层塔上。金书牌相字,下有谢某名,乃知鼎贵已前定。岂容人力。
  【葛洪类说】
  沈义将飞升,忽有白鹿青龙车,羽衣持节,以青玉界丹玉板,拜为碧落侍郎。
  明晨侍郎
  【茅山志】
  保命府多女官司。三官官属有七人,四女三男。明晨侍郎七人,如今世上御史中丞之职。并隶东华方诸宫,保命君总关之。周爰友者,汉河南尹周畅字伯持之女也。畅,汝南安城人,好行阴德,功在不觉。永初二年夏,旱,收瘗洛阳城旁客死骸骨万余人,为立义冢,祭祀之,应时大雨丰收。所行多类此。阴行闻于太上,令爰友从南宫受化得仙,来在洞中。爰友少亦好道,服茯苓三十年后,遇石长生教以化遁。化遁,上尸解也。隐居云,畅,周嘉从弟也。殇帝时,为河南尹,至光禄勋。张桃枝,汉司隶校尉朱寓李陵母也。寓母行阴德,久闻在易迁始得为侍郎耳。隐居云:朱寓,沛人,桓灵时八俊。夏馥,字子治,陈留人也。少好道,服木饵和云母。后入吴山,从赤须先生受炼魂法。又遇桐柏真人,口受以黄水云浆法,得道来在洞中。馥少时被公府辟召,悬辟书著桑树乃去。其用怀高迈如此。隐居云:后汉及《高士传》并云馥,陈留圉人,桓帝时举直言不就。真诰云:例皆取平贞正直,体隐神清,即侍郎之才,不限男女也。余数人不能一一道之。
  玉华侍郎
  【夷坚志】
  莆田人,方朝散失其名。政和初,为歙州婺源宰。病热困卧觉,耳中锵锵天乐声,少焉有女童二十四辈,各执旌苒幢幡至前。俄,采云从足起,掩苒飞腾,瞬息间到一城。城中大楼,明奂高洁,金书其门曰“太华之宫”。正中设榻,使就坐,侍女列立,长髯道士乘云至。碧冠霞衣,执玉简,直前再拜。方惊起,欲致答,道士拱手言:“某于先生役隶也,愿端坐受敬。”拜毕,跽白曰:“碧落洞玉华宫莫真君敬问先生,瑶台一别,人间甲子周矣。嗣见有日,钦迟好音。”方懵然不知所答,道士曰:“下土溷浊,能移人肺肠,先生应已忘前事,今当缕陈之。先生唐武后时人也,生于冀州,能属又而嗜酒不捡,浮沉里中。时河北大疫,死者如乱麻。先生书所得药方,揭于通衢间。病者如方治之,即愈。由此相传益广,所活不可计。梦中有人告曰:‘子阴德上通于天,上帝嘉其功,当以仙班相召。’先生素落魄,且自恃将为天人,愈益放诞,竟以狂醉堕井死。死后久之,乃用前功,得见于白玉楼,盖李长吉所作记处也。时有四人同召,当试文一首。帝自书《大道无为赋》为题,先生有警句曰:‘帝凿窍而丧魄,蛇画足而失杯。’帝览之大喜,擢列第一,拜为修文郎,专以文字为职。继有玉华侍郎之命。同寮十八人,皆上清仙伯也。每侍帝左右,出则陪从金舆。尝晓幸紫霞宫,宫人不知辈至,或晓起绕画一眉,即趋出迎谒。帝顾之笑,命诸侍郎赋诗。先生卒章云:‘晓妆不觉星舆至,只画人间一壁眉。’帝吟讽激赏。卒以恃才怙宠,为众所嫉,下迁群玉外监。既陛辞,帝曰:‘群玉殿乃吾图书之府,非卿文学出伦,未易居此。’是后宴见稍疏。一日,帝与诸仙游瑶圃,思先生之材,遣使来召,先生辞以疾,独与侍女宋道华泛舟池上,执手眷眷,有人间夫妇之想。为使者所劾,帝批其奏曰:‘男为东家男,女为西家女。’皆谪堕人世。道华生于蜀中,而先生乃为闽人。先生既登第,为郡武判官日,帝命召还,有不相乐者,奏云:‘邵武分野,炎气方重,须此人仙骨以镇之。’乃止。近已有诏,更一纪,复故处莫真君乃代先生为侍郎者。惧尘世易流,又有他过,则仙梯愈不可攀,故遣弟子来郑重达意。”宋道华者,先已得归,正持宝幢立于侧。拜而言曰:“人世纷纶,真可厌苦。若得再入碧落洞中,望见金毛师子,千秋万岁,永无闲思念也。”方君闻两人语,始瞿然如有所省。道士及众女皆谢去,遍体汗流,遂寤。盖已三日,即召会丞尉及子孙历道所见。遂申郡,乞致仕。时年六十有二,后不知所终云。先君顷于乡人胡霖卿涓处得此事,亦有人作记甚详,久而失去。询诸胡氏子及婺源人,皆莫知。但能道其梗概如是。今追书之,复有遗忘处矣。
  西门侍郎
  【古今诗话】
  宋王素待制,尝梦至玉京黄阙。殿上有绀服翠冠者曰:“吾东门侍郎,公则西门侍郎,昔以奏牍语讦责于世。”公梦回题诗曰,似去华胥国里来,云霞深处见楼台。月光冷射鸡窗急,惊觉浮仙梦一回。”晚岁复思玉京之梦,诗曰:“虚碧中藏白玉京,梦魂飞入凤凰城。何时再步云霞外,皓齿青童已扫厅。”
  仙台郎
  【沈玢类说】
  侯道华晨起,飞在松顶,挥手谢众曰:玉皇诏我为仙台郎,今去矣。
  修文郎
  【太平广记】
  苏韶卒,从弟节昼见韶,因问幽冥事。韶曰:颜回、卜商,见为地下修文郎。
  陛木盾郎
  【史记】
  《滑稽传》:秦始皇时置酒而天雨,陛盾者皆沾寒。优旃见而哀之,谓之曰:“汝欲休乎?”陛木盾者皆曰:“幸甚。”优旃曰:“我即呼汝,汝疾应曰锘。”居有顷,殿上上寿呼万岁。段旃临槛大呼曰:“陛木盾郎!’郎曰:“诺。”优旃曰:“汝虽长,何益,幸雨立。我虽短也,幸休居。”于是始皇使陛木盾郎者得半相代。
  傍马员外郎
  【南史】
  《阮佃夫传》:秦始初,军功既多,爵秩无序。佃夫仆从附隶,皆受不次之位。捉车人武贲中郎将,傍马者员外郎。
  真仪曹郎
  【齐书】
  孔逖为尚书仪曹郎,屡箴阙礼,多见信纳。上谓王俭曰:孔逖真所谓义曹郎。
  好度支郎
  【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四载,杨钊侍宴禁中,专掌樗蒲文簿,钩校精密,上赏其强明,曰好度支郎。诸杨数徵此言于上。又以属王钅共,钅共因奏充判官。
  为省名郎
  【先茔芝记】
  秦少游祖氏一门显者数人,从子无择通籍内阁大夫,践更中外,为省名郎。
  入羊为郎
  【史记】
  《平准书》:汉武帝兴十余万人筑卫朔方,转漕甚辽远,自山东咸被其劳,费数十百巨万,府库益虚。乃募民能入奴婢得以终身复,为郎增秩,及入羊为郎始于此。
  入财补郎
  【史记】
  《平准书》:武帝时,所忠言:“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鸡走狗马,弋猎,博戏,乱齐民。”乃徵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命曰:“株送株入。”财者得补郎,郎选衰矣。
  输粟为郎
  【有官龟鉴】
  郑夫策曰:宜效汉时输粟为郎之例,发下从七品正从八品虚名敕牒四千道,实拟散官,遥授职事,分给行省,填名类报。从七一千道,每名米四百石;从八二千道,每名米三百石。可得米一百六十万石。天下之富而好名者,皆事趋之。既非常调,亦无碍于选法也。
  买金偿郎
  【野客丛书】
  人以诬罔见加,安可置而不辨。直不疑买金偿郎,与陈重买裤偿郎,二事首尾甚同,固不失为盛德。要非中道幸而见获,吾诬遂明。苟或不获,吾何安而受此诬哉?故不可以不辨。
  白首为郎
  【野客丛书】
  《汉武故事》:载颜驷一事甚与冯唐同。曰:上至郎署,见一老郎须眉皓白,问:“何其老也?”对曰:“臣姓颜名驷,以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臣尚少,陛下好少臣已老,是以三业不遇。”上感其言,擢为会稽都尉。
  方士为郎
  【通鉴纲目】
  汉武帝元鼎四年,以方士公孙卿为郎。
  家贫为郎
  【后汉书】
  明帝时,药崧天性朴忠,家贫为郎。常独卧台上,无被枕,止食糟糠。帝每夜入台,辄见崧,问其故,甚喜之。自此诏大官,赐尚书以下朝夕餐,给帷被皂袍。
  不能为郎
  【东汉书】
  尚书令史注,故事尚书郎以久次补之。世祖改用孝廉,以孝廉丁邯补焉。邯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