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白银谷-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督,入公理会。姚夫人当然不会听她的。为给长年驻外的男人保平安,自家天天求拜各路神仙呢,怎么敢得罪!近一年来她跟云生偷情,更不敢得罪神鬼了。

  不过,二洋老婆发现姚夫人有了身孕后,倒不再死缠了劝她入洋教,只是一味说公理会的西洋诊所,如何会接生,如何会保母婴平安,大人娃娃都不受一点罪。尤其是产后,女人只躺七天,就能跟平素一样下地了,没有那么多坐月子的忌讳。西洋人为甚那么强壮?就是坐月子坐得好。

  无论说的多么好听,姚夫人依然不会信。自己临盆分娩,叫洋人来接生?那更不成体统了!

  只是,过年,开春,跟着花红柳绿的三月天,又一天接一天过去。对身孕的过分期待和暗生的罪孽感,也在与日俱增。女人临盆,那是过生死鬼门关。在这种生死关口,谁会更宽恕她?二洋老婆总是说,洋教的基督最能宽恕人了,洋教也没有太多的忌讳。而自家天天求拜的各路神仙,他们会宽恕了你?总是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自家是造了孽了,能逃了恶报?

  姚夫人像是走投无路了,只好去求助于洋教。她并不入洋教,只是求洋教的大夫帮助自己一回,把孩子生下来。

  二洋老婆见姚夫人终于听从了自己的,非常高兴。邱家在水秀村,也算是大户了。能劝下这样一位大户娘子,信洋教洋医,也算是很大的功德。

  三月十六,二洋老婆陪了姚夫人,坐邱家的车马,赶往城南的里美庄,去拜见西洋大夫。

  那时公理会的西医诊所,设在里美庄的顺来子花园。里美庄是公理会在太谷的老基地了,不过庚子年间在诊所施医的,倒是两个中国人:桑爱清夫妇。先前在诊所施医的美国大夫,两年前患病返美,教会便从山东聘请来这对华人夫妇。二洋老婆说,桑大夫是留过洋的,西洋医术也差不了。

  姚夫人见大夫是中国人,倒先不太害怕了。拜见也没有什么仪式,进门就叫坐。坐下,男大夫问了问几个月了,饮食如何,有没有异常,就叫女大夫领进里间去了。女大夫也只是摸了摸,看了看腿脚肿不肿,又用一个冰凉的玩艺儿贴住肉,听了听。临了,说什么事也没有,只是不敢老躺着,尽量下地多走动,饮食上也是该吃什么,就吃。

  真会顺利临盆,顺利生下孩子?

  姚夫人一再问,桑大夫夫妇回答都没有含糊。这一对中国西医大夫,一直和气慈祥,不带仙气,也不威严,倒很叫人能指望。

  他们问了问水秀有多远,然后交待,下月临盆前,他们会先去一趟水秀,再做一次这样的检查。

  临别的时候,姚夫人要留礼金,桑大夫高低不要。说他们已经拿了公理会的薪金,施医是不收礼金的。二洋老婆也说,公理会施医是为行善,不收银钱。弄得姚夫人很过意不去。

  晚清时代,由教会带去的西洋医术,最初实在没有多少人敢相信,特别是在一般百姓中间。所以,教会施医即便不收费,也没几个人敢领受。当然,教会施医,也是为扩大它的影响。

  不过对姚夫人,这一次拜见西洋医师,却很给了她不小的安慰。这两个慈祥的大夫,毫不含糊地说:你什么事也没有!真要是如此,能顺利生下这个男娃,她就入洋教!

  在拜见时,姚夫人问过那位女大夫:能摸出是男女吗?可惜,人家说摸不出来。

  回到水秀,姚夫人心宽了许多。她听了桑大夫的话,不时在自家庭院走动。吃喝上,也不再忌讳那么多,想吃什么,就吃。总之是期待更多,恐惧稍减,专心等待临盆的那一天。

  但在四月初八,眼看临盆期更近了,云生忽然从外间跑回来,说村里来了二十多个直隶义和拳民。他们住进了村边的大仁寺,要在水秀设坛传功。

  姚夫人也依稀听说过义和拳,并未太在意。她的心思全在自己的身孕上,闲事都不管。现在,听云生说了,仍也不太在意,还以为是打把式卖艺的。云生又说,这帮义和拳是专和洋人洋教作对的。这才引起她的注意。

  专和洋人洋教作对?洋人惹他们了?怎么个作对法?

  他们为何专跟洋人作对,云生说他也不清楚,只听说义和拳是一种神功,擒拿洋人洋教,一拿一个准。

  一听说是神功,姚夫人心里就一震:难道这是天意,不叫她去求洋大夫?

  她赶紧叫云生什么也别说了,谁爱来,谁来。

  没过几天,二洋老婆也慌慌跑来,说:“桑大夫两口不便来水秀了。你也快临盆了吧,也不敢再坐车颠簸。得有个准备,到时候请不来桑大夫,还得跟村里的收生老婆说一声吧?我怕耽误了你。”

  姚夫人就问:“桑大夫两口,为什么不能来水秀了?”

  二洋老婆就激动地说:“你还不知道?咱水秀驻了直隶来的义和团了!义和团,听说过吧?

  专门仇教灭洋的,在山东、直隶,他们是见洋教堂就烧,见洋人就杀,跟土匪似的!谁料他们也跑到太谷来?咱水秀还是他们落脚太谷的第一村,你说桑大夫他们还能来?”

  “他们为何专恨洋人?”“土匪发横,还知道他为甚!像我这种入了洋教的,他们叫二毛子,也是不肯轻饶的。幸亏他们势力小,要不,我哪还敢回村?”

  “这么厉害?”

  “可不是呢!”

  二洋老婆走后,姚夫人的心一下就冰凉到底了。她倒不是向着洋人洋教,只是感到自家恐怕难逃恶报了!刚刚想求助洋人洋教,忽然就有专门仇教灭洋的义和拳从天而降,第一站就落脚在水秀,这不是冲着她呀?

  绝望了的姚夫人,坐卧不安了两天,倒也慢慢平静下来。该咋,就咋吧。反正她只要有一口气,就要把孩子生下来。

  熬到四月十六,身子还没有什么动静,姚夫人已有一些不踏实。正巧在这天,云生又从村里拿回一张义和团的揭帖。他说是邻家传给的,叫看完再传出去,传了,就能消灾灭祸。可揭帖上的许多字,他认不得。

  姚夫人也没有多想,就要过来,看了下去:

  光绪二十六年传单

  山东圣府孔圣人、张天师传见。见者速传。传一张,免一身之灾。传十张,免一家之灾。如不传,刀砍之罪。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劝奉教,自信天,不信神佛忘祖先。

  男无伦,女行奸,鬼孩俱是子母产。

  天无雨,地焦干,都是鬼子支住天。

  神也怒,仙也烦,一同下山把道传。

  非是邪,非白莲。念咒语,读真言。

  升黄表,敬香烟,请出各洞众神仙……

  她没有能读完,已觉有些心惊肉跳。跟着,一股疼痛从腹中泛起。老天爷,生死关口,真要来了?

  姚夫人扔下揭帖,朝云生喊了声:“快去,快去叫你大娘!”

  郭云生还要弯身去拣那张揭帖,姚夫人变了声调,怒喝道:“挨刀的,快去叫你大娘!”

  云生一惊,才慌忙跑走了。

  天爷,真到了生死关头!

  当天夜里,姚夫人终于顺利生下一个婴儿,而且,真还是一个男婴!

  说顺利,当然是在分娩毕,姚夫人意识到自己还活着,又听说了真是男婴,才将刚才那死了一回似的痛苦,丢去不计了。那几个时辰,她真觉得自己要死去了,想抓什么都抓不住,只在向死的深渊跌落下去。天无雨,地焦干。男无伦,女行奸。挥之不去的这几句话,真是在逼她死去……

  可她终于没有死。

  还真是得了一个男娃!

  老天爷,你还是有眼。

  2

  太谷的基督教公理会,由美国欧伯林大学的中华布道团,在1883年,即光绪八年,派牧师来建点传教,到庚子年已历十七年。十七年间,在太谷也只是发展了一百五十来个教徒。福音传布,实在也不怎样。

  当初,美国牧师把太谷选为山西的第一个布道点,是看太谷商业繁荣,交通也便利。岂不知,太谷人视商业几乎有种宗教似的崇尚和敬畏。人们见商家大户对公理会几乎视而不见,瞧不在眼里,也就跟着不理不睬。太谷商业繁荣,从商者众,也使一般人家无衣食之虞,不至为占一点眼前便宜,就入洋教。

  所以,公理会在太谷布道,真也算艰难了。

  不过,公理会属基督新教,传教比较务实,也更有苦行精神。欧伯林大学的公理会,在太谷除直接布道外,更多是通过开办戒毒所、诊疗所和洋式学校,来扩散它的教义。再者,它从美国总会也能得到有保障的经费。所以到庚子年间,公理会与太谷乡民可以说并无太多的恩怨。它的影响无足轻重,同时也没有积怨本地。

  但义和团终于也传到太谷,公理会的美国传教士还是大受震动。义和团在山东、直隶、京津的作为,他们哪能不知!尤其叫他们害怕的,是在山东纵容义和团的那位毓贤大人,又被清廷派到山西来做巡抚了。毓贤去年被免去山东巡抚,就是美国公使带头参了他几本。他到山

  西任上,还不好好“照顾”你美国教会?

  所以,直隶的义和团来到水秀没几天,公理会的美国教士就坐不住了,纷纷出动,四处求援。不用说,官府和商家大户是他们求援的重头。

  莱豪德夫人自然又匆匆跑到康家,求见老夫人杜筠青。

  杜筠青没有听说太谷来了义和团:这样的消息谁告她呢?她见莱豪德夫人竟那样万分焦急,就有些摸不着头脑。

  “太谷也来了义和团?”

  “可不是呢。听说太原府更多!”

  “太谷来得不多?他们在哪?”

  “不多,也有二三十人呢,住在水秀。”

  “水秀也不远。老听你说义和拳,义和拳,我还真想见见他们。他们究竟是什么三头六臂,把你们西洋人都吓成这样?”

  “老夫人,不是他们有多么厉害,是官府太纵容了他们!山东的义和团闹成那样,到处杀人放火,就是因为山东的巡抚毓贤太向着他们。老夫人还不知道吧?这个毓贤已经调来做山西巡抚了。”

  “谁做巡抚,我也管不着。太谷的义和拳真住在水秀?那看什么时候,我套车去见识见识他们。”

  “老夫人,现在真不是说笑的时候了!义和拳蔓延很快,一旦人多势众了,不只我们会受伤害,就是你们大户人家,也难保不遭抢掠的。山东、直隶就是先例,义和拳猖狂的地方,官府也管不了,还不是由着他们烧杀抢掠!”

  “入了你们洋教的中国人,他们也放不过吗?”

  “可不是呢!贵国信教的,他们叫‘二毛子’,也要滥加杀害的。”

  “莱豪德夫人,要是这样,那我就还想入你们的公理会!”

  “老夫人又想皈依基督了?”

  “怎么,不能入了?”

  “当然能,当然能。只是在这种时候……”

  “我就是想在这种时候入一回你们的洋教,看看义和团怎样跟我作对!他们也会把我拉出去杀了吗?”

  “那些匪类,什么事干不出来?”

  “那就好!我决定入你们的洋教了,越快越好。入你们公理会,还要举行洗礼?明天能举行吗?越快越好!”

  “明天?老夫人又说笑了吧。皈依基督,那是神圣的事,要依教规行事的,哪能如此草率?”

  “现在不是紧急时候吗?不要太麻烦,越快越好。错过义和团,我可就不入你们公理会了!”莱豪德夫人越来越有些听不明白了。正月时候,康老夫人忽然提出要皈依基督,莱豪德夫人真是惊喜万分。还是主伟大啊!可刚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公理会的长老,没几天老夫人又变卦了:不入了,不入了,不入你们洋教了。这是怎么了?刚问了几句,老夫人居然发了怒。

  现在,太谷来了义和团,公理会正面临危局,老夫人倒忽然又要入教,还越快越好!而且,听说义和团也杀二毛子,好像很高兴,更急着要入会。她这么急着要入会,仿佛是为了叫义和团给杀害?这简直不是常人的思路!

  所以,莱豪德夫人只是含糊答应下来。看这情形,求助康家也没有多大希望。莱豪德夫人就略略提了几句:贵府是太谷有名望的大家,出面联络各界,制止义和团在贵县蔓延,避免大祸害,应当是义不容辞的。

  没有想到,康老夫人一听,居然说:“既然要入你们的公理会,保教护洋,我也是义不容辞的。我给三爷说一声,叫他出面联络各界!”

  见答应得这样痛快,莱豪德夫人就又提了一句:“贵府二爷,是太谷有名的拳师。如二爷能出面联络武术界,也能威慑义和团的。”

  “二爷好求,只怕他没那种本事。三爷出面,商界武界都能联络起来!”

  莱豪德夫人说了些感激的话,匆匆走了。她觉出杜筠青有些异常,所以也不敢抱什么指望。

  至于老夫人为何会这样异常,她是顾不上细想了。

  其实,杜筠青又忽然要入洋教,也还是想叫老东西不舒服。她倒希望义和团真闹大了,围住康家,要抓拿她这个二毛子老夫人:那局面,才有意思。到那时,老东西、他们整个康家会不会救她这个老夫人?或者,他们会趁机借义和团之刀,将她杀了,然后说是营救不及?

  就是真去死,她也想看个究竟。

  她答应替公理会去求新当家的三爷,也是想试一试三爷。三爷当家后,对她这个老夫人还算

  很敬重的。按时来问候,有些事也来禀报一下,还不断问:有什么吩咐?跟着,三娘对她也变得孝敬异常了。三爷早先可不是这样,哪把她这个年轻的老夫人放在眼里?所以,谁知道这一份敬重是真心呢,还是做给面儿上看的?

  前脚送走莱豪德夫人,后脚她就去见三爷。

  刚进三爷住的庭院,就见三爷三娘迎出来,三娘更抢先一步,过来扶住老夫人,一迭声说:

  “有甚吩咐,打发下人先来叫一声,他三爷还不小跑了过去,哪用老夫人亲自跑来?”

  杜筠青说:“看看你说的,我一来,好像就只为了求你们三爷!没事,我就不兴来了?”

  三娘忙说:“老夫人要这么想,可就太冤枉我们了!我是说,老夫人就是来疼我们,也得先叫杜牧来说一声,我们好去接呀?”

  杜筠青在心里冷笑了一下,说:“我哪会摆那么大的谱?”

  进屋坐定,杜筠青就问三爷:“太谷也来了义和拳?”

  三爷就说:“听说从直隶来了三二十个义和拳,住在了水秀,要设坛传功。”

  “真来了义和拳,也没人跟我说一声?”

  三爷忙说:“我也是刚听二爷说的。他们武界镖局,比一般人看重这件事。”

  “你不把义和团当一回事?”

  “我也不是这意思。义和团今年在直隶、京津闹腾得真叫人不放心。京津有咱们的字号呀!

  太谷,我看倒不要紧的。太谷的洋教,只有美国公理会一家,信了教的乡人也不多。像山东直隶那种洋教徒横行乡里,霸人田产,包揽词讼一类教案,咱太谷也未发生过。所以,我看义和团传到太谷,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在京津都闹腾起来了,在太谷成不了气候?”

  “老夫人跟公理会的女教士也相熟,你看她们辛苦了十几年,才有几个信徒?公理会的信徒不多,义和团的信徒也多不了。它们两家是互克互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