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记者与大毒枭刘招华面对面 作者:胡玥,李宪辉-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像下完了一盘棋,败的结局就是这么的显而易见……他知道认输比赖〃 棋〃 更
像一个〃 高手〃 风范,他在公安部缉毒局高级官员陈存仪面前,尽量保持一个下
败了棋局的〃 高手〃 的风范,在他的骨子里,他以为胜败只是一盘棋的两种格局,
他并不以为他的败有什么可耻。因为他对他的制〃 冰〃 从未认为是可耻的……

    当我不必隐瞒我的记者身份的时候,我立时便感到了那种不必掖着藏着的轻
松。我将随身携带着的DV小摄像机、录音机以及照相机统统从包里取出来,我问
刘招华,你不介意吧?

    我的以示对刘招华的尊重还是很奏效的,他冲我笑着说,当然,没关系,我
不介意!说着,他用左手从兜里掏出一把糖来放到桌子上,旁若无人地拨开一块
放进嘴里……

    事前阿光曾跟我说过,刘招华不吸烟,倘若吸烟,可能审讯与被审讯人之间
的距离就会大大的缩短。而刘招华的不吸烟,就使得双方一直保持一种很不好突
破的距离……可是,他的吃糖之举还是令我大为吃惊了一下。很少见男人吃零食,
尤其是吃糖。所以我不由得笑起来。他看我笑他,也笑着说,吃糖有什么好笑的?
吃糖可以防止老年痴呆!

    我说,反正你也活不到老年,还怕痴呆不痴呆?不过,谁给你的糖?

    刘招华说,跟我住一个号里的,他们有什么好吃的都给我吃!

    我说,人家为什么都给你?

    刘招华又拨了一块放进嘴里显得很得意地说,我随便告诉他们一个方子,他
们以后出去,一生就衣食无忧了!

    我说,什么方子?不会是冰毒配方吧?我心里还真吓了一跳,以为刘招华会
在号里开制冰速成班,再培养出更多的〃 刘招华〃 !

    刘招华说你不要这样想我,我除了制冰,我在医药学方面也还是很有研究的,
从前算命的跟我说,倘若我要在医药学方面发展,一定会是医药学方面非常有造
诣的学者或是专家……

    我打断他的话说,那你当年干嘛不选择医药学而非得去制冰?

    刘招华说,这个就是命了,我从来也没有为我走上制冰这条路感到后悔,我
自认为,我在制冰这个领域的研究,全世界也没有几个人赶上我的,我预计,未
来的十年、二十年,四号海洛因会被逃汰,而冰毒不会,冰毒会有一个发展的良
好走势……

    刘招华摇了摇他手里被喝空了的杯子,那时阿光他们正低头做一个笔录,没
人看见他要水喝,我起身给他倒水,他说谢谢。然后他不忘推销他的方剂说,真
的,你不信,我在桂林的研制的保健品都是天然的中药配方,倘若你服用之后,
你这个人就像是换了一个人,怎么说呢,起码比你的现在要年轻十岁!

    我不信地看着刘招华。刘招华说,你不要不信,我不会骗你的!

    我说,你不会把冰毒也加进了你的保健品里的吧?倘若吃了,再上了瘾,将
来到哪儿再讨去?

    刘招华说,桂林那里有服用的,效果真的很好。

    至此我知,刘招华所说的就是用这些方子换得的糖来咀嚼。

    我说,我有薄荷糖你吃不吃?

    刘招华摆摆手说,不要给死刑犯吃东西,给死刑犯吃东西会很〃 衰〃 的!

    阿光听此,笔录也不做了,冲着刘招华喊,哎,刘招华,那我们每天都给你
倒水喝呢?

    刘招华说,这个倒水跟吃东西是两回事嘛!

    阿光说,那你在号里每天吃的饭,不都是警察送到你手里的?依你这么说,
还有从前那许多的死刑犯,跟你加到一起,那我们身上所沾的〃 衰〃 气得有多少?
我们就都不活了?胡记者,别信他的话!

    我说我才不信呢,而且我也不怕!

    我在采访刘招华的那几天,越来越发现,其实有时我根本不用多问什么,阿
光跟刘招华,两个人彼此的每一次过〃 招〃 ,都是精彩绝伦……

    其实我的采访并非就此开始,我据实地告诉刘招华,我在来见他之前,已去
过他的老家赛岐镇、他最早的制冰工厂、还有他最后的那个藏身地福安街尾27号
……

    我发现,我无法将给我面对面讲真假故事的刘招华、与阿光不停地过〃 招〃
的刘招华、还有被阿光记录在卷宗里的刘招华,完全地跟那已逝不再的过往岁月
和他生命里的一切所遇隔开来看……

    我渐渐明白,我怎么能期望从刘招华那里看到他生命迷途的那张最真实的底
牌呢?

    在无人看见的暗黑里,你逃得过所有,却逃不过时光。

    惟有时光是人生岁月里割不断的永在。

    每一生命的底牌均在永在的时光把握之中……

    时光从来就不是背景,而是令每一生命都无以为躲的主宰。

    倘若说每一人生都是一条浩渺的江河,我是站到了刘招华人生河流的尽头,
去看他彼时的天空和岁月……还有他在江面上滑过时那翻飞的失去了河也失去了
岸的迷失了的人性和生命……

            刘招华最早制冰毒的地方

    刘招华最早制冰毒的地方在一条死路的尽头、一片回转倒流的江水包围中…


    天空迷濛。我们的眼睛有时很难穿过迷濛看见隐在迷濛后面的真相。

    这是南国的三月,冷湿的细雨一层一层地透过迷濛淋在人的脸上身上,侦查
员林峰引领着我行走在通往刘招华最早制冰毒的那个所在:福安赛岐镇苏洋村和
溪里交界处。

    一条山道深深幽幽,幽幽长长。很难说得清,那是不是刘招华起始的迷途?

    看得出,这一条路始终这样曲曲折折横陈在荒凉和寂寞里。偶尔在山路的一
侧显出一间破败的窝棚,再往深里走,还可见几户农家以及几只鸟雀,他们远远
地就伸长了脖颈呆视着任何途经他们的车和人……

    及至走到一道破旧的大铁门处,我才发现这长长长长的一条路原竟是一条死
路。

    我猜不出早年的刘招华是不是刻意选择了这样一个处所制冰?抑或只是命运
的一种巧合?因为,他只需在细长道路的某一个部位安排一两个了望哨,任何的
风吹草动便都会尽收眼底了。外人很难悄没声息地混进他的这一个制冰的所在…


    刘招华的聪明过人周密严谨从此也可窥见一斑。

    林峰说,即使混进来,刘招华也有足够的时间撤身逃离:在他别墅一层大厅
的东南角落里,修有一条地下通道,那条通道直通江面,江面上,常年备着一艘
快艇……

    这一条江叫赛江。

    刘招华是不是在初始就预备着随时随地的闻风而逃?

    如果刘招华不肯说出真相,我们便永远停留在猜想里。

    制冰的厂房倚山而建,环江边是狭长的环流池,在厂房和环流池中央,一条
石子路宛延伸向刘招华那幢依山傍水的白色别墅……

    我将一行人远远地甩在身后,一个人独自走近别墅……

    我是想在岁月久置的安静和沉寂里,搜寻到一个人留在旧有里的痕迹:一个
人旧日时光里的春风得意,它们或许还粘连在墙壁或是房间陈腐空气里的一隅?
听说,最早给刘招华投资建厂的那个台湾人曾一度是这幢别墅里的座上宾……那
个台湾人应该算是刘招华歧路人生里的引领者,他在刘招华第一次制冰事发后再
也没有露过面,没有人知道如今的他究竟隐在何处?

    我在福州警方的卷宗里曾看到过最早与刘招华合伙做生意的台湾人的名姓,
他们分别叫苏聪敏、杨柳庄、杨柳青……

    我不得而知,这三个人中的哪一个是刘招华走上制冰之路的诱引?抑或这三
个名字,从来就是假名字?他们就像天空里的飘忽不定的云彩,风一吹,就散了,
散的无影无踪……

    我注意到刘招华对往昔的那场回顾从不提台湾人的名姓,而只以〃 台湾人〃
代称……

    还有地方上的许许多多有头有面的人物们,他们昔日曾经以跟这幢别墅的年
轻主人能时常杯盏交错而感万分的荣幸……

    如今,人去楼空,只剩下凄厉的江风不停地诉说着世事的苍桑和变迁……

    风呼呼地吹过空旷的江面,江水在底里发出长一声短一声的呜咽,我的身心
在那一片长短不一的呜咽里瑟瑟发抖,我感觉有那么一刻的慌神,止足于那一片
呜咽里再不敢前行,目光寻着那一片呜咽看过去,令我震惊的倒不是江水为何会
发出那么糁人的声响,而是那一片又一片倒流的河水……

    我只知大毒枭谭晓林的老家四川乐至县回澜镇就有一条回转倒流的河,〃 回
澜〃 便因回转倒流而得名。

    我不信人世之间竟有这般的巧合!

    每一个人都是一条河流。

    每一条河都有自己的流向。我真的不信,谭晓林和刘招华的生命运程里竟潜
藏着这般惊人相似的逆转!

    在别墅的东边,有一个巨大的游泳池,紧依着雕栏的花墙,与江水隔开。乡
人说,刘招华的冰工厂开工没多久,刘招华大哥的儿子来别墅玩时,在游泳池里
莫明地被电击而死……他的大哥大嫂无以解脱痛失爱子的悲伤,双双出家做了和
尚和尼姑,终日青灯一盏,阿弥托佛……

    在他的大哥的儿子电击而死不过十几天,刘招华的姐姐刘月春的17岁的女儿
又在车祸中丧生……

    人生本就无定、无常。亲人,而且是晚辈后生,他们的相继离去也或真是命
运中的一种偶然。而在人心的暗处,乡人们是把这生死无常账算在刘招华制冰太
过阴缺这件事体上了!

    我在刘招华别墅二层楼屋北面阳台那断垣残壁处立定,一眼便望到了别墅右
前方的那个航标灯。早年,刘招华盛时的岁月里,航标灯便是这个雾蒙蒙的暗夜
江面上唯一的亮点……乡人还告诉过我,因为这是一条倒流的河,每遇溺水而死
者,那尸体会自动被水逆流带回到这个航标灯下……

    这仿佛暗合了乡人的说法,正所谓孽渊深重,阴魂不散!

    后窗的山中散落着许多的坟冢,因为荒着,所以看不出是新还是旧……而就
在这空而荒寂的残野里,就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竟传来一声接一声的狗吠……

           化学爱好者的试制冰毒之路

    但事发之前,乡人是不知刘招华制冰的营生的,他的厂子最初是用以生产再
生塑料,后来由于国家政策不允许国外进口垃圾,他转而以投资生产洋葱晶为藉
口,用化学合成的方法研制冰毒。

    乡人只知洋葱晶是一种保健品,日本人很喜欢食用,且销路很好……

    乡人也不知刘招华这大名,一条街上住着的邻里,自小把刘招华的哥哥叫〃
曹操〃 ,顺便就把刘招华称〃 曹弟〃 ……

    按刘招华跟我说的,早在1985年他还在平潭武警县看守所中队时,就查阅过
有关的化学书籍,对此一下就产生了兴趣。刘招华在上初、高中时,化学成绩就
非常好,多次获得省市竞赛的好名次,所以他一直以来对化学都非常感兴趣,当
他看到有关提炼毒品的消息后,他就对制冰毒的工艺更感兴趣了。

    大约在1989年,他在福州东湖宾馆7 号楼开始了第一次试制,这东湖7 号楼
是他与台湾的生意人包租下来的,因为他在1988年底转业到1989年底去福安法院
当法警这一年多里,一直跟在平潭的台湾人一起做生意。

    刘招华对他的部队转业始终就是一句话带过。而我曾用心记过有关刘招华的
一份简历:

    1983年入伍前,在福安市赛岐镇汽修厂当学徒工;

    1983年11月,应征入伍,在武警福州边防支队当兵;

    1985年5 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85年7 月至1987年7 月,在武警福州指挥学校学习后勤专业(中专);

    1987年7 月,被提升为干部,任武警福州边防支队平潭县大队正排职助理员


    1988年1 月,任武警福州边防支队平潭县大队屿头派出所正排职干事。在此
期间曾代理司务长,因贪污公款(共计人民币145。15元)受到支队行政记过处分
一次、团内严重警告处分一次;

    1989年12月,退出现役,转业到地方,被安排在福安市人民法院任司法警察


    1994年12月,辞去法警职务,仍然保留干部身份,人事关系转到福安市人才
交流中心。

    以上摘抄自《刘招华档案》

    1997年3 月4 日于福安市委组织部

    我注意到〃1988 年1 月,任武警福州边防支队平潭县大队屿头派出所正排职
干事。在此期间曾代理司务长,因贪污公款(共计人民币145。15元)受到支队行
政记过处分一次、团内严重警告处分一次……〃 这一条,我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
似的以为找到了刘招华走上歧路人生的之所在,我固执地认为,刘招华一定是因
为早年这个很不起眼的微小〃 污〃 点给他带来的不堪承受,而放弃了向上的一颗
心任自己滑进堕落……

    而我又不好直接跟刘招华提起这件事,那不就等于当面揭他的短了嘛。所以
我只好私下里把我的猜测讲给阿光听,阿光说,哪里是他承受不了这〃 污〃 点,
这个〃 污〃 点是他一手故意策划和导演的!

    我说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给自己策划和导演一场〃 污〃 点?

    阿光说,刘招华那时一心想做生意,他已厌倦了部队的生活,而自己又没有
什么理由提前转业,所以就利用自己代理当司务长之职时,采取给出差的战士多
报差旅费的办法造成差旅费的账、额不符,超出账面的那一部分钱自然便被视作
是贪污,如此达到他提前转业的目的……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刘招华真可谓把〃 不择手段〃 做到了极致!他可以毫不
犹豫地自毁〃 前程〃 ,当然,他为了要抵达自己认定的另一个〃 前程〃 ,是不会
把任何的〃 前程〃 放在眼里的……

    这也是刘招华做人的一贯。

    大约在1989年6 月初的一天,台湾人给了他一百克制毒原材料,让他做试验,
他参考了有关的化学书籍后,就开始试制,并在福州街上买了其他所需配剂和化
学试验器皿,就在东湖宾馆四层卫生间内开始试验。大概只用了两三个小时就成
功地生产出来安非他明,也就是冰毒。这次的试制成功是刘招华制冰的第一次。

    一次就成功,这令刘招华很亢奋。在刘招华的印象中那次生产出五、六十克
冰毒。

    按刘招华所说,这第一次生产的五、六十克冰毒全给了那个台湾人……

    在1990年至1995年之间,也就是刘招华在法院当法警期间,还一直在摸索研
究制造冰毒,一直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

    1995年,他辞去了法警工作,正式下海经商。那时平潭人陈阿章找到他,问
他能不能制一些〃 冰〃 ,准备跟台湾人一起将冰贩卖到日本、台湾去!

    刘招华说当时麻黄素开始管制严了,原材料找不到,只能想办法合成冰毒。

    他们要求他制毒但并没有给他资金,他说他是在88年转业到89年底去法院上
班前的一年多里,作烟酒药材等土特产生意赚取了二三百万。由于自己有钱,同
时,也由于自己一直以来对化学感兴趣,再加上陈阿章的要求,他从1995年下半
年开始正式研究如何通过合成来制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