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攻略-全本无错版-上(共2集)-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令宽和五夫人早已回来,五夫人正坐在太夫人身边捧着碟子吃苹果,听着五姨娘怀了身孕,立刻瞪大 
了眼睛:“你们家姨娘肯定很漂亮吧?”
  乍一听是好奇,可要是细一想,却是在说姨娘以色侍人。
  十一娘倒没觉得什么——五姨娘的确是很漂亮。
  一旁的徐令宽却听着刺耳,皱了皱眉头。想提点一下妻子,见母亲、哥哥都在,不是说话的场合,嘴角 
微翕,终是什么也没有说。眼角余光看着丈夫的五夫人心中一凛。
  这家伙,果然如自己所料地站到了十一娘那边。看样子,还是父亲说的对啊!
  而坐在太夫人下首的徐令宜听着也觉得弟媳今天说话有些不妥当,忙笑着岔开了话:“既然这样,我看 
不如让十一娘明天带些药材、尺头去趟弓弦胡同,看看姨娘。”

第二百二十四章 动荡(中)

  太夫人听了直点头:“明天是走舅舅的日子,就让十一娘带着谕哥、谆哥和诫哥去吵吵舅舅吧!”还让 
杜妈妈拿了二十两银子给她“……这是我给的,让姨娘买些点心吃。”
  十一娘忙屈膝向太夫人道谢。
  太夫人笑着点头。有小厮进来禀道:“侯爷,行人司的马左文马大人来了,说有急事要见您。”
  行人司相当于皇上的秘书科。马左文和徐令宜有私交,他这个时候来,大家不免往孩子的事上想,一时 
间,目光都落在徐嗣诫的身上。
  徐嗣诫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怯生生地躲在十一娘的身后。
  五夫人打量着徐令宽的神色。
  就见徐令宽脸色一凛,道:“四哥,我陪你一起去。”看也没有看那孩子一眼。
  五夫人这才放下心来。
  徐令宜见徐令宽这样上心,想了想,点头应了,和他一起去了外院。
  两人前走,三爷和三夫人带着徐嗣勤、徐嗣俭兄弟回来了。
  三爷和徐嗣俭与往常没有什么两样,笑呵呵的,一副高兴劲儿。那徐嗣俭还特意跑去和谆哥比谁得的红 
包多。谆哥看见徐嗣俭的红包比自己多,急得直跳脚。而三夫人和徐嗣勤的脸色却有些不好,笑容勉强。那 
徐嗣勤还频频朝着徐嗣谕使着眼色。
  十一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回到屋里就吩咐琥珀:“派个人去二少爷那边看看,看大少爷那边出了什 
么事?”又道,“原来姨娘是有了身孕,倒让我白白担心了一场。”
  琥珀笑道:“您也不是白担心……”然后就把六姨娘在屋里独揽大权、大太太有事却只让三姨娘去办之 
类的事告诉了十一娘,“就是姨娘身边的丫鬟,也是六姨娘给支走的。”
  十一娘细细地听着,笑道:“好在姨娘也不争这些。别人看来是件苦事,落到她身上倒是好事。”
  琥珀想着五姨娘性子懦弱,倒也赞同十一娘的话。
  “不过,明天你还是跟我回去一趟弓弦胡同,”十一娘沉吟道,“有些事,还是交代一下的好。”
  琥珀笑着应“是”,转身差人去了徐嗣谕那里。
  十一娘就从枕下摸了太夫人赏的荷包来。
  里面竟然是满满一荷包金豆子。
  十一娘叫绿云拿去称,绿云回来道:“共有五十五两。”
  五十五两金子,多则可以兑换五百五十两银子,少则可以兑换四百四十两银子。她正愁今年雪大,明年 
开春又是要修田庄上的屋子,又是要准备春耕的种子、耕牛,手中没有银子。这可真是欠瞌睡的碰到送枕头 
的了。
  转回来的琥珀看了也十分的欢喜:“这下夫人不用愁了。”
  十一娘笑着点头,将金豆子交给琥珀收了,由琥珀服侍着梳洗更衣。
  徐令宜还没有回来。
  十一娘和琥珀商量开春后田里的事:“……让常九河帮着摸摸底,看一共要多少银子。我们心里有个数 
,也好安排。”说着,她想起江秉正,眉头就蹙了起来。
  让他帮着看看燕京都有什么生意可做,他不是看中了人家的铺子怂恿她夺过来,就是在她面前讲徐家的 
管事在外面多体面,让她帮着在徐家谋个差事,以后外院有个风吹草动他也能给报个信。一看就不是能用的 
人。可到底是她的陪房,她一时真不好处置。
  琥珀还以为十一娘在担心二少爷那边的事,低声安慰她:“夫人放心。不管是大少爷身边的芳婷,还是 
二少爷那边的文竹,都和我们这边常来常往的,十分亲热。”说着,露出几分得意来,“就是那小禄子身边 
,我也安了人看着。”
  十一娘听着笑起来:“你倒草木皆兵了!”
  琥珀红了脸,喃喃地道:“我这不是防微杜渐吗?”
  主仆两人说了半天话,眼看着到了入寝的时候徐令宜还没有回来,十一娘不免有些担心起来。让琥珀派 
人去外院看看。琥珀去了好一会才折回来。
  “夫人,二少爷那边有消息了。”她嘴角含笑,“说是芳婷透的口风。今天三夫人回娘家提了大少爷的 
婚事,甘家的大太太就要把甘家长房的三小姐许给大少爷。结果被三夫人拒绝了。”
  三夫人想的是甘家的大小姐娴姐儿,甘家长房的那位三小姐是庶出的。甘家大太太这么说,等于是拒绝 
了三夫人的求婚。三夫人和徐嗣勤想来是为这不高兴吧。而徐嗣勤愿意和徐嗣谕说这样的事,两人的关系看 
来十分的亲密。
  十一娘思忖着,徐令宜回来了。
  她忙迎了上去。
  黑色的貂毛斗篷上挂着几朵雪花。
  “外面又下雪了?”十一娘一面帮他解了斗篷,一面笑着问道。
  徐令宜点头:“今年这雪没完没了了。”说着进了内室。
  十一娘亲自沏茶端上,关切地道:“那马大人都说了些什么?”
  “担心明天开印有御史为孩子的事弹劾我。”徐令宜不以为意,“早些歇着吧!明天你还要带着孩子们 
回弓弦胡同。”
  该安排的早就安排了,该想的对策也都想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能到时候随机应变了。担心也没 
有用。
  “嗯。”十一娘应着铺了床,夫妻俩人歇下不提。

  第二天一大早,十一娘带着孩子去了弓弦胡同。
  早就有婆子先他们一步到罗家报信,他们到时,庥哥正由管事、小厮陪着在门口迎接。
  表兄弟见面十分亲热。先去给大老爷和大太太行了礼,然后给罗振兴和罗振声行了礼,孩子们被带到了 
庥哥那里玩耍,大奶奶则陪着十一娘在大太太处坐。
  十一娘问了问大太太的身体,就提出来去看五姨娘:“……虽说生恩不如养恩。可终归是十月怀胎怀了 
我,何况太夫人还赏了二十两银子让我带给姨娘。”
  不到万不得已,她并不想和大太太翻脸。因此话说的十分委婉。
  大太太听着眼底精光一闪,嘴角微翕。
  许妈妈忙附耳到她嘴边。过一会直身笑道:“大太太说,十一姑奶奶能记住‘生恩不如养恩’就好。”
  “母亲的好我一直都记得呢!”十一娘笑应道,“谆哥那里,我也会尽力照顾的。”
  她软硬兼施。
  大太太没有做声。
  屋子里突然安静下来。
  大奶奶看着忙起来笑道:“那我就陪着十一姑奶奶去趟五姨娘那里吧!”
  昨天晚上她已和丈夫说过这些,丈夫和她想的一样。觉得五姨娘能添个孩子是个好事,能让十一娘的心 
更向着娘家些。所以她今天表现的很主动。
  大太太却轻轻摇了摇头,把目光落在了四奶奶身上。
  四奶奶立刻笑道:“大嫂还要安排照顾几位表少爷的事,我闲着没事。还是我陪着十一姑奶奶去五姨娘 
那里吧!”
  大太太微微点头。
  大奶奶自然不会违背婆婆的意思,笑着送十一娘和四奶奶到门口,然后折了回来:“娘可有什么吩咐? 

  就听见大太太吃力地道:“养……不家……你要,要提防。”
  大奶奶不以为然。
  婆婆自从病了以后,精神就不如从前,行事也不如从前明白。
  亲就是亲,疏就是疏。非要把疏的养成亲的,那自然会失望。要知道,能得到庶子女真心的尊敬就不错 
了,你非要人家把你当亲娘,除非另有目的,不然,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可这话她又怎能当着被气病的婆婆说,自然是笑着应“是”,“娘说的话我都记在心里呢!”
  而十一娘此刻却正亲亲热热地和陪着她前往五姨娘那里的四奶奶说着话:“四嫂在燕京过得还习惯吧? 

  “多谢十一姑奶奶挂念。”四奶奶笑容爽朗,“别的都好,就是天气太冷,有些不习惯。”
  “我也觉得天气太冷,有些不习惯。”十一娘听了微微叹气,“好在四嫂不过是旅居燕京。我却是…… 
”一句未完,已低目垂睑,面露怅然。
  四奶奶一怔。
  十一娘已抬头,强露出一个笑容来:“四嫂勿怪。我只是一想到有朝一日父亲返回余杭,我们兄妹相隔 
千里,难见一面,留我孤零零一人在燕京,就有些伤心。”
  四奶奶本是心思灵活之人,听十一娘这话不由微微吃惊:“公公决定回余杭了吗?”
  她嫁过来很快就摸清楚了情况。丈夫因是庶出,又没什么本事,在家里根本没有地位。有什么事,公公 
宁愿商量管事也不会商量自己的丈夫,上上下下的人更没有将罗振声看在眼里。如果公公决定回余杭,还真 
有可能说也不跟他们说一声。
  “没有。”十一娘轻轻摇头,“祖宗祭祀在余杭。先前是父亲来燕京复职,顺道看看大姐。如今父亲赋 
闲在家,大姐病逝,燕京物价又贵,待母亲的病好一些了,迟迟早早是要回余杭的。”
  四奶奶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这次来燕京,并没有带太多的东西过来。
  “何况前些日子侯爷问大哥有什么打算?庶吉士散馆后愿不愿意留在六部任职?大哥却说想外放。侯爷 
就劝大哥不如留在燕京……”十一娘一面说,一面细细地打量着四奶奶。
  罗家没有人把罗振声放在眼里,肯定也不会把四奶奶放在眼里。她想借这话告诉四奶奶,就是被罗家视 
为未来希望的罗振兴,遇事也会商量自己的丈夫永平侯。提醒她,让她清醒地认识到罗振声和徐令宜之间的 
距离有多大。
  她可不相信,那天五娘拉着四奶奶去三姨娘那里,是为了看三姨娘给五娘未出世的孩子做的小衣裳。她 
更不相信,一个进门就敢和婆婆交锋的媳妇会是个无欲无求的人。
  十一娘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四奶奶,与其和五娘、罗振声等人同谋,还不如和自己联手。

第二百二十五章 动荡(下)

  十一娘的话让四奶奶眼睛微眯。
  罗振兴的打算她还是第一次听到。
  没有人会对她说这些。
  就像昨天五娘拉她去三姨娘那里一样。劈头盖脸地把她训一顿,说了些“五姨娘要是生了儿子,再有十 
一娘撑腰,你们只怕到时候连水都没喝的,你还没心没肺地替她们高兴,也不用脑子想一想”之类的话,等 
要商量着该怎么办时,却把她打发出去。
  妻以夫贵,也以夫贱。
  十一娘这话是什么意思?
  在向她显摆自己的身份地位吗?
  四奶奶不禁抬睑打量十一娘。
  她星眸闪烁,正含笑的望着她。哪里有一点点忧愁的样子。
  四奶奶心中一跳。
  她曾经打听过这位排行十一,嫁给赫赫有名的永平侯为继室的姑奶奶。大家都说她性情温和,待人宽厚 
,行事大度,从不与人一争长短,极得大太太的喜欢。她当时就纳闷了。这样一个人,怎么就能把适龄又漂 
亮的五娘和十娘都挤下来嫁到了永平侯府去的——虽然大家都说是因为她年纪小,大太太想让她帮着多带几 
年谆哥。可这门婚事却不是罗家说了算的。就算罗家有这样的意思,只有一个嫡子的徐家难道为了谆哥也会 
这样想不成?要知道,谆哥对罗家来说,那是元娘唯一的骨血。可对徐家来说,却必不是唯一的选择。
  就这含笑的一望,四奶奶立刻明白,眼前的女子不简单。
  既然是个不简单的女子,那就肯定不会说废话。
  她收起漫不经心,细细地思索起刚才十一娘的话来。
  告诉她罗振兴对未来的打算,让她知道罗振兴对徐令宜的重视与依赖。这个很好理解。可她为什么要提 
公公总有一天会回余杭去的事呢?
  罗家迟迟早早会回余杭去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就是五娘,也曾不止一次的说,让罗振声趁人还在燕京,好好的跟着先生读书,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最 
好去问钱明。趁机和钱明多多走动。要知道,亲戚走得多了才亲。待到钱明高中时,她这个做姐姐的也好跟 
钱明说项,把罗振声带到任上去。
  五娘担心的是罗振声回余杭后和钱明疏了住来,那十一娘担心的又是什么呢?
  思忖间,她眼角的余光扫过脚下的青石砖。
  自己怎么忘了,她们此刻正是往五姨娘那里去。
  答案立刻浮现在四奶奶的心头——十一娘担心的是五姨娘!
  可这与自己有什么干系?
  要知道,五姨娘得势,最倒霉的可是三姨娘。大太太可是想三姨娘帮着管屋里事的。
  十一娘看着四奶奶很快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暗暗点头,笑道:“对了,我上次听五姐说,四嫂原来为 
四哥谋个账房的差事。四嫂怎么会想到这一茬的呢?”语气很随意,好像突然想起来似的。
  在这种情况下,句句都有深意。
  四奶奶当然不能等闲视之。
  何况当时她也是没有办法了,置之死地而后生。
  罗家是余杭有头有脸的人家,娶她时那些管事的妈妈们却斤斤计较,针头线脑也要算清楚,一点也不肯 
吃亏。她当时就看出来了,罗家根本就没有把她放在眼里,有意在这桩事上为难她,看她的笑话。况且前面 
还有个气宇轩昂、学识渊博的嫡出大哥压着,一个与罗家门当户对、嫁妆丰厚,为罗家生了嫡长孙的嫂嫂挡 
着,她就是想巴结婆婆,只怕婆婆未必就喜欢她在眼前晃来晃去。待她嫁过去把自己丈夫一看,分明就是个 
拎不清的。她就起了单过的心思——趁着丈夫年纪还轻,还有改的机会,不如一拍二散出去单过。以前在娘 
家,家里的事全赖她支撑。她既然可以撑起那个家,一样能撑起这个家。何况这个罗家比那个家底子要厚很 
多。
  可这话却不能对十一娘说。
  刚嫁进门的媳妇想出去单过,那就是不孝——旁人会认为你不想侍候年纪渐大的公婆。
  她想了想,斟酌道:“成家立业。我也是想给你四哥找点事做!”
  十一娘笑:“那也不用让四哥去当账房先生啊!”
  四奶奶想到罗振兴为了前程还去商量永平侯……她不由心中微动:“姑奶奶的意思是?”或看是太渴望 
罗振声能自立,她语气里不觉就透着几份期翼。
  “大哥都不担心四哥在家里吃闲饭,四嫂何必着急呢?”十一娘笑吟吟地望着四奶奶,说出一句完全不 
搭边的话。
  四奶奶听着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失落。
  她以为十一娘有什么好主意能让罗振声摆脱目前这种依附的状况。
  十一娘之前问那些话就是想让四奶奶对自己有一份期冀,这样四奶奶才可能重视她的话。看见有效果了 
,她笑道:“大哥是嫡长子。家里的产业又是由母亲管着的。认真算起来,这一大家子的人嚼的都是大哥的 
。以后就是要分家产,分的也是大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