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攻略-全本无错版-上(共2集)-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令宽听着跳了起来:“四哥,我真的什么也没有答应。真的,什么也没有答应。”连连摆手,眼睛却向十 
一娘睃去。

“你嫂子又不是外人。你有什么话快说。不然我可不认这帐了。”

徐令宽嘿嘿地笑。

“任昆说,结案之前他都会住在长椿寺。四哥想找他,他随时恭候。”说着,他神色渐正,“还说,如若事 
情再重新一次,他还是会做一样的事。”

话说的嚣张、大胆、桀骜不驯。

十一娘听着却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

二十七刀,刀刀刺在要害上。安排小厮顶罪,从容离去。高调宣扬对小厮妹妹的处置,对比王琅的死,告诉 
别人背叛他的下场和忠于他的结果。托徐令宽带信给徐令宜,暗示徐令宜,对王家的实力他了如指掌,徐令 
宜如果想为王家出头,他并不是毫无准备。至于最后那句在长椿寺等徐令宜的话,如画龙点晴。告诉徐令宜 
,不管有什么后果,他都会无所畏惧。

决心、信心、坚韧,一样不少。

这样的一个人,怎能不让人害怕。

徐令宜听着就停下了脚步。

他面色温和地问徐令宽:“小五,你和任昆交情如何?”

徐令宽一时摸不清楚徐令宜的意思。小心翼翼地道:“没什么直接的来往。不过,四哥要是有什么事让我去 
办,我也搭得上腔。”

徐令宜微微颌首。他凝望着徐令宜,目光渐渐变得凝重起来:“你以后离他远一点。这个人,心肠太狠。”

徐令宽愕然。

徐令宜已细心地解释:“你看他杀人的手法,干净利索。再看他事后的安排。胆大心细。毫不避讳自己杀王 
琅之事,告诉别人,背叛他的人,纵是被他杀了,也无可奈何。又安置忠仆家眷,告诉别人,忠于他的人, 
即便身死,家人也会荣华富贵。计深虑远。再让你带信给我,坦诚以告,做出一副敢作敢当、胸怀磊落的样 
子。小五,这样的人,城府太深,行事太冷酷。有个点头之交就行了。”

徐令宽低头想着徐令宜的话。
徐令宜见弟弟不像以前那样虚与委蛇,眼底就有了几分笑意。拍了拍他的肩:“时间不早了,快回去歇了吧 
!”
徐令宽点头,迟疑道:“那王琅的事,我们还要不要管?”
“就是要管,也不能自己跑上门去。”徐令宜笑道,“总得知道人家所求何事吧?别人的肩膀痒你搔到了大 
腿上有什么用?”
说得徐令宽笑起来:“我听四哥的。”
徐令宜点头:“快去歇息吧!有事我会找你帮忙的。”
徐令宽给十一娘揖了揖,脚步轻快她离开了。
徐令宜望着他的背影感叹:“谁会想到小五也有这样懂事的一天。十一娘掩袖而笑。
俩口子往自己院子里去。
徐令宜和十一娘说着话:“任昆既然敢如此行事,只怕是早就有了主意。我之前想做个和事佬,还怕姜夫人 
不答应,觉得我们只顾着十姨不顾王琅。现在看来,姜夫人只怕不答应也不行了。你这几天暂时别出门,在 
家里歇歇。闲着没事在家里绣绣花,带带孩子。让姜夫人去碰碰钉子也好。待我免职的消息传出去了.她也 
就会消停了。到时侯我们也好跟王家谈条件。”
他提起孩子,十一娘就趁机和他说起了加盖屋子的事:“……正好您得闲,不如趁早把这事定下来。”
改变一下,会有新气象。
徐令宜也颇为感兴趣:“好啊!明天我和白总管好好商量商量,看能不能加个院子。以后孩子会越来越多! 

十一娘语塞。
本章完

 
第239章 出面(中)

接下来两天,徐令宜找了白总管商量改房子的事。徐令宽听了很感兴趣,主动承担房子的设计。
虽然过完了年,族学里还没有开学,加之三爷去向未明,太夫人含含糊糊,没让徐嗣勤和徐嗣谕搬回外院的 
宅子。两人乐得装糊涂,跟在徐令宽身后跑来跑去,参与到盖房子的事上去。
十一娘则领着贞姐儿做针线。徐嗣诫整天跟着十一娘。谆哥与贞姐儿一向很好,又喜欢徐嗣诫,围着两人身 
边转。徐嗣俭既对盖房子有兴趣,又想和贞姐儿、谆哥玩耍,一会儿东,一会儿西的,每天欢快地像过年似 

又有万义宗和常九河来见十一娘。前者是来请辞的,他和两个儿子将一起受雇于陈平,帮陈平种果树。后者 
是来向十一娘讨银子的——原来被雪压塌的房子已经修好了,他和儿子正在耕田,只等买种子开始春插。
十一娘把压岁钱拿出来,给万义宗十两补贴给他,给了常九河四十两银子用于春耕。
刘瑞春家的进了一趟府,说是受万义宗家的托付想让十一娘给保个媒。十一娘将冬青的生庚八字用大红洒金 
柬写了,托陶妈妈给了刘瑞春家里。
对庚帖,要算八字的。八字合了,才能说下一步。要是这八字不合,男方会扯了两尺布,然后托媒人把庚帖 
还回来。所以这事大家虽然都知道,却没谁宣扬。倒是十一娘那里,已经翻箱倒柜地帮冬青准备嫁时的衣裳 
了。冬青不好意思,避开姊妹们,常在南永媳妇房里做针线。
南永媳妇是正月十一带着双玉住进了秦姨娘的后院子。有一次他们家妞儿哭得厉害。南永看着心里不忍,偷 
偷把孩子抱来见媳妇。文姨娘身边的玉儿见了就告诉了绿云,绿云又告诉了琥珀,琥珀告诉了十一娘。 
十一娘徽一思忖,索性让南永媳妇把妞儿带在身边:“一匹牛是放,两匹牛也是养。她安安心心地帮我带着 
诫哥,就比什么都强。何况妞儿和诫哥差不多年纪,互相做个伴,对诫哥儿也好。”

南永媳妇很是感激,给十一娘磕了几个响头。倒也从不托大,平日只让妞儿在小耳房里或是花园里玩。好在 
那孩子是大杂院里长大的,不怕生,小小年纪,却知道给院子里的丫鬟们递东西,大家都喜欢,你有空的时 
候你带,她有空的时候她带,妞儿越发爱笑,引得贞姐儿,谕哥见了都拿糖哄着她玩。院子里欢声笑语的, 
引得其他屋里人侧目。
这样热门喧阗的过了几天,罗大奶奶来了。
谆哥拉着她的手直嚷:“大舅母,您怎么不把庥哥带来?我们家哥哥姐姐弟弟都有,庥哥一个人在家里好可 
怜。”罗大奶奶勉强地笑:“下次把庥哥带来。”又拿了银锞子赏了几个孩子,和十一娘到暖阁里说话。
十一娘看着就知道罗大奶奶是去了茂国公府回来。亲手斟了茶,让小丫鬟上了甜点:“您在这里气得心痛, 
那边说不定还在笑。还是要想开点,免得气坏了身子。划不来。”
“道理人人都懂。”罗大奶奶连喝了几口热茶,这才开口,“可轮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就未必能控制的住。”
十一娘笑着把装了豌豆黄的碟子朝着罗大奶奶手边挪了挪,示意她吃点。
罗大奶奶摇了摇头,道:“王家那群旁枝亲戚真不是东西,竟然在背后说我们家十娘克夫。还说要让十娘搬 
到庙里去住。偏生她们家大姑奶奶也不拦一下。我看,指望和王家坐下来好好商量这事是不成了!”说着, 
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露出几分伤心来,“十娘真是没福气!”
十一娘默然。
现在只是开始,只怕以的还有更难听的话说出来。
正想着,有小丫鬟进来禀道:“夫人,隔壁威北侯林大奶奶身边的妈妈过来给您问安。”

“快请进来!”十一娘忙道。然后转身向罗大奶奶解释,“贞姐儿从西山回来,带了些自做的吃食、香露、 
熏香之类的,差人给林家的慧姐儿送了些,想来是来给贞姐儿道谢的。”
罗大奶奶见她有客,起身要告辞。
十一娘留了她:“又不是什么外人。我正好也有话和大嫂说。”
罗大奶奶见状依旧坐下。

林大奶奶身边的妈妈带了些布匹过来,说是谢贞姐儿送的香露。还道:“我们家慧姐儿有些时候没见到贞姐 
儿了,想过来拜访。”然后拿了贴子给十一娘。

十一娘笑着应了,让琥珀请贞姐儿来接了贴子,商量着正月二十八过来聚一聚。然后让陶妈妈把林家的两位 
妈妈送出了门。

她又让贞姐儿写副帖子:“把十二姨也请过来 热闹热闹吧!她一个人在家里也无聊。”
贞姐儿笑应着去写帖子了。十一娘依旧和罗大奶奶说话:“王家那边的情景怎样了?”
“乱糟糟的。”罗大奶奶摇头,“国公爷每日呆坐在书房,老夫人则掩面而泣,家里的事一律不管。至于十 
姑奶奶,本就是个不理事的,现在越发的不管了。一味把自己关在屋里。好在金莲和银瓶照顾的还算周详, 
吃穿用度不至于没个章程。家里的事就全指望大姑奶奶拿主意了。偏偏大姑奶奶要为十姑爷的事四处奔波, 
家里的事不十分顾得上。那些旁枝的亲戚们又个个脸皮比城墙还厚,自顾自地找了院子住下,吃嚼都在府里 
,赖着不走了。然后又男男女女分成几拨人,男的守着国公爷,女的守着老夫人,寸步不离,生怕自己落单 
,有什么好处被其他人抢了。行事猥琐,说话尖酸。全然一副没见过世面的小家模样。闹得几位管事都不敢 
上前,能躲则躲,能避则避,能推则推,个个缩着不敢出头。”说着,压低了声音,“我听银瓶说,老夫人 
屋里的一些摆设都不见了。还有人闯到十姑奶奶屋里去,要不是金莲和银瓶把人赶走了,十姑奶奶那里也不 
能幸免。”说着,她语气一顿,露出几份不安来,“我来,也是想为这事和你商量商量。”
罗大奶奶知情识趣,不是那种鲁莽人。既然求到自己面前,肯定是自己能办的事。
十一娘想也没想,立刻道:“大嫂请说。只要我能做到,一定尽力能为。”
罗大奶奶微微颔首,还是犹豫了片刻才道:“我看那群亲戚做事一点颜面也不要,担心她们把主意打到十姑 
奶奶的嫁妆上……我想着,要是实在不行,不如派几个人高马大的粗使婆子去,把她的嫁妆搬到你陪嫁的庄 
子上……”话虽如此,她也觉得这事不妥,可又没有其他的办法,总不能让那些人给浑了去,搬到弓弦胡同 
也不大合适——家的人说不定还以为我们罗家在和他们家争产业,”说着,苦笑一声,“十姑奶奶陪嫁的庄 
子又在南边……只有你这里,侯爷家大业大,说出去也没人相信会贪图孀居姨母的陪嫁,只会说是在为十姑 
奶奶撑腰。”
王家那些亲戚又是说十娘克夫要她搬到庙里去住,又是闯进去想拿十娘的东西……罗大奶奶的担心不无道理 
。只是这样一来,徐家肯定要牵扯到其中去。做好事不图回报,可也不能让人生出怨恨来。
十一娘沉吟道:“大嫂,我有个主意,您看妥当不妥当?”然后道,“就说十姐带信去弓弦胡同,说身体不 
适,身边没有服侍的老人,让派几个人去指导一下金莲和银瓶。我再帮着找几个妥当的粗使婆子过去。要是 
谁敢乱来,只管一通暴打。我就不信还震不住那些人。”
“这个主意好!”罗大奶奶赞道。

她也想过这个主意,只是一来罗家不是本地人,带来的人用起来都嫌少,哪里还能抽得出人去给十娘用。二 
来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人。
这种婆子要身材粗壮,还要泼辣厉害。寒门小户不知根底,说不定会监守自盗,那就引狼入室,得不偿失了 
。三来想着十一娘上有婆婆,下有妯娌,怕向她借人令她为难。现在十一娘主动提出来,自然有几分把握。 
能不把其他人牵扯进去又帮了十娘,她自然是喜出望外。
“既然大嫂同意,您看派几个人过去合适。”十一娘见着也松了口气,“明天一早就让陶妈妈领过去。至于 
工钱,我这边负担。”
“为罗家的事,怎么让你出工钱。”罗大奶奶笑道,“工钱我来出!”十一娘想了想:“也行!拿人钱财与 
人消灾。罗家拿出来,使唤起来也名正言顺些。”心里却道,出工出力没有些眼头,以后有事谁愿意去。不 
如让她们领了罗家的情,知道跟着自己做事不吃亏。
两人又商量了些细节,罗大奶奶看着天色不早,起身告辞。
十一娘知道家里的事还要她操心,让琥珀拿了几块料子出来:“这匹大红的是给大嫂和四嫂的,这三匹蓝色 
的是给三姨娘,五姨娘和六姨娘的。这匹杏黄色的是给五姨娘做小衣裳的。”
罗大奶奶没有客气,让杭妈妈把东西收下,去给太夫人问了个安,由十一娘陪着出了垂花门。
十一娘立刻叫了陶妈妈来,让她安排了六个人高马大的粗使婆子明天一早去弓弦胡同,对三夫人只说是罗家 
有些事,要人去帮几天忙。待见了那几个婆子,第一件事就是把工钱和她们明确下来。
大家听着徐家的月例照拿,罗家还另外给工钱,个个喜笑颜开,拍着胸脯保持一定会照顾好十娘,绝不会让 
王家的人欺负她的。

 
第240章 出面(下) 

婆子们和徐令宜擦身而过,一个出去,一个进来。 徐令宜奇道:“这是做什么?”
十一娘把罗大奶奶的来意说的:“……把人交给大嫂,由大嫂安排去。”徐令宜点头,把徐令宽画的图纸拿 
出来,给十一娘讲哪里铺什么砖,哪里画什么图案,哪里雕什么花。十一娘虽然觉得有些太过讲究,可见徐 
令宜很满意的样子,也就顺他了。点头称“好”。
“那就二月初六动工。”徐令宜道,“到了四、五月间就可以搬了。”那个时候正好要办元娘三年的除丧礼 
,三姑六眷都要来的,孩子也不用这样拘在屋里了。“就照侯爷的意思。”徐令宜收了图纸,第二天吩咐白 
总管去买土石、备木材。十一娘一面领着孩子们玩,一面看茂国公府的动静。那些被派过去的粗使婆子常常 
过来给她报信。
“大奶奶领我们去了茂国公府,那些管事看了忙殷勤地给我们安排住的地方。其他的话,竟然问也没问一声 
。一副怕惹麻烦的样子。说起来茂国公府也是公卿之家,怎么就没个忠心耿耿的。我看,这家以后还是得十 
姨奶奶当才是。”最后一句,当然是为了巴结十一娘说的。
十一娘不置可否,赏了她一两银子。
那些婆子就更殷勤,轮着班来给十一娘报信,说话的内容五花八门,只盼着越长越好。好像说话的长短和内 
容与她们对十娘的关心程度成正比似的。以至于王家厨房的厨娘常常偷了厨房的菜偷偷带回去十一娘都知道 
了。
“今天姜夫人要去拜访刑部的张大人,结果被袁宝柱家的给拦下了。还说了一大通话。文绉绉的。我都学不 
会。”那婆子咧嘴一笑,讨好地道。“我瞧着这女人不一般,就私底下打听了。原来她读过《琼林幼学》的 
!”她加重了语气,很得意自己的发现一般。十一娘微微地笑。冬青和滨菊跟着她的时候,她也教她们读过 
《琼林幼学》。何况姜家那样的人家。妇仆会识字不是什么稀罕事。那婆子见十一娘没有什么反应,不免有 
些失望。十一娘就笑着小丫鬟给那婆子重新上了杯茶。
听八卦、和仆妇们议论别家的事不符合女德的标谁。但王家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有时候听她们说一些看似毫不起眼的琐事,却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重大信息。所以她会隐晦地暗示她们多说 
些王家的事给她听。比如说让小丫鬟重新上杯茶,以此暗示他们,时间还早,你有什么话尽管说。
那婆子接过茶,思忖片刻,道:“我还听说了一件事。”十一娘眼底露出几份兴致。婆子看在眼里,受了鼓 
励,立刻笑道:“我听姜夫人身边的小丫鬟说。这袁宝柱家的,原不是在姜夫人身边服侍。是从乐安老家来 
的。奉了状元老爷之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