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攻略-全本无错版-上(共2集)-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李公子,只怕不是个简单的人!

    站在旁人的立场,她很欣赏这样的人。可如果 站在母亲的立场,她却觉得嫁给这样的人未必就是 幸福 
,他们通常会为了追求无暇顾及身边的人。

    晚上服侍太夫人歇息的时候,十一娘把白总管 的话告诉了太夫人。太夫人听着很感兴趣,道: “李家 
的二公子,今年也只有十五、六岁吧!”

    “有十五岁!”太夫人笑道:“老四十五岁的时候,也知道有 所为有所不为了!”语气中透着几份赞 
赏。

    十一娘不好评价。

    很多年以后,人们评论一个人的好坏,都会以 他在社会上的地位为标准。何况是现在!

    她稍后和文姨娘说起来,文姨娘道:“妻凭夫 贵。要是这李家二公子真有这样的气度,其他的到 也可 
以马虎一些。”

    成与不成,徐令宜最有发言权。

    十一娘笑了笑,问起文姨娘帐目的事来。

    “永和二年的帐已经整了一大半,明天就可以 完结了。”她说着,犹豫了片刻,道,“要是夫人 不反 
对,我想让秀兰每天晚上去我那里练一个时辰 的算盘……”

    十一娘笑着点头,端了茶。

    文姨娘曲膝行礼退了下去。

    十一娘躺在床上想贞姐儿的婚事。

    觉得这个也不满意,那个也不好。又怕挑来挑 去名声在外让人退避三舍,又怕看人不准丢了西瓜 到时 
候只能捡芝麻……半晌才睡着。第二天一大早 给太夫人请了安,把家里的事安排好后,她带了些 礼品回了 
弓弦胡同。

    罗大奶奶着着她大吃一惊,忙拉了她的手往屋 里去:“你怎么突然就回来了?可出了什么事?”

    神色十分焦虑。

    “没事,没事。”十一娘忙道,“我这不是很 久都没有回来了吗?趁着端午节前有空,来看看四 嫂, 
看看姨娘。还有件事要和大嫂商量。”

    罗大奶奶就遣了屋里服侍的,低声道:“什么事?”

    十一娘就把王泽的事告诉了罗大丅奶奶。

    罗大奶奶听了面露喜色:“出身高门,又有功名在身,如果能成,这到是桩好事。”然后起身, “我 
这就去跟娘说一声去。”

    十一娘笑着和罗大奶奶去了大太太那里。

    六姨娘正服侍着大太太喝水,看见十一娘,也很诧异。

    待十一娘给太太行了礼,罗大奶奶就笑着将十一娘的来意说了。

    六姨娘当时就露出了笑脸,大太太却闭着眼睛半晌也没有开口。

    屋子里一片寂静。

    六姨娘焦急地朝着十一娘使眼色。

    十一娘见这样面面相觑也不是个办法,笑着站了起来:“四嫂有了身子,我还没去恭喜她呢!” 罗大 
奶奶见状也笑着跟着站了起来:“这几天四弟妹正不舒服,我陪十一姑奶奶去着看!”

    “这是件好事。”罗大奶奶领着十一娘住四奶奶那里去,低声道,“我来劝劝娘。王家那边,你也去探 
个口气。”

    十一娘低声应“是”,和罗大奶奶去了四奶奶那里。

    四奶奶见她们进来,忙坐了起来。

    “四嫂别管我们。”十一娘见她要下床,上前携了她的手,“原是来看看四嫂,要是因此让四嫂不能好 
好地歇息,反倒是我的不是。”一面说,一面打量她。见她气色很好,没有一点怀孕的怏然,又是好奇,又 
觉得放心。

    四奶奶听了有些不好意思,道:“多亏十一姑奶奶介绍的那个孔太医……本来要去谢一声的,可你四哥 
却说我这样上门不好。就托大嫂去说了一声。”又道,“我好得很,可你四哥却非要我躺着不可。

    我也怕有个万一。倒让十一姑奶奶见笑了。”正说着,有小丫鬟端了青花瓷的盘子跑了进来。见罗大奶 
奶和十一娘坐在一旁,畏畏缩缩地又要退下去。
 罗大奶奶见这小丫鬟上不了台面,不喜,道: “什么事?慌手慌脚的!”

    那小丫鬟不敢再退,怯生生地捧着盘子:“四爷让给四奶奶送酸李子来。”

    大家听着俱是一愣,随后都露出微笑来。四奶奶满脸的绯红:“放下就是,怎这样多嘴!”

    惹得罗大奶奶一阵笑。小丫鬟慌慌张张地放下盘子退了下去。

    罗振声的丫鬟倚柳就笑着捧了盘子请罗大奶奶和十一娘吃李子。

    十一娘看见倚柳梳了圆髻,戴了支小小的鎏金如意簪。

    “四弟妹做主,把倚柳收了房。”罗大奶奶见她打量倚柳,笑着解释。

    十一娘想到了地锦。她在心里叹了口气,又很快收敛了心思,掏出荷包拿了四个八分的银锞子赏给倚柳 
:“先前也不知道。这个给你买花戴。” 倚柳红着脸收了,曲膝给十一娘道谢,在一旁服侍茶水。

    十一娘在四奶奶那里坐了一会,去了五姨娘那五姨娘正坐在临边的炕上做小衣裳。她眼角眉梢全是柔柔 
的笑意,静谧的如一幅画。

    十一娘顿了顿才开口喊了一声“姨娘”。

    “十一姑奶奶!”五姨娘脸上绽开一个灿如夏花般的笑容,忙起身穿鞋,“快到炕上来坐。”又转身去 
收给针线。显得有些慌乱,又有些笨拙。却让十一娘心里一软。

    她上前携了五姨娘的手:“您别忙了,我就来看看您好不好!”

    “我好着!”五姨娘笑把她让到炕上坐子,又招呼罗大奶奶,“您也坐啊!”又吩咐小丫鬟去给两人斟 
茶。

    “不用了!”罗大奶奶笑道,“我还有些事,您和十一姑奶奶坐坐,我就不陪了!”起身告辞五姨娘上 
上下下地打量着十一娘:“姑奶奶可好!”

    十一娘笑着点头:“我挺好的!”然后和五姨娘说起闲话来。

    六姨娘突然闯了进来。

    她脸色很难着,也不征求谁的意见.直接吩咐小丫鬟:“你先退下。”

    那小丫鬟看了五姨娘一眼,见五姨娘朝她微微颔首,这才退了下去,还细心地把门给带上了。见屋里没 
了旁人,六姨娘立刻咬牙切齿地道: “她怎么就不怕自己死后下十八层地狱!”

    十一娘心知肚明,没有做声。

    五姨娘听了却忙念了一声“阿弥陀佛”,道: “六妹妹可别这么说!有什么事不能好好商量的。”

    六姨娘看了一眼五姨娘,又看了一眼没做声的十一娘,眼泪突然落下来。

    “哎呀!”五姨娘忙掏出帕子递给六姨娘,

    “你这是怎么了?”

    “十一姑奶奶,你可要救救我们家十二娘啊!”六姨娘接过帕子却朝十一娘哭道,“这样好的一门亲事 
,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大太太却说……十二小姐年纪还小,等过几年再议亲也不迟。”

第324章 端午(上)
 五姨娘听着吓了一跳,困惑地望着十一娘:“十一姑奶奶……给十二小姐说亲了吗?”

    这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十一娘本不想让五姨娘知道了操心。现在六姨娘一番哭诉,她只好把事情的经过 
跟五姨娘说了说:“……看着那户人家还可以,就和大嫂提了提。”

    “大太太不同意吗?”五姨娘听了沉吟道。

    看六姨娘这架势,大太太肯定是不同意只是还没有等十一娘回答,六姨娘已道: “她死死咬着十二小 
姐年纪还小,不同意结这门亲事。”她说着,眼泪又落了下来,“家世清白,又是长子,还有功名在身,品 
行端正… …这样好的姻缘哪里找去?说十二小姐年纪小了些,可谁家是一说亲事就成亲的。三书六礼下来 
,也要个三、四年,到时候十二小姐也要及笄了,正是娶嫁的时候。”又道,“大老爷说了,我们过了夏天 
就回余杭去。一旦离开了燕京,想找个像王公子这样人品、出身的,肯定比登天还要难了。她这样,不过是 
嫌弃王公子是旁枝,家底薄,以后十二小姐嫁过去一则钱物上不能帮得上忙,二则也没什么名声。你看我们 
家几位姑奶奶的婚事就知道了……”话一出口,想到十一娘还在眼前,强忍着把话咽下去了。但还是意难平 
,怨道,“难道要像十姑奶奶似的,只要个好名声,管她是死是活!”

    六姨娘说的,也是十一娘担心的。

    女儿是用来联姻的。自己帮十二娘说的这门亲事,对十二娘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可对罗家来说,却没 
有什么利益可言。要讲实惠,王泽是王家的旁枝,怎比得上永平侯徐令宜,要讲名声,王泽只是个在镇南侯 
府当差的秀才,怎比得上已是举人的钱明。

    可自己毕竟是出了阁的女儿,家里这些事,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十一娘暗示六姨娘:“王公子还有个胞弟,十二岁就中了秀才。就是镇南侯,也十分的看重。当初如果 
不是王公子的舅舅,王公子早就娶了本家婶娘的一个侄女了。六姨娘不如把这件事跟父亲和大哥说说。他们 
应该有他们的考虑。”

    “这,这有用吗?”六姨娘狐疑道,“如果是这样,那还不如说是您想和周夫人交好,所以想把十二小 
姐嫁过去更有把握些!”

    六姨娘虽然精明能干,但受生活经历的局限,考虑问题比较单一。解释起来又比较费劲。

    十一娘笑道:“六姨娘先照着我的话说说看。如果行不通,再说是我想和周夫人交好也不迟!”

    六姨娘还有些犹豫,十一娘笑道:“不过,要是这桩婚事万一成了。有些事我也要提醒六姨娘。王公子 
家底的确单薄,他既然不接受镇南侯世子爷的接济,只怕也不会接受妻子娘家的接济。他的功名,可能就到 
此为止了。这样的女婿……”

    “十一姑奶奶。”六姨娘正色地道,“量媒量媒,讲究的是门当户对。要是那王公子家底殷实,或又是 
愿意受人接济,我们家十二小姐又怎么会有这样的机会?”她很诚恳地望着十一娘,“这个道理,我们还是 
知道的。”

    十一娘听着微微点头,笑道:“那我们就等周夫人的消息好了。要是能成,到时候只怕还要姨娘劝劝十 
二娘。”

    “十二小姐虽然比不上十一姑奶奶,”六姨娘谦虚地道,“可这好歹还是知道的。不管这事成不成,十 
一姑奶奶的好意我们十二小姐却是知道的。”

    十一娘得了六姨娘这句话,定下心来,在娘家吃了午饭,就回了荷花里。

    第二天一大早,罗大奶奶登门拜访。

    “要是王家也有这个意思,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到时候还请姑奶奶帮着递个音。”

看样子,罗家还是仔细考虑了这门亲事的利弊。

    十一娘心里有数。留罗大奶奶在家里吃了午饭,亲自送到垂花门。

    下午周夫人来了。

    “我这双媒人鞋讨不讨得到手,就看你一句话了。”

    意思是说王家没意见。

    真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十一娘笑道:“我正愁给周姐姐做个什么样子的鞋面。”

    周夫人听着喜上眉梢,又叹道:“我那嫂嫂眼神不行了,家里缺个主持中馈的,先前我还担心你十二妹 
年纪小了些。没想到,嫂嫂正愁家里这几年没积攒下几个银子,立马办婚事太过寒酸。这可真是应了千里姻 
缘一线牵的说法。”

    十一娘笑着点头,和周夫人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听了也十分高兴:“这可真是无巧不成书。”然后留周夫人吃晚饭。

    周夫人笑道:“我那嫂子还望眼欲穿地等着我去回信呢!我过两天再来吵您,今天去我那嫂嫂家蹭饭吃 
去。”

    太夫人听了呵呵笑,也不留她,反问起福成公主:“……这些日子在家做什么呢?”

    “被我们家芳姐儿吵得不安生,天天帮我们家芳姐儿喂猫 呢!”

    “喂猫?”

    周夫人笑道:“过年的时候我那位在福建 任布政使的族兄送了两只猫来,白色的毛,一 只眼睛绿,一 
只眼睛蓝。芳姐儿稀罕得不得 了,唯恐别人照顾得不周到,天天自己亲自喂 食。前些日子跟着公主去宫里 
玩,结果身上起 了疹子。吃了大半个月的药也没见好。公主就 怀疑是这猫毛惹得祸,让人把猫送人。芳姐 
儿 听了死活不肯,公主没办法,专门拔了两个小 丫鬟帮她喂着。她还是不放心.天天跑去着。 公主只好 
把猫拎到了自己院子里帮她喂 着。

    “还有这样的事!”太夫人听了笑道, “你跟你婆婆说说,明天我也去开开眼界。看 是什稀罕东西, 
让我们芳姐儿这样着迷。”

    福成公主身为皇帝的姑母,太夫人贵为皇 后的母亲,两位老人家虽然没有什么矛盾,但 也称不上过从 
甚密。太夫人突然为了一只猫要 去福成公主府上串门……十一娘和周夫人俱是 一愣。

    但周夫人很快就反应过来,笑道:“哎 呀,我可请到稀客了!”又道,“您要是去, 公主不知道有多 
高兴呢!她老人家就是盼着有 个人去走动走动。”然后说了很多欢迎的话。

    “那就这样说定了。”太夫人笑着颌首, 定下未初到访。

    周夫人连连称“是”,起身告辞。

    十一娘把周夫人送到了垂花门,折回了太 夫人那里。

    “你们都忙。”太夫人吩咐十一娘,“明天杜妈妈陪我去就行了。”

    好像有什么事似的。

    十一娘见太夫人不欲多说,也不好问,笑 着应是,去安排太夫人出行的事宜。

    第二天地送走了太夫人,自己回了弓弦胡 同。

    罗家请了四姑爷余怡清做媒人,王家则请 了镇南侯世子做媒人,两家换了庚帖合了婚, 在夏天来临之 
前下了小定,把亲事订了下来。 这都是后话。贞姐儿知道后,拉了十一娘笑 道:“原来母亲是去给人做媒 
人了!”那几天 正巧天气有些热,家里已经开始煮绿豆汤了。 她就奉了一碗给十一娘,“那您真的要给周 
夫 人做双鞋吗?”

    “自然是真的!”十一娘笑道,“这可是 我答应了别人的!”
“那,十二姨也要和慧姐儿一样关在家里 做针线吗?”

    “暂时不用。”十一娘见她很好奇,解释 道,“十二姨年纪还小,两家商定等十二娘及 笄后再迎娶。 
再过两年就会和慧姐儿一样关在 家里做针线了!”

    贞姐儿听了笑道:“那我也帮十二姨做幅 门帘子吧!”

    她帮慧姐儿做了一幅门帘子。

    十一娘望着眼前笑盈盈的贞姐儿,想起了 徐令宜。

    眼看快到端午了,他却一点音讯也没有, 也不知道事情办得怎样了?关键是有很多事需 要他回来决定 
……特别是贞姐儿的婚事。

    这两天卓家一会派人来送这个,一会派人 来送那个,好不殷勤。

    思忖间,文姨娘抱着帐册进来。

    贞姐儿和文姨娘对面,都微微有些不自然。

    十一娘笑着请文姨娘坐下。贞姐儿说了一 声“我去端绿豆汤”,然后快步出了内室。

    文姨娘望了一眼晃动的软帘,这才向十一 娘禀道:“家里的帐目我都清理出来了。开 支最大的是厨房 
那一块……”

    十一娘集中精力和文姨娘对起帐目来。

    有小丫鬟进来禀道:“威远侯府的林大奶 奶来了!”

    十一娘忙请她进来。

    林大奶奶拿了几把描金川扇:“是我们家 慧姐儿亲手做的,说是送给贞姐儿的。”然后 又提了几篮水 
蜜桃,“知道你不缺,是我的一 点心意。要不是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