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攻略-全本无错版-上(共2集)-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绾了纂个儿,并戴着两朵珠花。手腕上还戴着十一娘送的珍珠手串。


    太夫人正拉着她上下打量,看见十一娘进来,忙朝她招手:“你看怎样?”

第150章 邻居

十一娘眼角瞟了一下贞姐儿手上的珍珠手串,只觉得心里酸酸的,再看贞姐儿红着脸望着自己,眼神带着一 
点点怯意,可爱的让人心疼,心里又软软的,忙上前携了贞姐儿的手:
“很漂亮!”
贞姐儿抿着嘴笑,神色间比刚才松懈了很多。
“不过,这珠花戴着有点平常。我那里有种赤金的菊花簪子,等会找出来给你戴着。”
贞姐儿看着太夫人。
太夫人微微颌首道:“既然是你母亲赏你的,你收着就是。”
贞姐儿低声向十一娘道谢,一副受之有愧的样子。
谆哥看着就叫贞姐儿:“……要去哪里?”
十一娘笑着弯下腰摸摸他的头:“我和姐姐有事,你陪着祖母。”
谆哥在一旁嘟了嘴:“我也要去!”
“下次带你去。”十一娘笑着给太夫人行礼,拉着贞姐儿去了自己屋里,找了那对有酒杯大小的赤金菊花簪 
出来给她戴上,整个人明亮了不少。
十一娘这才发现贞姐儿没有穿耳洞。笑道:“过腊八的时候把耳洞穿了吧!”又翻了一个小小的赤金耳环出 
来,“最多一个月就能好了。到了春天我们去踏青,就能戴耳环了。”
贞姐儿红着脸,喃喃不知道说什么好。
十一娘拉她去了东次间。
“等会我们就在这里招待林夫人。你到时候只要跟在我身边,看着我们大人说话,慧姐儿无聊的时候朝她笑 
笑。有机会说两句也行,但不要在大人说话的时候插嘴。”
贞姐儿郑重地点头:“我记住了!”
“说话的时候要捡了对方感兴趣的话说。不要只顾着自己说自己的。这样别人才会有兴趣继续说下去……” 
十一娘零零碎碎地交待了一些小细节,秀兰进来:“夫人,林府的马车
已经到了大门口。”
十一娘带了贞姐儿在正厅迎接。
林夫人和林大奶奶带着个和贞姐儿差不多大的小姑娘。大红五彩刻丝小袄,宝蓝色拽地裙,雪白一张小脸绷 
得紧紧的,眼角眉梢都带着肃然,看得出来,不是很高兴。
想来就是林家的慧姐儿了。
十一娘看了贞姐儿一眼。
贞姐儿表情惊愕,好像被慧姐儿的样子吓着了似的。
十一娘不由微微一笑。 
她身边的女人都是低眉顺眼的,大概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人是这样的一副表情吧!
十一娘笑着和林夫人、林大奶奶见礼,有互相引见了贞姐儿和慧姐儿。
慧姐儿脸色微霁,落落大方地和贞姐儿打招呼。
贞姐儿虽然看上去有点害羞,但也举止优雅,进退有度。
林夫人和林大奶奶看着都很喜欢,一个送了羊脂玉的玉牌给贞姐儿做见面礼,一个送了一对南珠珠花做见面 
礼。十一娘当然也不能小气,送了一个翡翠玉蝉给慧姐儿。
大家移步到正厅的耳房喝茶,然后去太夫人那边给太夫人问了安,林夫人留在了太夫人那里,大奶奶和慧姐 
儿则去了十一娘住的上房,坐到了东次间临窗的大炕上,慧姐儿和贞姐儿则各自坐到母亲身边的锦杌上。
丫鬟们捧上茶和点心。林大奶奶和十一娘闲聊了几句,就说到了正题;“。。。想让你帮着指点指点绣艺。 
”又对慧姐儿说,〃永平侯夫人可是得了仙绫阁的真传,你要好好跟着学学才是。”
林大奶奶说话的时候,十一娘一直观察着慧姐儿的表情,见她眸子里闪过不耐,知道她对此不以为然。就笑 
着对慧姐儿说:‘说学绣艺是小,主要是我们两家住隔壁,你和我们家贞姐儿却不认识。。。。找个机会让 
你们见一见罢了。”慧姐儿听着一怔,转头望向贞姐儿。
贞姐儿脸色微红,朝着她笑了笑。
慧姐儿脸色又缓和很多。
那林大奶奶听十一娘这么一说,脸上已闪过焦虑。十一娘就趁着慧姐儿望向贞姐儿的时候朝着林大奶奶使了 
个眼色。
自家闺女心里怎么想,林大奶奶自然一清二楚。可这事由不得她,就是要打要骂的,多多少少也要学一些。 
要不然,嫁到了婆家只怕会被人轻瞧的。能成为当家奶奶的,没有一个不是百般伶俐的人,见十一娘朝着自 
己使眼色,她到嘴边的话立刻咽了下去,又肯见女儿的态度没有刚才的生硬,知道十一娘的话起了作用,遂 
朝着十一娘微微点头,不再说什么。

十一娘就笑道:“慧姐儿平日都有些什么消遣?”
慧姐儿眼中露出戒备。礼貌地起身,恭敬地道:“我最喜欢读书,特别是史记。”
十一娘很感意外,也起了好奇之心,笑道:“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呢?”
“《通鉴》。”慧姐儿目光骤然明亮起来,“几千年间发生的事就在眼前,是件多有趣的事……”
林大奶奶听着轻轻咳一声,慧姐儿顿觉无趣,但还是转移了话题,笑着问贞姐儿:“妹妹平日里有什么消遣 
?”
贞姐儿飞快地睃了十一娘一眼,见她一直笑盈盈望着自己,这才笑道:“我喜欢弹琴。”
慧姐儿立刻笑道:“可惜没琴,要不然到可以听听妹妹的雅音。”又道:“我喜欢琵琶,也喜欢萧。乐器都 
可随身带着,方便。早知妹妹喜欢弹琴,就应该带了萧来和妹妹合奏一曲的。”
十一娘笑道:“改天慧姐儿带了萧再来”
慧姐儿大方地道:“一定再来。”
十一娘和她闲聊几句,不提一句刺绣的事,她渐渐放松下来。十一娘说的时间长了,就端起手边的茶啜了一 
口,然后从衣袖里掏了帕子沾了沾嘴角。
慧姐儿不由打量了她的帕子一眼。
白绫的底子,四周绣了绿色的藤蔓,藤蔓间缀着盛开的牡丹花。这牡丹花和一般的绣法不一样,它只绣了个 
轮廓,然后将其中的花瓣都剪成了缕空的,看上去显得与众不同。
这是十一娘特意从箱底找出来引诱慧姐儿的。
可她只看了一眼,立刻移开了目光,好像那帕子是件什么毒物似的,一副避之不及的模样儿。
十一娘暗暗觉得好笑。
慧姐儿真是个十分聪慧的女孩子。
林大奶奶和十一娘走在前面,慧姐儿和贞姐儿肩并着肩,一行人往太夫人那里去。
十一娘携了林大奶奶的手快步上前,把两个小的甩开了一段距离。这才低声道:“这事急不得,只能慢慢来 
。”
林大奶奶苦笑:“我何尝不知道。只是她做事样样顺当,偏生女红总不能入门,自己也烦起来,更没有耐心 
学。一来二去,自然看着就头疼了。”
这就好比功课上十项全能的学生不会做饭一样。又不是没有吃的,又觉得是浪费精力,更加不愿意花精力做 
这件事,倒不是真的就不好。
十一娘低声道:“大奶奶就更要有耐心才是。”
后面的贞姐儿和惠姐儿说话:“你平日花很多精力读书吗?”
惠姐儿点头:“那是自然。没有比读书更有意思的事了。”
贞姐儿笑道:“我原来也花很多精力弹琴。以前常在我二伯母住的韶华院里练琴,在后花园,不会吵着别人 
。后来五婶在后花园里养胎,就不太弹了。”
“你二伯母,就是那个写了《八股精要》的吗?”惠姐儿好奇的道,“大家都说她红颜薄命,年纪轻轻就守 
了寡。我倒觉得她这样挺好,可以一心一意做学问。”
贞姐儿就打断了她的话:“二伯母是长辈,她的事我们做晚辈的不便议论。”
慧姐儿见到她坦诚不造作,比和家里的几个姑姑在一起舒服的多,就起了结交之心。立刻道歉道:“是我考 
虑不周。”
贞姐儿见她为人大方磊落,也很喜欢。就朝着她笑了笑,算是原谅了她无心之语。
慧姐儿就笑道:“你们家后花园那么大,你想练琴,她在东,你就到西,她在西,你就到东边好了。因为这 
样就不练了,你也小心的过份了。”
贞姐儿想想,笑道:“姐姐说的有理。我到从来没有往这上面想。”实际上是因为谆哥跟在自己身边,她不 
敢到花园里去。要是有个万一,只怕自己和文姨娘都活不成了!
慧姐儿就笑道:“要不,你明天来我们家玩吧?我一个人住一个院子,又很空旷,你可以来练琴。”贞姐颇 
有些心动。
她长这么大,记忆里只出过一次门——九岁的时候跟着太夫人去护国寺上香。
可一想到谆哥……她的心又冷了下去。婉言拒绝道:“这需要母亲同意才行!”
慧姐儿就朝着她眨眼睛:“你看我的好了!”
贞姐儿大惊,怕她说出什么话来让十一娘误会,正要说什么,慧姐儿已道:“你放心,我知道她是你继母, 
不会让你为难的。我明天给你下帖子,她为了颜面,定会同意你去我们家玩的。”
“她对我很好。”贞姐儿忙道:“你别为难她。”
慧姐儿听了睁大了眼睛,觉得贞姐儿心底善良,十分可怜继母再好,毕竟不是生母。她虽直率,也是生 
在公卿之家,知道轻重。
“你放心吧!”慧姐儿笑道:“我不会让你为难的。”心里却觉得贞姐儿是个真正敦厚之人,比自己身边的 
人要好得多。
大人和小孩各说各话,去了太夫人那里。
谆哥看到慧姐儿睁大了眼睛,一直好奇地望着她。
大家见过礼,吃了饭,太夫人招待林夫人在自己暖阁里歇脚,十一娘和林大奶奶带着两个小姑娘要去十一娘 
的住处。
谆哥拉着贞姐儿衣角不放,太夫人好言劝了几句,却是一点效果也没有。当着林家人的面,自然不好训孩子 
,十一娘笑道:“让他跟我们去吧,您也可以好好歇着。”
太夫人无奈地答应,只是叫谆哥跟前的全都跟过去服侍。

第151章 来往(上)

谆哥跟着来了,十一娘要招待林大奶奶,贞姐儿要招待慧姐儿,十一娘就让人把陶妈妈叫来:“可仔细了, 
不能出一点点的错。”
   陶妈妈知道厉害,连连点头:“夫人放心,我眼睛一刻也不离。”
   她既然是元娘留下来的人,谆哥有事,对她的伤害最大。没有比共同利益更牢固的关系。十一娘笑着点 
头,把谆哥交给了陶妈妈,自己和林大奶奶去了西次间,让三个孩子去了东次间。
   不一会,东次间就有传来谆哥儿稚嫩的声音和慧姐儿的笑起。
   十一娘笑道:“你也别担心,孩子和孩子在一起熟悉起来可比大人快。”
   林大奶奶就叹气:“你说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我们那会可不像现在。妈妈们说不准咧了嘴笑,就不敢 
咧了嘴笑;妈妈们说走路不能有声响,凤钗之类的东西就不敢戴,生怕被其他姊妹们笑话自己没规矩。我生 
了两个儿子,加起来也没有慧姐儿一般淘气,我真怀疑自己当初怀她的时候是不是给菩萨少上了两柱香—— 
本来应该生的是儿子,结果半路上变成了女儿。”
十一娘忍不住笑起来:“看奶奶说的。我瞧着慧姐儿活泼开朗,言语爽直,极好。”
林大奶奶听了也笑起来:“可惜你们家谆哥儿年纪小了些,要不然,我把慧姐儿送给你做媳妇,看你还说不 
说这样的话。”又道。“你家谆哥和姜家的婚事怎么说了?先前听到有人说,后来你姐姐故去,这是反而没 
人提了。”眼底流露出关心,看得出来,倒不是打探什么。
十一娘笑道:“奶奶也是知道的,谆哥的婚事,我反而不好插手。要听侯爷和娘的。”
林大奶奶点头,理解地道:“这也是,像甘家两位小姐的婚事,甘夫人就不好插手。全由甘太夫人做主。那 
七小姐的还好说,梁毕竟是知根知底的,蒋家那位姑爷,却是谁也没有见过的。
十一娘听着不由暗暗心惊:“怎么?可是有什么话传出来?”
“话到没有。”林大奶奶叹道,“只是有时候不免想,要是三小姐的生母还活着,肯定不愿意把女儿嫁到福 
建去。这一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燕京。”
也是。隔得那么远,就是受了委屈,也没个商量的人。家势再显赫有什么用!
十一娘不由在心里叹了口气,笑着将这话题跳了过去:“我听说姐姐娘家是沧州的?”
林大奶奶点头,眉宇间已有了傲然之色:“我是沧州人。沧州邵家人。”
十一娘之前问过杜妈妈林家所有人的身世背景了,自然知道林大奶奶的出身——自前朝到现在,沧州邵家出 
过十三个武进士,子弟多在军中效力。
西北军的高级将军,十之三、四与沧州邵家有关系。提起这个话题,也是有些用心的。
她笑道:“听说你们家的姑娘一根擀面杖就能撂到一个大汉,是真的吗?”
林大奶奶掩袖而笑,道:“那是从前的老黄历。”
十一娘就上上下下地打量她:“看奶奶这身段,比那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还细条婀娜几分……你定是怕我吵 
着要学你们家的绝学,所以不承认。”
林大奶奶听着高兴,笑道:“哪有什么绝学。你只要记得‘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保你到时候比我还 
要苗条。”
两人说了会闲话,十一娘说起慧姐儿的事:“欲速则不达,不如让慧姐儿多到我这里来走动走动。我见缝插 
针地把她往那上面引。”
林大奶奶很感激:“快过年了,你还要服侍太夫人,我实在是不好意思多麻烦你。”
“两家隔壁住着,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十一娘笑道:“再说,慧姐儿性格活泼,我们家贞姐儿性子腼腆 
,她来了,家里说说笑笑,不知道有多热闹。”
话音未落,那边又传来了谆哥儿和慧姐儿的笑声。
林大奶奶听了笑道:“那就让她来吵你好了!”
“不吵,不吵。我喜欢着呢!”十一娘笑道。
林大奶奶听了笑道:“你看我下次什么时候送慧姐儿来好。”
十一娘沉吟道:“要不这样,让贞姐儿下了帖子让她过来玩。反正这几天我也准备让贞姐儿帮我做些针线, 
让她们姊妹私下里去说这件事去。”
她私下问过贞姐儿,知道她跟太夫人身边的杜妈妈学女红,一般的鞋袜也能做,只是不太精通。
针线也是个熟能生巧的事,想着她要读书,还要抽出时间来练琴,估计做在女红上的时间不多,所以才不大 
精通。趁着这段时间功课也停了,琴也不方便练了,她想给贞姐儿些针线活,让她多练练。
“这法子好!”林大奶奶见十一娘不像别的人,一味的给慧姐儿讲道理反而被慧姐儿说的哑口无言,而是用 
贞姐儿来影响她,觉得这样行事更好。
两人商量好了,又说了些别家的闲话,看着时候不早,带了孩子们去太夫人那里吃饭,又遇到过来问安的徐  
嗣勤和徐嗣谕、徐嗣俭兄弟。因是通家之好,孩子们年纪也不大,没太讲究。三个半大的孩子低眉敛目地站  
在那里,余光却都瞟向了慧姐儿,十一娘看着暗暗好笑。等三夫人到了,贞姐儿领着慧姐儿到东稍间去 重 
开一桌,谆哥儿跟着坐了过去。其他人分长幼坐了,高高兴兴地吃了顿饭,送走了林家的人。
三夫人就问起慧姐儿的事:“……不知道说了婆家不有。和我们家二少爷倒是很般配。”
徐嗣谕是庶出,刚才林大奶奶开玩笑的时候却是提也没有提徐嗣谕一声的,三夫人这样就显得有些不怀好意 
了。
十一娘淡淡地道:“说起来,三少爷和我们家二少爷一样的年纪。”将了三夫人一军。
三人人听了一怔,继而有些讪然。
在太夫人面前十一娘不好多说,笑着和太夫人商量贞姐儿的事:……想让她帮我做点针线。
太夫人点头,笑望着贞姐儿:“你母亲的针线是极出色的,你趁着这机会跟着好好学学才是。”
贞姐儿腼腆地笑着应“是”,曲膝给十一娘福了福,然后由乳娘带着和谆哥儿回了屋。
太夫人就问她:“贞姐儿行事可还大方?”
十一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