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弃妇的田园生活-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多人家的仓库里都满了,丽娘不出货他们也跟着囤货。

    于是,新盖的那批别庄里都装满了粮食,裴安和玉容都很满意。

    粮食有了,饿肚子的可能性就小了。

    开春了,玉容收到了白慕然的来信,随信送来的还有一大袋的玉米种子,玉容见了大喜过望。

    要知道,洪水之后庄稼全毁了,没了收成,那秋天、冬天,这么多人要怎么过?他们收集的那些粮食可支撑不了这么久。

    有了玉米种子就好办了。玉米对水土的要求不高,山地里种下就有收成,产量也高,撑过一个冬天完全没问题的。

    可是,要怎样发动大家都跟着一起种玉米呢?这又是一个问题。

    官府出面强制?大家未必买账,对于新事物,大家总是持怀疑态度的。

    玉容和裴安密谋了一番,终于让他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这天,整个吉安县都在议论,知县大人的朋友从京城给他们捎来了一个好东西,据说不管什么地都可以种,产量高,吃着也好吃。

    很快的,知县家别院旁边的几亩地整了出来,几个下人播下了种子,知县大人和夫人每天都去视察,周围还有下人日夜看守着。

    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了,到底种的是什么好东西,这么精贵!

    有说是名贵药材的,价值千金,流言传来传去,大家都心里痒痒的。
   很快的,种子发芽了,长高了,可以栽种了。

    跟知县夫人关系要好的杜大嫂天天往那去,终于有一天,她笑容满面的回来了,后面的丫鬟提了一筐的苗子,正是传说中很珍贵的玉米苗!

    这下好了,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有关系的有门路的流水一般的往知府夫人那递帖子,目的只有一个,求一些玉米苗。

    知县大人都种的,肯定是好东西啊。

    这么好的东西,谁不想分点啊。

    知县家的后院门口堵满了人,大家都在那等消息。

    过了一日,院门开了,裴安带着玉容出来了。

    大家都安静了下来,裴安直接就说了:“大家大概都知道了,我那别院种的是外邦传过来的一种作物,叫做玉米,这个东西既可以当零嘴吃,又可以当主食,饱肚子。种起来也简单,种到高地里,也不用浇水。我看大家都想要这个,今天我也不吝啬了,一会大家开始排队,我家的玉米苗一会分了。”

    裴安的话刚落,大家都激动了。

    多好的县官啊,处处为大家着想,有了好东西,也不忘了分给大家。

    就这样,一下午,玉米苗都分了下去,幸亏以前准备的多,几乎每家都分到了一点。

    过了几日,县城周边的高地里都种上了玉米苗子。

    玉容和裴安这才松了一口气,一切都准备妥当了,洪水如果真的来了,大概也没那么可怕吧。

    其实,张夫子当初说今年有洪水,玉容和裴安并不是很相信,不过他们为人谨慎,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以防万一吧。

    现在万事具备,只能听天由命了。

    春天很快过完了,玉米的长势很好。

    到了夏天,果然大势不妙,连着下了半个月的大雨,县城里一片汪洋。

    所有的店铺都关门了,大街上一个人都没有。

    裴安、玉容和张夫子坐在客厅里,看着门外的大雨,心里掠过一丝阴影。

    “大人,开始准备吧。”张夫子劝道。

    “一旦开始了,就是劳民伤财。”裴安还是有些犹豫。

    玉容想了想,也劝道:“就怕万一,这雨已经下了半个月,积水也多,洪水的可能性很大,还是早做准备吧。”

    裴安终于点了点头,吩咐砚丰去把衙门里的人都叫过来,大家都忙碌了起来。

番外之大灾难(4)

   玉容见这边打定了主意,连忙去集合家里剩下的家人,收拾东西准备去山上的别庄。
玄幻

    阅读网

    早在大雨开始下的时候,她就把小包子送去了山上的别庄,让花姐在那边陪着她,就怕有个万一,家里大部分的人也跟了过去,现在收拾起来也简单。

    裴安召集了衙门里所有的人,很严肃的跟大家开了一个会。

    “这雨已经下了半个月,所有的河流水塘都满了,积水也排不出去,再这样下去,我很担心会有洪水。”

    裴安说完,下面安静了片刻,接着议论纷纷。

    “洪水,怎么会有洪水?”

    “这天色,看着像。”

    “我们县城地势低,如果真的有山洪暴发,那后果不堪设想。”

    裴安摆了摆手,“当务之急,我们要想办法自救,不然一旦洪水暴发了,只有死路一条。”

    大家冷静了下来,都选择听从裴安的,谁不怕死呢?洪水无情。

    裴安跟张捕头、杜文书、周文书,就洪水的事情讨论过无数次,各种突发状况都预想到了,因此也不显得慌乱,把事情都安排了下去。

    接下来,就是安排撤退的事情了。

    好在老天爷有眼,大雨终于小了一点。

    衙门门口的大钟敲响了,当当当的绵延不决。

    城里的人都知道,这是有大事发生了,召集大家的。

    许多的人冒着大雨集合到了衙门门口。

    裴安见人到的差不多了,上前讲话。

    “乡亲们,大雨下了半个月,积水成灾,从现在开始,大家都跟着我上山去祈福,请求老天爷把雨停下来,给我们留一条活路。”

    当初选择南山盖别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南山那有一座寺庙,香火很盛,裴安一说去祈福,没有人有异议。

    “从现在开始,大家都回去收拾东西,带好家里的钱财和粮食,跟我一起去南山祈福,雨不停我们不下山。”

    裴安说完,下面的呼声一片。

    “雨不停不下山!”

    “雨不停不下山!”

    裴安见状心里松了一口气,总算可以把大家都带上山了。

    “现在,大家回去准备,午饭以后在县衙门口集合,大家一起上山。所有的人都必须去,现在没有来的人大家都互相通知下,不要少一个人,不然菩萨会降罪的。”

    “家里有粮食的都带上,一会到了山上,再给大家安排住处。”

    一时间通知完了,大家都回去准备了。

    那一片别庄,早在开始下雨的时候,裴安就带着衙门里的人征用了,现在整个县城的人都要集中到那里,堪堪够用,不过比较挤。

    忙乱中,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有人提前去收拾别庄,有人运送粮食,有人护送老弱病残,有人维持秩序。

    以菩萨的名义,到了晚上,整个县城的人都运送到了南山的别庄。

    裴安在忙,玉容也没让他操心,自己带着下人们就去了,到了别庄,小包子正玩的开心呢,见了她高兴的哈哈直笑,腻在她怀里就不下来,生怕娘娘又不见了。

    不过,玉容还有许多事情要忙,也顾不上带他了,匆匆亲了亲他,就把他塞给了花姐,自己带着一群人又忙碌开了。

    先是和杜大嫂一起,把能干的妇女丫鬟们都集合了起来,分配了粮食,开始架起大锅熬粥。几口大锅一刻不停的煮着,才够每人喝一碗热粥。

    幸亏当初跟风盖别庄的人多,裴家周围还有十几个别庄,好歹把所有人都装了下去,不过实在是很挤,每个房间都住满了人。

    一群人就这样安顿了下来,虽说也有些人有怨言,不过都敬畏菩萨怪罪,也不敢说那么难听的。

    第二天一早,每人喝过一碗粥,裴安就带着男人们去庙里祈福。至于女人们,依旧忙着煮粥煮姜汤。

    天气还有些凉意,害怕大家着凉,玉容让人煮了许多的姜汤,每个人都喝了几碗。

    一连三天,雨越下越大,天地间一片朦胧,只看见天好像破了个大口气,瓢泼般的大雨倾泻而下。

    大家的心都提了起来。

    到了第四天,洪水终于来了。

    站在山头望去,洪水奔涌而来,席卷一切,村庄、房屋、树林……所有的东西都被冲垮了。

    村庄淹没了,田地淹没了。

    大伙远远的站在山头上,看着脚下的一片汪洋,一片死寂。

    如果,他们还在山下,这会被洪水冲走的,还有他们。

    幸好,他们上山了。

    东西没有了,村庄没有,他们还有命在。

    大伙顿时庆幸起来,马上就有人跪下磕头感谢菩萨保佑,不一会,所有人都跪下来了。

    有清醒过来的,也感谢裴安,要给他磕头,如果不是他带着大家上山,这会那有命在?

    裴安连忙阻止了大家,发表了一番讲话,主题是团结起来,共抗洪水!

    这些天,大家都挤在山腰上的别庄里,一起吃一起住,互相照顾,倒也没出什么事情。

    灾难面前,人人都是脆弱的,但人人也是坚强的。

    玉容拿出了别庄里所有的存粮,周围有存粮的富户在裴知县的号召下,也都慷慨解囊,倒的筹集了许多的粮食,一时间,倒也不愁吃了。

    吃饭问题解决了,大家也都松了口气,静静等待洪水退去。

    洪水围困了十天,十天后,洪水终于褪去了,大地一片苍夷。

    城里的房子很坚固,倒是没什么问题,不过是一些年久失修的倒塌了,大街上满是淤泥,田地里的庄稼也全部都没了。

    不过,好在人还都在,人在,房子会有的,庄稼也会有的。

    大家齐心协力的一起开始了重建。

    过了几天,官府里才有钦差过来,看见吉安县居然没有一人伤亡,大为惊讶。

    原来,洪水来势凶猛,周围不少的县遭遇了灾害,损失不少,只有吉安县因为有预防措施,一点问题都没有。

    听说这一切都是裴安的功劳,钦差大人大大的表扬了裴安一番,还说要上书朝廷,一定要表彰裴安的功勋。

    裴安对这个倒是不热衷,他还要带领大家重建家园,忙着呢。因此,草草打发了钦差大臣,又去工地上忙碌了起来。

    一场洪水,死去了一些人,裴安的心里有些不安,如果当初他得知了洪水要来的消息,并把消息传递了上去,也许就不会死这么多人吧?

    玉容说他太天真,如果他说有洪水要来,那皇帝第一个先斩了你这个妖言惑众的人。

    所谓皇权,是不可侵犯的。所谓天灾,是上天的惩罚,这是绝对不允许说出来的。

    他们也就是看清楚了这一点,才只能用祈福的名义把大家骗上山,而不是说躲避洪水。

    一整个夏天,吉安县都在忙碌的重建,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一座崭新的吉安县又重新屹立起来。

    洪水过后,所有的良田都冲毁了,只有大家种在高处的玉米毫发无伤。洪水退去后,玉米生长起来,这个秋天,收获了不少的玉米。

    大家以此为食,整个吉安县,洪水过后,没有饿死一个人。

    从此,玉米也流传开了,成了穷人家喜欢的粮食。

    后来,朝廷发来圣旨表彰了裴安,并且官升三级。

    至于那张圣旨,玉容给好好的收藏了起来,她以前看多了鉴宝之类的节目,一门心思的要找一个传家宝,一代代的传下去,现在终于给她找到了。

    三年之后,裴安的任期到了,他干脆就辞官了,从此带着玉容和小包子,走遍了大江南北。

    你在那里,家就在那里,玉容在这个时代,有了相公裴安,有了小包子,终于安定了下来。

    家,就是一家人在一起。



……全文终!



  更多精彩好文请浏览我的的空间 louis00  //。。/space/40599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