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心里正在异常激烈地斗争着,是顺水推舟,还是反悔食言?我真的能放得下我心仪的那人,而草率地决定嫁给一个我并没有爱过的人吗?这可是我的终身大事啊,想到这里我又犹豫起来,怀疑起我早上时的决定,是不是太轻率了一点?可眼下已然是覆水难收,骑虎难下了啊……
  这时听到门外的尚宫的禀报声:“娘娘,皇上那边的人传过话来,说是皇上已经下朝了,刚刚回到寝宫!”
  “哦?这样正好,我顺便带你们母女俩一起去见皇上吧。”皇后说着对外面吩咐道:“你去跟皇上那边通报一声,就说我一会儿就和金林君夫人及她家小姐一同过去问安,顺便有事商量!”
  “是,奴婢这就前去通秉。”外面的尚宫恭声应诺着。
  不久之后,我和大夫人跟随皇后来到了皇帝李倧的寝殿门口,内监通传之后,房门随即拉开,皇后端正仪态,款款地走了进去,我们也低头跟在后面。
  皇后首先向李倧行礼,李倧示意平身后,她起身到了皇帝旁边的一个位子坐了下来,然后向皇帝介绍着:“这两位就是金林君的家眷了。”
  我和大夫人连忙跪地请安,施了三叩的大礼。
  李倧微笑着叫我们免礼平身,于是我这才抬起头来,看清了这个朝鲜国王的相貌:大概四十出头,蓄有几缕飘逸的胡须,面容和蔼,斯文而亲切,让人看了很舒服。
  难怪李淏长得帅气,看来他的老爸老妈的底子就很不错啊!想着眼下的这位皇帝就要成为我的未来公公了,心里却是苦笑不得。
  先是一阵例行的寒暄加问安,我机械地在后面低着头,默默地跪坐着,直到听到皇后终于对李倧说出来意:
  “皇上,臣妾今日带她母女前来,原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想同皇上商议。”皇后正容道。
  “哦?什么事,但言无妨!”李倧神色和蔼地望着一脸郑重的皇后。
  “是这样的……”眼看皇后就要提出关于我和太子李淏的事情,我的心底也是不免忐忑,这时门外忽然有内监的禀报声:
  “禀万岁,睿亲王前来拜谒!”
  猛然听到“睿亲王”这三个字,我的心像被重重地击打了一下,骤然间缩紧了,多尔衮?他来干什么?难道是前来辞行,并且和李倧商讨一系列事宜?奇怪,这些应该在大殿或者书房里进行的呀,为何要跑到李倧的内院寝殿来?难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
  “噢,那他到哪里了?”李倧一愣,估计连他也没有想到多尔衮会直接来内院见他。
  “睿亲王他已经在殿外等候。”内监答道。
  “好,那你先去通秉一声,朕随后就出去迎接!”李倧吩咐道,接着转头看了看我们三个女人,说道:“你们先回避一下吧,我和睿亲王有事商议。”
  “是。”
  这时李倧嘴里嘟囔了一句不知什么话,顺手端正了头上的乌纱帽'说是皇冠,我看和明朝的乌纱帽没有什么区别',接着房门拉开,他走了出去。
  皇后用眼神示意我们一下,于是三个女人躲到了这外厅隔壁的一间厢房里,拉上内门,各自寻好软垫坐了下来。
  看来这个朝鲜小王国的外交方面实在和扬眉吐气不搭边,他们先是对大明称臣,后是对大清俯首,没过过一天舒心日子,尽管在以称臣进贡的委曲求全下换来了点太平日子,在平时还是关起门来称王称后的,不过眼下一个天朝的亲王来了,就忙不迭地出门跑去迎接,真是没面子,亏他还是一国之君。
  尽管如此想法,我还是好笑不起来,短短的时间内竟然觉得呼吸急促,心跳也跟着加快,情绪也急速波动,难道全是因为我听到那人要来?明明早上的时候我还对自己千叮咛万嘱咐,以后不可再做任何这方面的幻想,再想着和那人有任何关系,可是眼下,我居然如此轻易地犯了规。不知不觉间,已经把坐垫渐渐地移到接近门缝的位置,接着把眼睛也贴了上去,全然不记得背后还有皇后和大夫人,她们的目光一定是惊讶万分。
  渐渐听到了对话声,不过由于太远而听不清楚,接着外面的宫门拉开来的声音,脚步声越来越近,直到外厅的房门前停了下来,这时内监恭敬地拉开房门,我看到李倧站在门口作了一个请的手势,接着在我的望眼欲穿下,那个熟悉而挺拔的身影出现了。
  我的心一阵狂烈的跳动,连两手居然都微微地颤抖起来,我贴在门上仔细地观察着,只见那个让我牵肠挂怀的人终于缓步走了进来,然后和李倧分宾主坐定。
  “睿亲王今日驾临寒舍,小王实在荣幸!”李倧寒暄道。
  多尔衮今天是一身正式的亲王服饰,王服上绣着四团蟠龙的图案,华贵非凡,英俊的脸上更添几分王者之气,高贵却十分谦和,丝毫没有倨傲之色,一如平日里的温文尔雅,但却丝毫无损他那独特而非常的魅力。只听他温雅有礼地说道:
  “今日冒昧来大王内院造访,实在有失体统,不过确实因有私事要与大王相商,所以还望大王见谅。”
  李倧连忙客气道:“不知王爷有何事欲同小王相商?但言无妨。”
  “唔……”多尔衮顿了一下,似乎有点踌躇,奇怪,有什么事情让他难以开口呢?我猜测着……
  “是这样的,在下想向大王求准一件婚事!”他终于说了出来,听到“婚事”二字,我终于明白他今天来的意思了,难道……我不敢继续想下去了,甚至紧张地想捂住耳朵,生怕听到他说出一个名字来,可是外面的对话仍然继续着,字字敲击着我已经脆弱到极点的心灵:
  “哦?原来是这等美事啊,小王自然全力成全了,王爷能看上我们朝鲜的女子,实在是我朝鲜天大的幸事,但不知王爷看上的是哪位公亲大臣家的姑娘?”
  “在下欲求贵国金林郡公李世绪之女,李熙贞。”
    第一卷 朝鲜奇遇 第十九节 命运的转折
     更新时间:2008…9…17 6:31:38 本章字数:5018
  虽然这句话是在我意料之中,但震惊效果却和平地惊雷差不多,我的心猛地痉挛起来,身体也随之一颤,这时感到了身后的一阵异样,回头一看,皇后的大夫人的震惊却更胜于我,简直要惊愕得连下巴都掉下来。尽管如此,大家都强忍着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来,而是静静地关注着事情的继续发展。
  然而我知道,我命运的转折点就从多尔衮的这一句话开始,一切一切之后的诸事,都从这一刻起就确定了,果然,李倧的回答和我想象的如出一辙:
  “哦?原来王爷所属意的人是她啊!”李倧自是一愣,不过很快脸上又浮起了笑容:“王爷的眼光果然犀利,此女出身显贵,恪守女则,知书达理,举止适度,颇有才情,非一般女子所能企及,更兼容貌上佳,据闻有‘朝鲜第一美女’之称,如今年方二八,和王爷倒是匹配,正所谓是美女配英雄,倘若真有幸和王爷结成眷属,倒不失为一段千古流传的美谈啊!”
  多尔衮此来,也必然知道这次求亲一定会被李倧满口答应,别说是宗室贵族家的女儿,就是要他李倧的嫡生之女,李倧也不会皱一下眉头,说半个“不”字的。看来我的确已然成为他的囊中之物了,尽管如此,他仍然做出了一副喜出望外的神色,给足了李倧面子:
  “大王能恩准在下所求,实在是感激不尽,多谢大王成全!”
  李倧连忙道:“哪里哪里,王爷何必如此客气,我朝鲜虽小,不过但凡王爷看中的东西,必然全力奉上,本来我也正有此意,无奈小王的两个女儿都正值垂髫之年,身量未足,所以深以为憾。而如今王爷属意金林君之女熙贞,这不但是她之大幸,也是我朝鲜之大幸啊!”
  “大王言重了,在下何德何能,能当此赞誉?大王如此爽快,成全在下所愿,感激之意,自不待言,他日必有报答。”多尔衮还把汉人的这一套温良恭谦让的客套话学得如此流畅,实在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李倧一脸受宠若惊的模样,倒好像不是多尔衮在求他恩准许配,而是他求着多尔衮把我接收一样:“王爷一直厚待我朝鲜之宗室眷属,枉自屈尊,礼遇下国之人,我等感激涕零,日夜思虑如何报答王爷的厚恩,如今有此机会,自然全力以赴,将这件婚事办得隆重体面,方显我朝鲜对王爷的感念之心啊!”
  多尔衮微笑道:“厚待王室贵戚,自是应当应份的事情,也请大王不必如此挂怀,大王既然向我大清称臣,那么以后大清必以兄弟之礼待之,倘若贵国有任何难处,或有敌国进犯的话,我等自然不会坐视不理的。”
  李倧忽然像想起了什么,一句话把正在门缝上茫然地窥视的我惊得一怔:“对了,李世绪之女今日正巧入宫面见小王,眼下正在隔壁,想必你我方才所对她必然已经知晓,不妨就唤她出来吧!”
  多尔衮显然没有预料到我居然正在隔壁,而且把他们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所以闻言略有意外,不过他很快顺水推舟道:“哦?原来如此之巧啊,既然如此,就有请小姐了。”
  说话间,他已经转过头来,眼睛向厢房的房门看来,盯着我藏身所在,似乎后半句话就是对我所言。
  “熙贞,快点出来见过王爷!”李倧唤道。
  尽管一百个不情愿,但事已至此,我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和搪塞的理由,只得回头望了望皇后和大夫人,她们正用同情的眼神看着我,但仍然示意我眼下必须要出去面见那位贵客。
  无奈,我只得硬着头皮起身,拉开房门,眼睛几乎不敢往前看,只是低着头,小心地一步步走了过去。
  走到房间正中央,我站下了,然后略为抬起头来,说实话,眼下的气氛对我来说异常紧张,只觉得时间似乎凝结住了,我几乎能听到我心脏的狂跳声,尴尬得一时间甚至手足无措。
  李倧见状赶忙道:“熙贞,还不赶快给王爷见礼,他马上就是你未来的夫君了。”
  尽管我对一切都已经全盘知晓,不过“夫君”这两个字从李倧的口中说出,还是重重地敲击着我的心脏,尽管眼下它已经不堪重荷,只觉得头脑里一片混乱,我微微呆立了一下,然而最后仍是轻轻地嘘了口气,将双臂抬起,两手指尖相对,与眉部齐平,接着双膝跪地,端着架势,俯身对着多尔衮拜了三下,动作麻木而机械,却反而显得气度沉稳,仪态端庄。然后尽量用沉静得没有任何情绪的声音道:“奴婢熙贞,见过睿亲王!”
  说罢抬起头来,正好与多尔衮的目光相对,他的眼睛里一如往日的温暖而平和,但眼下却多了几分深长的意味,只听他用温文亲和的语气说道:
  “小姐不必拘礼,请安坐吧。”
  我在旁边寻了个软垫,坐了下来,多尔衮看了看没有任何表情的我,问道:
  “方才我与贵国大王所言,想必你已知晓,但不知你作何态度?”接着顿了一下,“也就是说,你愿不愿意嫁与我,做我的妻子?”
  此话虽然跟废话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我还是一愣,没想到这古代一向大男子主义的社会,婚嫁之事本应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像刚才李倧满口答应,而全然不考虑我是否愿意一样。他作为一个身份贵重的亲王,居然询问我的意愿,问我愿不愿意嫁给他,倒好像现代人求婚的方式,令我大吃一惊。
  不过尽管如此,我也知道我必须回答一个“是”字,因为既然李倧之前已然应诺下来,我区区一卑微女子又怎么胆敢违背一国之君的决定,扫他的面子,让他下不来台呢?所以多尔衮这一句看似诚恳的询问,却隐含着咄咄的锋芒,将我逼到了悬崖边上,而丝毫没有退路。
  我盯着多尔衮的眼睛,但并没有说话,我在用眼神无声地告诉他:事到如今,你叫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你又何必如此虚伪做作,我就算不同意又能怎样,我能说一个“不”字吗?
  多尔衮含笑不语,似乎偏要等我的肯定回答,他是一个高傲而自信的人,自然非要看到我的表态,这样才能显得他的高尚和宽阔的心胸。
  想到这里我一阵气恼,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尽管如此,然而心肠却硬不起来,奇怪,为何我之前所有的看似郑重地决定,可一见到他,就立刻心软了呢?在短短的无声对峙中,我的那些决定渐渐地开始土崩瓦解,但是依旧咬紧牙关,没有说话。
  李倧虽然看不到我的眼神,但依然感觉到了眼下的尴尬,于是马上把话题岔开:“熙贞,还愣着干什么?给王爷奉茶啊,怎么如此不懂礼数,以后你可就是他的人了。”接着冲门外吩咐道:“还不快准备茶具?”
  很快,整套做工极为考究的茶具被一名侍女奉了上来,摆在我的面前,然后躬着身子推出,轻轻地拉上了房门。我低头看了看这古色古香的茶具,心里还是有点发虚,因为我哪里懂得什么茶道,从来都是用玻璃杯冲点热水,然后是一阵牛饮,眼下叫我来做这些斯文雅致的礼仪,我如何不会心慌?可是朝鲜古代的贵族小姐们从小就进行过严格的礼仪培养,茶道更是重中之重,这纯属伺候男人的活计是每个女人都必须学习掌握的,我所附身的这位“端庄识礼”的小姐自然对这方面驾轻就熟了,可是我却对此几乎一窍不通。
  不过好在朝鲜一向饮用麦茶,也就是大麦晒干后炒熟,储存一段时间后用来当茶叶饮用的,所以并不像中国的龙井,乌龙,普洱那般名贵茶叶一般有着复杂繁琐的一系列考究的饮茶之道,比如什么烫杯,滤茶,什么“韩信点兵”,什么“关公巡城”之类的令人头大的步骤。于是我就豁出脸皮,挽袖上阵了。
  烫杯,置麦茶,注水,盖上壶盖闷浸,待片刻味道融入水中,这才小心地端起茶壶,用优雅的姿势上下晃浮,终于,黄褐色的茶水注入进精致的茶杯之中,不过这种麦茶杯要比中国的茶杯大了一些,而且没有盖子,顿时一阵蒸汽升腾,浓郁的麦香扑鼻而来。
  我恭敬地将茶水奉上,多尔衮伸手接过,微笑颔首,然后轻抿一口,赞道:“果然好茶。”
  我知道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在于我这个“山水之间也”,我就不信他这样平时品尽天下极品名茶香茗的人会觉得麦茶的口感胜过诸茶,想到这里,心中暗骂一句:虚伪!
  多尔衮自然看透了我的心思,不过他装作恍若不察状继续说道:“茶是好茶,但更妙的是小姐的娴熟技艺,光让人欣赏一番就足够庆幸的了。”
  李倧在一边陪笑着,不过他很快转言道:“王爷能如此欣赏抬爱于熙贞,实在是她的幸事,王爷能属意蔽国的女子,也让小王更是荣耀,能与天朝上国的亲王殿下通婚,是一件天大的喜事,礼仪自然要格外隆重,小王有一个提议,干脆就将熙贞认为义女,赐予公主封号,这样一来规格自然上升到了两国联姻的高度,也不至于辱没了王爷,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我心中一哂:这李倧还真是得了便宜又卖乖,这种便宜的买卖自然划得来,表面上看来是抬高了我的身份,实际上还不是为了他的利益?这样一来,认了我这个便宜女儿,做了我的便宜老爸,那么自然也跟着成了多尔衮的岳父泰山,从此便有了依靠。他做了大清的亲戚,以后遇到个天灾人祸的,敌国入侵的,自己内讧的,大清又岂能坐视不理呢?我又想起了多尔衮后来的摄政王,权倾天下……还真是一座坚实的靠山。想到这里不由得佩服起李倧的机变,也明白了精明的商人的手段和帝王之术的相通之处。
  多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