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红楼之醉卧美人膝-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春听说母亲来了,忙叫心腹抱琴出去迎接。

    “宜人这边请,娘娘正在里边候着呢。”抱琴是贾府的家生子,父母都在贾府中为奴,她如今虽然已经成为了元春身边的大宫女,可是面对王夫人依旧是无比的恭敬。

    王夫人随着抱琴进了东跨间,只见元春穿了一件藕丝琵琶衿上裳,一条紫绡翠纹裙。

    外面寒凉,王夫人是披着厚厚的斗篷来的,没想到这宫中竟如此暖和,简直是暖如三春。

    不由得对皇家愈发的羡慕,自己女儿能成为太妃,实在是三生有幸。

    虽然十五时母女两个方才见过,可是那日众人皆在,实在是无法细说心里话。

    今儿个元春正有满肚子的委屈想要向王夫人倾诉。

    让身边的丫鬟下去,又让抱琴守好门,元春这才将近些日子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

    王夫人看着元春目中含泪,只觉得心都快要碎了。

    元春的肚子是他们荣国府兴旺的唯一希望,甄太妃竟然想要害元春不孕,简直是丧心病狂。

    王夫人急忙问道:“娘娘可是无碍?”

    元春含泪说道:“多亏了舅舅在宫廷中有些关系,为我送来了两名通晓医理的宫女,不然女儿可就危险了。”

    听了这话,王夫人方才松了口气。

    “那就好,那就好。还是你舅舅有法子,我就是想派些人手在你身边都不成呢。”

    元春叹息道:“母亲这话算是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咱们荣国府,当真是衰落了。”

    元春想着自己没入宫前,充满了雄心壮志,觉得自己是荣国府的嫡出姑娘,又自幼得老太太亲自教导,一朝入宫,还不是平步青云?

    可是进了宫她方才发现,所谓的国公府嫡出小姐的身份,在这里什么都不是。

    使尽手段,费劲心机,耗费了无数银钱,她才终于被分进了荣王府。

    谁知荣王爷并不贪恋美色,她这个从宫中进入王府的女孩儿,直接被分到了王妃身边做了女官。

    现在回头想想,国公府的名头,早就名不符实了。若不是上皇还念着旧情,怕是连现在的脸面都不会有了。

    甄家如日中天,自己家族却是日薄西山。难怪甄太妃能横行无忌,丝毫不将她放在眼里了。

    想想甄太妃平日里对着自己明嘲暗讽,笑自己不过是一个五品小官的女儿。其他嫔妾美人也暗地里偷笑。

    说起来,上皇的恩宠赏赐,还是比不上家世身份重要啊。

    自己吃亏就吃亏在朝堂无人,身居高位的舅舅王子腾鞭长莫及,这才助长了某些人嚣张的气焰。

    王夫人不知道元春心里面百转千回,她听元春说起贾府没落倒是不怎么赞同。

    “娘娘,咱们家虽然不比国公爷活着时风光,但是如今却也不差。你贵为太妃深得太皇宠爱。你舅舅又是连连升官,简在帝心。宝玉天资灵秀,来日下场,必然是榜眼探花的料子。等到你诞下龙嗣,咱们府里尊荣更甚,谁人敢小觑?”

    元春沉默片刻,觉得母亲说的也对。只要自己能够怀上龙种,身份地位自然会是水涨船高的。

    只是……

    元春四处张望了一下,方才小声的说道:“母亲,太皇对我恩宠有加,这些日子更是日日召我侍寝。可我这肚子就是没有动静,这如何是好?”

    王夫人也和元春一样,迫切的希望她能趁着上皇精神尚可时,怀上龙种。

    只是这怀孕一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思索了片刻,王夫人说道:“你且放宽心。回去我找大夫开些利于受孕的药物,给你送过来。”

    元春想了想,说道:“如今也唯有如此了。”

    说完了这些事儿,元春话题一转,问道:“今儿个祖母怎么没有过来?”

    元春从小就养在贾母身边,与她的感情十分深厚。今天只王夫人一人进宫,元春不由得担心贾母的身子。

    “老太太没什么事儿,只是天冷有些困倦。等天气暖和了就好了。她老人家也怕娘娘忧心,再三跟我说无碍呢。”

    元春松了口气,“那就好。母亲也要保重身体,为了我省亲一事儿,整个府里都忙翻了。如今能歇着,就歇着,其他琐碎的事情就交给凤姐儿办吧。我那日瞧着,她倒是很有些本事。”

    王夫人笑道:“凤丫头确实不错,是管家的能手。不过凤丫头再能干,也是大房那边的。我现在心心念念想着的,是宝玉能娶个贤内助,将来好帮我管家分忧。”

    听王夫人说起宝玉的婚事,元春不由得犯难。好在王夫人还没来得及多说其他的,便已到了出宫的时辰。

    元春稍松了口气,命抱琴送王夫人出去。

 第七十五章

    抱琴送走了王夫人,转身回到寝殿。

    元春端起彩云送上的玫瑰花茶,淡淡的吮了一口。

    瞧见抱琴回来,问道:“送走太太了?”

    抱琴点点头,“太太一个劲儿的嘱咐我要照顾好娘娘的身子。”

    元春幽幽一叹:“母亲也真是,与你说这些做什么。我这么大的人,难不成还不会照顾自己不成?”

    因为此时寝殿里没有外人,元春说话倒也随意了许多。

    “这宫里面看着繁花似锦,其实不过是方寸般的一片天空。就是精心打理的御花园,多赏几日也瞧着无趣。可惜省亲那日,时间过得实在是太快,很多景致我都未曾细细观赏过。”

    抱琴说道:“娘娘,您不是让三姑娘将众人的题咏抄录好吗?这次太太进宫,下面的人已经将题咏交予奴婢了。娘娘可要一观?”

    元春思及那日的情景,顿时来了兴趣。让抱琴将题咏拿来,不仅编了次序,还评论了优劣。

    这还不尽兴,又让贾府将之刻成碑,立在大观园里,为千古风1流雅事。

    太妃娘娘的命令,在荣国府众人看来那就是天大的事情。贾政忙命人请来能工巧匠,在大观园磨石刻字。

    抱琴乃是跟着元春一起长大的,又随着她进宫多年。对元春的心思知之甚详。听贾府传话说已经将字刻好,她便第一时间禀报了元春。

    元春眼里闪过一丝怀念,“抱琴,大观园中的景色,你觉得如何?”

    抱琴想了想,感叹道:“园子里的一花一景皆不落俗套。尤其是那个稻香村,当真是如农家大院一般,充满了质朴的味道。”

    元春轻轻叹息一声,“我倒是最爱潇湘馆。那里清幽雅致,夏天在竹下读书,多么惬意。”

    抱琴看着元春的神色,便知她想家了。

    可一入宫门深似海,除了元春她们这些省亲的妃嫔,其他人可是一辈子都回不了家的。

    她们能回去一次,已经是天大的隆恩了,岂能奢求更多?

    想要劝一劝元春,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抱琴心里面犹豫了好一阵儿,方才说道:“娘娘若是喜欢大观园的景致,不若找人画下来,便随时都可以欣赏了。”

    元春摇了摇头:“算了,画得再像,也摸不着,不过徒增思绪罢了。大观园中美景众多,只我省亲用那么一回,闲在那里,着实可惜了!”

    想到这儿,元春派夏秉忠传谕,让妹妹、表妹与宝玉搬进园中居住。

    宝玉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有些不解。元春的思维也真是奇特,姐姐妹妹们进园子里居住便好了,干嘛非要扯上他这个大男人?真要是流传出什么是非,他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有心想要拒绝,又想起了元春在府里的超高地位。没奈何,只得遵从。不过心里面却想着,要用最短的时间帮宝钗和黛玉寻觅到意中人。只要她们两人订了亲,贾母和王夫人就不会再因为他的婚事斗来斗去了。

    至于史湘云,宝玉倒是不操心。这小姑娘嫁的人好像叫卫若兰。虽然史家有些没落,但毕竟是一门双侯的世家,给史湘云订的亲事肯定不差。

    午饭在贾母房中用的,饭后闲聊起来,贾母便让鸳鸯收拾些上好的摆件给宝玉送过去,等他进园子时用。

    正说着话儿,一个丫鬟走进来,行礼道:“老太太,老爷要见宝玉。”

    宝玉一呆,贾政这是又玩得哪一出?

    贾母看宝玉呆住了,以为他是被吓得,连忙将他搂在怀中细细安慰。

    宝玉立时面红耳赤。他老大不小了,这老太太怎么一直把他当小孩儿呢?

    贾母又冲身边的两个老嬷嬷道:“你们好好带了宝玉去,别叫他老子吓着他。”

    宝玉对贾政算得上是敬而远之。

    贾政这家伙满脑子之乎者也,人情世故半点不通。要是一不小心惹到了他,满口的脏话就骂出来了。

    宝玉又不是找虐,自然不会上赶着蹦上去。

    来到荣禧堂,只见王夫人身边的丫鬟都在檐下站着,见宝玉来了,便悄悄对他暗送秋波。

    宝玉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贾府确实出人才。不说黛玉宝钗这些才女,就连主母身边的小丫鬟,一个个也是很有派头。相貌气度并不比小户人家的小姐差。

    进了门,只见贾政和王夫人在里间说话,三春与贾环坐在下首椅子上。

    一见宝玉进来,探春、惜春、贾环忙站起来。

    贾政有些日子没见宝玉了,今儿个将宝玉叫过来,细细一端详,没想到素日里不喜的二儿子,竟然长得如此这般俊逸出尘。

    贾政又想到宝玉文采出众,说不得日后能学有所成,心里对宝玉的厌恶减了*分,好一会儿才说道:“娘娘吩咐,叫你同姐妹们在园里读书,你可要好生学习,再不安分守己,你可仔细你的皮!”

    宝玉点头应是。他可没兴趣和贾政啰嗦。

    贾政看他态度良好,倒是没再多说什么。

    王夫人拉着宝玉在身边坐下,摸了摸他的头发,问道:“最近怎么样?吃饭香吗?睡得好吗”

    宝玉笑道:“最近我是吃嘛嘛香。”

    贾政立时不悦:“和你母亲说话怎么这么不正经?从哪里学来的鬼话?”

    宝玉暗暗一吐舌头,他光想着逗王夫人高兴了,倒是忘了贾政还在旁边。

    也怪贾政今儿个表现的太好,倒让宝玉忘记了他有多么的事儿多。

    王夫人忙道:“我倒听得这话挺有趣的。”

    贾政冷哼道:“整日里就知道学些不正经的东西,四书五经如今读到哪儿了?”

    宝玉哀叹自己过于多嘴,只得站起来,回答道:“已然读完《诗经》了。”

    王夫人忙打岔道:“宝玉,你回去要多用用功!”说完,又对贾政说道:“老爷,宝玉最近好学的紧,你也不要太过生气。”

    贾政狠狠瞪了宝玉一眼:“读了这多年书,才刚刚学完《诗经》,简直是孺子不可教。作孽的畜生,还不给我滚出去!”

    宝玉撇撇嘴,直接走出了门。

    心里面腹诽:假正经,连骂人都不会。我是作孽的畜生,你这老子又是什么?

    宝玉绕过前面的走廊,还没继续前行,贾环便从后面追了上来。

    “二哥哥。”

 第七十六章

    宝玉有几天没见贾环了,一看他追过来,便停下来,笑道:“环儿,我发现你这些日子气色格外好呢。”

    贾环眼睛一亮,“二哥哥也发现了?我也觉得这些日子耳聪目明,就连力气都大了好些呢。”

    “这么急匆匆的追过来,可是有事儿?”宝玉笑问道。

    贾环脸色微微一红,“二哥,静阳想约我到京郊的庄子里住几天,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同老爷太太说。”

    宝玉一呆,到京郊的庄子,还要住几天?静阳这是什么意思?

    宝玉四下望了望,将贾环拉到了旁边的小路上。

    悄声问道:“环儿,你老实说,这几日有没有同静阳见面?”

    贾环不知宝玉问话的用意,很老实的说道:“见了,一共见了三次。”

    “那你的身体还好吧?”

    宝玉这话纯属多此一问,瞧着贾环的气色,就知道他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宝玉真正想问的是静阳的身体状况。

    可惜不能直接问出来。

    贾环傻笑道:“二哥教我的功法太棒了,我这几次都是感觉神清气爽,没有任何的疼痛不适。”

    听贾环没有说到点子上,宝玉只能引导他道:“年轻人还是悠着点。你们这般的纵1欲,不说对你,就是对静阳王爷也不好啊。”

    贾环脸颊通红,辩解道:“二哥,我们这么长时间才见面了三次,算不上**过度吧。”纵1欲两个字贾环没好意思说,含混着就说完了。

    宝玉敲敲他的脑袋:“我是说到京外小住。你一个未成亲的哥儿,别说老太太太太不会放你出去,就是你姨娘,也绝不会允许你夜不归宿的。”

    “哦!”贾环耷拉着脑袋,有些蔫蔫的应了声。

    倒不是贾环有多么想跟静阳到庄子上,实在是贾环在荣国府内憋坏了。好容易有了外出的机会,结果却不能成行。

    宝玉被贾环的怪样儿气笑了,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就这么想去他的庄子上?”

    贾环摇摇头:“也不是。就是在府里呆的时间太久了,很想出去一段日子。”

    宝玉想了想:“这有何难?我去跟太太说,北静王在庄子上办诗会,咱们要过去凑凑热闹。太太肯定会答应的。”

    贾环皱皱眉:“二哥哥,咱们用北静王做筏子,不会被拆穿吧?”

    宝玉一笑:“你放心,我敢这么说,肯定就不会有事儿。”

    北静王府

    水溶自从上次见过宝玉,又是很长时间没见他了,心里不觉有些想念。平日里言谈举止间,也不由的带了一些端倪出来。下面的人瞧着,也都心照不宣。

    郑悦匆匆行来,嘴角带着一丝压抑不在的笑意。进了书房,跪在地上禀报道:“王爷,荣国府的贾二公子派人送信来了。”

    水溶惊喜道:“真是宝玉的信件?”

    说着,起身走到郑悦身边,从他手里接过信件拆开看了起来。

    水溶平日里一向是淡雅从容,很少有失态的时候。郑悦见状,立刻将宝玉的重要性又提高了几分。

    水溶也不知道怎么着,对宝玉总是患得患失的。可惜新皇登基,他们这些肱骨之臣事物繁多,他就是想去找宝玉,都没有多余的时间。

    今儿个宝玉送信过来,水溶本来以为里面至少会有一两句问候的语言,可是通篇看下来,水溶的脸都快要变绿了。

    “王爷……”郑悦发现水溶色变,顿时有些战战兢兢。

    水溶深吸口气,半晌才道:“郑悦,你说本王的文采比之静阳王爷如何?”

    郑悦躬身道:“王爷文采出众,世人皆知。静阳王爷在这方面稍有逊色。”

    “那你说本王的武功比之静阳如何?”

    “王爷的功夫乃是二老爷亲自所授,自然要强过没有名师指点的静阳王爷。”

    水溶又道:“那你说本王的相貌比之静阳又如何?”

    郑悦一愣,自家王爷和静阳王爷比比文采武功,这无可厚非,可是比相貌?

    是比谁长的漂亮?还是比谁更加强壮?

    这男人的相貌,尤其是王爷的相貌,岂是他这样一个小小的管事敢于非议的?

    思索了半晌,郑悦方才说道:“王爷文质彬彬,静阳王爷则相貌堂堂,两位王爷都是人中之龙。”

    水溶又看了看手中的信件,好一会儿才说道:“你去告诉静阳王爷,本王两天后想到他京郊的庄子上做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