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红楼之醉卧美人膝-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事情已然落幕,宝玉拉着贾环又从后面悄悄的溜了出去。

    贾环笑道:“没想到琏二哥竟然也有放下架子的时候。”

    宝玉感慨道:“形势比人强,听说王子腾就要进京了。你说琏二哥敢在这时候硬气吗?”

    “这倒也是。不过总归和你我没什么关系。对了,二哥哥,你说昨儿个皇上急诏静阳他们进宫,不会有什么事儿吧。”

    宝玉眉头轻蹙,摇了摇头,“我也猜不透。不过那么紧急的诏三位王爷进宫,绝对是件不得了的大事儿。”

    ………………………………………………………………………………………………………………

    时间回到昨天清晨。

    自从接到皇上的急诏,徒斐,水溶和静阳便匆匆的赶向宫里。

    路上,水溶眉头一直微皱着。

    他和静阳,徒斐虽然都是皇上的亲信,但是各自负责的事务却大不相同。皇上很少会将他们同时召集起来议事。

    这样的事儿一出,只能说明这次的事儿不小,很可能皇上要有大动作了。

    一进宫门,便有小太监引路,直接将三人引到了御书房。

    水溶他们互相看了看对方,也没敢多说话,直接进门行礼请安。

    徒耀稳坐在龙椅上,等三人行完了礼,方才说道:“都起来吧,这么急着将你们召过来,是有件事儿想问问你们的看法。”

    徒斐是徒耀的亲弟弟,这会儿便先开了口:“不知皇上召我们过来,为的是哪件事儿?”

    徒耀沉声道:“年前南边突然遇到罕见的雪灾,朕急拨了二百万两银子用于赈灾。前几日江南道御史梅林上书,这笔钱被贪墨了大半,真正用于赈灾的款项不到十分之一。其他的银两很可能被甄应嘉截留了。“

 第九十四章

    徒斐惊呼道:“甄应嘉好大的胆子,私自截留赈灾款项,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静阳皱着眉头接口道:“皇上,若当真是甄应嘉所为,那甄家所图不小啊。

    甄家乃是经年老臣,皇祖父一向对他们恩宠有加。如今宫里有甄太妃在皇祖父身边吹枕头风,宫外又有宁郡王图谋不轨。甄应嘉截留这笔款项,不会是打算招兵买马,犯上作乱吧。”

    水溶沉吟片刻,开口道:“上皇一向念旧,对老臣尤为宽容。再加上有甄太妃和宁郡王在,若无真凭实据,还真是动不了他们。最怕……”

    说到这儿,水溶犹豫了片刻。

    “水溶有何想法就说出来。“徒耀知道水溶一向计谋超群,他说不定会有其他的思路。

    水溶想了想措辞,说道:“皇上,我担心的是甄家会和陈家联手作乱。“

    “陈家?”

    徒耀思索片刻,倒是认同了水溶的说法。

    “水溶的猜测很有道理。朕对陈皇后一向无宠,陈家想必也知道朕对他们忌惮甚深。为了保有荣华富贵,陈家与甄家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大。

    对甄家而言,与其私自招兵,引人侧目,倒不如和掌有兵权的陈家合作,如此既可避人耳目,又能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当真是好图谋啊。徒斐,密切监视这两家的动静,一有消息,立刻上报。”

    “是,皇上。”

    徒耀轻轻拍了拍龙椅的扶手,轻叹了口气说道:“朕登基时日不久,很多地方都是阳奉阴违。尤其是扬州,金陵一带,那里甄家的势力盘根错节,若不动用雷霆手段,根本无法动摇他们分毫。

    就拿赋税来说,江南繁华之地,鱼米之乡,本应占全国三分之二的钱粮,去年连一半都未交上。奏折里不是水灾就是旱灾,到了冬天又是雪灾。各级官员沆瀣一气,若非梅林冒死上奏,他们不知还会蹦跶多久。”

    水溶从徒耀的口气中听出了一些端倪,犹疑了片刻,问道:“皇上是想要动一动甄家?”

    徒耀点头。

    他忍甄太妃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可这女人在后宫经营多年,到处都是她的眼线。

    贾元春虽然新近受宠,但依然比不上她在父皇那里的影响力。再加上宁郡王也是时常进宫讨巧卖乖,一来二去,父皇对他们母子更加的上心。再不动手,恐怕是要养虎为患了。

    水溶说道:“皇上,仅仅将甄应嘉除掉,不仅无法斩草除根,还会打草惊蛇,逼得陈、甄两家提前动手。”

    徒耀眉峰轻挑,“哦?那依你之见呢?”

    “依微臣之见,对甄家可以使出欲擒故纵之计,对陈家则可以来一个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如何釜底抽薪?”

    水溶缓缓道:“陈家依仗的靠山,不过就是陈将军手下的几十万兵马。但如果陈将军被取而代之呢?”

    徒耀摇摇头,“这并不好办。陈寅在军中经营多年,心腹众多,很难着人取而代之。弄不好,会直接逼反了他。”

    徒斐在一旁思索了片刻后,说道:“皇上,以臣弟之见,可以找一个朝外之人询问计策。我们这些朝廷中人,大多困于局中,无法看清全盘,倒不如让局外人提上一两个意见,哪怕并不准确,也能为我们另寻一种思路。”

    “局外人……”徒耀玩味的笑了笑,“不知忠顺王所说的局外人是谁啊?”

    徒斐不好意思的笑笑,“臣弟说的是荣国府的二房嫡子贾宝玉。他一向有些古灵精怪的点子,问问他现如今的局势,说不定还能有什么新办法出来呢。”

    水溶暗暗瞪了徒斐一眼,怪他无故将宝玉牵扯其中。

    徒斐对此却是视而不见。他其实另有心思。

    宝玉虽然替皇兄赚取了不少银钱,但这并不能放到台面上说。到最后,他力气没少花,却落不下什么好处。

    但是充当天子智囊就不一样了,这样便能跳出幕后来到人前。将来得陛下器重,封个爵位什么的,也好有安身立命的本钱。

    京城里最讲究权势地位,他可不想以后宝玉会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受人欺负。

    徒耀想着贾宝玉一向的作为,倒是对他精灵古怪的点子有了几分期待。

    他手下也不缺谋士,可偏偏一个个所出的计谋都分外保守,让他不喜。

    要是贾宝玉能有什么好点子,倒是可以用上一用。

    只是不知道他在官场上的本事,是不是也如他在商场上的本事这么厉害了。

    想到这儿,徒耀沉声道:“朕想要编订一本诗集,久闻荣国府的二房公子贾宝玉诗才出众,就宣他到宫里面编书吧。”

    “是。”

    …………………………………………………………………………………………………………

    宝玉和贾环一边谈论着昨天静阳等人匆匆入宫之事,一边漫步着回到了宝玉所居的院子里。这会儿天气渐暖,院中的迎春花倒是开的颇为喜人。

    “希望没什么急事儿吧。”宝玉轻叹道,只是微皱的眉头在在显示着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已经好久没有收到师傅的传书了,又不敢轻易前往归雁楼,心中的担忧可想而知。

    偏偏这时候皇上又急诏水溶,徒斐他们进宫,这让宝玉如何能不乱想?

    贾环虽然也有些担忧,但是平日里静阳什么要事都不告诉他,与他在一起就喜欢听他聊聊家长里短。

    姨娘生气了,姐姐不高兴了,二哥哥又做什么大事儿了……

    每每说到这些琐碎之事,静阳都是静静的听着,有时还会帮他出主意。

    日子久了,贾环对静阳的官职,公务都没什么兴趣,似乎两人在一起就是简简单单的贾环和静阳,没有什么身份低贱的庶子和位高权重的王爷。

    宝玉面带愁容,贾环也忘了刚才看琏二哥哄媳妇儿的兴奋劲儿了。

    他开口劝道:“二哥,他们都是王爷,是朝廷重臣。咱们两个就是闲暇时刻陪他们说说话的世家子弟,没必要连他们有什么公务,你我都要管吧。”

 第九十五章

    贾环也疑惑静阳他们何故匆匆进宫,心里也有些担忧。

    但是他知道自己再忧心也不管用,他就是荣国府里的一个小小庶子,学问又不佳,没有考取功名的才智。将来入朝为官的可能性近乎于零。

    既然管不了,也帮不上忙,那到不如不管不问。该他知道的,静阳自然会告诉他,不该他知道的,瞎操心也没用。

    听了贾环的安慰话语,宝玉叹了口气:“可能是我想多了吧。环儿,你说得对。咱们管不了也没法管。”

    正当宝玉想着是不是先让贾环回去,他好静下心来想想可能会出什么事儿的时候,袭人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

    “二爷,二爷。”

    袭人一向沉稳,倒是很少看她这般慌慌张张的模样。

    “什么事儿。”

    “二爷,圣旨来了。老爷喊您接旨呢。”

    圣旨?

    宝玉一时糊涂了,他又不是朝廷命官,给他下旨是何意思?

    等到接了圣旨,宝玉方才恍然,竟然是让他入宫编书。

    暗暗一琢磨,宝玉就明白了。这肯定是个幌子。

    天下间才子这么多,怎么轮也轮不到他呀,皇上这个理由背后的意思,应该就是让他有个入宫的理由。

    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他一介白身,何德何能可以让当今圣上如此煞费苦心呢?

    难道是师傅……

    不会。师傅知道自己不喜欢官场人情,定然不会给自己安这么一个身份。

    那就是皇上自己的主意了。

    只是不知道皇上这么大费周章的让他进宫所为何事。与水溶他们入宫所议之事,是同一件吗?

    天气渐渐暖和了起来,徒耀特意换上了春衫。明黄色的长衫上,用同色绣线绣着五爪金龙,穿在身上,整个人显得神采奕奕。这会儿端坐在龙椅上,更显得不怒而威。

    他看到贾宝玉跪在地上,下巴抬了抬,“知道朕召你进宫所为何事吗?”

    因为要进宫,且宝玉又无官职,贾母思之再三,让宝玉穿了一身淡紫色的长衫。这件衣衫通体没有一点儿绣纹,乃是不知皇上喜好,担心会犯了忌讳。

    这会儿宝玉静静跪在地上,神情淡然,举重若轻。

    听了徒耀的问话,宝玉回道:“皇上诏小人进宫,不是为了编撰诗集吗?”

    徒耀看着下面神情淡雅的少年,眼中多了几分欣赏。

    这贾宝玉倒是难得的灵秀,难怪怡然第一次见他就下决心要收他为徒。

    名师固然难觅,佳徒亦是难寻。

    怡然当机立断之下,倒是收了个好徒弟。

    想到怡然,徒耀的嘴角露出一抹笑意:“行了,起来吧。这次召你进宫可不只是为了编书这点小事。”

    宝玉从地上爬起来,并未开口。他在等徒耀道明用意。

    徒耀挥挥手,总管太监马玉立刻带着所有太监宫女退了下去。

    徒耀身边的大太监虽然都是当日荣亲王府里的旧人,但是其他的小太监小宫女却是在宫里面选出来的。

    里面谁忠心与他,谁是旁人派来的眼线,时日尚短,还未能一一摸清,最好的办法就是谁也不信。

    等奴才们都退的一干二净,徒耀方才说道:“你对宫里面的事情知道多少?”

    宝玉一愣,心说皇上你这话问的也太直接了吧。

    “禀皇上,小人一向游离在朝堂之外,对宫里面的事情还真是不怎么清楚。”

    徒耀喝道:“滑头。朕明说了吧。现在朝中弊端重重,朕有心重整朝堂,但是却有一二小人让朕如芒在背。听忠顺说你一向足智多谋,朕想听听你有何建议。”

    宝玉心里面埋怨徒斐多嘴,只是徒耀都说到这份上了,他若是不说出个一二三来,皇上怕是不会轻易放过他。

    想到这儿,宝玉又行了一礼,“多谢皇上信任,不过皇上需要小人提何建议,还请明示。”

    “陈家你听说过吧。朕想要收回陈家的兵权,又担心兵士哗变,你有何建议?”

    一听是有关陈家的事情,宝玉顿时上了心。

    师傅和陈皇后可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为了师傅的安危,只能先除掉陈皇后。

    陈皇后依仗的便是陈家的兵权,若是将兵权夺回来,陈家便如无齿的老虎,又有何惧?

    宝玉恭声说道:“皇上,再谈建议之前,小人想先给皇上讲个故事。”

    徒耀知道宝玉不会无缘无故的讲什么故事,便道:“哦?那你说来听听。”

    宝玉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道:“在某朝某代,有一个地位显贵的皇亲国戚。他自幼读书,很有才华,兼有一身武功,可谓文武全才。他为人聪敏豁达,能说会道,办事能力极强。不到而立之年,就被那时的皇上破格提拔为内阁学士,不久升任四川巡抚,成为封疆大吏。

    可是皇上年老,这位皇亲国戚只得寻一位皇子来投靠。那时皇位争夺的诸位皇子皆是人中龙凤,这位皇亲国戚选择了其中最沉稳老练的皇子作为目标,为他出谋划策,四处游说,深受青睐。为了巩固两人的关系,他还将自己的亲妹妹嫁给了皇子,以示忠诚。

    结果正如他所愿,他效忠的皇子最后成为了皇上。这位皇亲国戚果然倍受倚重,成为皇上的左膀右臂;独掌军政大权。他的妹妹也被封为贵妃。

    此外,这位皇亲国戚虽远在边陲镇守,却能参与朝政。重大政事和人事任免,皇上常常征求他的意见。在生活上,他的妻子得病,皇上都关照再三,赐送药品,对他的家人那是关怀备至。

    他战功赫赫,当他又打了一次胜仗时,皇上宣他入京觐见,加封太保、一等公,赐给他双眼孔雀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及金币等非常之物,使他的威名享誉朝野。”

    徒耀虽然不知道宝玉讲这个故事的用意,但是依然耐心的听着。此刻见宝玉停下不说,他忍不住催促道:“后来呢。”

    宝玉淡淡一笑,一字一顿的说道:“后来他兵权被夺,被皇上杀掉了。”

    “嗯?”这突如其来的转折倒是让徒耀始料未及,“怎会如此?”

 第九十六章

    宝玉解释道:“这位皇上登基时,面临着内忧外患,皇位不稳。尤其是他的一个对手,手段非常厉害,虽然没能最终夺得皇位,但也不可小觑。

    为了把主要精力用来对付这个对手,他只有不断地扩大这位皇亲国戚的军权,让其显赫一时,才能有效地稳定帝位。

    但是当皇位坐稳时,皇上如何还能放心让他这样一个外人掌握军权和财权?

    只是,此时的这位皇亲国戚已是军权独揽,权倾朝野,明着让他交出军权,显然对内对外都不好交待,说不定还会惹出什么乱子来。

    因此,那位皇上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只有借机杀了他,军权才能顺其自然地收回到自已手里,而且还能杀一儆百,进一步巩固帝位。所以这位皇亲国戚必须死!”

    徒耀皱眉:“说的容易,既然此人要钱有钱,要兵有兵,怎么可能如此容易便被杀死?”

    宝玉笑道:“当年那位皇上自然也知道要杀这位皇亲国戚并非易事。只是杀机已起,那位皇上便开始设圈布套欲擒故纵。

    因为那位皇上登上皇位确实是这位皇亲国戚占了首功,所以皇上便以“感恩”的姿态对他褒奖吹捧,让他头脑膨胀,忘乎所以。

    在这样的情形下,他自然会做出一些目无法纪的事情。而面对他的这些不守臣节,目无君上的行为,皇上耐心的进行规劝,让天下人都知道皇上对他的良苦用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