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网游三国之天下英豪-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424章 反目下

  愤怒的李威并没有马上去找常洋。
  这里是太守府,守卫什么的全是常洋的人。
  李威还是明白,现在如果去找常洋,最后吃亏的肯定是他自己。
  虽然李威此刻愤怒失去了冷静,但毕竟是个太守,是带过军,打过战的。
  在他的意识中就没有单打独斗的概念,有什么事情,首先想的都是全军出击。
  在撕碎书信后,李威马上离开太守,到了自己五万兵马安营的地方。
  他的五万兵马也是驻扎在城内的。
  如果是平时的话,常洋是不可能让李威的兵马进城的。
  但现在城外有凌云的兵马虎视,自然不可能在让李威的兵马留在城外。
  上一次是请李威过来帮助,不可能将李威的兵马拒在城外。
  这一次虽然是李威主动过来的,但却是因为他常洋的缘故,使得李威无家可归。
  心中有些愧疚的常洋,更加不可能让李威的人马留在城外。
  进入大营之后,李威二话不说,马上集合所有的士兵,杀向太守府。
  深夜中,五万兵马的动静可不小。
  还没靠近太守府,常洋就已经听到了动静,第一反应是城外的凌云偷袭。
  常洋火急火燎的披上衣服,还没走出太守府,就已经听到外面的动静。
  大惊道:“怎么?城门已经失守了?”
  这个时候,太守府门前的守卫有人冲进来,报道:“大人不好了,李太守带着大军杀过来了。”
  常洋脑袋嗡的一声,差点没能站稳,抓住守卫的衣襟道:“什么,你说是李太守带人打过来的?”
  常洋怎么都不能相信,他好心好意的收留李威,结果李威反过来要对付他。
  如果常洋知道东郭先生的故事的话,他就是东郭先生,而李威就是被他救的那只狼。
  而有可能扮演猎人就是凌云了,只不过相比扮演猎人,凌云更加愿意当渔翁。
  徐福在离开太守府的时候,并没有马上出城,而是留在城内观察。
  直到看到李威带着人马杀向太守府的时候,在城中大乱的时候,才悄悄混出城外,向凌云汇报城内的事情。
  常洋初听到的时候,还不相信。
  这会才反应过来,外面这么大的动静,李威不可能不知道,可是他却没有见到李威出来。
  一面让人在府中寻找李威,常洋一面朝外走去,同时让人从后门出去,拿着他的手令,去调集兵马。
  单凭太守府现在这点守卫,根本守不住。
  常洋来到门口的时候,李威的大军已经将太守府团团围住。
  虽然是黑夜,但李威身边有人拿着火把,常洋一眼就看到了。
  心中的一点幻想彻底破碎,厉声道:“李威,你这是什么意思,现在你让大军退走,我们还是兄弟。”
  李威冷笑道:“你也配和我称兄弟,如果不是你,我怎么会丢了玄菟。”
  “枉我一直把你当做兄弟,没想到你竟然联合公孙瓒夺的基业。”
  “想让我退军可以,你把辽东郡让给我。”
  常洋怒道:“李威,你个狼子野心之人,原来是看上了我这辽东郡。”
  “想夺我辽东郡就直接说,找那么多借口干嘛,我什么时候联合公孙瓒了。”
  李威道:“到现在你还不想承认吗,要不是你和他们联手,我怎么会来这里,又怎么会失去玄菟。”
  “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拖时间。”李威长枪一挥,“杀!”
  常洋确实是想和李威多扯皮几句,多拖点时间。
  能说清楚自然是好,说不清楚,等拖到他的人来,也就不用在怕李威。
  说到底,现在这城池还是属于他常洋的。城内的大军是李威的数倍。
  等到的大军到来,李威这五万人马根本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但显然李威也是明白,并没有和常洋太过扯皮,只是骂了几句,发泄下心中的愤怒,就指挥人马攻打太守府。
  他也知道要赶在常洋的大军到来前,控制住太守府,抓住或者杀了常洋。
  如果双方能坐下来好好谈一谈,还是有可能明白是中了别人的计谋。
  但是显然这个时候李威已经不可能坐下来和常洋好好交流了。
  太守府大门紧闭,但是很快就被撞开。
  而府中只有数百的守卫的,在平时这数百的守卫完全足够应付很多事情。
  但是现在面对的是五万士兵,这数百守卫心里素质差的已经是两股战战。
  这太守府的守卫,有的是常洋精挑细选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下面的人给自家亲戚谋的。
  这部分人以前根本没有直接面对过这样的场面,很多人都吓傻了,站在那里不动。
  即使常洋精挑细选出来的守卫,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是失去了战心。
  即使有反抗的念头,但是心中已经生起了战死的心,觉得这次铁定是活不了了。
  在李威喊出杀字的时候,常洋就第一时间退回太守府内。
  跑到后门,但是后门同样被李威的大军守住。
  刚刚派出调集大军的手下可以出去,但是此刻常洋想在从这里出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李威在和常洋扯皮的时候,常洋想多拖的时间,李威同样也是。
  趁着那几句话的功夫,李威的大军将整个太守府围住。
  在想出去,就只能杀出一条血路。
  常洋并没有万夫不当之勇,想杀出一条血路基本是不现实的。
  常洋的实力和李威差不多,都只是三星而已。
  要是他们晚生几年,以他们三星的实力,还没什么大的背景,根本坐不上太守这个位置。
  太平盛世的时候很容易埋没人才。
  因为朝廷根本就不需要你,有你和没你都一样。
  但是在乱世,人才就是第一争夺的资源,只要是人才,就很难被埋没。
  但是能做上太守这个位置,李威和常洋也还是有一定能力的。
  至少在他们的管理下,玄菟和辽东两郡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动乱。
  在城内传来喊杀声的时候,徐福也已经回到大营中。
  凌云虽然选择做渔翁,但也要做些准备。
  要是没准备好,戏是看到了,但是能不能收获到鹬蚌还未可说。


第425章 两颗头颅

  城内,太守府中,常洋带着十几个亲卫打开后门杀了出去。
  虽然面前是如潮水一样的敌人,但也只能拼了一次,不可能坐以待毙。
  只要多坚持一会,他的大军就会到来,现在还不是放弃的时候。
  可惜,他并没能坚持到大军过来,就已经在乱军中被杀了。
  区区十几个人,实力最高的还只是三星,在数万大军的包围下,根本没有活路。
  几乎从后门刚冲出去,常洋身边的十几个亲卫就全灭了。
  三星实力的常洋也只是拉上三十多个垫背的,就被乱刀砍死。
  这也是因为李威并没有让人手下留情,围攻常洋的士兵在被杀了几十个后,一个一个都变得眼红。
  再上的士兵武器挥向常洋的时候,都变得更加狠辣。
  在常洋被杀之后,之前拿着常洋手令的小将领终于带着大军姗姗来迟。
  因为并不知道常洋已经被杀的消息,这名小将带着调集过来的大军直接杀了起来。
  常洋能让他拿着手令去调集兵马,显然对他很看重,是常洋的左右手。
  人数上的差距,让李威难以抵挡辽东郡这些士兵的攻击。
  而作为常洋左右手的张瑞也是一名能力不错的将领。
  在他的指挥下,李威的大军只能龟缩在一起。
  而且辽东郡这边的士兵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那些把守城池的,在城墙上站岗的士兵,在听到城内的消息后,也是不断敢过来。
  这可是救驾之功,把守城墙上的辽东将领都不想错过。
  别人去了,你没去,要是事后常洋责问,不是没处说理。
  这些把守城墙城门的士兵更加不知道常洋被杀的消息。
  一个个脑中想的都是要去城内替自家太守解围。
  殊不知在他们离开城墙的时候,凌云已经悄悄带着大军出现在城门下方。
  虽然城门还留有一些士兵看守,但这些士兵又怎么能挡得住凌云的大军。
  凌云亲率十万大军,轻松杀进城内。
  而城中围绕着太守府大战的梁军都没有察觉到凌云的到来。
  李威站在大军中,用枪挑着常洋的头颅,高声喊道:“常洋已死,你们速速放下武器,反抗者格杀勿论。”
  不过李威的声音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常洋的心腹张瑞也听到了李威的声音,也看到了那个挂在枪头上的人头。
  人头披头散发,大半个脸都被遮住,又是黑夜。张瑞也不知道那人头到底是不是常洋的。
  但这现在对他来说并不重要,或许常洋已死,或许还没死,躲在太守府内。
  而不管常洋有没有死,他现在将李威杀死,对他来说都没有坏处。
  常洋如果死了,他又杀了李威,正好替常洋报仇。
  最后两个太守都死了,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拥有辽东。
  如果常洋没死,那他就更应该要杀了李威,将躲在太守府内的常洋救出来。
  凌云的大军进入城内的时候,张瑞已经将李威的兵马杀得差不多了。
  此时李威被迫退进太守府内,但即使依仗太守府的高墙,也挡不住张瑞。
  何况太守府的几扇大门之前都已经被他给撞毁了。
  李威虽然在张瑞调集兵马来临前杀了常洋。
  如果没有张瑞,李威确实可以凭借几句话,让这些辽东军放下武器。
  但是张瑞在这些士兵的心中,也是很有威信的。
  张瑞不说投降的话,这些士兵又是占尽了上风,怎么可能会主动扔掉武器。
  李威被困在太守府内,常洋的被斩下阿里的头颅也已经到了张瑞手中。
  张瑞双手捧着常洋的脑袋,站在太守府门前。
  在他身边,不断有士兵冲进太守府内。
  很快,就有人将李威的脑袋提了出来。
  就在这时,凌云带着大军出现在张瑞身后。
  凌云没有马上攻击,他在等张瑞的选择。
  对于凌云的出现,郑瑞并不意外。
  在前一刻,在李威退进太守府内的时候,他也已经得到城门失守的消息。
  那个时候,他就已经意识到,就算他杀了李威,这个辽东郡城也不会属于他。
  但他还是要杀李威,只是为了替死去的常洋报仇。
  作为常洋的心腹左右手,张瑞对常洋的忠心毋庸置疑。
  他要在凌云到来之前,杀了李威,替常洋报仇。
  而在杀了李威之后,张瑞也是做好了选择。
  他还年轻,他还不想死,虽然对常洋忠心,但常洋已死,他又不是愚忠之人,不可能选择自杀。
  现在不想死,就只能投降凌云,这一点张瑞很明白。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在凌云到来之前杀了李威。
  如果在凌云到来之前,他没有杀掉李威的话,要是李威同样选择投降凌云。
  张瑞不知道凌云会在他和李威之间选择谁。
  如果凌云选择接受李威的投降,李威不会要求凌云杀了他。
  如果凌云要同时接受他和李威的投降。
  张瑞也不同意,他是一定要替常洋报仇的,如果凌云要保李威的性命,那他张瑞就只能和凌云战斗到底。
  能在凌云到来之前,先一步将李威斩杀,对张瑞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这样他既替常洋报了仇,也可以不和凌云交恶。
  张瑞将李威的人头交给身边的士兵,捧着常洋的脑袋,来到凌云身边,道:“我等愿意归降。”
  继续反抗并没有什么意义,常洋和李威都死多了,就算他张瑞在这里也有一定的人心。
  如果没有敌人的话,张瑞花点时间确实能控制住郡城。将辽东郡掌控在手。
  但是现在不行,就眼下,如果他不投降的话,迎来的就是灭亡。
  随着张瑞的声音落下,张瑞身边的士兵也是放下武器。
  之前面对李威的时候,他们打着替常洋报仇的口号,还能有士气和李威一战。
  但现在李威已死,自己主公的头颅就在眼前,这些士兵士气已经降低到最低点。
  就算张瑞不投降,眼前这些士兵中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在继续战斗。
  继续战斗,他们是为谁战斗?
  这些士兵之所以战斗,大多人为的就是那些粮饷。
  现在常洋死了,没有人给他们粮饷,而且他们还替常洋报了仇。
  这些士兵都自认做得够好了,就算去了酒泉之下,也完全能够堂堂正正的站在常洋面前。
  既然如此,还有多少人愿意继续战斗,继续拼命,随时都有可能死去。


第426章 乐浪

  玄菟郡,辽东郡先后落入凌云手中。
  消息传到公孙瓒耳中的时候,公孙瓒等人难以置信。
  公孙瓒是真的没有想到过,凌云凭借十五士兵,就能拿下辽东郡和玄菟郡。
  他给凌云十万士兵,本来只是念着凌云在冀州的帮助。
  公孙瓒本来的意思是,既然凌云提出要去征缴辽东。
  那么他就给凌云提供十万士兵,让凌云先过去折腾一番。
  等他这边稳下来之后,在亲率大军过去,将辽东三郡踏平。
  说到底,凌云在公孙瓒眼中,就只是一个先锋,是去探路的。
  公孙瓒是真的没想到凌云会给他这么大的惊喜。
  这可是给他节省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本来公孙瓒是计划在年底统一幽州的,然后在明年年初的时候去攻打袁绍。
  按照公孙瓒的计划,他手中的士兵多少会有一些疲态。
  而凌云现在给他缩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这样一来,还是明年攻打袁绍,而这剩下的半年时间,他就可以让士兵们养精蓄锐,将状态调整到最好。
  同时稳固幽州,将所有不安定的因素全都扫除。
  在凌云占领辽东郡和玄菟郡的时候,公孙瓒这边也才刚刚将广阳郡打下。
  辽西以南的地方已经全部属于他,辽东三郡也有两郡是他的。
  整个幽州十郡现在就剩下最北的乐浪郡。
  对于乐浪郡,公孙瓒是真的不在意了。
  乐浪郡虽然是辽东三郡中面积最大的,人口最多的,但同时也是距离最远的。
  如果从辽西出兵的话,到乐浪要行军四千多里。
  而幽州南部地区,辽西和代郡之间的距离最远,也才两千多里。
  路程上翻了一倍,而且只是一个郡,人口才六七十万。
  道路险峻,天气寒冷,粮草运输也是一个大难题。
  辽东郡和玄菟郡还是以汉人居多,但乐浪郡汉族人民就非常少了,大部分都是外族人员。
  而公孙瓒又是一个非常排外的人,对于异族的态度非常强硬。
  公孙瓒对辽东郡和玄菟郡之前的态度都是可有可无的。
  如果不是凌云主动请命的话,公孙瓒就算自己带兵过来,在遇到阻碍之后,就会退走。
  乐浪郡在公孙瓒眼中就是完全没什么用处的了。
  因此在得知凌云已经拿下辽东郡和玄菟郡后,公孙瓒就不打算出兵辽东了。
  就算打下乐浪郡,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兵力。
  毕竟乐浪郡有太多的外族人,没有强劲的武力,根本管理不来。
  还要经常面对那些境外异族的骚扰。
  打下乐浪,管理的话,会牵制公孙瓒很大的精力,甚至可能影响他明年对袁绍的行动。
  如果不管,那么打下来跟没打下来一个样。
  公孙瓒又何必劳心劳力,劳民伤财远征四千里。
  乐浪在公孙瓒眼中,那是比鸡肋还差的东西。
  辽东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