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挑灯看剑-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桧当国十余年来,不知有多少名将的种子,被他刻意贬抑各地,操执贱役。
    若不是自己出京以前,特地上兵部调阅铨选出了这些人的卷宗,或许他们就要一辈子沉沦在这种他们不应该呆的地方。
    但如今不会了。
    大宋军队换了自己这个统帅,再不会让任何一员勇将宝刀蒙尘。
    他的目光望向了遥远的天际。
    在那目力难及的地方,金人铁骑正兼程南下。
    赵匡胤的嘴角浮起了一丝笑意。
    他知道那群金军虎狼一定会感到十分意外。
    任他们打破脑袋,也想不到,大宋军中,如此藏龙卧虎!大宋男儿,如此夭矫不群!
第19章 先锋(上)
    “什么?不行!绝对不行!”
    顺昌城内,奉令移防至此的岳家军几员主将,都站立在由府衙改成的临时的指挥辕所里,对着站立在正堂主案后负手微笑的赵匡胤,异口同声地反对着。
    自从半日前这位天子官家单人独骑,不带一兵一卒直入顺昌城,反是带来了他们所熟悉的那两员久遭贬斥的统制将军时,他们对这位天子官家的观感就跟以前有了点不同。
    若说起对这位天子官家的不满,恐怕没有一支军队会甚于岳家军。当日他们直插敌人腹心,十年辛苦,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重新夺回了大江北岸千万里江山,却被眼前这位天子官家十二道金牌轻轻勾销。
    然而也同样是这位天子官家,单人只马,独闯风波亭,救下了他们的岳大帅,还在朝堂上痛斥金使,立誓亲提王师,收复中原,而这,本来就是他们岳家军全体上下,苦盼十余年来所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唯一可惜的事情,为什么带着自己这些人抗击金兵的居然不是当年的岳帅?
    虽然无论是从前些日子代替岳帅前来整军的韩世忠元帅口中,到现在还驻守京师的岳帅传书的字里行间,他们都可以感觉到,这位天子官家,确实是跟以前再不一样了。
    但秦桧当朝,奸佞未去,甚至秦桧派来的那个监军官常致远现在也还站在这位当今天子官家的身侧。
    这一切,都不得不让他们对着书案后的天子官家,还抱着几分疑虑之感。
    若不是赵匡胤谈及行军布阵的应对之方来,井井有条;而他身上所隐隐露出的那份旺盛奔腾的战意,更让他们觉得有了几分亲切,恐怕他们也不肯如此言听计从。
    金人先锋军一万五千余人漏夜急奔,已离顺昌城不及六十里。趁暗夜之中,选择有利地点,以精锐奔袭之,这确实是最佳的应对方式。
    而一举指出金人先锋军应当会漏夜扎营龙王庙一带,这点更称得上独具慧眼,让一帮统兵大将频频点头。
    但这位天子官家的战意似是旺盛得过了头,居然要身先士卒,亲自带领敢死队夜袭金人先锋军,这当然不由得这些统兵大将们,甚至包括监军官常致远,都异口同声地反对不止。
    赵匡胤看着阶下的大将,却是面带微笑。
    置身在统军衙卫之中,面对着这一群高声叫嚷着反对他的将领,他却觉得异常的亲切。
    唯一讨厌的就是那个抬出种种大道理的常致远,他劝的远不止是让自己放弃充当敢死队队长的念头,一字一句,无不在影射自己此行是妄兴刀兵,有伤天和,只差不敢说出自己应当立即遣散大军,称臣议和。
    一念及此,他的目光里凝起了一圈冷芒。
    他想带着敢死队夜袭金人先锋队,并不是一时的冲动。
    没有人比他更明白这些一辈子都在刀光血影里滚过来的统兵将军。
    他们不会像那些文人士子,因为自己是皇帝,便以为自己的一切全部是对的。
    虽然他们对自己维持了表面上的礼仪,但在他们心底里,自己这个天子官家的份量,只怕还远远及不上真正杀过贼、饮过血的一员普通士兵。
    真正的军人,尊敬的永远只有能让他们看到燃烧着男儿热血的好儿郎。
    是以那些能让将士归心的名臣大将,没有一个不是身先士卒,浴血百战过来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真正正得到士兵与军官们的认可与推戴。
    韬略智谋,他自信自己绝不会在岳飞之下,然而要想象岳飞一样让这些将士们倾心归附,他却还需要一次真正的展示。
    所以他要给他们一个他们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的奇迹。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心服口服。
    望着堂前尤自喋喋不休的群臣,赵匡胤霍然拍案,目光如电,扫过大堂。
    整个大堂一时安静了下来。
    赵匡胤缓缓说道:“此事朕意已决,无须再议!自今而后,再有抗辩者,以违抗军令论处!”
    那些大将们相互望望,无奈地摇了摇头,退了回去。
    没有人比他们更明白赵匡胤话语里的意义。
    军令如山,绝难更改。
    哪怕明知必死,哪怕明知不对,也只能先执行了再说。
    那个常致远却又站了出来,微眯着眼睛,提高了声音地说道:“陛下所修,应是天子之剑,而非杀人之剑;陛下所行,当是仁义王道,而非杀伐霸道;陛下……”
    赵匡胤目光一寒:“刀斧手!”
    两名帐前听令的刀斧手上前,立即应声上前,分左右将常致远如小鸡般挟住,常致远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好,望向赵匡胤,话音里也渗进了一丝哆嗦:“陛……陛下……”
    赵匡胤冷酷的脸上却已然不见了任何一丝表情,淡淡地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来:“斩!”
    常致远一时都吓得呆了,好半晌才叫唤出声来:“我大宋有祖制……我……不杀言事官……陛下……臣错了……臣不敢了……陛下……”
    军营刀斧手早是训练有素,耳中只有军令,不及其余,已是自顾自将常致远横拉直曳了下去,临近门口时,竟尔一路上拖出了一道淋漓水迹。
    常致远的声音渐行渐小,却终于一声惨叫,声震四野。
    刀斧手端着常致远鲜血淋漓首级,一路走进大堂来,将常致远的首级恭恭敬敬地放在桌案上。
    大堂内寂静无声。
    站在大堂里的都是一方统兵大将,哪怕比现在更血腥十倍的场面,也是习空见惯。
    更何况,常致远自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之后,便代表朝廷接管了岳家军,虽然许多事务他插不上手,但却一直倚仗着秦桧的权势,以拆散岳家军为能事。如今他被当堂正法,大家本应是出了一口恶气才是。
    但却不知为什么,此刻他们心中却都似乎被一种不知名的情绪压抑着,让他们怎么也轻快不起来。
    或许是杀气,是书案后的天子官家那种蕴含在淡淡神色间的杀气。
    似乎在他的眼中,只要拦阻在他面前,无论是佛是魔,尽皆可杀!
    以天地众生为刍狗,凡所当之,无所不辟!
    他那种淡然自处的神情,让这些久历战阵的统军大将也不由得觉得心胆一寒。
    赵匡胤淡淡地看着书案上常致远那尤自瞪得大大的眼睛。
    他当堂斩杀常致远,并不是只为了立威。
    金人已然大军压境,大宋朝的军人,都已然热血沸腾。
    现在要讨论的不是打不打,而是要怎么打。
    且不说常致远先前种种削弱岳家军战斗力的自毁长城之举,就凭他方才在自己明言军法之后,阵前抗言,扰乱军心,就已然有了取死之道。
    自己确曾立下“不杀言事官”的誓言,但常致远却还把这座阵前行辕当成了大庆殿。他始终没意识到,自从他当上了这个监军官开始,适用于他的就不再是国法,而是军法。
    台谏清流,朝堂清议,自可各抒己见,放言国事。
    然而军队不同!
    军队里永远只能有一个声音,只有这样,这支军队才能是一支真正有战斗力的钢铁部队。
    赵匡胤抬起头,环视大堂诸将:“诸位将军对于朕亲自统领敢死队,夜袭金人先锋营,可还有什么说法?”
    一片寂然声中,突然一个雷打般的声音响了起来:“老牛有话要说!”
第19章 先锋(下)
    赵匡胤目光微凝,盯着那名面黑如锅底,满面虬髯的铁塔般粗壮的汉子走上前来:“牛皋将军还有什么话说?”
    牛皋还是那副大大咧咧的样子:“皇帝大帅,老牛不服!”
    赵匡胤目光一寒,还没开口,牛皋却抢先说道:“不过老牛不服是不服皇帝大帅想当这个队长,而不是皇帝大帅参加敢死队,所以不算违反军法,皇帝大帅不能以这个名目处罚老牛。”
    赵匡胤再也持不住那份杀气,破颜失笑,举目处,大堂里有许多人也是低下了头去,却尽皆掩不住嘴角的笑容。
    谁说牛皋只是个不懂用脑的浑人?
    自己把话说死了,他也便不再扯上自己到底去不去参加这个敢死队,只是把话题转向了自己是不是够资格来当这个敢死队长。
    以自己的身份,若是不当这个队长,自然也就不必去了。
    牛皋看着大家的笑,自己也咧开嘴乐了:“你看,皇帝大帅,大家都觉得老牛说的有道理!”
    赵匡胤哑然失笑。
    这个牛皋,就是有这么一股子把正经事当成诙谐话来说的本事,让人对他就是生不起气来。
    他没好气地问道:“那朕要怎么样才能让你心服啊?”
    牛皋还是笑嘻嘻地,眼中却闪过了一丝精芒:“只要皇帝大帅能象岳元帅一样,公公正正地打败老牛一次,老牛就心服口服。”
    大堂里的那些将军都低低地笑骂开了。
    牛皋这小子,又在睁着眼说瞎话。
    尽管牛皋在岳家军内在岳飞之下尚不如岳云、张宪、王贵等人来得有名气。
    但若单论武艺,谁都知道牛皋才是真正的岳家军内第一人。没有人比他们更明白牛皋是如何武勇。
    他手上那两把重达一百零八斤流星锤,挡者批靡,不知染满金人多少名将的血肉。
    哪怕他们最崇拜的岳飞岳大帅,也绝对没有任何把握可以在一对一的对战中,以自身武力将牛皋压服。
    牛皋这么说,无非是想让这位天子官家知难而退。
    但这也正是他们想要的,所以没有任何一人出声揭破。
    虽然最近关于这位天子官家的传闻良多,越传越神,但谁也不会认为这位身娇肉贵的天子官家,会有单挑这位岳家军第一猛将的勇气。
    事情也确实仿佛照着他们预料的方向在发展。
    赵匡胤眼光从牛皋身上移了开去,问道:“军中可有制造衔枚的工匠?”
    张宪踏步上前,不理会一旁牛皋的挤眉弄眼,恭声应道:“有的!”
    赵匡胤轻轻一笑:“你让他连夜赶工,赶制出一百枚能吹得响的衔枚出来!”
    “什么?”张宪愕然抬头,直到看着身边的各位同僚也是一脸惊骇的神情,这才收起了原本以为是自己听错的怀疑。
    不过饶是他纵横沙场数十载,行军打仗的经验可以说是丰富无比,但却也实在想不明白这位天子官家的这道命令是什么意思。
    衔枚是暗夜行军的时候,为了防止让人发现,专门用来让人马含在口中,以免发出声响的东西。
    是以这位天子官家口中那所谓什么“吹得响的衔枚”,简直是南辕北辙,简直是混账之极。
    赵匡胤却丝毫没有理会他们的讶异,脸色一沉,径自说道:“张宪接令,明日午时之前,朕要看到一百枚吹得响的衔枚放在朕的面前,如若不然,军法从事!”
    张宪躬身应是,凛遵无违。
    不管他再如何觉得不可理解,一旦涉及军法,军人的天性决定了他只能服从。
    赵匡胤却随即转身对一旁伺立的王贵说道:“王将军,明日午时之前,请拣选出一批百人左右的武艺高强的兵士,要求就是务必对龙王庙周围地形熟悉无比,哪怕在目不能视物的暗夜,也要能对周围地势把握得分毫不差。”
    王贵愕了一愕,躬身接令。
    众人这才明白这位天子官家还是没放弃过他那敢死队的构想。
    牛皋高声叫道:“皇帝大帅,你当俺老牛……”
    赵匡胤哑然失笑:“老牛你急什么,这不就轮到你了!”
    牛皋呆了一呆,正待说话,赵匡胤却是已然喝到:“牛皋接令!”
    牛皋下意识地躬身:“末将在!”
    赵匡胤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着牛皋正午时分,校场之上,与朕一分高低胜负!”
    他脸上徒然一板,周身散发出强大的自信与战意:“若不全力以赴,军法处置!”
    牛皋抬起头来,迎上赵匡胤的眼神,双目中暴起前所未有的精芒,似乎重新打量了一番站在眼前的这位天子官家。
    他再不顾大堂上的几位站得近的大将纷纷向他猛使眼色,踏前一步,以前所未有的郑重态度应声道:“末将领命!”
    …………
    日正当中。
    校场中间垒起的大石台上,一袭淡青色劲装的赵匡胤倒绰着蟠龙棒,傲立在石台一角,嘴角尤挂着一丝闲闲的笑。
    他答应牛皋的挑战,并不是一时兴起,想逞匹夫之勇,只是他深深地知道,军队不是朝堂,在这个特殊的场所之内,自家兄弟之间,绝容不下太多的心机与算计。
    这里,永远只崇拜真正的热血,真正的强者。
    再说,没有一起干过仗,一起骂过娘,又怎么能真正地融入这个群体,怎么能说得上是兄弟?
    张宪、董先、王俊等岳家军各部的统军大将,还有跟着赵匡胤过来,现在分别任职岳家军中的刘子方与柳大顺,都围在了石台周围,有几分忐忑不安地望着台上。
    不知道为了什么,赵匡胤颁下军令,不许泄露一丝一毫他已然来到顺昌城的消息,是以此时石台方圆数里之内,只有他们这些身居岳家军高层的统军将领。
    他们都是枪林箭雨中闯荡过来的人物,虽然自身武功并未曾达到真正一流的境界,但刀剑丛中培养出来的观人之术,却是利害无比。
    眼下赵匡胤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却让他们生起了尤如眼前竖立的是长城竖壁,哪怕千军万马,也丝毫不可撼动的感觉。
    虽然赵匡胤尚无任何动作,但已没有任何人,敢分毫小视了这位原本在他们心中绝不是牛皋对手的天子官家。
    然而石台另一角处的牛皋,气势却也丝毫不弱于赵匡胤。
    他根本没有穿戴任何甲胄,就这么精赤着雄浑如铁塔的上身,走上了石台来。
    缠绕在双腕上那令无数金兵闻名丧胆的足有西瓜般大的流星双锤上,斑斑点点,但却不是锈迹,而是一点一点仿佛已经溶铸进双锤之中的血痕。
    而这对嗜血的魔物,似乎也因此获得了生命一般,不断轻轻地颤动战栗着。
    配合上牛皋缓慢而坚定的步伐,竟让人生出似乎他每踏前一步,整个坚固的石台都会随之一晃的错觉。
    没有人会怀疑,他一出手,势必充满了毁天灭地的爆炸性力量。
    一动,一静。
    却同样令人感到窒息。
    赵匡胤看着牛皋冷静得与他外形浑然不相称的眼神,眼神中露出一丝赞赏的笑意:“牛将军,请!”
第20章 暗夜
    “好!”一声断喝,尤如晴天霹雳,离石台较近了几位将军,不由得耳中一阵嗡嗡作响,相顾骇然。
    余音未止,毫无征兆的,一道黑色闪电,自牛皋右手激射而出,片刻间穿越了他与赵匡胤间的数十丈距离。
    重达一百余斤的流星锤划破长空,却丝毫没带出任何的声响。
    台下诸将里,能看得出牛皋如何出手的人,不超过五个。、
    以赵匡胤的目力,却可以清楚地看出牛皋这一锤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在这十余丈的距离里,看似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