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挑灯看剑-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里,站起了一半的身躯也在半空中顿了半晌,这才缓缓地又坐了回去。
    “高兄弟,坐!”坐在当中的那位大理镇南王段正淳,却是哈哈一笑,大声招呼,他手一伸,从旁边提起一大坛子酒,“砰”的一声重重地撞在桌面上,对旁边的朱丹臣几个笑道:“你们这是做什么,高兄弟既然来了,那在这坛酒喝完之前,他就还是高兄弟,不是那什么高君侯!”
    “好!”高升泰愣了一愣,心底里头却觉得有团火烧了起来,快步上前,提起酒坛,大叫道:“我来晚了,先自罚一碗!”
    “是三碗吧!”旁边朱丹臣、傅思归他们,也顿时活络了起来,哄笑着,叫闹着,一如他们那些年来无数次一起纵酒沉醉时的模样。
    “唉”,高升泰轻轻地叹了口气,闭上了眼睛。
    已经多少年过去了,但每次想起那个夜晚,想起那一场酒,一切却又是如此地清晰,清晰得高升泰现在都还觉得周围的空气之间还充满着那天夜里那家酒肆里流动着的味道。
    只可惜,再大的坛子,再多的酒,也终归是有喝完的时候。
第158章 旧时
    “好像只剩下这一碗了!”高升泰晃了晃手中的酒坛,艰难地倾出最后的一滴酒,信手一掷,那酒坛撞向远处的墙上,呯然巨响,四分五裂。
    那酒坛破裂的碎响,让酒肆里几个都多少有了几分醉意的人为之一醒,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高升泰的身上,酒肆里一时间又安静了下来,一如高升泰刚刚步入酒肆时的模样。
    “段大哥,各位兄弟,我再敬你们这最后一碗酒”,高升泰站起了身来,端起酒碗,向段正淳与那段氏的四大家臣示意,脸上兀自挂着笑意,嘴里却是一字一顿地说道:“喝过这碗酒,以后我们再不是兄弟!”
    酒肆里一片凝固了的沉寂,只余下灯烛燃烧时发出的轻微的“噼叭”声响。
    “哈哈哈,说得好”,段正淳蓦地一拍桌子,仰然立起,端起手中那碗酒,与高升泰相撞,锵然声响,酒花四溢,段正淳大喝了一声:“干!”
    朱丹臣那几个人,也都是霍然立起,端着酒碗,与高段二人相碰,同时大喝:“干!”
    几个人仰脖喝干那最后的一碗酒,站在那里,相互对视,心中各自百感交集。
    自他们相互结识以来,这些年间,意气相投,几个人之间,也真说得上是出生入死的交情。
    只是高升泰的身上,毕竟还流着高家的血,高升泰的身份,决定了他绝不可能全心全意地投靠到大理皇族这一边,却跟他的父亲,他的亲人,他的家族做对。
    是以高升泰要走的路,从一开始就注定跟他们是不一样的了,而无论是高升泰还是他们几个,也都明白,高升泰的命运,如若不是早早死于两大家族之斗,那就只能是成为高氏家族的顶梁柱,成为他们最不愿面对,却只怕不得不面对的最可怕的敌人。
    段正淳最后做出的决定,却是尽力帮忙,将高升泰扶上高氏一门家主的位置,让他继承善阐侯的权位,这也才有了那一年高升泰借以在高氏家族之中冒头的那次段氏皇族发起的反间之计,也才有了那些年来让高升泰不断表现出他的才能,从而不断提升他在高氏家族之内地位与权力的可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理段氏皇族,会拿着家族的利益来开玩笑,甚至于不惜在那些年之中牺牲段氏一族的利益,来把高升泰扶上高氏家主的位置,事实上在这些年之中,哪一次段氏皇族与高氏家族之间的明争暗斗,都是真刀实枪,凶险万状,除开第一次针对高升泰而发的计划,根本就没有任何配合做戏的成份,错非如此,也不可能在那些年间,一步一步地打消了原本多疑的那位老善阐侯高智升对于高升泰与段氏皇族之间关系的顾虑,从而到得最后对于高升泰信任有加,全心全意,以至于能够放心地毫不犹豫以整个高氏家族相托付。
    “我只是给你一次机会”,高升泰直到此时,都还记得当日里段正淳对他说这句话时的神情:“无论生死成败,我都不会手下留情,你若还当我是兄弟,就尽力而为,与我各凭本事,放手一搏吧!”
    “是的,我一直没有手下留情,我成功了”,高升泰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段正淳,还有那四大家臣,在心里轻轻喟叹:“但是这一切,真的就是我想要的东西么?!”
    不过现在对于这样的问题,无论答案是什么,都没有意义了。
    并不是每个人生来,都有机会,却选择一条自己真正想走的路。
    高升泰缓缓弯腰,伸手,把手里的酒碗轻轻地放到了桌上,动作轻柔谨慎得一如他正在放下昔日的那一段友情。
    “镇南王千岁”,高升泰直起身来,望着段正淳,眼神里射出犀利的光芒,双手微微一拱:“初次相见,本侯这里见礼了!”
    “好说,君侯客气了”,站在段正淳身边的朱丹臣、傅思归等人脸上皆各各露出愤怒与惋惜之类的神情,段正淳却自是恍若早就已经料到了高升泰的反应一般,哈哈一笑,还了个半礼,看着高升泰,说道:“从今而后,我与君侯之间,要打交道的地方,只怕还是太多太多了!”
    “是!”高升泰的目光从段正淳、朱丹臣他们的脸上缓缓地扫过,淡淡一笑,转过了身去,往酒肆门外走去,临出门前,才略为顿了一下,对着段正淳说道:“我欠大理段氏一个要求,我不会忘记的!”
    “这南国宋室,似乎看上去跟我们先前想象的不太一样啊!”那位巴先生从窗前收回目光,若有所思地开口说话,打断了高升泰的思绪。
    “哦?”高升泰对于这位巴先生的话,还是听得进去的,他微微一笑,问道:“先生眼中的宋国与先生先前心中所想的宋国,却是有何不同?!”
    “君侯这一路行来,却不曾觉得宋国与我大理有什么不同么?!”那个巴先生望向窗外,有些感慨地说着:“此处不过一荒僻小城,其风物繁华,只怕比起大理城,都尤有过之吧?!”
    “巴某先前不曾至此南国宋室,但对于宋国的文物典藉,自信还是颇为熟识的”,那位巴先生皱起眉头,说道:“巴某先前在阅读宋国典藉史册之时,就时常觉得奇怪,这有宋一朝,历代君王,除开国之时的太祖太宗以外,均是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尤以对抗异族一项上,百余年来,战绩可谓一派惨淡,毫无足道之处,如此武功,又怎么能够在这强者为尊的天下占一席之地,还能延续皇祚垂百余年之久,甚至于自居得承天下正统,摆出一副天朝上国的架子来!”
    这位巴先生虽披一席儒衫,也向来以儒生自诩,然则其生在大理,长在大理,自然在他心目之中的天下,心目之中由以立足的天下之中,也就是大理而不会是大宋或其他地方,尤其他又不是那帮只懂吟诗作赋的腐儒,除经史诗书之外,与兵事地理等诸般事项,也都是多有涉猎,也正因此,他对于南国宋室,一直以来,都有一种颇为不服气的心态。
    毕竟在这位巴先生看来,圣人之道,虽说治天下在于德政而不在武功,然则这德政却也须是在先行平定天下以后的,纵观千年以还,有如自宋室立国以来这般天下诸国林立,烽烟四起的局势下面,那天下当然也就还只能是强者为尊的天下,如宋国这般除了开国君王之外,几乎再无以武功见称之君王,居然还能百余年来屹立不倒,而且据地中原,自命天朝,还过得颇为风生水起,哪怕在被女真金人如此以弱击强,攻破汴京,几乎连整个赵氏皇族都被连根拔起之后,居然还能够在江南半壁重新建立起宋国的基业,再续赵家皇朝。
    除了占据中原之地,有了那一帮在巴先生看来适宜教化的汉人之外,这位巴先生还真是看不出宋国有什么强得过大理的地方,如若不是大理国原本就是由原先南诏一众蛮族部落聚合而成,时至今日,那种蛮族习俗,部落风气根深蒂固,实在是难以根除的话,那在这位巴先生看来,哪怕是大理王国,都要比这个南国宋室更加具备问鼎天下的资格。
    至少在这位巴先生看来,大理诸部的儿郎们,论起作战的勇悍,肯定是要比宋国那些屡战屡败的军士们要强大上不知道多少,如若大理国中能如宋国、西夏等国一般混一政令,由皇帝统一指挥军队,如臂使掌的话,那还真是未必不能与天下一干大国一争雄长。
    只可惜大理一从部族无不是各据一方,自成体系,历代大理国主,就算是明君在位,也只不过能借助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借以稍张君王的权势罢了,而至于能力稍次的守成之主,更是只能在各大势力之间闪转腾挪,政令根本难以及至段氏一族原本就拥有的势力与地盘之外,其君王的名号更多的是一个称呼上的共主罢了。
    无论是历代大理明主,抑或是如先前的杨家,现在的高家这般的当国权臣,要论及从根本上解决这不知道多少年来流传下来的习俗,无论他们何等自大,也都知道这是一件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毕竟这种部落与家族据地而治的情况,原本就是大理立国的根本,甚至于无论是作为大理皇族的段氏一门,抑或是自立国以来相续执国掌权的如同董氏、杨氏、高氏等,本身也都是原来南诏诸部的地方豪强,也都是这种地方势力的一部份,只不过是因缘季会,捉住时机得以位居中枢罢了,无论是哪个家族掌权,也都必然要小心翼翼地以维持现状为前提,如若稍露胆敢触及到变更这种根本制度与现实模样的想法,那势必立即被各地豪强群起而攻,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然而在这位巴先生看来,这种情况延续到得今日,却也可以说是稍露出了有望改变的契机。
    这一方面是由于各地豪强势力过盛,另一方面,却也是大理势力最大的几个家族,为了争夺中枢之位,这么些年来,一直勾心斗角,互相牵制,以至于相互之间虽说也都知道大理国中的这些积弊不除,终将积重难返,然则无论哪个家族也不愿去当这个出头鸟,反倒是为了争夺中枢之权,反倒是一直以来都自是小心翼翼地不敢去触动这些个地方豪强的利益,经过这么多年来的发展,几大世家之中,都各自与这些地方势力发展出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再难以有所动作。
    只是经过这么多年来不知多少场充满腥风血雨的明争暗斗,现在大理开国之时的六大家族,现在真正余下来的,也就只有段高两家了,而且现在高氏善阐侯一门势力大涨,段氏皇族日渐势微,尤其现在这位大理日新帝洋不过一介纨绔,贪玩好动,又对于权力之争毫无兴趣,而主持高氏一门的高升泰却自是才能见识,心性魄力,无一不是上上之选,此消彼长之下,只要高升泰小心经营,假以时日,以高代段,甚至于彻底地翦除段氏一门的势力,让高氏成为大理实至名归的君王,也都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一旦当高氏一门真正翦灭了可堪作为对手的段氏皇族,真正在大理国中一门独大,再无能够挚肘得了的势力,那么自然也就可以开始着手解决地方豪强林立,各据一方以至于政令不畅的问题了。
    是以此次巴先生虽说自从知晓高升泰此番入宋之行的目的之后,就开始一直明里暗里讽言谏阻,但却并不是意味着他真的觉得大理应该一直闭关锁国下去,而对于在他看来积弱不堪的宋室毫无进取之心,只不过是他觉得事当有轻重缓急,在大理国中段氏皇族势力仍自颇为强盛的现在这种情况下面,高升泰还是应该把注意力先放在大理域中罢了。
    “不过”,巴先生说着,眼神转向窗外,看着那明显是越来越近的欢庆的人群,语意渐转低回:“现在看到这里的情况,巴某倒是有些明白了。”
    “宋室虽说武功不彰,但看这一路行来所见所闻,实不难想像昔日尤自据有中原之地的赵宋皇朝,风物繁华至何等境地”,巴先生说着,有些感慨地喟叹了一声:“古往今来,天下万国历代君王均以万岁自诩,然则却又有谁的心里不明白,世上本不可能会有千秋万世的铁桶江山,哪个朝代能坐得稳百余年江山,能保得天下百姓过了几十年太平日子,也确实称得上是盛世了,难怪宋室文人自识有宋一代超迈汉唐,而赵宋皇室虽说给外人积弱之感,却也居然于宋地之中,能得如许民心……”
第159章 目的
    “民心?!”高升泰心下颇有些不以为然,他从高氏家族被几乎所有人所轻视的无关重要的人物,一路倚仗着自己的浴血拼杀,才有了今时今日几乎已经成为大理王国掌握着真正权势的第一人的地位,这一直以来,所凭恃者,都自是自身权谋与算计,野心与实力,对于这位巴先生的这一看法,颇有些认为不外是腐儒之见的想头,只是他对于这位巴先生的个性了然于心,也不愿在这件事情上多所较真,只是一笑说道:“宋室能辗转而历百余年,纵使遭逢靖康之变,仍能屹立不倒,个中自是有其道理所在,民心之言虽说略有些过于难以捉摸,但想来或许也是原因之一了。”
    “君侯此言差矣”,那个巴先生对于高升泰的话,却是很不给面子地直言驳斥,一个劲地大摇其头:“此说大谬不然,大谬不然啊!”
    高升泰目光在那位巴先生的脸上微凝,似在判断他究竟是真的儒生的酸腐气发作,抑或是又在装疯卖傻,顾左右而言他,只不过最终却也只是向着那位巴先生微微点头,说道:“不知先生却又有何教我?”
    “民心虽然不可捉摸,但却着实并不是不可照见,不可探寻,不可求得的事情,否则也就不会自三代圣王以下,历代贤哲明君都必将经营民心作为第一要务了”,巴先生抬头,看着高升泰一副似笑非笑,并不当真的表情,难得地正色说道:“君侯只道民心是不可捉摸的事情,却是不知这民心的根本,不过就在寻常百姓的柴米油盐,日用之间啊!”
    “民心的根本,就在寻常百姓柴米油盐,日用之间?!”高升泰听得巴先生这句话,不知道为了什么,竟然有了些许悚然微惊的感觉,他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正容端坐,望向那位巴先生,等待着他接着说下去。
    “自宋开国之后,经赵匡胤、赵光义两代君王平灭南唐、北汉之战后,实在再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胜战可言,莫说昔日辽国极盛之际,几似拥有一举踏平宋室之力,以至昔时宋国的天子官家不得不御驾亲征,以激励士气,才勉强抵住辽国大军,还要每年赔上无数金银岁币,签下‘亶渊之盟’,这才勉强留得一息,就算是那自据西北边陲而称皇称帝的夏国,也时常出兵袭扰宋室,看起来占尽主动,打得宋国丝毫没有还手之力,然则这百余年下来,当日盛极一时的大辽已是分崩离析,契丹人的风光再不复还,而在靖康之变前的最后几年,宋室依山立堡,划地筑城,逐步推进,也早已建立起了对夏国的战略优势”,那个巴先生说着,将眼神投向窗外:“如若不是天意弄人,自那白山黑水之间就这么蹿起了一群女真野人,还居然就这么误打误撞地把宋室汴京给打了下来,只怕现在天地之间,早就已经没有夏国那群党项人的栖身之所了吧!”
    “我少年时游历四处,也曾到过昔日之辽夏诸邦,女真金国兴起之时,蒙君侯不弃,也曾委我出使金国上京,再加上此番入宋,也可自大地称一声是遍历诸国”,那位巴先生长叹了一声,说道:“然则若非是亲眼所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