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017、[历史小说] 曹贼 作者:庚新(起点vip2012-06-19 完结)-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郭永,是世代为铜革是侯家长吏。
    这个人我曾见过,所以有些印象。他原本为侯家采买,后随侯声投奔主公,在军中担当吏,是仓曹书记,负责管理武库。吕布攻打濮阳时,各部武库混乱,唯有这郭永所辖,清清楚楚,是个肯做实事的人。这个人没甚出身,也没什么名气,而且有才华,更重要的是,很忠心,品行不差。这几样,正好都符合阿福的要求,岂不是一个最为合适的人选吗?”
    曹真闻听,轻轻点头。
    “可是,郭永即为侯家家臣,侯声会放他出来?”
    曹遵笑了,“放不放出来由不得他侯声做主……铜革是侯氏,已非当年的侯家。上党郡历经战乱,被清洗一空。侯家现在早就成没落之势,侯声投奔主公,所求的就是为重振门楣。
    他现在正失意,听说整日以酒浇愁。
    子丹,这件事情还是让子廉叔父出面为好。管保让那侯声,老老实实的把人给咱们交出来。”
    曹真砸吧砸吧嘴,笑了!
    “阿福,你以为如何?”
    曹朋挠挠头,“既然是六哥所荐,那应该不差吧。”
    “你要是同意的话,那我这就去找叔父说项。”
    “也不用这么急吧……不是说,一会儿还要去探望典叔父和许叔父吗?”
    “怎么能不急?”曹真说:“叔父明天一早就要离开许都,返回叶县……现在不去,可就来不及了。”
    典满道:“我爹和许叔父估计还没睡醒,现在过去也没什么用处。不如这样咱们先去叫上大头,然后一起住拜会曹叔父……我估计,曹叔父是不可能留咱在他府上吃饭的……正好买了饭食,再去探望我爹和许叔父。那时候他们也该醒了,估计正好能赶上午饭。”
    “恩,就这么说。”
    见曹真拿定主意,曹朋也没有再说什么。
    毕竟,大家都是在为他出谋划策,而他这边呢?如果这郭永真的合适,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就这样,曹真曹遵吃罢早饭,换好了衣服,和曹朋典满,赶往许仪家中。
    曹遵和典满在前面,一边走,一边说着话。
    典韦虽然被关押在大牢里,可实际上并无什么大碍。所以,典满也不是太担心……如果一定要说又担心,那就是想着,典韦许褚什么时候能被放出来。除此之外,那两个人如今好得很呢。
    “阿福!”
    “恩?”
    “昨夜主公在府中召集众将,商议组建精兵。”
    “哦?”
    曹朋疑惑问道:“组建什么精兵呢?”
    “父亲心里,一直想要建成一支强悍骑兵。他早年有一个梦想,就是效仿霍骠骑,扫荡漠北,扬大汉之威。可惜,一直没能够实现。昨日你父亲献马中三宝,父亲十分开怀。
    他已决意,待征讨袁术之后,便效仿当年公孙渊的白马义从,组建虎豹骑……我想求你件事,能否通过典叔父那边,把我也算进去呢?我估计,虎豹骑的主将,很有可能是典中郎。”
    虎豹骑!
    曹朋闻听,不由得心里面一咯噔。
    三国时一个铁马金戈的时代,更有无数支精锐部队,名扬后世。
    比如之前夏侯兰所在的白马义从,比如袁绍的先登营,比如吕布的陷阵营,还有刘备的白耳精兵,这都是后世极有名气的精锐部队。而曹魏军中,最具名气的一支人马,就是虎豹骑。
    前世,曹朋曾玩过一个游戏,叫做《赵云传》。
    里面当虎豹骑出场的时候,明显比普通士兵强悍。一个虎豹骑普通的士兵,就等于一个普通的曹将。也许这其中有夸大,但虎豹骑给曹朋的感觉,就是一只类似于教导团的部队……一个普通的士兵,拉出去就是基层的军官。原以为,虎豹骑只是虚构,未曾想竟真的存在。
    “你怎么会认为,典叔父会成为虎豹骑主将?”
    曹真说:“典中郎勇武绝伦,单以武功,在主公帐下绝对是翘楚。我听说,主公已决意让夏侯衡喝曹休进入虎豹骑,而典中郎如今是他二人的主将,岂不是说,他会成为虎豹骑主将?”
    曹朋闻听,摇了摇头。
    “大哥,我以为典叔父不会接掌虎豹骑。”
    “为什么?”
    “典叔父非大将之才,宿卫中军尚可,但说独领一军……曹公绝不可能将这样一支精锐,交到他手里。”曹朋沉思片刻,接着说:“如果说吧夏侯伯权喝曹文烈调入虎豹骑的话,那我觉得,主公很有可能会让宗族将领来接掌。一来,虎豹骑既然被曹公看重定然会予以关注。这样一支人马,交给其他人,曹公未必能放心;其二,夏侯伯权喝文烈皆曹公之亲。
    大哥,你若是想进虎豹骑,应该不会太难。只需留意这段时间,曹公召见哪一位曹姓将领较多即可……至于典叔父,我觉得你太在意。十有**,他还是会留在虎贲军,宿卫曹公。”
    曹真闻听,不由得深以为然。
    “阿福所言极是,那我以后就多多留意这件事情。”
    两人说着话,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许褚的府门外。只见许府府门大开,许仪正在门口,准备出门……





    卷一 第106章 三喜临门(一)


    建安二年,从正月到七月,发生了很多事情。
    五月时,袁术派遣使者到下邳,告知称帝事宜,并要求吕布履约,将女儿送至寿春。然则沛国相陈登出面阻拦,告诉吕布:曹操迎奉天子,辅佐朝政,是众望所归;如果和袁术结亲,一定会落下不义之名。到时候吕布占据徐州,就变得更加名不正言不顺,为天下所指。
    吕布深以为然,便追回了女儿吕元,并将袁绍的使者斩首送往许都。
    然后,曹操诏吕布为左将军,加以抚慰。袁术得知后,派大将张勋等人率步骑数万,直逼下邳。而此时的吕布,手中只有精兵三千,马匹四百,众寡悬殊。当然了,这三千精兵,多是吕布的亲随,其中包括了飞熊军和陷阵营两部人马,都是身经百战,骁勇无敌的锐士。
    可不管怎么说,三千对数万,终究太过危险。
    于是吕布采纳陈珪之计,离间杨奉等人,联手夹击张勋。
    数万步骑,损失殆尽。吕布又和杨奉联手,水路并下,直逼钟离,距离寿春仅二百里•;•;•;•;•;•;
    袁术屯兵五千,与淮南观望。
    吕布这才停止追击,返回下邳。随后他派遣陈珪的儿子陈登,与亲信魏续赴许都求取州牧。
    袁术经此一战,气焰锐减!
    六月中,曹操派遣议郎王甫,携诏书拜孙策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令会稽太守之职。
    并要求孙策与吕布,吴郡太守陈瑀联手夹击袁术。
    孙策并未立即答应,而是向王甫讨要将军号。王甫承制孙策为明汉将军,孙策这才出兵。
    然后,就在孙策出兵至钱塘的时候,吴郡太守陈瑀,却命都尉万演持印绶三十余颗,授予丹阳、宣城等诸县贼帅祖郎、焦已和严白虎等人,着其为内应,伺机袭取孙策所占领诸地。
    孙策发觉后,立刻命部将吕范等人攻打陈瑀,使陈瑀打败,单骑亡命冀州。
    而孙策趁机吞并吴郡,得兵马四千余众,势力暴涨。一时间,江东之地,小霸王风头无二。
    七月中,曹操在许都接见了陈登。
    他并没有答应吕布求取徐州牧的要求,反而拜陈登为广陵太守。
    送走陈登后,曹操便立刻召集群臣,商议讨伐袁术的事情。经过一年的屯田,许都获得大丰收。曹操无需再为粮草而担忧,加之兵马已准备妥当,刘表张绣也非常老实,是时候出征讨逆了!
    不过,在讨逆之前,曹操还要仔细筹谋一番•;•;•;•;•;•;
    典韦和许褚,一左一右,好似两尊门神,立于堂下。
    一个怀抱大斧,一个手捧长刀。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沉静的如同两尊石像。咋一看,他们穿着打扮似乎相同,白衣黑履,腰系大带,头戴纶巾,颠胸叠肚,透着一股子杀气。
    堂外,衣甲鲜明的武士,正在巡逻。
    内有虎贲,外有虎卫,两只人马看上去,相处得非常和谐。
    唯一不同的,恐怕就是典韦腰间挂着的一柄短刀。那刀柄处,镶嵌一枚血红色的宝石,令短刀更透出了一股血气。许褚目不斜视,但眼角的余光,总是不自觉的往典韦腰间的短刀上瞄。虽然竭力克制,但就是把持不住。典韦呢,也察觉到了,便将短刀往边上挪了一下,以便许褚能够更加轻松地看到。同时,头抬得更高,腰板挺得更直,气的许褚暗地里,咬碎钢牙。
    在大牢里呆了三天,曹操便把许褚典韦放了出来。
    因为,这两人在牢狱中表现得很不错,每天喝酒聊天,似乎又恢复到了往日的亲密关系。
    曹操把他们关进大牢,其实就是希望他二人在相互竞争中,保持着亲密合作的关系。
    这就要考验上位者的手段!不过对曹操来说,似乎并不是太困难。典韦和许褚出来后,依旧担任原职。点位还是虎贲中郎将,授天孤刀,可带刀登堂;许褚还是校尉,统领虎卫军。
    只不过,两支人马在两人入狱的时候,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虎贲军的仆射和陛下,夏侯衡,曹休被调走。同时又将虎卫军节从虎贲许定,调至虎贲军,出任陛长一职。而原虎卫军节从,则由曹兴取代。这曹兴,是曹操的族侄,素与典韦交好。此前,曹兴一直是在曹仁帐下效力,这次把曹兴调来,据说还是由曹仁举荐……
    如此一来,虎贲军和虎卫军,都无法形成早先的一言堂。
    典韦下面有许定节制,而许褚军中,也被曹操铆下一颗钉子。从原来许氏宗族子弟占据主体的状况,变成了虎贲与许氏宗族子弟相持的情形。曹兴进入虎卫,带走了三百虎贲锐士。
    许褚咽了口唾沫,眼皮子一耷拉,不再离开典韦。
    他知道,典韦是在气他!
    两人关系虽然恢复,却不代表他们不再竞争。
    狗屎运气,若非你得了阿福一家的帮忙,焉能配得上天孤刀?
    曹操的天罡三十六星,如今第一颗星,已经有了着落。而且,典韦这颗天孤星,也是目前三十六星中,唯一确定的一颗。不仅仅是许褚羡慕嫉妒恨,曹营中许多将领,莫不是如此。
    不过,还有三十五颗,不着急,不着急!
    许褚也只能在心里这么安慰自己:回头让大头问问阿福,让他们也帮自己一把,夺回面子。
    两个五大三粗的家伙,明争暗斗。
    大堂上,曹操的谋臣们,也都看得真真切切。
    心里面不禁觉得好笑,同时也有些期盼。因为曹操说了,这天罡三十六星,并非以纯粹的武力而言
    善谋者亦可授予。不仅如此,曹操还说,待曹汲出掌诸冶监后,会着手打造第二批刀。不过,不是天罡刀,而是地煞刀……共七十二支,与天罡相合,凑足天罡地煞之数。
    当然了,地煞刀的地位,似乎在天罡刀之下。
    于是这一流谋者图天罡,二流谋者思地煞。可以说,如今曹操麾下的所有人,都盯着这一百零八个……不,是一百零七个名额。
    “主公,陈登为广陵太守,虽能牵制虓(音肖)虎,然毕竟是徐州望族,未必肯真心效力。”
    朝会商议完毕之后,便有人站出来说话。
    虓虎,就是吕布。
    这人说的倒也没有错,陈登身为徐州顶级门阀,若说他一心为汉室,估计连他自己都不信。
    他所谋的,首先是家族利益。
    曹操拜陈登为广陵太守,不无离间吕布和陈氏宗族关系的心思。
    听闻之后,曹操也深以为然。
    他是官宦子弟,自然清楚这些门阀世族的想法。世族子弟,以家族为先。又有几人,会一心为国?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至少这大堂上,就有一人心中无私,忠于汉室的世家子弟。
    曹操,偷偷地扫了荀彧一眼。
    “文若,你以为如何?”
    荀彧睁开眼,不急不缓道:“主公既启用陈元龙,信他又有何妨?陈元龙是聪明人,当知那虓虎,并非明主,否则他父子大可不必阻拦吕布与袁术结亲……不过主公若想谋划徐州,如今倒也合适。”
    曹操微微一笑,“当如何谋之?”
    “颗命一人前往广陵,站稳脚跟,如此,一方面可节制陈登,另一方面,也可以监视下邳。”
    “奉孝以为如何?”
    “文若之言,大善。”
    “那派何人前往,又如何立足?”
    荀攸突然抬起头来,沉声道:“我曾听说,海西自兴平二年,便盗匪不绝,混乱不堪。当地豪族,与山贼勾连,三名县令再海西,离奇被害,至今仍无法找到凶手。陈元龙此前也曾提及海西,曾言海西混乱不堪,无人愿往。主公何不派人前往,若海西大治,即可立足。”
    “海西?”
    大堂上,众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曹操沉吟片刻后又问:“公达可有合适之人?”
    海西,地处徐州治下,位于广陵、下邳和东海郡三地交界。如今的问题是,徐州虽然名为汉室领土,可曹操却难以掌控。吕布自五月大胜袁术后,实力也随之暴涨。他本就是能征惯战的猛将,身边又有高认为他出谋划策,帐下更有猛将冲锋陷阵,曹操也不要三思后行。
    派人去海西,等于在徐州铆下一颗钉子!
    但这颗钉子……却着实不好做。
    不仅仅是要节制吕布的动作,还需要承受当地豪族的压力。
    曹操不由得陷入沉思,他帐下能人无数,究竟派谁去,才算合适呢?去海西的这个人,首先是他信得过的人;其次,这个人要有能力,有手段;同时名声还不能太响,否则就会引起当地豪族以及吕布的关注。这样一个人,的确不太容易找到。曹操手下能人不少,但要完全符合条件,一时间还真就想不太明白。手指,轻敲围栏,曹操的目光,环视大堂。
    “主公,晔荐一人,可当重任。”
    司空仓曹掾刘晔起身,躬身回答。
    曹操连忙问:“子扬所荐何人?”
    “便是那乘氏令,梁习。”
    “梁习?”
    曹操有些疑惑,扭头向董昭看去。
    董昭连忙道:“主公莫非忘记了?梁习原本是陈郡主簿,主公去年将他征辟,先为漳长,后任乘氏令。这大半年来,梁习再乘氏所做不差,颇有治名。子扬所荐,倒也的确适合……”
    董昭和刘晔,都表示了对梁习的支持。
    曹操也非常心动。
    他刚要开口表示同意,却见荀彧起身,“主公,梁习才情卓绝,的确是合适人选。然则他才到乘氏半载,政令方行,便匆匆调往他处,于乘氏空无益处。梁习往海西,谁可任乘氏?”ps:各位书友!进不来书评的请登录p10。16s。这个网址试试!花花更新~
    “这个……”
    荀彧所言,也颇有道理。
    这牵扯到一个政令统一的问题。梁习再乘氏刚站稳脚跟,政令刚梳理通畅。如果换一个人,谁又能保证,会继续执行梁习的政令?朝令夕改,是一个大忌。就比如说,梁习再乘氏,提倡开垦荒田,底下的人刚开始执行,梁习就走了;换一个人前来,说不定会是另一种执政思路。也许他不赞成开荒,而提倡做其他的事情。那之前开垦的荒田,也就是等于无用功。
    荀彧说的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出现。
    乘氏位于巨野,是兖(音眼)州重地。曹操虽说将根据地转到了豫州,但是对兖州,依旧保持重视。
    毕竟,兖州是他起家之地。
    “文若,那你以为当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