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汽车超级读本-3-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海通用应对非常快。在半年内,上海通用就推出了类似面包车的MPV——别克GL8外,接着宣布生产价格10万元人民币的经济型轿车别克赛欧(Sail),一下子抓住了10万元轿车的定价话语权。 
    整个2002年大部分日子里,声称“一年一款新车”的上海通用都在潜心开发别克君威(Regal)。与此同时,老别克G、GL与GS则全线停产。此前4年,这三款车一共销售了10万多辆。 
    继2002年销售迈上10万辆重要台阶后,2003年,以君威和凯越为先锋的别克车系又跨越2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81。6%,远远高于国内乘用车67。7%的平均增长水平,市场份额也扩大到9。8%,目前为全国轿车年销售量第三位。 
    尽管只有短短的5年,别克在中国的品牌再造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在美国,别克车一直被定义为四五十岁左右的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的中高档出行工具。但是在中国,上海通用为其赋予了新的内涵,它属于中国年轻商务精英人士的中高档座驾,从单一的产品名称升格为母品牌,旗下已经积聚君威?Regal?、GL8、凯越?Excelle?和赛欧?Sail?等子品牌系列汽车。 
    2003年,君威在中高档轿车市场上占30。7%份额;凯越在中级轿车市场上占13。14%;赛欧在中低级轿车市场上占8。7%。今年第一季度,别克君威销量达到24786辆,所占中高档轿车市场份额升至37。7%。 
    “我们希望,现在一提到君威、凯越,大家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上海通用造的车,而不是美国人造的大别克。”上海通用公关部企业传播高级经理黄华琼说。 
    争锋模式 
    2003年全年通用汽车在亚太地区的净盈利达5。77亿美元,与2002年的1。88亿美元相比增长两倍以上,设在中国的上海通用和设在澳大利亚的霍尔顿合资公司,是业务增长最主要的支撑。 
    2003年7月,大众集团董事长毕睿德宣布了未来5年在投资中国60亿欧元(约合582亿元人民币)的惊人决定,其目标是将产能提高到160万辆,将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能从目前的35%左右增至40%。这项投资对于另几大集团来说,无疑是一个刺激。 
    通用中国对此没有直接回应。但是,暗地里,通用联手上汽,在中国的“圈地运动”已悄然下箸。继重组柳州五菱汽车之后,通用中国与上汽集团、上海通用联手,近期签下了两个重组大单:东岳汽车和金杯通用。25%、25%和50%的股比结构使得通用中国付出的资金远远少于大众中国,却盘活了大宇和金杯通用留下来的烂摊子。至此,由上海通用出面控股的全国四大基地——上海、广西柳州、山东烟台、辽宁沈阳已基本定盘。 
    未来几年,在中国,德国人与美国人将如何争锋?各家的战略规划已是影影绰绰。相比之下,通用是全线布局、产品改良型的扩张模式。而大众是传统模式、慢热型,主要依靠产品扩张。 
    通用在营销和适应性方面,优势明显;而且,通用在中国的生产基地是德国大众的两倍,有相当部分地处人力成本较低的地区,本地化产品种类也比德国大众丰富,即使中国市场发生不测,通用的回旋余地也相对较大,风险相对较小。 
    但是,大众的技术力量不可小觑。虽然大众车的营销势头不如通用强劲,但其经典车型往往是慢热型的,而且经久不衰,过去桑塔纳、捷达是典型例子,现在高尔夫降价以后也开始慢热。也有业内认为,大众并不是不懂改良,而是他们认为当一款车的盈利空间没有用尽的时候,实在没有必要改良。 
    下一步,几大品牌将在什么产品上短兵相接?按照别克系淘汰旧车型的速度,上海通用已经很久没有新车推出来了,传言不断从四大基地列阵以待的厂房里传出来:已由官方宣布的消息是凯迪拉克年内将投产,媒体数次报道但上海通用并未证实的消息是,雪佛兰轿车有可能在山东生产,别克将移师沈阳。  
    《道路交通安全法》又激一波运力紧张 
    许多车主是在以社会资源的浪费以及公众安全的牺牲来换取个人的经济利益,但与此同时,在中国物流成本在GDP中占比高达20%…30%的情况下,新法出台后,俨然会加剧运输市场供不应求的现状 
    五一节刚刚过后,北京市南城最大的一间运输企业,上百辆货车静静地停在停车场内。 
    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在对公路货物运输超载的处罚力度加大的情形下,许多车主开始停车观望。 
    一笔超载账 
    一个往返于山西与河北省之间的车主算过这样一笔账:一吨原煤出厂时价格是85元左右,每吨原煤要交45元煤检费,5元出井费,这样一吨煤出厂价就达到了135元。如果运到河北宣化,卖价为每吨220元,这样,每吨可获得毛利润85元,如果是东风153型的货车,12吨的载重标准可得毛利润共1020元。但是从山西到河北的来回过路费就得交470元,消耗柴油费800元,仅此两项就亏损了250元,再加上每月2200多元的养路费、每月3000元雇两个司机的工资,还有每月6000…7000元的车辆租赁费,以及一些汽车维修、交警罚款等不确定的费用,按照目前煤运的市场价格,按核定的吨位运输是必亏无疑。 
    在极端的情况下,一辆12吨标准的货车,加上一个拖车,再加上马槽,以后可以装货近100吨。这样每车的毛利润可以达到8500元!而通常货车超载的量大约是标准的5到6倍。因此车主的利润都在超载中了。 
    大多数省市的物资运输中,公路运输这种方式占到70%之多。以往超载罚款不过200元,车主还能承受。而现时的情况是:对于超载,不但要处以最高达2000元的罚款,还可能扣留车辆和拘留驾驶人员。而且《道路交通安全法》还规定,运输单位经处罚不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公路运力紧张 
    显然,公路运力减少增加了众多生产企业的焦灼。一位物流运输企业经理抱怨,五一节后,公司2000台冰箱无法送达指定经销商处。现在是只要出货就被罚,而且货车通过各地是重复罚款——合肥到新疆累计罚款达到1万元。据记者了解,目前家电、通讯和汽车等生产企业从5月1日起都不同程度地开始感觉到库存压力。 
    公路货运运力供不应求,直接导致了货运价格的上涨,而受冲击最大的是超长跨省的大宗货运,这些货物多是附加值较低而又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商品,如蔬菜、水果、粮油、日用消费品、家具等。以电脑、通讯、服装为代表的一系列产品快递运费涨价一倍以上,食品等快速消费品的运价涨幅超过了两倍。最令一些运输专家担心的是,这些货物中包括煤——这一战略性能源。 
    来自成都的物流企业告诉《财经时报》,现在,成都的运输企业已经集体涨价,原先从成都到泸州单程运费是1500元,现在已经涨到了5000元。“即便是这样仍赚不到钱,要想不超载又得赚钱,运费起码要涨五倍”! 
    与此同时,铁路运输中车皮的申请量与满足量之间缺口还在扩大,而在沿海及进出口贸易中,船舶运力也严重不足,货物大规模压港、压船。 
    铁道部一位高官曾透露,铁路运输满足率不足35%。近日全国日均请求车皮更是已经突破29万车,而日均装车已达到9。5万车的历史最高水平。2003年以来,这样的供需缺口居高不下的窘状就一直困扰着铁路部门。在海运方面,有的港口货物、货船压港时间甚至长达两周。据交通部统计,截止到2003年年底,中国仅铁矿粉一项的压港量就高达1500万吨。 
    在铁路和航运运力短缺的情况下,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俨然会加剧运输市场供不应求的现状。 
    运输专家一致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会加剧一些地区的运力紧张问题,对现时中国高增长的经济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事实上,运价上涨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日用消费品的终端售价可能将会在近期走高。这些都是民生用品的价格上涨,直接关系到通胀指标。如果这种情况无法通过其他方式加以舒缓,中国物流成本在GDP中占比高达20%…30%的情况下,很可能直接推动中国通胀的快速上升。 
    超载弊端多 
    近日,中国著名喜剧演员牛振华车祸身亡事件引起业内专家的深思。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董焰说,牛振华的奔驰车还是撞在大货车上。假若在高速公路上,超载大货车撞在轿车上,那情形无异于装甲车撞上自行车,更惨不忍睹。 
    他说:“有的货车比一节火车装的货物都要多,这样的货车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刹车会完全失灵。所以超载问题必须解决。” 
    来自交通部提供的信息显示,中国70%的道路安全事故是由于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50%的死伤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与超限超载有直接关系。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戴定一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表示,《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从大众安全上考虑,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也许在一段时间内会对企业的效益,尤其是对物流企业的效益造成影响。 
    除此之外,超载车辆的荷载远远超过了公路和桥梁的设计承受荷载,致使路面损坏、桥梁断裂。 
    交通部的试验结果表明,车辆在超载100%时通过沥青路面1次,相当于标准车辆通过256次;通过水泥路面1次,相当于标准车辆通过65500次。交通部公路司有关人士告诉《财经时报》,一般的高速公路正常使用年限大约为15年然后进行大中修,而现时是2…3年的期限。全国公路每年因车辆超限超载造成的损失超过300亿元。如果这一数字用在新的高速公路网建设中,可以建设600公里的高速公路。 
    治本是关键 
    最为严重的是,超载导致了道路运输市场的恶性竞争。以竞相压价承揽货源,以超限超载来获取利润,超得越多,赚得越多,形成了“压价→超限超载→运力过剩→再超限超载”的恶性循环。所以正常使用年限在10年左右的货运车辆2至3年后即报废。而为什么有的货车刹车系统失灵就是这个原因。 
    “许多车主是在以社会资源的浪费,以及公众安全的牺牲来换取个人的经济利益。”董焰说。 
    近日重庆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为控制运价,对区域内的高速公路通行费进行全面下调,平均下浮达26。7%。 
    有消息称,现在交通部正在规划新的高速公路通行费的制订方案。 
    但是更深层次的工作正在几个部委中统一安排。据有关人士介绍,公安部门将严格车辆牌照发放、年审制度,对违反国家标准生产的新车,一律不发放牌照,对已使用的违规车辆,不予通过年审——超载车辆没有身份证。交通部门在货场地、收费站采取措施,凡超载车辆一律不予放行。国家汽车生产主管部门对企业擅自进行的车辆非法改装等违规行为进行治理,不让超载车辆出厂。  
    8个轮子上感悟的用车之道 
    作者: 英雄车 
    四个轮子陪我度过上班的时间,四个轮子承载我的假日休闲,楚河汉界,泾渭分明,这就是我8个轮子两辆车的生活。   
    对于一个标准的车迷来说,一天之内能享受两种不同汽车的驾驶乐趣,也不失为一种惬意的生活,车子承载着我以及家人的工作和生活,开心和自由,劳苦功高。它们让我吸取了很多的经验教训,感悟到人与车如何和谐共处,深深体会了善待汽车就是善待自己,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教会了我宽容善良的做人道理。    
    下面就向各位大侠讲述我和8个轮子之间发生的一些琐碎故事以及开车9年总结感悟出来的用车道理,仅供参考。   
    一、善待车子就是善待自己。   
    单位的车是一辆五十铃皮卡,1997年购买的,已经行走了10万公里;我的私家车是菲亚特西耶那小汽车,行程不到7000公里。上班拿皮卡钥匙,下班抓小西的钥匙已经成了我现在的生活习惯。   
    公车顾名思义是大家一起用的车。谁都知道,自己的东西更爱惜多一点,至于公家的就马虎了许多。于是从买回来的那时起,皮卡除了正常的工作用车,其余时间便成了训练用车,利用它,我们单位有四个新手练成了老司机,男同事都是用它锤炼成了泊位高手。因此,车子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全身的皮肤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了,前后有四个灯被一一撞烂,重新换过,保险扛和车身上几乎都是伤痕。粗暴的对待,让它经常伤筋动骨,可怜的车子在6万公里时就不得不大修一次。   
    这辆皮卡许多时候因为缺乏应有的保养,在行车过程中出现过不少险情。一次高速行驶中突然死火,助力转向转不动,刹车也同时失灵,竟然一头撞进道路旁边一米多深的水坑中去,万幸的是人车都安好,只是开车的妹妹吓得一脸惨白,之后很长时间都不敢再摸方向盘。还有一次是过一条农村的颠簸路面,司机也不在乎汽车能否承受得了折腾,依然保持80公里的速度,没有丝毫减速,此时汽车底盘的一粒螺丝突然折断,感觉车子左前轮一沉,皮卡象马匹被子弹击中前腿一般,失控窜到对面马路,呼啸两声就瘫在半路,幸好对面路上没其他车经过,否则后果不敢想象,结果当天什么正事也没有办成。   
    从去年开始,这辆皮卡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开了,对它照顾得比较细心,开了2万公里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毛病,让我省心省力。   
    我的私家车——西耶那的里程表现在已经迈入9000公里了,跑上千公里的长途4次,跋山涉水,穿山过林,泥泞路、碎石路、搓板路都跑过,由于平时注意保养,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一丁点毛病。而单位一位与我同一个月买车的同事,他的车才开了5000公里,就已经撞花了前后保险杠,补了轮胎,换了不少零件。真是同车不同命。   
    善待自己的车子,无论它是贵重还是低廉,该保养时就及时保养,该维修时就马上维修,你对它好,它必定回报你。好的车主可以把捷达开到80万公里不大修,可以让夏利跑60万公里依然有青春活力。反之,再高档的的车也可以把你抛在路上,也会早早夭折,成为废铜烂铁。   
    二、开车常保持一颗宽容善良的心。   
    很久以前,我看过一张非常感人的外国照片:一个小动物大摇大摆横过马路,结果马路上所有的汽车都停止了前进,排成长龙,安安静静、很有爱心的等这只小生灵安全通过。这不仅仅是善良的体现,也体现了人性光辉的一面。   
    在道路上,相对行人和非机动车来说,汽车就是强者。驾驭它的人如果没有一颗善良宽容的心,恃强欺弱,粗暴横行,违章驾驶,就很容易把汽车变成“凶器”。“撞了白撞”争论多时,最终被废止,相信主要也是考虑到行人是“弱者”这个因素。在速度面前、在熙熙攘攘的车流中,能够控制住自己情绪的司机才是优秀的司机。   
    我还看过一条新闻:某汽车运输公司一位开车40年的老司机一辈子平平安安,从来没有出过交通事故,退休交钥匙的时候对新司机说了一句肺腑之言:“开车不在技术的好坏,在于你是否有一颗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